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品市场发育-商业经济学书籍

商品市场发育-商业经济学书籍

时间:2024-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商品市场发育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具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社会末期。商品市场产生以后便开始了它的发育的历程。

商品市场发育-商业经济学书籍

第二节 商品市场的发育

一、商品市场发育的阶段

商品市场有它产生、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因此,商品市场有它自身发育的历史,即商品市场是总体的、全面的、长期的、综合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多个阶段,而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如商品经济发展有着多阶段一样。

商品市场的发育,除根本性的条件——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外,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还存在着一些具体条件。因此,我们从三个阶段来分析。

(一)商品市场发育的初期阶段

这一时期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具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社会末期。

这一时期商品市场发育的最重要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商品市场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马克思说:“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互相变成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它们互相成为市场。”[1]人类社会有了第一次大分工,商品市场便产生,不过那时是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之间互为市场。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有了城乡分工,城市和乡村之间互为市场。而在部落内部,由于有了商品生产,就不仅有了对外贸易,而且有了内部市场。商品市场产生以后便开始了它的发育的历程。商品市场开始发展,商品交换不仅经常化,而且剩余产品被用于交换的逐渐增多。个人代替共同体成为交换的主体,以后,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还出现了“特有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它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2]商人的出现,使商品市场的主体不仅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而且有商品经营者;同时,还使市场上有了代表货币财富而与土地财富相对立的资本。在奴隶社会,商品市场的主体是作为剩余产品的占有者因而也是出售者以及奢侈品的购买者的奴隶主。除了奴隶主外,市场主体还有从事贩运贸易的商人和就地买卖的庶民,包括某些独立的小手工业者。买卖的对象除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以外,还有奴隶。由于有了固定的交易市场和商人的经常买卖,市场开始有了组织和管理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有所发展。这时商品市场的规模逐步扩大,市场的结构也开始复杂化,水平也相应提高。出现了相当多的规模大、水平高的城市市场,农村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集市,后来又发展了集镇,有了固定的商业网。地区贩运贸易增多,商路延长,商人资本发展,使市场组织复杂化。不仅商人产生座商(贾)和行商(商)之分,而且在商人资本中分化出不从事商品经营的货币经营资本,从商业中分离出居间业来。

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这时,商品市场的主体大量增多,主要是小商品生产者和个体商贩,商业资本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在商品经济集中发展的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工商市镇,原有的城镇也开始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从商业—消费型向工商型转化,这些市镇和城市人口明显增加,在产地和集散地不仅商品市场扩大,而且内容结构有明显变化,一方面是必需品流通扩大,另一方面是原材料乃至工具等生产资料进入流通。与此相关,商品交易市场也有了专业化分工,出现了一批专业市场。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自然经济毕竟居于支配地位,社会分工程度很低,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补充或附庸,处于分散、孤立的、落后的、小规模的状态。在这种条件下,商品市场只能是地方市场,地区间的流通不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商人的收购把剩余的产品转变为商品,把它卷入流通的。所以城市商品市场狭小,至于农村,商品市场绝大多数居于原始小市场状态。

(二)商品市场发育的成熟阶段

随着商品经济的加速发展,终于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分散的、孤立的小商品经济向集中的、规模经营的、发达的商品经济过渡,市场从前资本主义地方小市场发展成资本主义大市场,从小商品经济市场发展成发达商品经济市场。这一阶段商品市场发育的条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其主要表现是:

1.工业化的大市场。18世纪的产业革命,出现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大机器工业体系,这时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最强劲的力量,工业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因而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乃至整个流通规模空前庞大。

2.生产商品化的市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都是商品,“成为商品是它的产品的占统治地位的、决定性质”。[3]既然产品都作为商品来生产,市场就成为联系生产和消费惟一和必然的纽带,成为组织和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大机器。

