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战略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会计信息披露的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会计信息也是一种商品,既存在会计信息的需求方,也存在会计信息的供给方。根据此理论,我们看到,在企业的决策信息系统中,也存在着一个信息的供需机制。企业内部决策信息的供需的关系与外部商品市场的供需关系存在许多类似的地方,即需求的产生机制既有市场现实的需要所产生,也有创造的需求所产生。供给的产生机制既受到公司内部传统职能分工的影响,也受到部门职能发挥程度的影响,还受到管理者的偏好以及信息提供部门之间相互竞争的影响。在企业中,由于信息的供给直接影响管理者决策,因此,提供给管理者信息越多、质量越高,越能体现在决策中的重要位置,也可以提高信息提供部门的重要价值。在信息供给过程中,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着职能的重要性。当法定信息供给部门所提供的决策信息质量不高时,可能会影响其职能的发挥,进而为其他的信息提供渠道创造的机会。企业经营过程中,战略管理的信息需求和供给也遵循了同样的规律。
一、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企业战略决策的信息需求无疑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在一项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进行的2003年全国企业管理现状调查中,关于我国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调整方面有如下内容:
本次调查显示,样本企业中62.82%的企业有经营战略,并在经营中能够按战略规划正常实施。其中,大型企业的比例为83.98%,详见表2-1;有43.59%的企业能够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战略执行情况进行战略调整(1年期限),详见表2-2。
表2-1 企业的经营战略及规划实施情况(%)
表2-2 企业战略规划调整周期(%)
另外,分别有38.33%、24.67%、36.83%的企业在经营中应用低成本领先战略、产品服务差异战略、目标集中(或称专门化)战略。不同企业在这一问题答案上与平均值差异较大的几点是:大型企业采用低成本领先战略、产品服务差异战略的比例分别是45.59%、17.65%,详见表2-3。
表2-3 企业的竞争战略类型(%)
无独有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群慧和徐炜(2003)进行的类似调查也得出相似的结果。调查显示,70%的被调查企业(共80家)已经建立了明确的发展战略,仅有30%的企业没有发展战略。这反映了在市场环境多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企业重视了企业战略的建立与发展。调查还发现,民营企业中有明确发展战略的比值更高一些,达到了79.17%,没有明确战略的只有20.83%;而国有独资企业没有明确战略却达到了57.14%,建立战略的有42.86%。
尽管本次调查有77.56%的经营者回答企业有经营战略,但多数是书面式战略或远景式战略,而没有具体实施方案,或实施方案流于形式。战略管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对战略管理予以的重视还不够。从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有战略和实施战略管理也只是近十多年的事,因此,在战略管理方面我国企业相对发达国家的企业来讲还比较幼稚。
首先,我国企业战略管理整体水平低,对战略管理的价值认知不足、决策随意,另外,因为企业不重视战略管理,没有做好战略定位工作,盲目追随市场热点,机会至上,这使得企业为短期利益蒙蔽,看不到企业长期的目标,使企业运营偏离了企业的战略定位。
其次是我国企业战略的趋同化严重。由于最近几年战略管理理论的兴起,战略管理的思想被当作了一种时髦。似乎人家有战略,我也应该有。在此风潮下,一些企业学起了东施效颦,它们在制定战略时乐于走捷径,盲目模仿成功企业的战略模式,学这学那,最后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弄得模糊不清。企业间的战略趋同严重到了彼此可以互换的地步,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战略思想、手段、方式等如出一辙,这使得企业在产品和生命周期上也趋于同化和短命。
千人一面的战略自然不会给企业带来生命力,而造成趋同的因素除了图解政治、上级领导或主管部门意图要求以外,那就是战略与企业的实际相分离。
企业战略定位要求实事求是,要求定位要与企业的特殊环境相匹配。总之,它要求企业战略要经济合理,也要与别的企业形成区隔和差异。
最后是极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国内许多企业的战略管理以短期的效益为导向,错误地将运营活动认定为企业战略,致使企业战略核心的定位被忽视。
以短期利益为导向的企业有的认为战略管理太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或者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政府的事,与企业无关,是形式主义。总之,他们认为战略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可有可无,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因而他们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注重效率,只在战术上下工夫,所以许多企业有“一招失误,全盘皆输”的结局。
企业从主观上否定了战略的长期有效性,使企业战略定位不能在较长的经营期内指导企业的发展。以企业效率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思想误导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比较随性地引入一些“时尚”的管理理念,以提高企业的营运效率,这样的短视行为使企业与战略定位疏离,而众多企业在短期效益的驱使下必将走向混战,大大削减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说明企业导入的管理理念可能取得短期的优势,但在科技不断革新的时代,任何管理理念带来的竞争优势都面临着被复制或替代的威胁。
当今企业已进入战略竞争的年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企业战略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它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入世后面临的严峻挑战,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战略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不管是否要做出书面的战略规划,都需要进行充分论证和在企业内部取得统一认识。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一定要树立战略制胜的观念,在充分了解和研究环境和企业内部优劣势的前提下,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时,应研究企业内外环境,把握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环境变化的趋势;应当从企业内部活动与外部环境的耦合互动中,抓对企业具有全局性、起主导作用的突出矛盾来实施战略管理;应当围绕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强化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随时根据变化了的内部环境及其因素及时地调整,使企业的战略能够真正反映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传统管理会计不能满足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需求
