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欧洲货币市场的特征与全球跨国银行业务发展

欧洲货币市场的特征与全球跨国银行业务发展

时间:2024-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和它不受任一国金融法规管制的特征,为跨国银行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并由此而成为跨国银行进行业务创新的舞台。目前全球75%的外汇交易已被少数几家大的跨国银行所垄断,同时这两项业务收入占跨国银行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

欧洲货币市场的特征与全球跨国银行业务发展

第二节 跨国银行业务

跨国银行是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经营的银行,这种地域上的特殊性也使跨国银行与其他银行在经营方面有显著区别,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业务经营体系。

一、跨国银行经营特征

(一)业务多样化

国际贸易、跨国公司以及欧洲货币市场都对跨国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主要体现为跨国银行经营业务的多样化。

国际贸易是早期的国际经济往来活动,为国际贸易顺利开展而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也成为跨国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有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出口信贷等,一般来说,这些业务期限较短、收益较大,是跨国银行经营收益的主要来源。

自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国际经济交往的又一主要方式后,分支机构同样广泛分布于全球的跨国银行就成为跨国公司国际资本流动服务的当然提供者。跨国银行提供的国际信贷业务,可以满足跨国公司不同期限、利率的融资需求;进行外汇现货以及远期、期货等衍生工具交易,可以帮助跨国公司兑换货币和套期保值;跨国银行甚至可以开展资本市场证券承销和投资顾问业务,从而满足跨国公司直接融资和资金有效利用的要求。

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和它不受任一国金融法规管制的特征,为跨国银行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并由此而成为跨国银行进行业务创新的舞台。显著的例子是:与此前以双边贷款为主的信贷形式不同,以多边贷款为内容的辛迪加贷款形式形成并且逐渐成为欧洲信贷的主要形式。另外,欧洲债券的快速发展,也为跨国银行在该市场积极开展证券承销业务,为客户快速筹集到巨额资金提供了有利条件。

跨国银行业务从传统业务向新兴业务的转变还表现为表外业务和外汇市场业务。目前全球75%的外汇交易已被少数几家大的跨国银行所垄断,同时这两项业务收入占跨国银行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例如,汇丰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在1997年就已经达到其全部收入的41.2%。

顺应金融自由化的潮流,欧共体1992年率先在其内部全面推行全能银行制;日本也于1996年通过了金融大改革计划,允许银行、证券、保险相互交叉经营;美国于1999年也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打破了自1933年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颁布以来所形成的金融分业经营的格局。

(二)业务经营复杂

业务多样化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经营上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货币种类多元化。跨国银行的客户所从事的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转移,都会涉及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涉及多种货币,由此也决定了跨国银行在资产、负债和其他业务上的多币种构成。

其次是利率结构复杂化。不同的货币在不同资金市场上的利率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另外,即使是同种货币,在不同时期的借贷利率也会各不相同。对于跨国银行来说,它既要考虑利率的期限结构,又要考虑利率的货币结构,还要比较不同业务类型的利率水平。因此,跨国银行利率结构复杂化的问题应运而生。目前跨国银行业务常用的参考利率种类有: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美国大商业银行的优惠放款利率(prime rate of interest)、德国巴德贷款利率(Lombard rate)、国际市场上的中长期存单利率(CDs rate)等。

再次是操作层面难度大。跨国银行的业务既有间接融资,又有直接融资;既有现货工具的交易,又有衍生工具的操作;既包含传统银行业务,又有新开发的业务。各种不同的业务在风险控制、经营管理、知识技术方面又有各自特点,因而需要不同的操作手段。而且,随着金融创新发展的趋势加强,一些复杂的数学方法和分析工具将更多地用于银行业务经营,计算机技术也将广泛应用于银行业务管理,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管理工具等将更趋专业化。

