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国市场供求关系的格局
一、我国市场供给的现状
我国市场商品供给状况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取决于商品资源的总量;二是取决于商品资源总量在市场供给和非市场供给之间的比例。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市场商品供给在整体上一直呈现供给不足状况,许多生活必需品长期实行凭票计划供应。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市场商品供给情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1998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持续走低。2001年虽略有回升。但200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又有所下降,再次出现负增长。物价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市场供求状况的综合反映,物价水平的持续走低,有深层原因:生产能力过剩是基本原因。物价总水平是国民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几年物价持续走低乃至出现负增长,是由于总供给持续超过总需求所引起的。导致总供求失衡的原因,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供给方面的原因,二者相比,主因不在需求,而在供给。以工业品为例,多年来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的大量过剩生产能力,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有效压缩,加工制造业处在产品升级换代及消费结构转换的过渡期,生产能力的过剩和产品结构的趋同,使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更加严重。
在生产能力超过需求增长的总格局下,我国市场的供给情况的特征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第一,农产品供给呈明显的不稳定性。我国历史上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国家,农产品供求的供过于求或供求平衡局面并不经常出现。在自然灾害活动的影响下,农产品生产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和波动性,有些产品的缺口仍较大,相对过剩只是暂时现象。另外,目前大数农产品只是粗放生产的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低,精加工不够,档次低、品质差、品种少。因而,我国农产品供给只是初级的、低层次的。第二,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造成大量的无效供给。目前,我国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一些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超出市场需求的30%以上,有的产品生产能力高出60%以上。第三,部分商品质量低下。若按经济规律,相对过剩的经济格局会迫使生产者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可是由于以下一系列原因使这一结果并未出现,商品质量低下问题有增无减: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使消费者的选择权利被强行剥夺;二是行业垄断强迫消费者接受不平等条件;三是某些部门利用特殊权力摊派购买等。
二、我国市场需求的现状
需求并不等同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也不是其他条件变化后引发的新的需求。购买能力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它同收入通常为正比关系,收入水平越高,购买力也越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我国商品需求的现状:
(一)人民币实际购买能力并不低
关于人民币实际购买能力的判断,以往我国往往采用按美元汇率计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价值水平的方法。研究表明,人民币国内实际购买能力大大高于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购买力水平。为此,国内外专家采取一种判断方法,即购买力评价法进行判断,购买力评价法是选取若干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和服务收费为基础,比较不同国家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按照这种方法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按汇率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出几倍。我国虽收入水平还不高,但由于国内物价水平也较低,因此,人民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并不低。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认识。
(二)消费需求呈明显的结构不平衡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水平和收入水平很不平衡。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农村,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内地和西部地区。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阶层收入水平的差距越来越明显,消费层次的差别也越来越大。在市场上高、中、低档商品均有不同的消费群体。由于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收入增长带动的边际消费效应在减弱,占全国人口60%以上的农民消费增长相对比较缓慢。
(三)我国居民消费步入新周期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正从百元级向千元级、万元级发展;城镇居民消费正从千元级向万元级、十万元级发展。建国以后,我国生活消费品市场受市场耐用消费品拉动的特征很明显。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百元级的“三大件”开始进入家庭,80年代到90年代,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千元级新“三大件”成为消费主流。随着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的不断提高,住房、轿车进入家庭的速度明显加快,开始取代家电成为新一代的领航消费品,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在城市家庭普及率达90%左右,万元级、10万元级的住房和轿车肯定会成为中国消费领域新一代“领航产品”。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经济实力基础上的。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品档次越来越高,消费周期越来越短,折旧越来越快。今后十余年,居民消费需求将从小康走向更宽裕的过渡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以及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四)我国市场需求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我们仍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市场需求水平仍呈较低层次。(www.daowen.com)
