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引进外资实践-国际投资学(第二版)成果

我国引进外资实践-国际投资学(第二版)成果

时间:2024-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之后,FDI便成为我国主导的外资形态。

我国引进外资实践-国际投资学(第二版)成果

第二节 我国引进外资实践

20世纪50年代,中国曾利用前苏联政府的借款在我国兴建了156项重点工程,但真正大规模利用外资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还是1979年改革开放后的事情。

一、我国的“非缺口型外资”与外资规模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积极引进外资的政策带来的显著变化是:从规模上看,我国引进的外资已在发展中国家位居第一,并成为接近甚至超过美国的引资国,见表10.1。

表10.1 我国利用外资与两缺口状况单位:亿元

续表

注:①外资为实际利用额,以当年人民币美元汇率换算得出,其中1979—1983年为平均数。

②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下,统计数据以国民收入均衡为依据,从而使两缺口恒等成为必然。但有些年份的数据因为服务贸易的有关数据未被纳入统计之中,故出现储蓄缺口不等于外汇缺口的现象。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一)我国引进外资的特征

由表10.1可知我国引进外资的如下基本特征。

第一,早期引进的外资多为缺口型。在1990年以前,我国总体上属于缺口型外资局面。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暴露出资金的不足,出口创汇能力难以满足进口的需要。因此,外资弥补国内资金缺口的作用比较明显。

第二,后期引进的外资多为非缺口型。在1990年后,除了个别年份外,其他年份的两缺口数值均为负值,体现了该时期引进外资的非缺口型特征。引资背景是我国国内资金闲置和外汇盈余状态的并存。

第三,非缺口型外资居于主导地位。若将两种不同类型的外资进行比较后不难看出,非缺口型外资不仅在年份上长于缺口型外资,而且前者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后者,由此体现出以非缺口型外资为主的格局。

(二)我国非缺口型外资问题评价

1.非缺口型外资反映了内资被闲置、被挤出的事实

我们知道,缺口型外资由于弥补了资金缺口从而使得满足经济发展的资金篮子得以充实。相反,非缺口型外资是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都不存在或者为负数(银行连年出现“存差”,对外贸易连年顺差外汇储备迅猛增长)前提下的资本流入。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国内企业产品被外商投资企业产品挤出了市场,许多国内知名的品牌被洋品牌挤出人们的记忆。这说明以直接投资为主的非缺口型外资的属性为市场主导型外资,它有别于缺口型外资的资源主导型特征。因此,它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然不如缺口型外资明显。

2.非缺口型外资具有带动非资金要素转移的效应,但在技术的带动上不如管理

非缺口型外资的大量引进,虽然不能体现外资与填补两缺口之间的直接联系,但在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等其他生产要素方面却有着充分的依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除了可以视外资为一条新的资金渠道外,它还具有带动资金以外生产要素转移的功能。然而,从技术上看,占外资来源比重很大的港澳台资本的技术含量很低,它们对大陆直接投资的技术效应实质上只是起“二传”作用,加之中小资本居多,难以满足我国对先进技术的需要。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技术高的投资一般严守技术秘密。从有关行业的情况来看,一般中游环节或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较多,上游生产环节或产品开发的技术则很少,可见外商对合资企业的技术转让有保留。[1]而在管理方面,外资企业围绕着降低成本、占领市场目标进行的生产组织、经营控制和市场销售等一系列活动,较好地体现了科学艺术在管理方面的有机结合。

3.非缺口型外资具有机制转换效应

我国引进外资的效应由初期的以产业带动为主转变为同时注重经营机制的带动。由于我国早期的国外贷款多用于改善基础设施、能源、工业、农业等项目建设方面,对我国产业形成了较大的带动效应。而在后一时期,与非缺口型外资相联系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增加,不仅对我国产业结构有着重要影响,而且通过合资经营、合作经营、资产重组及外部联系等方式,对于实现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非缺口型外资具有承担开放资本市场义务的效应