(三)多重风险

相比其他银行来说,跨国经营会使得跨国银行面临诸如国家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等多重风险。跨国银行从事的跨国信贷、投资及金融交易活动,一旦遇到战争社会动乱和政权非正常更迭或者自然灾害,必将蒙受重大损失,此为其一。当汇率变动时,跨国银行以别国货币形式构成的资产在转换为母国货币时如果数额减少,表示跨国银行受到汇率损失,此为其二。同汇率的变动十分频繁一样,利率的波动幅度和频度也很大。以美国为例,其长期债券利率经过反复波动从1985年的10.62%下降到2002年的4.61%,跌幅超过60%。利率结构的复杂化、变动的频繁化进一步加大了跨国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此为其三。

(四)机构形式多样

跨国银行往往在国外建立分行或附属行作为海外分支机构的主要形式。这与其选择从事的吸收存款、提供小额的出口信贷、向个人、家庭或企业发放贷款等业务直接有关。分行是可以提供几乎全套金融服务的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附属行则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业务较分行受到的限制更小。

当跨国银行选择开展批发业务,即为大公司、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政府提供巨额贷款,吸收存款和其他金融服务时,设立附属行、分行或代理行就成为跨国银行分支机构的主要形式,因为这不需要太多的零售窗口直接面对顾客。

当跨国银行选择仅仅为东道国提供服务,即向跨国公司的当地子公司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时,则可以采用设立代表处的方式以便节约营运开支。

跨国银行分支机构常用的几种形式表明:代表处是一种业务范围最为有限的分支机构形式,它不能直接参与东道国的金融业务,只能提供情报、信息、咨询、联络等服务;代理行既可实现代表处的功能,又可以吸收非东道国的存款,还可参与东道国的同业借贷业务以及工商贷款业务;附属行和分行作为分支机构中业务最为广泛的形式,可以直接参与东道国金融市场业务。

此外,跨国银行还有合资银行、财团银行等分支机构形式。前者是指与东道国企业或银行共同出资成立的独立银行法人,后者则是指为一个特定的业务目的,由多家银行组建起来、具有独立行名的独立法人组织,其典型业务是进行中长期贷款、并购、债券的承销和非公开发行等。

二、跨国银行的主要业务

以业务服务对象所属的国际经济活动类型为标准,跨国银行的业务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一)与国际贸易相联系的跨国银行业务

国际贸易融资与国际结算是跨国银行的传统业务。这些业务的参与者主要涉及卖方、买方以及买卖双方的银行,业务范围主要有:汇款、托收、信用证、保理业务和福费廷。

1.汇款业务

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汇款方式涉及进口方、出口方、汇出行和汇入行等方面。按照出口方收到进口方汇出款项的时间不同,汇款又可以分为预付货款和货到付款两种。预付货款是指进口方先将货款的全部或者一部分通过银行汇给出口方,出口方收到汇款后在约定的时间内将货物发给进口方的结算方式。由于出口方在发货前就得到了货款,不但解除了卖方的收款风险,还相当于得到了一笔从收到货款至发货这段时间内可自由支配的无息贷款。而买方则面临着卖方不发货的风险,并承担提前付款所带来的费用。因此,通常在紧俏商品交易或双方关系密切情况下才会使用该方式。货到付款是进口方在收到出口方发出的货物后才按规定支付货款的方式。它有利于买方,而不利于卖方。

对于跨国银行开展的汇款业务来说,上述两种汇款方式的业务程序如图8.1所示。

在收到汇款人的汇款申请后,银行要求汇款人交纳所要汇出的款项和相应费用。接受该申请的银行便是汇出行。汇出行按照汇款人的要求缮制并发出汇款凭证,同时选择收款人的账户行作为汇入行,向其划拨资金。汇入行则检查汇出行的付款指令是否真实、付款金额是否正确等。在以上程序确实无误之后执行付款,向收款人账户划拨资金,整个汇款程序完成。

2.托收业务

图8.1

托收是出口商通过出具汇票,委托银行向进口商收取货款的方式,其实质是出口方向进口方催收货款,托收业务通过汇票和单据来实施。

汇票是国际结算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票据。它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汇票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银行汇票(由银行签发)、商业汇票(由其他主体签发)、即期汇票(见票时付款)和远期汇票(在规定的日期或特定的期限付款)。

