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慧远年谱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情况

慧远年谱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情况

时间:2024-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附录慧远年谱334甲午后赵帝石弘延熙二年。 辽西徒河鲜卑慕容皝称燕王,史称前燕。 晋康帝死,太子聃立,年二岁,是为穆帝。 约是年,道安至太行恒山建寺塔。慧远随道安还冀都,住受都寺。因时局动乱,慧远随道安等数百僧人往山西、河南交界的王屋女林山,后渡河至东晋司州河南郡陆浑山。秋八月,前凉张天锡弑主自立,称西平公。

慧远年谱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情况

附 录 慧远年谱

334 甲午 后赵帝石弘延熙二年(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九年)。

      慧远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原平崞阳镇东)的仕宦家庭。

      上一年秋,后赵主石勒死,子弘立。本年十一月石虎杀石弘,自立为居摄天王。

335 乙未 居摄天王石虎建武元年(成帝咸康元年),二岁。

      大和尚佛图澄至邺中寺。

      名僧道安约在此年自冀州入邺(今河北临漳西)师事佛图澄,直至澄死。

      秋九月,石虎迁都于邺。礼敬佛图澄。境内争造寺庙,削发为僧者甚多。

337 丁酉 后赵建武三年(东晋咸康三年),四岁。

      弟慧持生。

      春正月,后赵石虎自称赵天王。

      辽西徒河鲜卑慕容皝称燕王,史称前燕。

340 庚子 后赵建武六年(东晋咸康六年),七岁。

      晋中书监录尚书事庾冰于咸康五年开始辅政,曾代成帝诏令“沙门应尽敬王者”,遭尚书令何充,仆射褚翌、诸葛恢等人反对,以为不应尽敬。后指使礼官博士详议,反复多次,主张不一,终不能决。

341 辛丑 后赵建武七年(东晋咸康七年),八岁。

      成帝命王公以下至庶人都以土著为断,把北来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户籍

342 壬寅 后赵建武八年(东晋咸康八年),九岁。

      晋成帝死。庾冰立成帝弟琅玡王岳,是为康王。

344 甲辰 后赵建武十年(东晋康帝司马岳建元二年),十一岁。

      晋康帝死,太子聃立,年二岁,是为穆帝。皇太后临朝称制。

      庾冰死。

345 乙巳 后赵建武十一年(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元年),十二岁。

      桓温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

      汉人张骏于姑臧(今甘肃武威)称王,史称前凉。

346 丙午 后赵建武十二年(东晋永和二年),十三岁。

      慧远离家随舅父令狐氏南适豫州颍川之许昌(今河南许昌西南)、洛州河南之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游学,为书生,主要学习儒家“六经”和老庄著作。

347 丁未 后赵建武十三年(东晋永和三年),十四岁。

      石虎发近郡民夫筑华林园和长墙,死者数万人。

      月,桓温率兵取成都,李势降东晋,成汉亡。

348 戊申 后赵建武十四年(东晋永和四年),十五岁。

      十二月,大和尚佛图澄去世。佛图澄善道术,深得石勒、石虎的宠信,门徒约万人,其中以道安和法雅为佼佼者。

      道安还冀州。

      后赵太子宣恐虎废己立韬,杀韬。虎杀宣及其妻子,立世为太子,年十岁。

349 己酉 后赵永和五年,十六岁。

      春正月后赵石虎称皇帝,夏石虎愁怖病死。太子石世即位,彭城王石遵(世兄)弑之自立。后石遵为部将石闵所杀,立义阳王石鉴。石氏兄弟自相残杀,国中大乱。

      彭城王石遵自立后,曾遣中使请道安入华林园。

350 庚戌 后赵帝石鉴青龙元年、魏帝冉闵永兴元年(东晋永和六年),十七岁。

      大将军冉闵(石闵)乘石赵大乱,杀帝石鉴,并杀石虎诸孙,自立称帝,改元永兴,国号魏。

351 辛亥 魏永兴二年(东晋永和七年),十八岁。

      苻健在长安自称天王(次年称皇帝),国号大秦,史称前秦。

      前燕主慕容俊遣慕容恪、慕容评攻拔中山、南安诸郡。

      是年后赵所徙青、雍、幽、荆诸州民及氐、羌、胡、蛮数百万人返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掠杀,又遭讥疫,人相食,中原大乱。

