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竺道生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竺道生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时间:2024-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竺道生把佛教的哲学理论和宗教信仰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着重宣扬涅槃佛性论,这在我国佛学史上是一次重大的转变,使佛学进一步摆脱了对玄学的依附。竺道生及其宗教活动标志着佛学走上独立的道路,预示着佛教鼎盛时期的到来。[126]竺道生的思想经过禅宗的发展而对宋明道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也足见竺道生佛学思想影响之深远。

竺道生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五、竺道生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竺道生是我国佛学史上把般若学和涅槃学熔为一炉的最著名的佛学家。他在其毕生的宗教理论和宗教实践的活动中,运用的是般若学理论,说明的是佛教信仰。他首先把般若实相与法身相沟通,推引出法身无色、佛无净土、善不受报的观点;进而把法身着重联系到心的方面,强调众生本有佛性,涅槃与生死不二;再结合佛性是理,理不可分而提出大顿悟的学说,从而构成了以佛性说为中心的佛学体系。

竺道生把佛教的哲学理论和宗教信仰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着重宣扬涅槃佛性论,这在我国佛学史上是一次重大的转变,使佛学进一步摆脱了对玄学的依附。魏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玄学思潮的强大影响,当时相当多的佛教般若学者是以玄学来理解般若学的,谈玄讲空,融为一体,蔚然成风,佛学并没有独立,而是玄学的附庸,因而也就限制了作为宗教的佛教作用的发挥。竺道生虽然也受玄学的体用学说和言意之辨的重大影响,但是他所讲的佛学已经摆脱了玄学的色彩,讲的是出世间的佛学而不是世间的玄学。当时般若学者僧肇是从相信老庄唯心主义哲学转而信仰佛教的,他的学说也是独立于玄学的。但是,他着重宣扬的是“般若性空”的佛教唯心主义,而道生则着重鼓吹佛性本有,从而在宣扬佛教信仰,扩大佛教影响,发展佛教势力方面起了更重大的作用。竺道生及其宗教活动标志着佛学走上独立的道路,预示着佛教鼎盛时期的到来。

竺道生反复强调“入道之要,慧解为本”[119],探求佛道要以“慧解”为根本方法。什么是“慧解”?就是“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120]。“筌”,捕鱼的工具。“忘筌取鱼”,捕取了鱼就忘却工具,以比喻忘言得意。意思是说,只有懂得一旦把握了本意,思想就舍弃语言的人,才可以参悟佛理。所谓“慧解”,就是具有忘言得意的晓解功夫。道生说:“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121]又说:“象者理之所假,执象则迷理。教者化之所因,束教则愚化。是以征名责实,惑于虚诞,求心应事,芒昧格言。”[122]意思是讲,形象是表达意思、思想的,得到思想就应忘掉形象;语言是说明道理的,得到了道理,语言就可止息,不能再执著了。形象是“理”的假相,执著形象就是对“理”的迷惑。佛教的教导是众生开化的缘由,而固守执著教义则是一种愚昧的教化。所以,从名言去求真实,就是迷惑于虚妄荒诞,用以去求心的清净和应对万事,就是暗昧于以语言为准则。象、言都是尽意、诠理的工具,一旦得意、入理就要忘象息言,不守滞于外象,不执著于言语。这也就是所谓“彻悟言外”:本体实相是绝言无相的,悟证佛道、返归本体是超乎言象的。所以,后人称道生的佛教学说是“象外之谈”。这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是道生佛学的极其重要的思想基础。道生的思辨方法对于肃清佛教学者依语滞文的学风、转变佛教的风气起了巨大的作用。已故著名佛教史家汤用彤先生曾指出,道生在佛学上的作用和王弼在玄学上的地位颇为相似,王弼菲薄汉代经学象数学,道生反对死守佛经文句,他们分别对于改变汉代学风和晋代佛教学风起了重大作用。这是一个恰当的比喻。

“顿悟、不受报等,时亦宪章。”[123]大本《涅槃经》译出以后,道生的佛学观点为佛教界所接受。上面已提到,与竺道生同时的名士谢灵运也主张道生的顿悟说。南齐荆州隐士刘虬也赞同善不受报和顿悟成佛义。刘虬子之遴曾师后梁僧正法京,刘之遴在《吊僧正京法师亡书》中说:“顿悟虽出自生公,弘宣后代,微言不绝,实赖夫子。”[124]法京是禅师,于此可见顿悟说已为当时我国禅师所弘扬。宋文帝也竭力提倡顿悟说,并招致主张顿悟说的道猷(道生的弟子)、法瑗入京师宣讲。宋孝武帝也十分尊重道猷、法瑗,赞扬道生。道生的顿悟说得到宋最高统治者的直接支持和倡导。