3.生产社会化的市场。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发展达到如此高的程度,不仅社会分工突破了地区的局限,在国内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互相依赖、互为依存,在经济上融为一体,形成国内统一市场,而且在各国之间经济也存在紧密的商品联系,形成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4.企业成为主要市场主体。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发展了工商企业,并开始出现企业法人制度,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成为市场经济制度下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5.市场体系成熟的市场。纳入市场被作为交换对象的不仅是物质产品的商品,而且包括其他非物质产品,首先是劳动力,还有劳务、技术、信息、房地产和资金等,这些都发展成为市场体系中独立的、专业化的市场,成为大市场内部分工的有机组成部分。另外,各类市场还依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细分。且同类市场的交换对象按时间、空间和环节不同划分而又自成体系。

6.信用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市场。商品市场的内容不仅有发达的商品流通,而且在发达的货币流通基础上确立和发展了信用制度。信用能把社会各个角落的货币和小额的、闲散的资本(资金)收集和结合起来,形成巨额和强大的货币力量,提供给需要大量资本或资金的产业,通过市场去影响整个经济。

7.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由于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客观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得以广泛地发挥作用,因而使得市场机制——价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作用的综合体现得以通过市场而在社会经济的运行中起调节作用。这是商品市场发育成熟的根本标志。

8.流通组织体系成熟和流通保证条件完备的市场。在市场流通组织中,而且货币流通组织也齐备;不仅有专门从事交换活动的组织,而且居间性服务组织和交易市场服务组织也齐备。同时,也是交易的组织和管理制度成熟的市场。发达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以及相应的信用制度,势必要求有规范化的市场,要求有正常的流通秩序。所以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必然是组织化程度很高的市场。这时的市场,流通保证条件也相当完备。产业革命不仅大大增加了商品量,扩大了流通,而且为流通的发展提供了完备的人力、物力及其结合的条件,形成强大的流通生产力。

(三)商品市场发育的新阶段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有了新发展。世界商品市场的发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根本条件决定的。在这一阶段,生产力在各个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促使了商品市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的主要特征是:

1.新技术革命使市场规模空前扩大,结构更新。新技术革命以电子化、自动化、信息化为主要内容。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进而使商品量飞跃增长和市场需求迅速提高,市场的规模空前扩大,结构起了剧烈变化,商品结构不断更新和优化

2.在高度分工基础上形成高度协作。社会分工的深入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缩小,而第三产业比重大大扩大。以服务产品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的兴起,使许多工农业生产内部自我服务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服务部门,不仅包括产前和产后,而且产中许多环节都纳入社会服务体系,形成高度分工基础上高度协作,生产更加商品化,更加离不开市场。

3.商品市场水平提高,服务日益重要。商品化程度提高,不仅在生产抑或消费中都开拓了许多新的商品市场,而且商品市场的水平也大大提高。这主要表现在物质商品以外,劳务商品的增长速度加快,比重显著上升。或者说,无形贸易快于有形贸易。在商品生产上不仅商品数量庞大,而且品种繁多。质量好,档次高,选择性强,服务成为商品供应必不可少的日益重要的内容。

4.市场体系空前发达。不仅商品市场充分发展,成为市场体系强大的基础,而且在劳动力市场和货币市场之外,广泛发展起劳务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文化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与此同时,在高度发展的货币流通和信用制度基础上发展起庞大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成为整个市场体系的中枢。

5.市场主体发育程度极高。不仅出现了资本高度集中的大型企业,而且有高度分工基础上高度协作集产供销或农工商为一体的综合经营的组织。作为商品市场流通主要组织者的商业,不仅有大型组织,而且形式也多样化。