单据是指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中直接反映或说明货物有关情况的商业凭证。首先,它是出口商履约和收取货款的凭证。因为出口商只有在履行了合同的义务后,才能取得相应的单据,而履行义务又是和出口商收款的权利相一致的。其次,它是进口商付款和提货的依据。进口商通过单据了解对方是否履约,才能决定是否付款,而且单据是货物所有权的代表,取得单据才拥有所有权。最后,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也按单据进行,而且只管单据,不管货物。

在托收中,跨国银行通过自己的往来行关系提供中介和代理服务,出口方必须在发货之后才能要求进口方付款,而进口方只有在付款或在法律上承诺在将来某个确定的时间付款之后才能取得货物。这样可以克服汇款结算方式固有的买卖双方风险分担严重不均、资金负担极度失衡的缺陷,并由此为进出口双方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托收主要分为光票托收(只有汇票)和跟单托收(附有单据)两种。前者不涉及货物的转移和处理,在国际贸易中应用较少。后者的操作流程如图8.2所示。

3.信用证业务

信用证是银行应开证申请人(进口商)的要求,以其自身的名义,向出口商开立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文件,也是跨国银行为国际贸易提供的主要融资方式。与以上结算方式相比,信用证对出口方的保护最强。

图8.2 跟单托收流程图

图8.3 欧洲债券发行程序

信用证分为不可撤销和可撤销的两种,绝大多数的信用证是不可撤销的,即未经有关各方同意,信用证一经开出便不可撤销和更改。可撤销的信用证是在开出后,可以不经出口商同意而随时撤销和修改,因此实际上是一个不确定的付款承诺,所以出口商一般不愿接受。

4.保理业务

这是由跨国银行购买出口方的应收账款,为其提供应收账款管理和债权回收的综合业务,其实质是对出口方应收账款的贴现,由于大多数没有追索权,跨国银行需承担较大的风险。跨国银行特有的地位和声誉、强大的资金保障、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畅通的信息网络等优势,为其从事保理业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5.福费廷

福费廷是在国际大型设备交易中采用的融资方式,它是指进口方延期付款,出口方将由进口方承兑的汇票无追索权地出售给跨国银行而获得现款的融资方式。福费廷具有融资金额较大、跨国银行购进债权凭证没有追索权等特点,因此,贴现买断后产生的各种风险和费用均由跨国银行承担。

(二)与国际资本流动相联系的跨国银行业务(www.daowen.com)

随着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为了在世界最合适的地方建立制造工厂、开采自然资源,使得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国家的政府和金融机构也需要在国际金融市场借入资金,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和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这种背景下,跨国银行又提供了国际信贷、直接融资、项目融资等相应的服务。

1.国际信贷

跨国银行的国际信贷按期限长短可分为短期信贷和中长期信贷。短期信贷是指期限不超过一年的信贷,主要是凭借借款人的信誉,通过电话或电传达成协议,手续非常简便,它主要在机构之间进行。中长期信贷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一般为3、5、7、10年,甚至10年以上的信贷。由于中长期贷款的期限长、金额大,信贷风险也随之增加,因而信贷双方需签订正式的书面借款协议。贷款的利率一般以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基础,根据借款人信用等级、期限、担保品、费用等因素加上一定的差额来确定。跨国银行的中长期信贷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

国际信贷业务还可以分为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抵押贷款是只有当外国借款人提供了作为债务偿还担保的符合条件的抵押品之后跨国银行才发放贷款;担保贷款则是由第三者为外国借款人提供了偿还债务的保证后跨国银行才发放的贷款;而信用贷款是无须其他保证条件只凭借款人自己的信用作为保证而发放的贷款。