在缺口型外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非缺口型外资,不但是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高级形态,而且也是从发展中国家转变为发达国家的必经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施了以减免税收、低价提供土地使用权以及对外资的出资率无上限限制为主要内容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外资的流入。在此之后,对外资进入我国行业的限制不断放松,近期我国又向外资开放了商业金融会计律师事务所等服务领域。这些领域的外资,如其说是“引进”的,不如说是“让进”的或“挤进”的。因为它既是WTO缔约方向我国的重要开价,也是我国承担资本自由化义务并对外资实施“国民待遇”的体现。这表明,我国外资政策的侧重点已经发生变化,即以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为主,转变为兼顾承担资本自由化义务。

二、我国的外资结构

(一)我国对外借款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从以借贷资金为主,发展到以FDI为主的格局(见表10.2)。

表10.2 我国外资方式结构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及《中国统计年鉴》(2008)。

如表10.2所示,在利用国外借款、FDI和其他外资的三种方式中,截至1991年,上述比例分别为59.62∶37.79∶2.6。在此之后,FDI便成为我国主导的外资形态。2007年,FDI达到95.44%的极高水平。

(二)外资来源结构分析

迄今为止,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来华设立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其外资来源结构如表10.3所示。

表10.3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来源构成单位:%

注:数据经过四舍五入处理,保留一位小数。

数据来源:中国投资指南网站。

表10.3表明:港台资金一直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体。1989—2007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27%~77%来自我国港台地区。其次才是日本和美国,占10%~20%。而作为重要资本输出地区的欧盟投资所占比重只是在最近几年(1997—2006年)才有所上升,在这之前的比重很小。近年来,国际性大财团、跨国公司虽已开始涉足,但数量较小。

(三)外资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首先表现为三种产业之间比例不协调,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其次表现为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增长不协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比重不高。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引进外资要有利于调整,有利于我国在新的一轮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然而外资的投向却呈现出与我国现有不合理产业结构相似的局面(见表10.4)。

表10.4 外资产业结构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投资指南网站。

(1)在三次产业中,外资主要是投向投资少、见效快、盈利高的第二、三产业,对农业投入比重太小。如2002—2005年外资投向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都高达72%和24%左右,而农业吸收外资仅占大概2%,2005年以后,对农业投资的比重也持续下降,到了2007年,外资投向第一产业的比重仅为1%,与此同时,外资投向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以前有大幅度的上升,到了2007年,外资投向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为47.6%。这主要是由于外资投向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而造成的,外资投向第二产业的比重在2005年和2006年还维持在60%以上,但到了2007年,下降为53%。

(2)在工业中,外商主要投资于低附加值的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据统计,2007年排在前四位的是: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自1994年起,外资投入第三产业的比重从之前的上升趋势转变为下降趋势,直到2007年才大幅度上升,这对我国产业结构平衡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其资金投入主要集中于宾馆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房地产业和游乐设施,投入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国民经济瓶颈产业的资金不多。

这种与我国产业结构相似的外资产业结构会产生诸多的问题:

第一,加剧了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争得有利地位。(www.daowen.com)

第二,外资大多数投向低附加值的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我国能源、交通、原材料的供应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第三,低附加值的加工产品出口比重过大,不利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化,且易遭到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指控。

(四)外资地区布局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结构在地区上一直不平衡(见表10.5)。

表10.5 外资投向地区布局单位:%

续表

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投资指南网站。

我国的经济区域被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带,从东到西,经济发展水平渐次拉大。东部和中西部在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从外资投向的布局来看,外资高度集中于东部经济带。如2003—2007年五年间,东部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在75%~85%,而中部仅占8%左右,明显地,2005—2007年,比重仅占6%左右,西部最少,在3%左右徘徊。就东部经济带内部而言,外资又高度集中于沿海地区。

(2)从外资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看,200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499.9亿元,其中外商投资550.1亿美元,占10.47%。东部外商投资占本区投资24655.6亿元的21.2%,而中部外商投资仅占本区全部投资11236.9亿元的7.12%,西部外商投资仅占本区全部投资7194.1亿元的3.06%。

(3)从利用外资的质量来看,东部在引进外资上呈现出从较小项目向大项目、高科技、新兴产业变化的趋势,这些项目多数为技术先进、规模较大的工业项目,而中西部仍以劳动密集型、传统产品、小项目居多。

外商投资地区布局不合理使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更加严峻。东部地区原有基础设施、投资环境较好,加上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异军突起,使得东部经济充满活力。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国企占较大比重,在受资金、市场双重约束的情况下,国企普遍出现资金紧张、亏损面扩大的现象,影响所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不仅破坏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战略,而且容易引起地区间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分化程度增大等社会问题