6.市场的组织体系更严密,组织和管理更完善。突出表现在深入细致的分工基础上,互相协作、互相渗透、互相融合越来越多。市场组织化、交易规范化和市场管理制度是在高度物质文明基础上建立的现代化文明的市场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7.市场保证条件实现现代化。在人力方面现代化,表现为经营、服务、技术、管理类别众多,有了各种专门化的队伍,如技术队伍、设计队伍、服务队伍等。尤其是出现了专门的经理阶层,不仅是经营的组织和领导高度专业化,使之主要由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经营、管理、技术、政治、文化等知识结构优化的人才来承担,大大提高了市场主体的素质,而且使经营的组织和领导队伍稳定,这就使得在法人所有制的条件下保持稳定的市场主体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市场上得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在物力方面现代化,主要是适应商流和现金流的现代化而突出了物流、信息流现代化。

8.国家注意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调节,以利于市场机制正常地发挥调节社会经济的作用。

上述可见,商品市场发育是有客观过程的。决定市场发育的是市场内在成长因素或内在条件是市场的生命力。其中,关键是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而在近代,则还要看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工业化程度。到了现代,则还要看国际大分工的深入和新技术革命的进展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商品市场发育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问题,但它的发展离不开它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其中特别是国家的作用。作为外部条件,国家能够通过抑制或培育去阻碍或促进市场的发育。一般说来,在自给经济居支配地位的资本主义以前时期大多是抑制市场发育,而在向资本主义过渡以后,即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乃至居于支配地位时期则是培育市场。

商品市场发育靠市场自身生长,不能靠国家对市场的培养来达到,也不能以市场培养去代替市场发育。商品市场发育必须遵循市场内在成长的规律,市场培养只能适应这种规律把外因转化为内因,把外部条件转化为内部动力,而不能主观地用拔苗助长的办法制造市场的发育。

二、区域市场

(一)区域市场的涵义(www.daowen.com)

根据不同的经济规模和国家幅员,经济体可划分为大国模型和小国模型。在一个大国模型中,市场空间不仅要区分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而且还要进一步在国内市场上区分为若干区域市场。因为在一个大国模型中的各个区域间,其经济规模、消费水平和区际运输成本及其他由于经济活动的距离引起的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差异,要求市场分析建立在若干市场空间单元基础上。而一个大国模型中的各区域市场之间以及区域市场同统一的国内市场之间又依照特殊方式建立起某种联系。因而,区域市场不同于小国模型的国内市场。因此,所谓区域市场亦称区域性共同市场,是由各经济区域的自然条件、生产发展和部门结构以及商品流通渠道、居民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交易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汇集。一方面与商品流通渠道、居民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交易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汇集。一方面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全国各个区域市场融为一体,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区域市场始终是国内市场的基础。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是区域市场的集合体,是各个区域市场的有机组合。区域市场是以经济联系和市场交易的范围来划分的,它不同于行政区域,是由经济区域内在的经济力量有机结合而成的。区域市场的形成,有利于企业冲破行政隶属关系,有利于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有利于打破行政分割和地区封锁,发挥区域的综合优势,对市场空间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有序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区域市场的特征

区域市场作为国内市场的组成部分,不同于在国际市场体系中民族市场的国内统一市场。作为国内统一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域市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空间配置成本的比较是区域市场形成的首要因素。区域市场的形成必须严格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在区域市场内部,商品交换和流通极为顺畅,交易成本低,流通效益高,并为区域市场之间的商品流通创造有利的条件。

2.区域市场服务和服从于宏观调控。区域市场有其相对独立性,是全国统一市场的亚市场。它不同于国际市场体系中的国际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各个民族市场在渐进式自由贸易推进的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的时限内,保留行政壁垒,同时加以约束,而区域市场是国内统一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市场是在经济效益原则指导下形成的,在区域市场上和处理区域市场间经济关系时,应当完全消除地区间行政壁垒的影响。

3.区域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渐进性和动态性。在一国经济发展和统一市场形成过程中,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动态性。一般来说,在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上,如果要素流动受到阻碍,商品贸易就会替代要素流动;相反,如果要素流动的障碍得以克服,某些符合经济效益原则的产品的区域贸易就会发展起来。