国际信贷又可以分为独家银行信贷和跨国银团信贷两种方式。前者是由一家银行承担所有贷款的义务。此类贷款的金额相对不大,贷款期限也并不太长,单独一家跨国银行完全可以控制其中的风险。后者又称辛迪加贷款,它是由某一家跨国银行牵头,一国或几个国家的多家银行共同参加而组成结构相对严谨的跨国银团,按照相同的条件共同对同一借款对象提供贷款。由于信贷金额巨大、期限较长、风险较大,跨国银团信贷可将贷款分散到多家银行,分摊了贷款的风险,从而成为国际巨额贷款的主要方式。

跨国银行在国际信贷中的收入来自于向借款人收取的利息和按贷款总额百分比收取的管理费、承诺费以及代理费。

2.国际证券的发行与承销

国际金融市场上,跨国银行参与的金融证券股票、商业票据和债券,其中债券是最重要的形式,占跨国银行证券业务的90%左右。在国际证券业务中,跨国银行以筹资者身份可以充当国际证券的发行者,又可以作为投资者从事证券交易,同时也可以是证券经理人

国际债券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某种货币为面值的有价证券,它分为外国债券与欧洲债券。外国债券是指一个国家的发行者在另外一个国家的证券市场发行的债券,即发行者和发行市场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一般以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投资者也大多为该国的居民。欧洲债券是指以某一种或几种欧洲货币为面值,由国际承销团承销,同时在几个国家的证券市场上发行的债券。欧洲债券的承销机构和投资者都来自于不同的国家,所以它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债券。自1970年以来,欧洲债券的发行就超过了外国债券,在国际债券市场上居于主导地位。

欧洲债券的发行一般要经过辛迪加银团的承购包销程序,见图8.3。

跨国银行如果接受了债券发行人的申请,便成为该债券发行的牵头银行。该银行再找到数家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经理集团,负责与发行人共同商定发行条件,此外还要邀请更多的机构参加债券的销售

在宣告发行的前两星期,牵头银行和发行人之间进行关于债券利率、数额和报价等条件的磋商,起草全部的法律文件和债券发行说明书。此外,牵头行还要组建经理集团管理债券发行,进行债券包销的分配,最后由经理集团和发行人共同确定债券的定价条款,并由经理集团和发行人签订认购协议,此时债券即被正式提供到市场。在此基础上,牵头银行会通告各包销商的承销份额,几天后,包销商需反馈牵头银行债券的销售情况。

发行结束后,各辛迪加成员即将债券销售所得资金存入牵头行账户,发行人根据认购协议获得筹集的资金,承销团解散,整个发行和承销工作宣告结束。

随着国际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同传统的固定付息、到期还本的基本形式相比,国际债券的种类有了很大的创新和丰富。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浮动利率债券。它是利率在一个规定的期限后进行调整的一种债券,一般以LIBOR为基准,加上一定的加息率来确定。

(2)无息债券。它是以折价发行,中间不付利息,到期按面值支付的债券。

(3)复合货币欧洲债券。它是以一揽子货币为面值发行的欧洲债券,有利于分散货币风险。

(4)认购权债券。它是附有认购权的债券,持有者由此获得在未来以规定的价格购买债券的权利。

(5)可转换债券。它使持有者可以在确定的时间内,按确定的比率转换为发行者股票或其他种类的证券。

3.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是指以一个特定的经济实体(项目)为融资对象,以项目的现金流量和收益为偿还所融资金的资金来源,以项目的资产作为融资的安全保障(抵押)的一种融资方式。项目融资由于在风险分散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其在基础设施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融资中受到关注。

项目融资的参与者有项目发起人即实际投资者、项目公司(借款人)、融资人、项目购买人、项目供应商、担保代理人和项目的融资顾问等。跨国银行在项目融资中主要是作为项目的融资人和融资顾问。

跨国银行也对私人开展银行业务,主要是帮助私人客户运用各种不同的货币、投资于全球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为客户资本的保值、升值提供理财专家服务。

(三)与外汇市场相联系的业务

1.货币兑换业务

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经常会涉及货币资金在国际的转移。而一种货币只在某个特定的范围内具有购买力,因而必须把它转换成目标国的货币后方能使用。因此,跨国银行通过外汇市场即期交易向客户买入或卖出外汇,为客户源于国际贸易、投资、无形贸易以及国家间的其他支出而产生的兑换需求提供服务。

