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史”的开始
成功执导《记忆碎片》、《蝙蝠侠前传》之后,英国导演兼编剧克里斯托弗·诺兰已经被视为电影奇才兼票房高手。一九七〇年出生的诺兰曾对记者说过这么句话:“对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星球大战》才是电影史的开始!”
当年只有十六岁的彼得·杰克逊也回忆说,自从《星球大战》放映,从此他便可以在放学回家后光明正大地玩太空船模型了。换句话说,直到那个时候,科幻在发达国家才算通过这部电影成为大众认可的亚文化类型。
克里斯托弗·诺兰
一九七七年,二十二岁的校餐车司机詹姆斯·卡梅隆看完《星球大战》后愤而辞职,埋头自学电影制作。因为他是个科幻迷,业余时间爱写太空剧故事。没想到卢卡斯已经把他的梦想呈现在银幕上了,卡梅隆决定奋起直追,这部电影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一九七七年,德国青年艾默里奇进入慕尼黑电影电视学院学习制片和导演。当时,老师和同学们都在推崇法斯宾德这类先锋派艺术家,艾默里奇却对《星球大战》情有独钟。若干年后,艾默里奇漂洋过海,来到科幻片大本营美国,拍摄出《星际之门》、《独立日》、《哥斯拉》、《二〇一二》等一系列科幻巨作。
《星球大战》不仅感染了这些小字辈,还影响了一位老大哥。雷德利·斯科特比卢卡斯年长七岁,看完《星球大战》后他评价说,我终于知道怎么让未来在画面上产生质感。这句话也可以概括《星球大战》最大的艺术成就——从此让科幻片变得真实可信。为了这个目标,卢卡斯要对电影里的飞船、飞车,甚至头盔等道具进行作旧处理,这和以前科幻片中那些光鲜的未来道具完全不同。
斯皮尔伯格是卢卡斯的好朋友,当年他也在拍摄《第三类接触》。卢卡斯拍到后来,对自己的电影已经失去信心,认为其票房肯定不如好友的这个片子。斯皮尔伯格却很看好《星球大战》。于是两人打了一个有趣的赌:卢卡斯可以从《第三类接触》的收益中分一小杯羹,斯皮尔伯格可以同比例去拿《星球大战》的收益。结果直到今天,斯皮尔伯格年年都可以从《星球大战》的延伸收益中分到一笔钱。
《星球大战》幕后的制作者们
《星球大战》捧红的演员们
斯皮尔伯格这样评论《星球大战》:“毫无疑问,这部电影使整个电影工业重新思考对夏季电影、青少年电影、科幻小说、电影特效以及商业营销的态度。”
诺兰比我小一岁。所以我也算是“他那个年龄段的人”。恰恰也是《星球大战》将我带入科幻之门。不过不是这个系列的首部电影,当年中国内地的观众还无缘看到这部电影,连盗版录像带都没有。我是从电影小说《星球大战》中领略那个辉煌世界的。从那时起我就寻找机会参与科幻事业,直到今天给大家奉上你正在阅读的这本书。
实际上,那代中国科幻迷几乎无法不听到《星球大战》的名字,因为当时的中国科幻作家在各种访谈、创作谈中言必称《星球大战》,尽管他们也无缘看到此片,但早就知道这个片子在全世界揽起的热潮。刚刚从“文革”中恢复的各种电影杂志上也总有文章提到这部科幻片。
当时中国内地的出版社不仅出版电影小说译本,还制作了中国画风的连环画。虽然只是在原来的情节上配图,但中国画家必须要提供自己的创意才行。那也算是中国人最早的星战同人作品吧。实际上,一九八八年笔者在天津电影资料馆真正看到这部电影时,反而失去了新鲜感。因为此前看过太多印在纸上的《星球大战》。
然而,这种划时代的作用并非《星球大战》制作时的初衷。如今人们从结果回溯起因,往往在许多方面错误地理解这部电影。
首先,《星球大战:新希望》并非如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是一部大投资电影。这部被视为“科幻大片始祖”的电影其实只是中等成本,预算只有八百万,后来追加到一千一百万,还有数字称实际花费达到一千三百万。笔者再没看到更高的数字了。