竺道生的佛性说也为后来的佛教学者所重视,一时间般若衰歇,涅槃大兴。名僧宝林、法宝、道猷、法瑗都高唱佛性妙有。梁武帝也十分重视涅槃佛性说,他曾亲自撰写《制旨大涅槃经讲疏》一百零一卷,并且把佛性解释为灵魂,宣扬神不灭论,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南朝战斗唯物主义者范缜《神灭论》批判的直接对象。

唐代,尤其是唐中期以后,在社会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慧(惠)能的禅宗盛行。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宗旨,竺道生的思想实为禅宗的渊源,因而它也伴随禅宗的流行又间接影响我国思想界、学术界达三百年之久。慧能作为我国禅宗的真正创始者,他的佛教思想实际上与道生的思想一脉相承。代表慧能禅宗基本观点的一首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姓(性)常青(清)净,何处有尘埃?”[125]强调成佛不需外求,只求佛性清净。这是竺道生佛性思想的发展。在慧能以后,禅宗派别很多,百家争胜。华严宗兼禅宗学者宗密依据学说差异而概括为三大宗,其中“泯绝无寄宗”和“直显心性宗”也都是主张心性顿悟的。[126]竺道生的思想经过禅宗的发展而对宋明道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如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都是摒弃佛教生活而继承了禅宗思想的道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成为宋明以来的官方哲学,统治人民长达千年之久。由此也足见竺道生佛学思想影响之深远。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80(4))

【注释】

[1]五戒:佛教徒应当遵守的五项戒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2]见《弘明集》,第11卷。

[3]这另一个“三论”指《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和《般若无知论》。

[4]此据《高僧传》第7卷本传。另,《广弘明集》第23卷《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文》、《宋书》第97卷和僧皊《出三藏记集》第15卷,则说是彭城人。

[5]一阐提(迦):梵文的音译,略称“阐提”,意译“信不具”。佛教指不具信心、断了善根、不能成佛的人。

[6]《毗昙》:佛教小乘一切有部论集的总称。

[7]《高僧传·竺道生传》。

[8]《妙法莲华经疏》:也称《法华经疏》。今存该疏系心得笔记性质,并不是系统、完整的注解。

[9]另在《净名经集解关中疏》中也保存有竺道生关于《维摩诘经》的注解,内容大同小异。

[10]见《广弘明集》,第18卷。

[11]实相:“诸法实相”的简称,与“真如”、“法界”、“法性”等同义,都是佛教所谓的唯一真实的、永恒不变的神秘的精神本体,不是通常所讲的认识对象。

[12]《大正藏》,第12卷,449页。

[13]《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396页。

[14]《大正藏》,第12卷,546页。

[15]同上书,590页。

[16]《大正藏》,第9卷,9页。

[17]同上书,35页。

[18]《大般涅槃经集解》,见《大正藏》,第37卷,419页。

[19]同上书,464页。

[20]《妙法莲华经疏》,见《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398页。

[21]《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60页。

[22]同上书,353页。

[23]同上书,375页。

[24]《大般涅槃经集解》,见《大正藏》,第37卷,549页。

[25]《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98页。

[26]《妙法莲华经疏》,见《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396页。

[27]《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43页。

[28]《大般涅槃经集解》,见《大正藏》,第37卷,420页。

[29]《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43页。

[30]四大: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实际上佛教讲“四大”是指这四种元素的坚、湿、暖、动四种属性。

[31]《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410页。

[32]五阴:后译为“五蕴”。

[33]《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410页。

[34]《妙法莲华经疏》,见《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10页。

[35]《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34页。

[36]《妙法莲华经疏》,见《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10页。

[37]同上书,406页。

[38]见《高僧传·释慧远传》。

[39]无为法:“为”是造作的意思。“无为法”是佛教所谓离开生灭因缘、“无造作”、永恒不变的“法性”、“真如”、“虚空”等。

[40]《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57页。

[41]有为法:与“无为法”相对,佛教指由诸因缘所成的有生有灭的一切现象。

[42]《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57页。

[43]《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7套,第1册,15页。

[44]《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58页。

[45]参见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119~120页。

[46]见《弘明集》,第12卷。

[47]无生方等之经:涅槃大乘一类的经典。

[48]见《出三藏记集》,第5卷。

[49]关于《四十二章经》的成书和年代,中外有关学者的看法分歧颇大,笔者目前认为是较早传来经典的节抄本。

[50]《大正藏》,第33卷,10页。

[51]见《弘明集》,第13卷。

[52]十二因缘:佛教三世轮回最基本的理论,包括无明(无知)、行(行为)、识(脱胎之时的心识)、名色(胎中的精神和物质状态)、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触(接触外界)、受(感受)、爱(贪欲)、取(迫取)、有(由贪欲引起的行动)、生(来世之生)、老死。其间存在因果报应关系,生死相续,不断轮回。

