理论教育 胜者不止一次:从少胜多的管理法则看震惊世界的传奇故事

胜者不止一次:从少胜多的管理法则看震惊世界的传奇故事

时间:2024-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时,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名声还没有现在这么响,影响也不象现在这么大。这两次活动对于促成我们的珠江三角洲之行有间接的作用,不能不提及。这是“中国制造”将要全面崛起之前的一段相对沉寂期。相反,外国的新闻界、甚至学术界对“中国制造”现象的反应却更为敏锐。“中国制造”的概念,就是通过外国新闻界的报道,刮遍全球的。“中国制造”的确是一个现象,一个存在,需要认真研究。

胜者不止一次:从少胜多的管理法则看震惊世界的传奇故事

打造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公司本书缘起于九年前在珠江三角洲的一次实地调查研究。一九九六年夏秋之交,我邀请一位计算机和生产管理方面的年轻教授同行,打算去实地考察一下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那时,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名声还没有现在这么响,影响也不象现在这么大。但是,在当时,中国的家用电器制造业已经崛起,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家用电器供应困难的局面。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因此,我们很想到第一线去,了解一下中国的家用电器制造业是怎样崛起的,有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在这次旅行之前,我和我的朋友刚刚做完了一家大型科技集团的咨询项目。紧接着,应邀考察了西南地区的一个国家级基础设施工程,在该地区政府官员的安排下,和几家骨干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密集的交流。这两次活动对于促成我们的珠江三角洲之行有间接的作用,不能不提及。在搞前面一个项目时,我们感到一种在别的地方少见的浓烈学习气氛。

过了很久,我才知道,在高速增长和领导班子团结有力的双重影响下,这样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但是,一旦以上两种因素中的任何一种不见了,混日子就是主旋律。不过,当时我们并没有这么清醒的认识,的确很为我们看到的现象感到振奋。后面一项工作持续了大概两周,给我们印象很深的是,地方官员劲头很足,重视规划,对企业古道热肠。总之,有热气,能力上还差强人意。这两次活动下来,坚定了我们原本就打算去珠江三角洲走一趟的决心。因为我们感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学习的气氛可能会更浓烈,经营上的绝招可能会更多。这正我们想要知道的。在准备期间,我们访问了广州地区十几家知名的大型国有企业,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活跃的中山大学专家团队进行了几轮交流,我们还向广州几家著名媒体的主编们请教。我们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几乎遍访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企业,主要是家用电器制造业。鼓舞人心的事见了不少,但这里还不想马上讨论这一点。访问下来,我们没有了原来的一些乐观想法。我们的印象是,珠江三角洲的家用电器制造业并没有想的那么“神”,甚至可以说毫不神奇;在经营上,“粗糙”的痕迹随处可见。给我们印象最深是,大部分家用电器制造业对跨国公司将要发起的进攻忧心冲冲。这是“中国制造”将要全面崛起之前的一段相对沉寂期。不仅珠江三角洲的家用电器制造业,本书提及的典范公司正在蓄势待发,象联想,虽然崛起的势头强劲,但还不敢设想,从年底开始,能把中国市场的第一把交椅坐个十年不下来。华为刚刚崭露头角,相信大多数业外人士还不知道华为是谁。在国有企业方面,“抓大放小”正在东风竟吹,除了联合、兼并,也还提不出什么有效的经营办法来。实话实说,我们也没了主意。

回到北京,我们拜访了一些跨国咨询机构,希望在它们那儿得到一些对中国企业的新鲜见解。曾记得,应邀参加了几次麦肯锡公司的研讨会,在五星级饭店昏暗的灯光下,听外国人劝导中国大型企业的领导人应该怎样搞变革,以达到“世界一流效益水准”,怎样搭建大型组织结构,等等,前提是,麦肯锡用大量的数字证明了中国企业“不行”。看上去逻辑严谨,无懈可击。我们那时对麦肯锡是崇拜的,这种崇拜在我身上就持续了好几年,后面章节中那些对麦肯锡的抨击文字,归因于后来的觉悟。尽管当时的情形是这样,我们的疙瘩还是没有解开。也即:那些看上去毫不神奇,在经营上也显得粗糙的新兴企业,难道真是歪打正着,没有什么绝招可总结的?我们除了高高在上地对它们批评、批评、批评,就找不出一点可供“复制”的经验?再说,即使在那时,我们也认为麦肯锡毕竟对“现象”的把握是不够的,但我们还没有“胆子”反麦肯锡。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00年以后。(www.daowen.com)

在一些我们原来的弱势产业领域,比如手机汽车、网络通信产品等领域,一批中国公司迅速脱颖而出,在一场又一场的竞争中取胜,几乎每年都有硬仗,又几乎每年都在上新台阶。这就需要认真对待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更多地从正面去看待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了。这样的情况迟迟没有出现,外国咨询机构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依然很大,但唱的基本上还是老调子,也即“中国不行,外国行”、“学外国才能赢”等等。这种对现象过于迟钝的表现,越来越象噪音。相反,外国的新闻界、甚至学术界对“中国制造”现象的反应却更为敏锐。“中国制造”的概念,就是通过外国新闻界的报道,刮遍全球的。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克林顿政府的商务部副部长加腾说:“中国对世界生产的重要性是否即将相当于沙特阿拉伯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地位?”“中国制造”的确是一个现象,一个存在,需要认真研究。我开始问自己:“中国制造”的典范企业为什么能够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下,接二连三地涉过急流险滩?为什么“中国不行,外国行”的论调几乎对“中国制造”的典范企业不产生影响,它们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反而变得日益强大?

为什么神学理论咬定国有企业搞不好,而事实上国有企业却越干越好,成了大部分奇迹的主角?本书的研究动因和结论都是围绕这些问题来组织的。应该怎么来概括这些“中国制造”的典范企业群体的特征呢?“从胜利走向胜利!”对了!我想,本书介绍的典范公司正是这样表现的。更准确地说,在以弱胜强、以小胜大中从胜利走向胜利,是本书精选的典范公司的本质特征。一九九六年以来,在长达九年的探索时间里,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在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公司身上表现出来的两大更为具体的特征。不管这些公司在经营风格上有多么不同,但这两大特征在它们身上却如影随形。这两大特征是:这些公司全都表现出在逆境中把握机会的高超艺术,以及它们都具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特征一: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公司有一个极为显著、贯穿始终的特征,就是这些公司全都表现出在逆境中把握机会的高超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