恩格尔系数是购买食物的人均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这是判断一个国家消费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国际公认的标准。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国民生活水平越高。1964年,我国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9.2%和68.5%,到2001年则分别降到37.9%和47.7%,这表明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将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市场需求水平仍呈较低层次,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据1989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显示,当年法国、日本、加拿大、美国、原西德的恩格尔系数就已经分别为16%、16%、11%、13%、12%。
三、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市场供求形势决定着市场态势。市场供求形势反映市场的参加者——卖方或买方在市场上力量的对比,哪一方掌握着市场的优势。参加市场活动的卖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买者(生产消费者、个人消费者、商品经营者)在商品买卖中处于不同的经济地位,有各自的经济利益。生产者、经营者总是希望能出售自己的商品并获得更多的收益;消费者总是希望自己所购买的商品物美价廉;商品经营者也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过,当他在市场出现时,如果是买者,他和消费者利益是一致的,如果是卖者,他和生产者利益是一致的。不同经济利益决定这些商品交换者在买卖中必然要发生竞争。这种竞争不仅存在于卖主之间和买主之间,还存在于卖主和买主之间。卖者总是希望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出售,买者则希望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购买。在竞争中,买卖到底按什么条件成交,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供求状况不同,对卖者和买者的利益影响也不同,供不应求时,形成卖方市场,有利于卖方;供过于求时,形成买方市场,有利于买方。
判定市场供求比例是否协调,其直接标志是市场促进还是阻碍了商品流通的正常进行,市场是处于欣欣向荣还是萧条困难状态,归根到底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市场局势正常与否,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市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总量之间是否大体相适应,两者的差额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和限度内。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总量上不一定要求完全相等,在可能的情况下,供可略大于求。这是因为:其一,经济运行中存在着波动,需要适应商品流通的发展适当增加商品储备;其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商品品牌增多,需要适当地增加因此所扩大的供给结构和提高供给层次所需的商品量;其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消费者的需求复杂化、个性化,需要适当增加供给量以提高消费者对商品选择的自由度,也即提高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其四,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和需求程度的提高,不仅在流通中自然损耗的商品绝对量会增加,而且低档次的商品在市场上被淘汰和削价处理的也会增多,需要适当增加一部分商品来弥补。
除了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总量上是否大体相适应外,判断市场局势的好坏,还必须看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上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是否大体适应,如果总量上适应了,结构上不适应,结构上的不平衡必然会导致总量的不平衡。
第二,主要商品的供求在量上是否大体相适应。如果主要商品供应紧张,就难以保证社会再生产进行和群众生活的安定。
第三,商品流通总量和商品储备之间是否合乎比例。因为商品储备是商品流通正常进行而不致中断的保证。如果商品流通的速度没有加快,但商品储备的绝对量却明显地减少,市场供应就会发生困难。相反,如果商品流通保持原有速度或者加快,商品储备量过多,就会造成大量积压,销售困难。
第四,市场价格总水平是否保持相对稳定。因为市场价格的稳定或波动,既是市场供求是否协调的结果,又能直接影响供求比例的平衡或失调,市场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或回落,都不利于保持供求比例的协调。
抛开外在力量干扰而形成的垄断不说,所谓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是在以下情况下产生的:
在供不应求的市场局势下,市场供给比较短缺,卖方之间矛盾不大,买主之间却竞争激烈,买主为购得商品,就有求于卖主。卖主在与买主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掌握了买卖的主动权,这就形成了卖方市场。在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一直处于短缺经济情况下,市场基本上是卖方市场。
在供过于求的局势下,市场商品比较丰富,买主之间矛盾不大,卖方之间却出现了激烈竞争,卖主为了销售商品,就有求于买主,买主在买卖中处于优势地位,掌握了买卖主动权,这就形成了买方市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和一般加工品基本处于供过于求的格局,市场基本形成买方市场。
在卖方市场上,卖主形成一种共同垄断,很容易产生对买主很不利的购买条件。如提高或变相提高价格,降低对商品质量的要求,拖压交货日期,实行不合理的结算方法和苛刻的购买手续制度(如预售)等。买方由于处于劣势,往往不得不容忍和被迫勉强接受这一切。相反,在买方市场上,买主形成一种共同的垄断,也会产生一些对卖方来说是很不利的销售条件。如压低价格,通过压级来压价(这一点,在农产品收购中表现最明显),要求数量上优待、折扣、对质量过于挑剔,拖欠货款、实行不合理的结算方法和苛刻的收购制度等。而卖方处于劣势,也被迫容忍和接受这一切。只有在市场供求比例协调的市场局势下,买方和卖方势均力敌,处于相对均衡状态时,价格和其他购销条件才比较合理,无论卖方或买方的利益都能得到较好的兼顾,才不致发生卖方市场或买方市场的某些偏向。
既然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产生的根源在于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市场局势,那么,卖方市场或买方市场的市场局势就可能发生,只要出现了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市场局势,就会相应地出现卖方市场或买方市场。为了保证商品流通的正常进行和市场的繁荣,不能反过来就把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作为目标来追求,也不能误认为买方市场比卖方市场好。正如供不应求的市场局势存在种种弊端一样,供过于求的市场局势也存在种种弊端。我们应该形成的是一个供求比例协调发展的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力争实现相对均衡的市场局势,即供求基本平衡的市场局势。在现实生活中,绝对的均衡态势的市场是几乎不存在的,只能是相对均衡态势的市场。在相对均衡市场态势下,市场价格围绕中等条件生产商品的市场价值波动,市场供求关系相互适应并且比较灵活,同时存在买方竞争和卖方竞争,并且竞争适度,能相互促进与转化,有利于抑制供求关系的剧烈波动。这样,兼顾了买方和卖方的利益;兼顾了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促进企业行为趋向合理化,改变企业的短期行为,注重长期利益的满足;有利于生产和商业规模的正常扩大,既可避免在短缺经济下流通秩序的混乱,使商业运行有序化、效率化,又可避免商品过剩条件下带来的经营上的困难和社会财富的浪费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恶性竞争,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