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环境与心理暗示对立体视觉的影响
原则上讲,单眼不可能具备完整的立体视觉功能。立体视觉的产生,主要借助于双眼视觉,只要左右眼接收的图像之间存在横向视差,人们就能够获得立体感,即使刺激图像中不存在任何心理暗示,如随机点立体图对的视觉结果。但反过来,心理暗示和周围环境的物理学因素,对立体视觉的产生确实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这些因素包括大小知觉恒常性,物体的遮挡,光亮与阴影分布,颜色分布,空气透视,线性透视,运动视差,眼睛的调节,以及人们的视觉经验等。
6.4.1 大小知觉恒常性
视觉对目标的感知,既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同时也取决于物体的距离,视网膜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比如太阳实际上要比月亮大400倍,但看起来两者却一样大,原因是太阳差不多正好比月亮远400倍。之所以看起来一样大,是因为日月在视网膜上的像几乎大小相同,此外还因为我们没有日月距离以及它们真实大小的经验。实际上,日月的这种大小知觉,在日常生活中是不通用的。试想,如果在200m远处有一个人,他的视网膜像大小与2m处的另一个人正好相同,那人们肯定会认为远处站着一个超级巨人。相反,如果一个人从2m距离走到200m远处,尽管他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像大小已经缩小了100倍,可能仅与近处的蚂蚁像大小相当,但我们仍感觉他是同一个高度一样的人,而绝不会认为他变成了蚂蚁。这说明,人类的大小知觉具有稳定不变的性质,当知觉目标的物理特性发生改变时,知觉结果并不发生变化,这种稳定性或不变性称为知觉恒常性。反映在大小方面,即为大小知觉恒常性。图6‐11中的路面延伸和远山等因素,给眼睛提供了距离远近的暗示作用,在远处的树木B看起来与近处较高的树木A几乎一样高,而显然两者的实际大小是不同的,如果把远处的树木移至近处,即树木C,这种高度差就立即显现出来。
人类的大小知觉恒常性,一方面使视觉保持了连续性,不至于因距离的变化而发生知觉结果的紊乱;另一方面又为立体视觉提供了深度或距离的暗示。对于熟悉的对象,如果视网膜像缩小了,而知觉大小又保持不变,则知觉距离就要增大;或者说,如果目标的大小知觉没有变,而视网膜像缩小了,我们就能感知到目标的距离变远了。人眼的这种大小知觉恒常性,起因于视网膜像和双眼视轴的辐辏,其中主要是后者的作用结果。单就视网膜像而言,像大小的变化并不一定代表距离的改变,两者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为目标大小的变化也会造成像大小的改变。而双眼视轴的辐辏则不同,目标的距离变化,必定引起辐辏角的变化,两者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视觉系统正是根据双眼辐辏的大小提取出距离的知觉信息,同时获得大小知觉恒常性的。有人曾以一只眼睛失明多年的人的单眼做实验,结果发现他没有大小知觉恒常性,距离的知觉也十分有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上述视觉机制。
图6‐11 大小知觉恒常性
在某些场合,对大小知觉恒常性的误用会造成视错觉,参见图5‐22,上文的图6‐11实际上也是一种错觉。有时候这类错觉可加以利用,如在影视作品中,把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摄影机前面进行拍摄,即可逼真地模拟成一辆真实大小的汽车。
6.4.2 物体的遮挡
周围环境中物体间的相互遮挡,是人眼判断物体前后深度关系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物体的一部分被另一个物体挡住了,那么前一物体在视觉上就显得远一些。当一架飞机在天上飞时,如果它在云层间时隐时现,就很容易判断它与云层之间相对高度;而如果飞机与云层处在不同的天区,人们就很难判断它们哪个更高一些。依据物体的遮挡判断它们之间相对的空间深度关系,一般不会出现偏差,图6‐12的三座金字塔,最小的一座C最远,最大的一座B次之,不受遮挡的A最近。
图6‐12 物体的遮挡
6.4.3 光照与阴影的分布
视觉经验告诉我们,明亮而清晰的物体显得近一些,灰暗的目标则看起来较远。在美术作品中,也常常根据这一定式来处理画面景物的明暗浓淡,以此凸显画面的深度透视感。在自然光照下,景物的明暗分布取决于阳光,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判断周围环境的远近往往比阴天容易得多。如果没有亮度或阴影的提示,比如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原上,很难判别距离的远近。光照与阴影的表现手法也常常在绘画和摄影艺术中得到应用,图6‐13的沙漠景物图,清楚地表示了光照的方向、沙丘的形状及各个沙丘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图6‐13 光照与阴影