传统的管理会计难以为战略管理提供相关信息,主要是由于在适应战略管理需要方面,传统管理会计存在着如下三方面不足。
1.传统管理会计的许多内容如规划与决策会计、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均未考虑与企业战略的结合。在预测过程中,其规划的重点主要在于短期的销售、利润、成本等的预测,未能从影响企业经营的长期的、潜在的及全局性的因素予以考虑。决策会计虽然也进行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但其主要考虑的因素只包括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而未能重点考虑一些影响投资的非财务指标,事实上许多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因素往往正是这类信息。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更是如此。
2.提供失真信息,可能误导战略决策。
(1)提供失实的产品成本与获利能力的信息。进入1980年代以来,不少企业已经采用了高级制造技术(AMT)和适时生产系统(JIT)。这一变化改变了成本性态,直接人工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例越来越小,间接成本在制造成本中的比例越来越小,而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由于采用直接人工作为主要的分配标准,所以提供计算的产品成本与利润数额严重失实,从而可能误导企业的战略决策。
(2)提供失真的本量利分析的信息。由于传统管理会计假定销量与收入呈线性相关,这一假定与现实相差甚远,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边际收入递减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短期本量利分析提供的信息难以为战略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3)主要提供定量信息。这些信息在营运计划和控制背景中无可否认是重要的,但对管理者来说,如果只提供这些信息,其管理重心将主要放在经营问题上,而没有放在整体政策制度和全局导向上。
3.不能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
(1)缺乏对环境的应变性。传统管理会计主要以内部为导向,过多地把目光聚集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与运作上,注重通过控制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并以产品成本作为定价的基本依据。然而,控制成本仅仅是管理会计目标实现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产品价格的确定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受到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还受到市场的影响;既与需求相关,又与质量相连;既受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又受销售策略的制约。实际上,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球化的经营战略,企业的内部情况与外部条件之间水乳交融、息息相关,开放的市场要求开放的企业,传统管理会计必须扩展视野,从立项、设计、生产到销售全过程进行管理,加强研究市场动态,正确审视自己所处的地位,利用与外部其他企业的比较来评价企业自身条件的优劣,根据外部经济、科技环境的变化,更新观念,及时调整其自身与环境不相协调的方面。
(2)未能反映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成功的企业管理战略就是要创造和保持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所以,管理会计就应该指明企业所处的相对竞争地位,其提供的信息应便于企业进行竞争战略调整,应提供预警信息。但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无法提供这种信息。例如,从市场份额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这种市场份额信息包括在管理会计报告中无疑会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公司将这种有用的战略信息定期纳入其内部管理报告。此外,超出会计主题范围本身,联系竞争者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利用外部的比较才可以解释企业的销售额、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相对变化,这些信息传统管理会计都无法提供和解释。
三、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的供给
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从信息供给的角度看,传统的管理会计缺乏提供战略决策信息的能力。因此,从学科体系上充实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赋予传统管理会计更多的战略视点是管理会计发展以及战略决策信息需求的现实体现。
从战略管理会计的职能上来讲,也完全具备满足需求的条件。
首先,是由会计信息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会计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等特点,能综合全面地反映企业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财务状况以及各个层面的业绩。缺乏会计信息,许多企业的战略决策将失去方向。
其次,是由会计部门的职能决定的。由于会计部门本来就是企业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部门,具有信息提供先天的优势,所以在战略决策所使用的各种财务、成本信息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专业技能上讲,业务部门的人员具备业务方面的知识结构和对产品、客户和市场的理解,但缺乏财务知识和财务数据,在制定各种经营策略的过程中缺乏运用各种财务数据帮助决策的能力,因此借助于战略管理会计将特别有助于经营策略的制定。
再次,从战略管理的性质来看,大多数战略的目标、战略分析、战略评价、战略执行的结果都需要以财务指标的形式表现。无论是对历史状况的分析,还是对竞争对手的了解,甚至对未来战略方向的描述,多数都使用财务指标。