(三)区域市场发展及其目标

1.推进区域市场的有序开放。区域市场的渐进性开放是根据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效利用现有经济资源和经济潜力的重要途径。区域市场的有序开放应当充分考虑发展区域市场的产品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条件,即区域市场的渐进性开放时机的选择,应当考虑区域经济潜力同统一市场上规模经济的形成的有机结合;同时,区域市场的开放应当严格遵循区域市场的动态规则,并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实施区域市场的有序开放。

2.区域市场间关系的调整。区域市场的开放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调整区域市场间的各种关系,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地区间的分工关系。区域市场间关系的调整,从根本上说就是确立和调整区域间的分工关系。从调整区域间的分工关系入手推动区域生产的开放与发展,其途径是:第一,地区间无充分的经济分工,各区域拥有相同的经济结构,这是区域市场开放与发展的初始阶段;第二,地区间分工建立在资源性产业与加工型产业、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产业分工的基础上;第三,按照要素比例模型,确定地区间的分工关系、商品交换模式和区域市场开放的路径。

3.区域市场开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与完善国内统一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的某一时期和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形成和发展某些产品的区域市场,是市场空间拓展进程的一个次优选择。区域市场开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与完善国内统一市场。为了不断接近国内统一市场的目标,在开放区域市场的过程中,应当努力避免在区域市场间设置行政性贸易壁垒,并按照地区间分工模式演进和升级,积极推动地区间分工关系的动态式重组,从而奠定地区间经济整合和区域市场相互融合的产业基础。

三、国内统一市场

(一)国内统一市场的涵义

国内统一市场是指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各个区域市场融为一体,商品可以自由流通的国内市场。国内统一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以全国为活动空间的市场。它是在区域市场的基础上形成的全国市场,是既包括商品市场,又包括生产要素市场的总和,是空间统一、结构完整的市场体系。国内统一市场是国内市场发育的结果。最初,国内市场只是当地的小市场,商品经济要扩及于全国范围,全国经济商品化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国内市场必须发展到相当高度,即社会分工已经突破当地的局限而向更广阔的地区乃至全国扩展时,才会显示出向国内统一市场发展趋势。国内统一市场的发育程度是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市场的整体功能、维系经济运行、优化资源配置等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统一市场并不排斥地方市场和区域市场,相反,它是由各个地方市场和区域市场相互辐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形成的。

(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是社会化大生产空间范围由地方扩及全国的过程。列宁说:“市场不过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的表现,因而它也像分工一样能够无止境地发展。”[4]就市场的发育来说,它的规模首先取决于市场的地理界限,即空间界限。市场的地理界限是指以一定的地理空间的范围作为供应和需求所形成的流通领域的界限。随着地理范围的扩大,不仅商品消费人口增多,而且因社会分工引起的商品供应和商品需求的规模也扩大,马克思说:“生产越多样化,劳动具体形式越多样地表现在各种商品上,交换领域,从而实际上商品的市场也就越宽广。”[5]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商品供应量增多,需要更广阔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生产要素的需求量也增多,需要寻找更远的原材料供应地,这种商品供求关系所反映的更宽阔的空间范围内的商品联系逐渐正常、频繁和稳固,就形成了新的、更广阔空间地区间的社会分工。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应是市场发育在经济区域上空间界限一系列突破的结果,它应该从地方小市场发展为地区市场、区域市场,进而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融合为全国范围经济一体化的市场。

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地区市场、区域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是国内统一市场。这是建立在国内各地区间的生产实现社会化的基础上,即社会分工使国内各地区、各区域的经济彼此互相依赖,商品联系密切以致能够融合成全国性的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市场。列宁说,国内统一市场是国内一切区域“在事实上融合成一个整体”的市场。这个市场“是由各个区域间日益频繁的交换,由逐渐增长的商品流通,由各个不大的地方市场集中成一个全国的统一市场”。[6]这个市场是实现工业化的需要,是全国经济和社会统一的需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需要,是建立独立自主的市场和民族经济的需要,是参加国际大分工的需要。