6.4.4 颜色分布
在视觉经验中,不仅亮度明暗寓示着景物的远近,颜色也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一般而言,远方的物体呈蓝色,而且颜色明度暗淡;近处的物体呈黄色或红色,明度往往也很鲜艳。因此,人们习惯上认为红色的鲜艳的东西在近处,蓝色的灰暗的东西在远方。画家常利用视觉的这一习惯来处理画面的颜色分布和明度深浅,借以表现画面额定深度透视。(www.daowen.com)
6.4.5 空气透视
由于空气中存在尘埃和大气的扰动,远处的物体看起来肯定不如近处物体清晰和稳定,可见景物的清晰度也是判断空间距离的重要条件之一。但若仅仅依据这一条件来判断距离的远近,有时候也会发生错觉。在空气污染的城市里,人们对距离的判断可能比实际距离要远;而在山清水秀的乡村,由于空气洁净而常把山丘的距离估计过近。
6.4.6 线性透视
线性透视是指空间目标在平面上的几何投影(图6‐14)。我们看到的周围景物,例如向远处延伸的铁轨,大路两边平行排列的树木等,都蕴含着强烈的线性透视,据此很容易判定空间距离的远近。这些景物反映在视觉上,实际上是它们在视平面上的一个平面投影图。反过来,如果将这样一张平面投影图放在眼前,也可以产生距离感,尽管这种距离感与真实的立体感有所不同,有时还容易造成错觉。透视的原理在古代就被发现,那时的许多画家已经能够利用透视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了。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的所有图像、图形和图画的表达方式,以及电影、电视、和电脑等的显示技术,都需要利用透视来表现空间深度关系。
6.4.7 运动视差
在远处的两个目标与观察者相对静止时,很难判断它们哪个更远哪个更近。而一旦观察者与它们之间出现相对运动,判断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当我们坐火车旅行时,如果注意观察窗外的景物,就会发现两旁的树木和田野都在后退,但后退的速度似乎不一致。
图6‐14 线性透视
这种不一致是由于目标的距离不同造成的。实际上,窗外的景物是以相同的线速度在后退,只是因为距离不同,造成了相对于观察者的视觉角速度不同(图6‐15),所以看起来近处的目标飞快地一闪而过,远处的目标后退得慢一些,即目标距离越远角速度越慢。据此就可知道远处的两棵树木哪个较远哪个较近。另外,车窗外整个视野中的景物,似乎是在作顺时针运动(左边车窗所见)或逆时针运动(右边车窗所见)。
图6‐15 汽车行驶造成的运动规律
6.4.8 眼睛的调节
除了上述的外部物理因素造成的暗示作用外,人眼本身的调节也可以为判断深度提供内部的暗示。显然,观察近处物体时晶状体需要增大调节屈光度,与此同时,双眼的视轴也必须向内作更多的集合(即辐辏);而当目标较远时,眼睛的调节度和辐辏度大大降低。眼睛的调节和辐辏,是立体视觉判定空间深度的隐性依据。
6.4.9 视觉经验
视觉经验其实不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在上面讨论的因素中也隐含了视觉经验的作用。这里所说的经验,主要是指后天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的积累。例如,生活在农村里的人,很容易判断周围两座山的远近,就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容易判定两座楼的远近一样。因为在他们的日常视觉经验中早已积累了这样的距离信息,但如果将农村里的人与城里人的生活环境对调,在起初一两天恐怕他们谁也不容易对周围环境作出正确的距离判断。不仅仅对于景物的远近,对于某一目标本身的空间结构,借助于视觉经验我们也能很快获得立体感。说到大象,大多数人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头完整的立体的大象的影像,但天生失明的人,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的知觉结果往往是片面的,这就是盲人摸象的故事。再举一个例子,如果让某人闭上一只眼睛,然后在一定距离外给他看一前一后两支竖立的钢笔,他往往无法区分钢笔的远近,而如果这两支钢笔是由他本人双手握着的,判断起来就容易多了。但应该指出,他对钢笔远近的判断,并不是依据他的立体视觉功能,因为单眼没有完整的立体视觉,而是借助于他预知的自己双手远近的暗示。视觉经验对立体视觉的作用的例子不胜枚举,读者可根据自身的经验体会,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