当然,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正如会计作为一门学科一样,绝非会计人员的专利,将战略管理会计的知识、技术与方法运用于企业的战略管理,正是学科的价值所在,也是学科得以传播、运用的重要原因。
由于存在着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需求,以及传统管理会计的诸多弊端,战略管理会计呼之欲出。早在1981年,英国人Simmonds就提出了建立战略管理会计的呼吁和初步设想。他认为,企业竞争地位的改变是逐渐通过企业在竞争中的许多“出招”与“应招”变化的此消彼长而建立的,所以战略是可以通过预先的决策很好的权衡作出的。而这正是属于管理会计的职责范围,而且管理会计也有能力去提供“价格—成本—产量”数据帮助。然而,关于如何构建战略管理会计的问题直到1980年代末才有所探讨,但至今国内外并未形成统一的、系统的、有权威性的理论体系。本书就此作一个初步的尝试,以为引玉之砖。
四、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职能及其特点
战略管理会计就是一种明确强调战略问题的管理会计方法,它把管理会计建立在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上,使财务信息被用于形成更优的战略以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在名词与术语公告中把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特别强调外部因素,并为此准备与提交决策所需信息的管理会计”。
从目前所见的文献来看,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理解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就是为战略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由于战略管理会计起因于战略管理的兴起,因此,初期的战略管理会计的这种理解也无可厚非。但随着其运用的深入,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它不仅仅只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还包括了以战略的眼光重新看待企业内部的信息,即在提供传统管理会计信息时,还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相联系,不能只着眼于所考察的对象,而需要在战略的意义上界定短期的目标。例如,短期获利能力的减少可能是企业为了提高股价和获得相对成本优势而采取措施引起的;相反,短期获利能力的增加可能与其战略状况的恶化有关,如售价高于前期和竞争对手,虽短期内会有利润的提高,但由于损害了企业的竞争地位而影响到企业长期获利能力。这就是战略管理会计广义的理解。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CIMA所采用的定义是广义上的战略管理会计。
与本章第一节提到的三个公式相对应,对于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的职能相应的也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服务于企业战略的管理会计,另一方面是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的管理会计。就这一方面的理解而言,台湾学者将其译作策略性管理会计就显得恰如其分了。尽管“战略管理会计”和“策略性管理会计”在使用语境上略有一些差异,但在本书以后各章节内容将通用这两个名词。
基于战略管理的内涵,我们认为,战略管理会计的职能应该包括上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即为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拟定实施战略的备选方案、选择适合企业的战略方案、制定实施战略的措施、监督与考核战略的执行情况、对战略目标与战略方案作出调整等一系列的战略管理活动提供决策依据。二是以战略眼光来评价企业内部的信息。由于传统管理会计提供的内部信息多是涉及战术层面的,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是局限于短期的目标,据此而作出的决策与评价也只能是就事论事。因此,战略管理会计还包括以战略的眼光重新评价企业传统管理会计提供的内部信息。(www.daowen.com)
由此看来,与传统的管理会计相比,战略管理会计具有如下四大特点。
1.外向性:战略管理会计已经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所局限的会计主体的范围,更多地把眼光放在了会计主体之外。因此,战略管理会计不仅提供企业内部的决策信息,其重点还在于提供与战略决策相关的外部信息。它密切关注技术革新、顾客偏好变化、重大的经济变革和市场信息等环境要素。并提供企业营运环境中关于统计人口、法律、生态和政治方面的信息。外向性的特点并不说明战略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发生了改变,因为其最终的目的是提供企业的竞争地位,其服务对象仍是企业本身,也不向外报送报表。
2.全面性:战略管理会计不仅提供本企业的信息,还提供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战略包括诸如价格、质量、营运和售后服务等要素方面的信息。不仅重视企业内部,更重视企业的外部。不仅提供行业价值链的有关信息,还提供上、下游价值链的有关信息。
3.多样性:战略管理会计不仅提供财务信息,还提供非财务信息。例如,客户满意度、及时交货率、顾客投诉次数等。从某种意义上讲,非财务信息对企业的战略决策更有帮助。
多样性还表现在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信息的方法上,不拘泥于现有的方法与规程而是采取所有有助于战略管理信息的方法。
4.竞争性:战略管理会计的重点不再局限于短期获利能力,而把重点扩展到竞争优势上。特别注重分析于反映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的相对竞争地位。例如,减少可能是由于企业为了提高股票市价和获得相对成本优势而采取措施引起的。一个企业如果过于注重短期获利能力,那么它可能不愿在改变竞争状态方面进行投资。
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区别如表2-4所示。表2-4表明,传统管理会计是历史导向的,同时强调单一决策、单独期间和单一个体,而战略管理会计是未来导向的,并在跨越多时期决策顺序的背景上强调企业与竞争者相比的竞争地位。
表2-4 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区别
五、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与对象