352 壬子 魏永兴三年、前秦天王苻健皇始二年(东晋永和八年),十九岁。

      二月,豫州许昌降前秦。四月,前燕军执魏帝攻邺。五月,前燕主慕容俊斩魏帝冉闵,魏亡。时大旱,人相食。七月,前秦徙许昌、洛阳等地五万余户入关中。八月,前燕军拔邺。十月,东晋军克复许昌。冬十一月,慕容俊称皇帝,改元元玺。

353 癸丑 前秦皇始三年(东晋永和九年),二十岁。

      约是年,道安至太行恒山建寺塔。

      三月,王羲之写《兰亭序》。

      十月,殷浩北伐失败,后被废为庶人。

354 甲寅 前秦始皇四年(东晋永和十年),二十一岁。

     慧远欲赴江东会隐士范宣子,因战乱受阻,后和弟慧持至太行恒山,从著名僧人道安出家,易姓名为释慧远。

     桓温伐前秦,大胜,后因缺乏粮草退兵。

355 乙卯 前秦天王苻生寿光元年(东晋永和十一年),二十二岁。

     夏六月前秦主苻健死,子生立,改元寿光。

     前凉内乱,秋闰九月张祚被弑,张玄靓立为凉王,仍用建兴年号。

356 丙辰 前秦寿光二年(东晋永和十二年),二十三岁。

     慧远随道安还冀都,住受都寺。因精思讽持,以夜续昼,为道安所重。

     桓温率兵北伐,攻陷洛阳。

     殷浩死。

     刘裕生,后代晋,为宋武帝

357 丁巳 前秦天王苻坚永兴元年(东晋穆帝升平元年),二十四岁。

     慧远就席讲《般若经》,有听者质难般若实相义,远援引《庄子》义为连类解释,惑者晓然。此后,道安特允慧远不废俗书。

     穆帝始亲政。

     苻坚起兵杀苻生。坚即位,去帝号,自称大秦天王。

360 庚申 前秦天王苻坚甘露二年(东晋升平四年),二十七岁。

     春正月,慕容俊死,子即位,年十一。慕容恪等辅政。

      秋八月,东晋谢安应征西大将军桓温召为司马。

361 辛酉 前秦甘露三年(东晋升平五年),二十八岁。

     因时局动乱,慧远随道安等数百僧人往山西、河南交界的王屋女林山,后渡河至东晋司州河南郡陆浑山。

     桓温派兵破前燕军,取许昌。

     夏五月穆帝卒,成帝长子琅玡王丕入取位,是为哀帝。

363 癸亥 东晋哀帝司马丕兴宁元年(前秦甘露五年),三十岁。

     东晋加桓温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秋八月,前凉张天锡弑主自立,称西平公。

364 甲子 东晋兴宁二年(前秦甘露六年),三十一岁。

     以燕军逼陆浑山,慧远随道安等去陆浑山,南投荆州南阳(今河南邓州东南)。

     长于清谈的名僧竺道潜(竺潜)和支道林相继受诏讲《般若经》。

     东晋道士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炼丹术葛洪卒于罗浮山,著有《抱朴子》等书。

     桓温执政,于三月庚戌行土断法。

365 乙丑 东晋兴宁三年(前秦建元元年),三十二岁。

     四月五日,习凿齿与道安书,劝道安前往传教。慧远随道安从南阳再南往襄阳。在新野途中,道安将徒众分往各地,四处传教。慧远仍留道安身边。释慧永适庐山,后于东晋太和二年(367年)建西林寺。道安在襄阳约十五年,每年都讲《放光经》两遍,还注释和整理经典,确定戒律,不遗余力。