由于有通胀因素,这笔钱现在看起来并不知道是多少。我们可以横向比较一下——同年拍摄的《金刚》第二版,一九七九年放映的科幻片《黑洞》都花了两千万,同年拍摄的《超人》彩色版花了五千五百万美元,稍晚两年拍摄的《星际迷航:维杰尔》也花了四千万。
一九八〇年,美国五大制片公司平均影片制作成本是九百四十万美元,这是多数小成本电影和少数大成本电影合计后的平均数。这意味着三年前拍摄的《星球大战》也就是一部刚过平均线的中等投资电影。
当然,卢卡斯作为影片的策划人,并非没有狮子大开口,据说他曾经希望投资人拿出惊人的八千万美元!在当时堪称天文数字。即使最终花出了一千三百万,在当时也不算小数目,但与该片划时代的作用,以及当时便拿下的七点九亿全球票房相比,那绝对是个微不足道的数字。
《星球大战》之所以能“少花钱、多办事”,有赖于两个原因。一是太空场面占影片大部分,看着气势磅礴,但只需要在摄影棚里拍。影片主要外景只不过是“塔图因星”那些荒漠。部分是出于省钱的目的,剧组选择在突尼斯玛特玛塔小镇拍了这些外景。
另一个因素是卢卡斯团队希望以这部片子为平台开发多种特效技术,他们的好多心血没拿来直接换现金,而是落实在知识产权上,最终他们得以垄断好莱坞的特效制作。工业光魔公司就不用说了,伟大的制图软件“Photoshop”的创始人也曾经是该剧组里的一员。
反过来,除了扮演欧比旺的亚历克斯·吉尼斯,这部电影没请任何当时的明星。反倒捧出了哈里森·福特。男、女一号不仅当时不是明星,后来也都像流星一样消失在一堆三流电影中。所以,这是切切实实把钱花在特技效果上的一部电影。如果说在当年,“把钱花在特效上”会被人看成“反艺术”的话,在今天,这却成为观众衡量一部电影是否值得掏腰包的主要理由。
其次,虽然有不少文章探讨“《星球大战》的营销经验”。然而《星球大战:新希望》并不是一个计划完善,按部就班的商业项目。和《阿凡达》以影史最高投资,顺利拿下影史最高票房完全不同,第一部《星球大战》的营销纯属摸着石头过河。《阿凡达》项目启动时,科幻片市场已经成熟,投资方对这个市场洞若观火,整个电影从策划开始,一步步的营销都是有的放矢,最后收益超过预期。
而在《星球大战:新希望》上映时,美国还没有一个有保障的科幻片市场。在卢卡斯策划这部电影时,《二〇〇一年太空漫游》才获得两千四百万票房。《猿猴星球》获得一千六百万票房,这就是当年顶级科幻片惨淡的票房纪录。三十出头的卢卡斯能在这种不利情况下说服投资商拍一部科幻片,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个科幻般的奇迹。
影片制作过程也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电影特效完全超过时代,卢卡斯团队边研发边拍摄,结果经常拖期。不少演员看不到影片的前景,觉得这只是一部儿童片,表演上并不认真。影片完成后的试映会上,很多看片人认为这是一部垃圾片。即将上映前,制片方对它丧失了信心,只是恳求发行商在发行《午夜情桃》时搭售它。而在今天,已经没人记得那部电影了。
尽管如此,《星球大战》也绝非横空出世,误打误撞,它是美国科幻文化孕育几十年的必然结果。当时,美国科幻文学已经成了气候,培养了大批潜在观众。除了科幻小说,像《星际迷航》这样的科幻电视剧已经先一步形成了稳定的粉丝群,他们一直期待在大银幕上看到效果更棒的科幻画面。
在科幻迷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卢卡斯,比他前面几代导演更熟悉什么叫科幻。电影评论家罗杰·艾伯特介绍说,卢卡斯一直有计划把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的作品搬上银幕。这说明他是个真正的科幻迷,是科幻圈的“内部人”。
一九七〇年,卢卡斯初出茅庐,拍摄了反乌托邦题材的科幻片《五百年后》,并一举成功。这部电影投资极少。以至于卢卡斯在实际拍摄时,不得不舍弃为片尾追跑打斗情节设计的许多构想。但它凭借导演高超的调度能力,卓越的画面设计,以及简陋的特技制作,竟然有大片的效果。