2.外汇市场风险管理业务

不同货币间汇率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会使国际经济活动主体的外汇资产和外汇负债承受着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风险。跨国银行能在外汇市场上运用期货、期权、远期、掉期等交易工具进行外汇头寸的管理。外汇市场风险管理会抵消汇率向不利于经济主体的方向变动的副作用,达到消除或控制外汇风险的目的。

从类型上看,这些风险包括:由于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交易而产生的交易风险;跨国企业合并财务报表时,将各个记账货币转化为一种货币时所产生的折算风险;汇率的变动通过影响企业的销售、价格、成本等因素使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发生变动的经济风险。

3.外汇市场投资业务

为了构造资产组合、实现利润来源的多样化以分散风险并提高收益水平,跨国银行也需要参与外汇交易,并以套汇、套利和投机等方式来开展自己的资产业务。

所谓套汇是利用同一时刻不同的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通过买进和卖出而赚取利润的行为,又分为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直接套汇是在两个外汇市场上,一边买进一边卖出。而间接套汇则是在三个外汇市场上进行贱买贵卖的一种套汇形式。

套利是在两国短期利率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将资金从低利率的国家调到高利率的国家,赚取利息差额的行为。

投机则是基于对某种汇率的走势判断持有一笔开放的外汇头寸,如果判断正确则可以获得一笔收益的行为。

(四)其他业务

跨国银行还经营包括信托业务、保险业务、租赁业务、并购业务和咨询业务在内的其他一些业务。这些业务过去都由专门的金融机构来开展,如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投资银行等。跨国银行将以上业务组合在一起,不仅体现了金融全能化的发展趋势,而且这些业务大多数只收取手续费,风险小,因而深受客户的青睐,发展十分迅速。跨国银行已逐渐成为包括各种金融业务的“金融百货公司”。

三、跨国银行的业务发展趋势

(一)金融创新趋势

跨国银行的金融创新趋势主要集中在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趋势、表外业务日趋重要的趋势和衍生金融工具迅速发展的趋势等三个方面。金融创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是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通信手段、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为跨国银行进行业务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准备。

其次是金融自由化的趋势。20世纪形成的由金融控制向金融自由化转变的高潮,一方面为跨国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也使银行业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利率管制的放松和浮动汇率制的普遍实行,加大了跨国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为了减少损失跨国银行不得不进行金融创新。

再次,国际债务问题的存在,也迫使跨国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降低投资风险、积极开发能提高金融资本投资收益的业务种类。与此同时,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也促使跨国银行进行金融创新以提高竞争能力。

(二)业务全能化趋势

跨国银行全能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它们积极改革原有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又在银行业务之外兼营其他金融业务,或者设立专门的业务部门经营非银行金融业务,或者通过附属公司专门经营非银行金融业务。

跨国银行全能化趋势的直接原因在于各种基金的发展。众多金融机构涉足银行传统业务,越来越多的借款人越过银行贷款这一渠道进行融资,使得跨国银行的收益和优势面临挑战。这些都迫使跨国银行积极进入国际资本市场,采用债券、股票及其他的融资工具提供融资服务。进入21世纪后,金融业的流行模式是将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纳入一体化的架构之中。跨国银行也成为“跨国金融超市”。

(三)兼并和集中的趋势

20世纪最后20年,顺应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趋势,银行开始通过与同业的收购、合并等方式谋求规模优势,从而形成了跨国银行兼并和集中的趋势。根据2000年度《世界投资报告》,在1999年进行的德意志银行—信孚银行、汇丰银行—纽约共和银行、汇丰银行—萨弗拉共和银行以及其他3件跨国银行并购案都是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巨额交易。兼并的结果是加强了银行业的集中,例如1999年按资产排名的全球最大的25家银行占全球最大的1000家银行资产的比重为33%,而1996年该数据仅为28%。金融管制的放松、不断上升的技术成本的竞争压力、银行业净利息收入不断下降等构成了推动银行并购的主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