     慧远在襄阳期间曾奉道安之命前往荆州慰问患病的竺法汰,并参与攻难道恒的心无义,据称心无义由此而息。

     著名诗人和散文家陶渊明生。

     春正月,桓温镇姑孰(今安徽当涂),以弟豁监荆、扬等州军事。

     春三月,哀帝服药求长生,中毒而死。弟琅玡王奕立,是为废帝海西公。

366 丙寅 东晋废帝司马奕太和元年(前秦建元二年),三十三岁。

     敦煌莫高窟开凿。凿石窟之风约起于此际。

     名僧支道林去世。

369 己巳 东晋太和四年(前秦建元五年),三十六岁。

     桓温伐前燕,败归。

     桓玄生。

370 庚午 东晋太和五年(前秦建元六年),三十七岁。

     天文学家、无神论思想家何承天生。

     前秦灭前燕。

371 辛未 东晋太和六年(前秦建元七年),三十八岁。

     桓温率兵入建康,图谋取代帝位。十一月,废废帝司马奕,改封为东海王,立会稽王司马昱,是为晋简文帝。

     十二月,又改封废帝为海西县公。温以大司马擅朝政。

372 壬申 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咸安二年(前秦建元八年),三十九岁。

     秋七月,简文帝病死。太子昌明即位,是为孝武帝。

373 癸酉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昌明)宁康元年(前秦建元九年),四十岁。

     荆州刺史、征西将军桓豁镇江陵,请道安暂住。慧远随行。同年还襄阳。

     道安在襄阳以白马寺狭,别以张殷宅建檀溪寺。

     秋七月,桓温病卒。谢安和王彪之共掌朝政。

374 甲戌 东晋宁康二年(前秦建元十年),四十一岁。

     道安撰就我国第一部佛经总目《综理众经目录》一卷,后散失。

     竺道潜卒。

375 乙亥 东晋宁康三年(前秦建元十一年),四十二岁。

     二月八日,道安铸丈六释迦佛像

     前秦王苻坚禁老庄、图谶之学,犯者处死。遣使向道安赠送外国佛像、弥勒佛像。

     宗炳生。

376 丙子 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前秦建元十二年),四十三岁。

     八月,前秦攻凉州,灭前凉。

     十二月,道安所铸丈六佛像成。慧远作《晋襄阳丈六金像颂》。

     十二月,前秦灭代。

377 丁丑 东晋太元二年(前秦建元十三年),四十四岁。

     奉佛又受桓温宠信的郗超死。

     周续之生。

     东晋建立北府兵

378 戊寅 东晋太元三年(前秦建元十四年),四十五岁。

     二月,前秦苻坚命其子苻丕率步骑十七万围攻东晋襄阳。

     因前秦军临城,道安乃分张徒众,各随所之。慧远离别道安往江东。

379 己卯 东晋太元四年(前秦建元十五年),四十六岁。

     二月,前秦占取襄阳,生俘东晋守将朱序,并将道安、习凿齿送往长安。

     慧远与弟慧持、同学昙徽及弟子数十人到荆州上明寺(今湖北松滋西)。

     大书法家王羲之卒。

381 辛巳 东晋太元六年(前秦建元十七年),四十八岁。

     春正月,帝立佛精舍于殿内,命沙门居住。

382 壬午 东晋太元七年(前秦建元十八年),四十九岁。

     前秦将吕光进军西域龟兹等地。

     冬十月,前秦会群臣议犯东晋,意见不一。苻坚力主犯东晋。

383 癸未 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五十岁。

     与弟慧持等拟去广东罗浮山,途经浔阳,见庐山幽静,足以息心,乃留住龙泉精舍,后住西林寺。

     僧伽提婆至长安。

     释昙邕从道安出家。

     释僧彻生。

     十一月,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秦晋淝水大战,前秦大败。谢玄乘胜攻占洛阳等地,苻坚返回关中。

384 甲申 东晋太元九年(前秦建元二十年),五十一岁。

     二月,桓伊任江州刺史,慧永建议为慧远于庐山东建东林寺。

     七月,前秦吕光入龟兹,改立其王,降者三十余国。得佛学大师、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著名佛教般若学者僧肇生。

     著名诗人、佛教信徒颜延之生。

     鲜卑慕容垂称燕王,史称后燕。

     羌人姚苌称秦王,史称后秦。(www.daowen.com)