《五百年后》海报
后来,卢卡斯等人将在这部影片中首创,并且《星球大战》三集里成熟起来的某些影视技术发展成民用设备,便以“THX家庭影院”为品牌,成为最早的家庭影院品牌。现在,“THX家庭影院”已经成为一家独立公司。
工业化带来的标准化、统一化削弱了人的个性,这是科幻片中常见的主题。卢卡斯在《五百年后》中尝试用电影语言来讲述了这个主题。这部影片的许多背景都是没有任何装饰的纯白色。男男女女都剃掉头发,穿白衣,宛如囚犯。统一的住宅和统一的服装抹掉他们的个性。然后再通过表演,让人性慢慢浮现出来。(www.daowen.com)
这部小片里,有许多非常出色的镜头语言。且看下面两个片断:
“THX-1138”和“室友”(实际上两人是夫妻)生活在一起。他们必须在政府规定下严格按次数、场所做爱,并且因为处处都被监视器监视,必须压抑自己的感情。后来,他们找到了一处自认为安全的地方,开始抚摸、做爱。这是一间空室,四面光滑,周围无人。
“室友”(忽然停下来):我感觉好像有人注视着我。
“THX-1138”:不会的。没有人能够看到。
两个人接着做爱。
下一个镜头:
监视室里,画右五个人瞪大眼睛,望着镜头。然后,画左五个人瞪大眼睛望着镜头。
演到这里,观众立刻就知道,他们完全是在监视下做爱。两个镜头结合成蒙太奇,令情绪色彩产生极度反差。
片尾,“THX-1138”终于逃过追捕,离开地下城市。画面从贯穿整部电影的黑白底色,突然变为红色。一轮夕阳慢慢落下。蒸汽翻滚的大地上景物不清,主人公独自站立……在前面情节已有提示:由于城外都是遍布污染的地方,人不可能活下去。那轮落日正反映了主人公的生命即将终结。但他宁可死亡,也要自由地站在天地之间。
乔治·卢卡斯
可以说,卢卡斯在这部小制作里积累了一个科幻片导演所应有的各种经验。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一直被批评为画面华丽,主题空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纵观全部完成的六部电影,卢卡斯为它设定了一个哲学色彩十分浓厚的主题——人如果一味追求力量,就会被力量所控制。这是西方人从“撒旦”、“浮士德”等寓言中就延续下来的哲学母题。
现实中,权力、金钱、科学技术都可以成为俘虏人性的“原力”。用整整六集电影讲述一个人从追求力量,到被力量俘虏,最后自我解脱,这在电影史上并不多见。至于影片里民主与独裁的斗争,以及结构非常简单的男女爱情戏,只是这条主线的陪衬。
不过,卢卡斯并非编故事的高手,没能把这一深刻主题用精彩的故事表现出来。并且,卢卡斯早就完成了整个系列的规划,但出于和制片方的妥协,结果形成一个奇怪的开局——从第四集而不是从第一集开始拍,全世界观众都是从中间开始认识这个故事的,而这一集的主题更像是“反抗暴政”加“英雄救美”。这样浅显的主题很容易被观众接受,但却形成了感知定式,削弱了全系列的真正主题。
悲剧往往更打动人。在正传三集里,人们公认第二集《帝国反击战》的艺术境界最高。这部影片渗透着宿命感与使命感。影片结尾卢克与父亲在搏斗中相认的场面令人如鲠在喉,据说这是卢卡斯苦苦保守的一个商业秘密,也完全反转了人们对这个系列故事的印象。可以说,去掉了“绝地武士”,去掉了“堕落与救赎”这个宗教色彩的主题,那些太空大战未必能吸引那么多观众。
卢卡斯既不是仅有高中学历的库布里克,也不是汽车司机出身的卡梅隆。身为学院派的电影人,他实际是用保守的画面语言来拍摄《星球大战》,风格完全不像《五百年后》那样前卫。比如每次黑武士达斯·维德出场,不仅一身黑盔黑甲,而且都被放置在黑暗的背景颜色里。用黑颜色形成邪恶、堕落的画面气氛,这是很传统的色彩运用手段。
《星球大战:新希望》海报
《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海报