三、我国外资的经济影响分析

(一)外资与GDP

表10.6是我国1985—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利用外资的数据统计表。

表10.6 外资与我国GDP

注:数据经过四舍五入处理,保留整数。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根据表10.6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利用外资数据绘成的图10.1,能更直观地反映外资对于GDP的作用(GDP的单位定为百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的单位仍为亿美元)。

图10.1

从图10.1并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大致地看出:

1985—1991年,我国的经济由于改革和发展的作用,对外资的需求持续增长,因而实际利用外资额也在不断增长,同时,对于外资的吸引作用自1991年起特别明显。

1991—1997年,实际利用外资开始快速增长,这归因于我国GDP在这段时间内加速增长以及国内外资政策的不断调整,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和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

1997—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的势头有一定减缓,与此同时,GDP虽然持续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开始趋缓。这表明,这段时期为国内经济的调整阶段。

2002—2007年,国内经济的调整阶段过后,迎来了又一次加速增长,这时候实际利用的外资数额也较之以前加速上升,表现为国内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加速上升。

总的来说,1985—2007年,快速增长的GDP是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长的原动力,而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增长对于GDP的增长也同样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

(二)外资与就业

实现充分就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引进国外投资可以弥补国内投资的不足,从而带动东道国国内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表10.7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外资与就业的关系。

将表10.7结合图10.2可以看出,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人数是不断上升的。

表10.7 1985—2007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外资单位就业人数

注:外资单位包括“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和“外商投资经济单位”。

数据来源:由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到。

图10.2 外资单位就业人数

1985年外商实际投资总额为16.6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为6万人。1990年,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66万个就业机会,较1985年创造的6万个就业机会增加了60万个就业机会,占同期新增就业人员(14876万人)的比重为0.4%。

1991—1996年期间,我国新增就业人员3459万人,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375万个就业机会,约占同期新增就业人员的10.8%,这与1985—1990年的0.4%相比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成为我国新增就业的重要来源之一。

1997—1999年期间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增加31万人,占同期新增就业人员(1574万人)的比重下降到2%。2000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因此,外商投资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又开始上升。

2000—2007年期间,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人数增长了941万人,占同期新增就业人员(4905万人)的比重为19%,达到了历史的新水平。

四、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实践

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实践来看,不同国家采取的模式也各不相同。例如,韩国、印度以及拉美一些国家属于以引进借贷资金为主的模式。韩国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实行“以借款为主,直接投资为辅”的战略方针,大量举借外债,在1959—1982年23年间引进的外资总额中,外国贷款约占96%(其中财政贷款约占44.3%,商业贷款约占51.7%),外国直接投资很少,只占4%左右。韩国借入的资金主要用于发展钢铁、化工、机械等基础工业。印度1977—1978年底吸收的直接投资累计为27.4亿美元,只占全部利用外资总额的10%左右。印度借贷资金的60%用于工业部门,11%用于交通运输,9%用于农业,其余用于公共设施和文教卫生。印度吸收的直接投资比重很小,几乎全部集中在制造业。拉美国家利用外资的方式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直接投资为主。60年代以来,一些拉美国家政府认为直接投资削弱了民族经济的力量,因而开始限制直接投资而转向以借款方式引进外资。以巴西为例,1953年,年直接投资额与年贷款额之比为1.4∶1,1968年二者之比为1∶6.5,1978年二者之比更是高达1∶14.6,借款明显成为引进外资的主要形式。

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属于引进直接投资的模式。新加坡利用外资以吸收直接投资为主,直接投资中又以外国独资企业为主。1972—1977年,在新加坡的外资企业的直接投资占全国投资总额的75%; 1977年,新加坡制造业中外资企业的产值占74%,占出口的90%。在称为新加坡工业三大支柱的炼油、电子、造船业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新加坡炼油业1970年日产油20多万桶,1975年超过100万桶,发展如此迅速是因为95%的资金由外国直接投资提供。新加坡电子行业中绝大部分是外国独资、合资企业。造船业为美国和日本的几家大企业控制着。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情况与新加坡相似,吸收的直接投资占全部外资的60%~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