385 乙酉 东晋太元十年(前秦建元二十一年),五十二岁。

     二月八日,道安在长安五级寺去世,终年七十二。自382年起,道安除领导数千人的道场,经常讲说之外,主要是从事组织译经事业。

     鋥宾毗昙大师僧伽提婆东止洛阳,与法和译出一切有部《毗昙》等经籍。

     慧远收原从道安出家的释昙邕为弟子。

     著名诗人、信奉佛教的谢灵运康乐)生。

     东晋政治家谢安受司马道子的排挤,不久病死。

     大书法家王献之卒。

     西燕主慕容冲入据长安。

     苻坚在五将山为姚苌所杀。

     苻丕于晋阳即帝位,改元太安。次年被杀。

     吕光自西域还师,至姑臧,据凉州。鸠摩罗什随光到凉州。

     鲜卑乞伏国仁据苑川,称苑川王,史称西秦。

386 丙戌 东晋太元十一年(后秦帝姚苌建初元年),五十三岁。

     桓伊为慧远建东林寺成,慧远自此居东林寺。

     姚苌取长安,即秦皇帝位,国号大秦,史称后秦。

     雷次宗生。

     吕光于凉州自称酒泉公。后凉始此。

     鲜卑拓跋珪复国,称代王,旋又改称为魏王北魏始此。

     鲜卑慕容永称帝,史称西燕。

389 己丑 东晋太元十四年(后秦建初四年),五十六岁。

     孝武帝与琅玡王道子嗜酒佞佛。将军许营陈僧尼侵渔百姓等弊,帝不省。

390 庚寅 东晋太元十五年(后秦建初五年),五十七岁。

     后燕北平人吴柱聚众,立沙门法长为帝,入白狼城(今辽宁凌源南),不久败死,

391 辛卯 东晋太元十六年(后秦建初六年),五十八岁。

     僧伽提婆自洛阳来庐山,慧远请他重译《阿毗昙心论》(昙摩难提曾译《阿毗昙心》,然译文粗糙)和《阿暮钞解》(由道安组织,鸠摩罗跋提译出),后者改名为《三法度论》。译成后,慧远均为文序。

392 壬辰 东晋太元十七年(后秦建初七年),五十九岁。

     冬十一月,殷仲堪由黄门郎出为都督荆、益、宁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途经庐山,慧远与之谈论《周易》的体要。

     慧远以禅经律藏多未备,乃派遣弟子法净、法领去西域求法,后取回不少梵文经典。

393 癸巳 东晋太元十八年(后秦建初八年),六十岁。

     东晋学者、著名画家雕塑家戴逵作《释疑论》,就佛教因果报应说致书慧远,提出质疑,周续之见论为作《难释疑论》。

     冬十二月,后秦皇帝姚苌病死,子姚兴继位。

394 甲午 东晋太元十九年(后秦帝姚兴皇初元年),六十一岁。

     慧远复戴逵书,并示以周续之难逵复书,重申前义。为答桓玄问,又作《明报应论》。

     后燕主垂大破西燕军,杀西燕主慕容永,西燕亡。

     后秦姚兴即帝位,改元皇初。兴击杀前秦主苻登,前秦亡。

395 乙未 东晋太元二十年(后秦皇初二年),六十二岁。

     戴逵卒。

396 丙申 东晋太元二十一年(后秦皇初三年),六十三岁。

     隐士刘遗民入庐山。

     六月,三河王吕光称天王,国号大凉(后凉),改元龙飞。

    九月,晋孝武帝卒。子德宗立,是为安帝。安帝白痴,不辨寒暑饥饱。会稽王道子为太傅,与王国宝共管朝权。

397 丁酉 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年(后秦皇初四年),六十四岁。

     僧伽提婆由庐山入建康,与慧持、竺道祖等重译(修正)《增一阿含经》和翻译《中阿含经》。

     竺道生来庐山,向慧远问学。

     鲜卑族秃发乌孤称大单于、西平王,史称南凉。

398 戊戌 东晋隆安二年(后秦皇初五年、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六十五岁。

     七月,王恭、殷仲堪、桓玄联合举兵讨司马道子,对抗朝廷。王恭兵败而死。殷仲堪、桓玄退至浔阳。九月,桓玄为江州刺史,军经庐山,邀慧远出虎溪,远称疾不堪,玄自入山。

     陶渊明至京口为镇军将军刘牢之参军

     鲜卑慕容德称燕王。南燕始此。

     五斗米道(天师道)首领、前新安太守孙泰以讨王恭为名,聚众谋起兵,被杀。侄孙恩逃入海。

399 己亥 东晋隆安三年(后秦弘始元年、北魏天兴二年),六十六岁。

     慧远弟慧持去四川成都。

     名僧法显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等自长安出发,西渡流沙,赴印度寻求戒律和佛经。

      司马元显征调广大农民当兵,群情激愤,纷起反抗。十月,爆发孙恩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占八郡,众数十万。十二月,谢琰、刘牢之破恩,恩逃入海岛。