《星球大战:绝地的归来》海报
在《星球大战:新希望》开始部分,一艘“歼星舰”追逐起义军飞船。它缓缓地从上面入画,一点点展示出巨大的船身,这个镜头持续十四秒才出现它的尾部。对比前面倏然飞过的起义军小飞船,这个镜头体现了银河帝国拥有令人压抑的专制力量。导演让它从上面入画,以取得泰山压顶之势。
在整个《星球大战》系列中,卢卡斯对古罗马文化风格情有独钟。二十年后拍摄《星球大战前传》时,由于技术更有保障,这一特色更加鲜明。外星建筑、竞技场、角斗场,甚至从《宾虚》中赛马场面中发展来的赛车场面,无不具有浓厚的古罗马风格。《幽灵的威胁》中最后一段野外大战的场面,完全脱化于古罗马的战争场面。只是把对阵一方变成了机器人,另一方变成外星人。抛石机抛出的不再是石头,而是“能量球”,战马则变成了外星怪兽。
卢卡斯在这部电影里还有一大艺术贡献,就是提供了伟大的电影配乐。当时流行用电子音乐来制作影片配乐。《星球大战》的制片人也曾经要求卢卡斯使用电子音乐,然而卢卡斯坚持使用气势恢弘的交响乐。事实证明,交响乐是太空故事最好的配乐方式,非此不能体现宇宙的宏大。
尽管《星球大战》系列中还有两个导演参与执导,但在卢卡斯的整体设计下,整个系列电影几乎都是音乐片,几乎每个情节都有配乐。光是花许多精力谱这么多曲子,便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如今,由威廉姆斯创作的《星球大战》配乐几乎成为独立的文化产品,可以开办专门的演奏会。这已经远远超过一部电影配乐所能具备的影响力。
一九九一年初,海湾战争打响前,伊拉克军队在巴格达举行大阅兵。伴随着成排坦克的居然是《星球大战》主题曲。萨达姆使用“敌国”的音乐来阅兵,这则趣闻充分体现了星战音乐的魅力。
卢卡斯完成《绝地的归来》后,便把主要精力放在电影特技公司工业光魔公司,研究新的拍摄技术服务于其他制作人。后来,由工业光魔公司提供特技服务的科幻片包括《星际迷航》、《终结者Ⅱ》、《E.T.》、《回到未来》等许多部经典。工业光魔公司在诸多特技方面都有突破,其中尤以电脑动画特技为最出色。这类特技技术几乎与当年有声片诞生一样,彻底地改变了电影的风貌。
然而,卢卡斯当年赢得这一切并不容易。最近几年,一些国产电影号称“大片”,投资数千万或者数亿,但观众却发现电影里没什么惊人的特效场面。是不是制片方谎报投资数额?不排除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一位电影圈里的朋友告诉我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
中国电影新时代开始于二〇〇二年,这也是一个投资方愿意主动追求影片声画质量的时代。然而他们遇到的电影制作团队却是从八九十年代小作坊里成长起来的。在一年中国内地仅有几亿票房的惨淡年代里,他们积累了许多省钱的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个个由电影制作各部门组成小圈子。
所以,当有投资人怀揣巨资找到他们时,这些人首先要拉来关系人士共同参与这部电影,同分一杯羹。这当然也很正常,问题是擅长特技的人却不在这些小圈子里。中国目前怀着巨大热情研发影视特技的人几乎都是八〇后,他们现在很难挤进那些小圈子。而先前形成的那批主流电影人对技术制作方面懂得有限,也缺乏热情。
于是我们经常会发现,一部片子将大部分投资花在几个明星,而不是特技制作上。这里面隐含着“圈内”、“圈外”的利益分配问题。卢卡斯出道当年也要面对这个局面。以他为代表的那批人所擅长的电脑特技,是上一代电影人不大清楚,甚至难以驾驭的。一股新兴力量以强势进入电影界,必然会引发利益分配问题。不过卢卡斯他们坚持了下来,而且彻底改变了美国电影资金的分配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