[53]见《出三藏记集》,第8卷。

[54]一劫:佛教认为世界经过若干万年毁灭一次,再重新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做“一劫”。

[55]鸠摩罗什:《大乘大义章》。

[56]《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54页。

[57]《大般涅槃经集解》,见《大正藏》,第37卷,448页。

[58]扶:也作“扶疏”,枝叶繁茂貌。

[59]《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92页。(www.daowen.com)

[60]同上书,362页。

[61]《妙法莲华经疏》,见《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01页。

[62]同上书,408页。

[63]《大般涅槃经集解》,见《大正藏》,第37卷,377页。

[64]同上书,532页。

[65]《大般涅槃经集解》,见《大正藏》,第37卷,531页。

[66]《妙法莲华经疏》,见《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00页。

[67]《大正藏》,第37卷,548页。

[68]《大正藏》,第37卷,548页。

[69]同上书,549页。

[70]同上书,377页。

[71]《大正藏》,第37卷,532页。

[72]同上书,547页。

[73]同上书,547页。

[74]《大正藏》,第38卷,354页。

[75]《大正藏》,第12卷,873页。

[76]同上书,893页。

[77]同上书,892页。

[78]《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98页。

[79]日本沙门宗撰《一乘佛性慧日钞》引《名僧传》文稍详:“生曰,禀气二仪者,皆是涅槃正因。三界受生,盖唯惑果。阐提是含生之类,何得独无佛性?盖此经度未尽耳。”

[80]《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7套,第1册,15页。

[81]《大正藏》,第12卷,393页。

[82]《续藏经》,第1辑,第74套,第1册,40页。

[83]《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21页。

[84]三界:佛教所谓众生居住的世界分三个层次,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85]《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60页。

[86]五欲:佛教所讲的五种情欲,指由色、声、香、味、触五境引起的情欲,又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和睡眠欲。

[87]《大正藏》,第38卷,365页。

[88]同上书,372页。

[89]《大正藏》,第38卷,386页。

[90]同上书,415页。

[91]同上书,386页。

[92]同上书,386页。

[93]《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55页。

[94]同上书,356页。

[95]《大般涅槃经集解》,见《大正藏》,第37卷,396页。

[96]《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93页。

[97]《“莱茵观察家”的共产主义》,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卷,218页。

[98]《社会主义和宗教》,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12卷,1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9]数息行观: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要求静心默数呼吸的出入,以达到改正心思的散乱。

[100]十住:也译作“十地”,佛教所谓修行的次第: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101]无生:佛教所谓般若的实相、涅槃的真理是无生灭的,所以叫“无生”。

[102]《大正藏》,第37卷,377页。

[103]《大正藏》,第38卷,389页。

[104]《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01页。

[105]同上书,425页。

[106]《出三藏记集》,第9卷。

[107]六度:佛教所谓六种由生死“此岸”度众生到达涅槃“彼岸”的修行方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

[108]《妙法莲华经疏》,见《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396~397页。

[109]《注维摩诘经》,见《大正藏》,第38卷,365页。

[110]同上书,343页。

[111]四果:小乘佛教所谓在修行上的四种不同成就。

[112]《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25页。

[113]见《广弘明集》,第18卷。

[114]《与诸道人辨宗论》,见《弘明集》,第18卷。

[115]《与诸道人辨宗论》,见《弘明集》,第18卷。

[116]《与诸道人辨宗论》,见《弘明集》,第18卷。

[117]见《广弘明集》,第18卷。

[118]《大正藏》,第12卷,415页。

[119]《高僧传·竺道生传》。

[120]《高僧传·竺道生传》。

[121]《高僧传·竺道生传》。

[122]慧琳:《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引,见《广弘明集》,第23卷。

[123]《高僧传·竺道生传》。

[124]《广弘明集》,第24卷。

[125]敦煌本《坛经》。

[126]参见《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