     朝廷离间殷仲堪与桓玄,玄攻江陵。殷仲堪在与桓玄的兼并战争中被俘,后被害。

400 庚子 东晋隆安四年(后秦弘始二年、北魏天兴三年),六十七岁。

     三月,东晋以桓玄为都督,掌荆、江、司、雍、秦、梁、益、宁八州军事,领荆州和江州刺史。

     五月,陶渊明自京师还柴桑。

     五月,孙恩起义军再次攻陷会稽,刘牢之率刘裕等击恩,恩复入海。

     五月,慧远与交徒三十余人游石门,作五言游庐山诗,刘遗民、王乔之、张野均为和诗,或更为序,以记其事。

     十一月,汉人李暠据敦煌,称凉公,史称西凉

     鲜卑慕容德又称燕皇帝于广固,改元建平。

     北魏道武帝置“仙人博士”,煮百药,求长生。

401 辛丑 东晋隆安五年(后秦弘始三年、北魏天兴四年),六十八岁。

     桓玄劝慧远还俗登仕,远拒绝。桓玄作罢道书,远答书。

     后秦主姚兴伐后凉,迎留滞凉州十八年的鸠摩罗什到长安,住草堂寺,奉为国师。辟逍遥园为译场,请鸠摩什为译主,翻译佛典。姚兴亲自参加译事,并亲率群臣和沙门听鸠摩罗什讲解佛经。

     鸠摩罗什到长安后,慧远致书通好。

     范宁死。曾注《穀梁传》,常谓王弼、何晏之罪大于桀、纣。

     陶渊明在仕桓玄期间适江陵。

     谢灵运袭康乐县公。

     孙恩转战于江浙沿海一带,一度入丹徒(今镇江)、广陵(今扬州),然为刘裕所破。

402 壬寅 东晋安帝元兴元年(后秦弘始四年、北魏天兴五年),六十九岁。

     二月,鸠摩罗什译出《阿弥陀经》。

     东晋皇族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发兵讨伐桓玄,刘牢之为前锋,后倒戈。三月,桓玄东下破京师建康(今南京),杀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改元大亨,自称太尉,专擅朝政,刘牢之又欲反桓玄,寻自杀。

     太尉桓玄欲沙汰僧众,慧远作书为论料简得失。

     四月,太尉桓玄出屯姑孰,欲令沙门敬王者与八座书。时尚书令桓谦、领军将军王谧反对,与玄往复论难。桓玄以其与八座书示慧远,远答书,作《沙门不敬王者论》。

     七月二十八日,慧远与刘遗民等一百二十三人在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共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刘遗民撰誓文。

     慧远作《念佛三昧诗集序》。

     孙恩攻临海,后失败,赴海自沉。余众数千人复推孙恩妹夫卢循为首领,继续战斗。桓玄任命循为永嘉太守。

403 癸卯 东晋元兴二年(后秦弘始五年、北魏天兴六年),七十岁。

     十一月,桓玄迁安帝于永安宫。十二月,废安帝,迁于浔阳。玄夺位代晋自称皇帝,国号楚,年号建始,旋改永始。

     卢循起义军徐道覆攻浙江东阳(今浙江金华一带),刘裕破之。裕又攻永嘉。循后入海转赴广东。

     后梁吕氏向姚兴投降,国亡。

404 甲辰 东晋元兴三年(后秦弘始六年、北魏天赐元年),七十一岁。

     二月,以刘裕、刘毅为首的北府兵将领起兵讨桓玄。三月,桓玄西走荆州。五月,桓玄被冯迁杀死,时年三十六。

     鸠摩罗什译完《大品般若经》,又更译《百论》,僧肇作序。十月,鸠摩罗什与弗若多罗译《十诵律》,至三分之二,弗若多罗去世。

     竺道生游长安,就学于鸠摩罗什。

     十月,卢循攻取广州。

405 乙巳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后秦弘始七年、北魏天赐二年),七十二岁。

     在404—405年间,慧远撰《法性论》。

      隐士雷次宗入庐山事慧远,远为雷次宗和宗炳讲儒家《丧服经》。后雷次宗署名别著义疏,宗炳极为不满。

     一月,刘毅等破江陵。三月,迎安帝还建康复位。安帝以刘裕都督荆、司等十六州诸军事,领青、徐、兖三州刺史。任卢循为广州刺史,徐道覆为始兴(今广东韶关)相。并致书慧远,遣使劳问,慧远修书致意。