四、国际市场

(一)国际市场的涵义及形成

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和发展。国际市场,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商品交换关系以世界范围为空间的市场。国际市场交换的内容包括有形商品、资金、科技、服务等,它的发达程度取决于参加国际交换国家的数目、商品交换的数量、规模、运销信息网络的机制等。具体的国际市场是国际间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组织与机构。如历史上形成的各种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芝加哥谷物交易所等),虽然设在一国之内,但它进行的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世界的商品供求关系。它既是交易所所在国的国内市场,又是该商品的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国际市场的萌芽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60年代,由于地理大发现和东西方航道的开辟,为国际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地理条件,促进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市场开始超越国界,使国际市场进入萌芽时期。(2)国际市场的迅速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为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提供了生产基础和交通工具,为国际市场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统治的生产方式,国内市场饱和,需要开拓新的销售市场;大机器生产所需要原材料成倍增长,也需要到国外去寻找和开拓原材料市场;大机器生产使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产生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市场满足不了的情况下,也需要到国外去寻找食品和其他日用品市场;大机器生产还有力地促进了远洋运输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以及世界货币的出现和世界价格的初步形成。产业革命有力地推动了海外市场的扩大,使国际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3)国际市场的最终形成时期。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这个时期,垄断代替自由竞争。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资本输出的加强,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国际市场。交通工具的革新和进步,资本输出的增加和跨国企业的发展,使世界各个国家全面卷入国际市场,使更多的商品进入国际商品流通范围。国际市场的发展与货币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与世界货币的形成使世界多边贸易与多边支付体系的建立成为可能,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固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制约着国际市场的发展。国际间形成了比较健全固定的销售渠道,如出现了大型的固定的商品交易所、国际拍卖中心和博览会,建立了航运、保险、银行和各种专业机构,建立了固定的航线、港口和码头等。这些因素相互交错、相互促进,使国际市场最终形成并迅猛扩大。

据此,可以说国际市场是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延伸,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在充分利用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使本国企业能获得丰厚的利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并获取比较利益,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当代国际市场的主要特征

1.国际市场上国家的类型发生了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在国际市场上。后来,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主义国际市场解体,但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仍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力量。另外,一百多个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以独立自主的身份参加国际市场,也形成了世界经济中一股独立的力量。这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市场中三股主要力量。尤其引人注目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调整经济政策和实行对外开放,使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贸易新的增长源。

2.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自20世纪6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技日新月异。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有了更大的发展,国际分工也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由于现代大生产要求更多的资金、技术、劳务等要素,国际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大大加强了,这就迫使国际市场中各国之间在商品贸易、资本移动、技术转让等方面进行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合作形式的多样化促进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二战后,出现的新贸易方式主要有:补偿贸易,租赁贸易,对外加工贸易等。

3.国际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后,工业制成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但在初级产品中,燃料所占比重一直上升。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贸易构成向服务、高科技和“绿色产品”倾斜。世界服务贸易在整个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15%上升到1995年的20.1%。

4.国际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加激烈。二战后,国际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国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不同的方法。(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和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国际市场中“自由市场”变小、“封闭市场”变大,垄断竞争加剧。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欧洲联盟”,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成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组织经济贸易集团和成立一体化组织。(2)建立跨国公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美国、日本等国,它们通过垄断、限制性商业习惯等办法进行竞争。(3)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其主要措施有: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其中外贸补贴多以不明显的方式进行,非关税壁垒是主要措施。(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如质量、服务竞争等),从而使竞争更加激烈。