战略管理会计应该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着眼于企业的未来,它的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由于短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会诱使企业领导人在使用企业资产的过程中,形成短期行为,以牺牲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为代价,达到其任期内的利润指标,不惜杀鸡取卵,从而不利于企业资本的保全和投资者的长期利益。因此,不宜将短期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最终目标。而长期利润最大化不仅能保证股东在短期内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利润回报,还能使股东在长期内有一个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相比相对较高的收益比率,因此可以把长期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目标。故我们认为,这一目标即是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由于长期利润最大化是一个未来的指标,如何评价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是问题的关键,所以战略管理会计还包括设计一系列的指标来评价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这一问题在以后的篇幅中都有涉及。
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与对象密切相关。为了保证企业能达到长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必须保持相对较高的长期获利能力,而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该关注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相对竞争地位是与行业中的竞争对手相比而言的,并会受到各种力量的影响而发生消长变化。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该以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作为对象。它必须围绕着相对竞争地位做文章,力图准确、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然后根据结果,制定正确的战略以取得相对竞争对手的持久的竞争优势。为此,它必须采取一系列连续、一贯的方法,来反映相对竞争地位,获取竞争优势,并贯彻到战略管理的不同的阶段。
六、我国企业开展战略管理会计的前景
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运用问题是与战略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连的,而战略管理的运用,与企业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分不开的。所以本章先简要回顾以下我国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再看战略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最后探讨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运用前景。
(一)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环境
进入1990年代以来,企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国际环境看,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资源耗用日益增加,企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加快。科技发展的结果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顾客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企业唯有以精良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才能取悦顾客,赢得市场;资源耗用增加,使得各国对全球资源的争夺加剧;企业国际化的趋势,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显现。任何一个经济开放的国家都不能置身于世界经济之外,而只能勇敢地面对挑战。我国作为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国家,已经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企业产品要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冲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开放,国外厂商的涌入,也使国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也要重视国内市场的竞争。这些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愈趋白热化,企业必须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面了解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企业可支配的资源,全力以赴地保证自己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在探索如何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来调整企业的奋斗目标,使整个企业都围绕企业既定的目标而前进,从而取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以达到股东报酬的最大化。战略管理专家Ansoff早在1965年就出版了《战略管理》一书,在以后的30多年里,战略管理成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被学者深入研究,也被企业所广泛重视,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战略管理的体系,并在许多方面不断创新,如近年出现的生产战略等。
经营战略的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很早就已经做了介绍。但由于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生产计划主要由国家制定,产品销售自有国家安排,企业的发展战略自然也由政府包办,企业缺乏竞争环境,也缺乏竞争的动力。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虽然给了企业以一定的自主权,把企业推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但由于人们仍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定式,以承包经营为主的企业,其自主经营权依然有限,企业的竞争环境也并未真正形成,企业的战略管理也缺乏动力。1992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提出了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使得企业得以真正走向市场,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切实感受到国际市场的激烈挑战,我国企业既要注意在科技领域跟上时代发展的新潮流,也要在管理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战略管理作为均衡现实与环境的载体,自然而然地冲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前沿。它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瞩目,并逐步在一些企业运用。