     陶渊明任彭泽令,不久即解印去职,赋《归去来》,自此不仕。

     约十二月,鸠摩罗什译出《大智度论》一百卷。

406 丙午 东晋义熙二年(后秦弘始八年、北魏天赐三年),七十三岁。

     姚兴仰慕慧远而致书殷勤,赠送珠象礼品,并请作《大智度论》序文,远答书并作序。

     慧远因《大智度论》卷帙量大,文句繁广,乃摘抄要文,为二十卷。

     昙摩流支来关中,慧远派弟子致书祈请翻译《十诵律》原未译完部分。

     慧远曾致书鸠摩罗什,问大乘要义,鸠摩罗什一一作答。

     鸠摩罗什先后译出《维摩诘经》和《法华经》,大弟子僧肇和竺道生作《维摩诘经》注。

     著名道士、早期《道藏》编辑者陆修静生,陆后于461年入庐山隐居

     画家顾恺之死(一说死于402年)。作品有摹本传世。

407 丁未 东晋义熙三年(后秦弘始九年、北魏天赐四年),七十四岁。

     竺道生自长安南返,经庐山,把僧肇的《般若无知论》带给慧远和刘遗民,后刘遗民致书僧肇相咨询。

     后燕冯跋等拥高云为天王,史称北燕,后燕亡。

     匈奴赫连勃勃称天王,史称夏。

409 己酉 东晋义熙五年(后秦弘始十一年、北魏天赐六年),七十六岁。

     江州刺史、镇南将军何无忌就沙门袒服蔑弃礼法,作《难袒服论》予以指斥[1],慧远作《答何镇南书》,与之相质难。

     鸠摩罗什译出《中论》四卷、《十二门论》一卷。

     北魏道武帝残杀左右,人人自危。十月,被子绍所杀。绍又为兄嗣所杀。嗣即位,改元,是为明元帝。

     十月,北燕王高云被杀、冯弘自立为燕天王,改元太平。史亦称北燕。

410 庚戌 东晋义熙六年(后秦弘始十二年、北魏永兴二年),七十七岁。

     鋥宾禅师佛陀跋陀罗应智严之邀来长安,因受鸠摩罗什门下的排挤,不久和慧观等离长安,入庐山,受慧远之请,译《修行方便禅经》,慧远作序绍介赞扬。

     鸠摩罗什致书刘遗民,盛赞长安佛法之兴隆。

     刘遗民去世。

     卢循、徐道覆乘晋军北攻南燕之际,北上进攻长沙、豫章等郡。三月,率起义军打败晋军何无忌,进逼建康,与刘裕对峙。七月,据浔阳,后退出。十月,徐道覆率三万起义军攻江陵,大败。十一月,广州为晋军所拔。卢、徐还浔阳,又为刘裕所破。卢、徐南走。其间卢循曾过庐山会见慧远。

     南燕亡于东晋。

411 辛亥 东晋义熙七年(后秦弘始十三年、北魏永兴三年),七十八岁。

     二月,晋军破始兴,杀徐道覆。卢循转战交州失利,投水自尽。

412 壬子 东晋义熙八年(后秦弘始十四年、北魏永兴四年),七十九岁。

     慧远立佛影台,作《万佛影铭》,并邀谢灵运作铭文。

     慧远弟慧持去世。

     佛陀跋陀罗、慧观等离庐山去江陵。

     鸠摩罗什译完《成实论》。

     法显历时十五年,途经印度、锡兰等三十余国,取得大量梵文经典和戒律,航海回国,遭风漂流,于七月至青州牢山(今青岛崂山),次年到建康。后译出佛经百余万言,并撰《佛国记》一书,记载当时印度等国的见闻,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北凉历法家赵制订《元始历》。

413 癸丑 东晋义熙九年(后秦弘始十五年、北魏永兴五年),八十岁。

     著名佛经翻译大师鸠摩罗什卒。

     三月,东晋义熙“土断”。

     东晋平蜀。

414 甲寅 东晋义熙十年(后秦弘始十六年、北魏明元帝神瑞元年),八十一岁。

     僧肇卒,终年三十一岁。

     西秦袭南凉,破乐都。南凉亡。

416 丙辰 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姚泓永和元年、北魏神瑞三年),八十三岁。

     八月六日,慧远在庐山东林寺去世,浔阳太守阮侃为之造墓,谢灵运造碑文,宗炳立碑寺门。

     后秦国君姚兴死,子泓立,改元永和。

     后四年(420年)东晋亡,刘裕立宋。

【注释】

[1]或在义熙六年(41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