(三)国际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1.世纪贸易在动荡中呈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受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国际市场不能平衡发展,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使国际市场呈现萎缩;美国是世界最大经济强国,一旦经济出现问题,进出口下降,必然使整个国际市场出现动荡;由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世界性的政治事件和军事行动引起国际市场的动荡。例如2001年的“9·11”事件,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都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动荡。尽管国际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动荡,但国际市场仍在扩大,国际贸易在不断发展。国际货物贸易量年增长率一直高于世界商品生产和世界国内生产总值量的增长率。1990—1995年间,三者量的增长率分别为6.0%、1.5%和1.0%。其主要原因是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国际分工的深化,资本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各种新的贸易方式的出现。国际市场的波动性给世界各国企业进入市场带来风险;世界市场在波动中发展又给各国企业进入市场增加了可能性。在国际市场上,国际贸易格局仍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主,经济发达国家市场仍是世界分工的中心。

2.国际市场在全方位开放的同时,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国际市场的全方位开放有三层涵义:其一是指市场大门对每一个国家都是开放的,任何国家都可以进入市场;其二是指市场对于任何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生产的厂商都可以在这个市场找到自己合适的地位;其三是指国际市场对任何商品和劳务都不怀有偏见,它们都可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但是,国际市场也有对后来者不利的因素,即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集团化趋势在国际市场中有两种表现:一是国家的集团化,如欧盟、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等;二是企业跨国结成集团的趋势。国家集团化的特点是内部实行贸易自由化,对外统一排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入,并与某些集团外的国家结成特殊伙伴关系。企业集团化的特点是交易市场内部化、技术转让内部化等等。这种集团化使后来者被排斥于平等交易之外,企业集团化使后来者要么被挤出市场,要么作为集团的附属而进入市场。

3.产业内贸易显著增加。二战后,随着科技进步,国际分工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产业间分工逐步转向产业内分工,从而使产业内部的贸易得到了巨大发展。特别是作为国家分工载体的跨国公司在战后发展迅速,使得产业内贸易显著增加。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约有4万家跨国公司及其近25万家子公司提供了全球1/3以上的商品和劳务,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在90年代初就已约占40%左右。1992年,世界跨国公司在外国的生产及销售额已高达5.5万亿美元,高于世界货物出口总额。也有资料表明美国出口总值的50%和进口总值的58%来自美国本国和国外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4.国际管理贸易趋势加强,并将成为多边贸易体制和各国贸易政策的基石和核心。一方面,国际市场的运行基本上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造成了国际市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使国际市场变得更加难以琢磨。另一方面,由于战后发达国家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使它们在对国内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同时,开始对自己的对外贸易关系予以调节。它们一方面以诸如一体化、多边协定、国际经济组织政府首脑定期会谈等形式为商品交换、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创造较为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又以国家的力量执行限入奖出的各种政策措施。

5.国际市场上的替代性与相关性并存。国际市场上存在这样的规律:在使用价值(用途)相同或类似的情况下,廉价商品将排挤价格昂贵的商品并取代它;优质高价的商品会取代低质廉价商品;具有特色能够反映个性的商品将取代大路货;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商品会取代操作复杂的商品。另外,在国际市场上,制成品交易取代着初级品而主宰着国际交易;初级产品交易中,能源产品、稀有金属的交易取代了其他初级产品交易而居主导地位;无形产品(专利、工艺、技术秘密)交易异军突起,在国际市场中崭露头角,在新世纪国际市场舞台上唱主角;等等。除了替代、取代的因素外,国际市场中还存在着相关的因素。例如,增加汽车进口,汽油的进口就必然增加。国际市场上的替代性与相关性使各国企业受到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

6.国际市场上商品的相对过剩和结构性的供给不足并存。国际市场上大多数商品在多数时间里,总是处于相对过剩状态,尤其是那些垄断性较低、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能生产的某些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更是如此。于是,如何拥有更多的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驱使各国企业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角逐,使经营的方式、销售手段、获利方法多样化。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着商品过剩的同时,却又存在着结构性的商品供给不足,使一些产品在世界上供不应求,这种情况促成了国际投机的加剧和价格波动。国际市场的相对过剩使竞争加剧,尤其是那些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生产结构相似的国家间,竞争更趋紧张。国际生产结构性的供应不足为各国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了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