(二)战略管理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战略管理在我国可以说正处在起步阶段,其在企业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名牌战略:名牌战略是差异化战略的一种。它由质量、特色(个性)、定位三方面构成。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注意市场信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质量,创出一流品牌,以产品品牌带动了企业品牌,如海尔集团、三九集团、杉杉集团等即实施此战略。
2.国际化战略:企业通过质量标准的国际化,生产、管理技术的国际化,资本和规模的国际化,达到市场的国际化,促进产品的出口,如广东的科龙集团等。
3.科技战略:该战略实质是以科技为先导,促进产品成本的降低,达到成本领先。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改进产品设计、采用独创的工艺,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在产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以成本优势战胜了对手,赢得了市场,如天津药业公司等。
4.企业扩张战略:企业通过资本经营,盘活存量资产,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借助企业价值链重组来实施低成本扩张,其实质也是成本领先战略的运用。
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实施战略管理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战略管理。许多企业领导已开始认识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管理只能使他们疲于应付日常事务,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只有把重点放在战略管理。
2.一些战略管理的方法已开始为部分企业所采用,如前述名牌战略、扩张战略等。
3.虽然我国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战略及其运用的重要性,但目前企业运用的经营战略只是一些分战略,还未能形成总体的经营战略。
4.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依旧沿用过去一些方法的翻版,或加入一些战略管理的时髦词,而很少能真正运用一些战略管理的系统方法,更不用说建立为战略管理服务的信息系统。
5.一些企业战略的实施(如兼并、重组)带有盲目性,未能经过系统周密的计算与分析,战略失误的风险较大。如一些企业因不当的兼并而拖垮母公司,吃掉小企业后无力消化或者消化不良等。
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一方面战略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尚有很大的运用空间,企业要真正领会战略管理的全部内含,并自觉地运用战略管理尚需时日。另一方面,战略管理的运用带有很大的时尚色彩。其实,战略管理不是一种时髦,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所以企业在实施经营战略时,一定要经过一番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计算,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权衡利弊得失。这也为战略管理会计的推广运用提供了广阔天地。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运用前景
战略管理在我国的运用表明,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极大的运用潜力,然而,鉴于我国企业开展战略管理的现状,战略管理会计的运用将呈现如下趋势。
1.运用于企业经营战略:在企业开展资产重组的带动下,在外资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推动下,战略管理会计将逐步走近企业。随着企业经营战略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战略管理将不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目标,也不是由外界强加给企业的东西,而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经过科学地考察与论证,运用一系列数据与方法计算、设计出来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把握机会,灵活应变,调整策略,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会计也会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瞩目。
战略管理会计将被广泛运用于下列方面:
(1)企业整体战略的设计、战略的分解,战略管理实施系统的设计;
(2)企业的兼并与重组决策;
(3)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4)企业的战略业绩评价;
(5)企业的产品战略;
(6)企业的市场战略;
(7)企业的竞争战略。
国内也有不少企业成功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的案例,企业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如邯郸钢铁公司、湖南韶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等。
2.运用于管理咨询业: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专业咨询机构有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和丰富的案例来源,他们将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涉足战略管理会计。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战略咨询公司最先创立了一系列的方法来构造企业的战略和设计战略系统。他们强烈感受到传统管理会计方法的战略缺陷并予以抨击,才导致了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也有许多是从战略咨询业使用的方法借鉴而来。据美国20世纪末的统计数字,其在战略管理会计咨询方面的市场规模达10亿美元以上。
可以预料,战略管理会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我国得到广泛的重视与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