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业经济学: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的演变

商业经济学: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的演变

时间:2024-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社会分工必然与不同的所有者相联系。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早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了商品交换的三次重大发展。“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15],有的学者称之为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的分工。

商业经济学: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的演变

第三节 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关系的演变

一、自然分工与社会分工

分工是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人类社会出现以来就有了分工,但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区别。

自然分工是自然因素形成的分工,它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是由于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分工,例如气候、土壤、山区、平原、湖区、海边等不同地理自然因素形成的分工。二是由于生理因素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分工,如男女性别的不同、年龄大小的不同、身体强弱的不同等生理原因而形成的分工。在人类社会脱离动物界以后,就有了自然分工。自然分工往往是同一所有者内部(原始共同体)的分工,不一定会引起交换,但它也为交换的产生孕育了某种条件。

社会分工是一种以劳动社会化、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而且往往是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分工。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劳动种类和劳动内容不断增加和不断丰富,任何人不可能从事所有各种不同种类的劳动。而劳动的不同种类由不同的人进行,即实现劳动的社会化、专业化,却极为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种社会分工使人们相互之间的依赖增加,互相交换劳动产品成为不可或缺的需要。因而商品交换也内在于社会分工而应运而生。各种不同的劳动构成社会劳动的不同部分,它们表现为社会分工。这种分工通过交换,表现为整体,表现为社会劳动体系的各个环节。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各种使用价值和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料、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12]社会分工一经出现,就不断发展和深化,这个过程至今仍在继续。

二、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社会分工是建立在不同的相互独立的经济部门和各自独立的生产者基础上的劳动专业化的分工。社会分工既不同于自然分工,也不同于内部分工。社会分工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劳动的划分不是在某一经济体(生产组织)内部,而是在社会范围内以独立的部门、独立的所有者存在。第二,不同的各自独立的劳动者相互发生联系,是以各自具有对劳动产品的所有权为前提的。劳动者相互之间让渡其劳动产品,必须取得相应的等价补偿,必须互相把对方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来对待,这就必须进行交换。社会分工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附的生产者中间为前提。也就是说,社会分工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各自独立的不同所有者所有。因此,社会分工必然与不同的所有者相联系。第三,社会分工必须以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专业化为前提。也就是说,这种劳动专业化是社会性的或社会化的,而不是一个经济体内部的专业化。因此,在社会化的劳动专业化基础上进行协作,就必须通过交换、通过买卖来实现。

从社会分工以上特点分析,社会分工体现了不同部门各自独立的所有者所进行的劳动专业化分工,它们之间的联系必须通过商品交换,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是不可分割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交换和分工互为条件。因为每个人为自己劳动,而他的产品并不是为他自己使用,所以他自然要进行交换……以交换价值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诚然以生产者互相间的全面依赖为前提,但同时又以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完全隔离和社会分工为前提,而这种社会分工的统一和互相补充,仿佛是一种自然关系,存在于个人之外并且不以个人为转移。普遍的需求和供给互相产生的压力,促使毫不相干的人发生联系。”[13]因此,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社会经济基础。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商品交换。社会分工越细、越发达,商品交换也就越深化、越扩大、越发展。当然,商品交换也促进了社会分工,商品交换越发达,会推动社会分工更细、更发达。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社会分工是一个不断推进、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因此,商品交换也将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早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了商品交换的三次重大发展。近现代社会分工更加广泛,更加细致,更加深化,不仅有产业之间的社会分工,而且有产业内部的社会分工,出现了许多的行业,新的行业不断涌现;不仅有产业内部的分工,而且有产品内部的分工,一种产品的许多部件和零配件都可以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生产部门;不仅有国内分工,而且有广泛的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与国内分工交织在一起,使社会分工更加复杂化和现代化,国内商品交换和国际商品交换(内贸和外贸)在此基础上也更加繁荣活跃。

三、人类社会最早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由自然分工发展到社会分工,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而社会分工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化、不断提升的过程。

最初的社会分工是在原始共产社会各个独立的共同体之间发生的。马克思分析说:“商品交换过程最初不是在原始公社内部出现的,而是在它的尽头,在它的边界上,在它和其他公社接触的少数地点出现的。这里开始了物物交换,由此浸入公社内部,对它起着瓦解作用。”[14]马克思的这个分析很有道理,因为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以独立所有者资格相接触的不是个人,而是原始共同体(原始公社)。所以,商品交换是在原始共同体的尽头,在不同的原始共同体互相接触的地方开始产生的。但是物品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会浸入共同体内部,瓦解公有制,催生个人、家庭私有制的形成,使物品在原始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

古代社会分工,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形成了商品交换发展历史上最早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古代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大体相当于原始社会中后期母系氏族社会占统治地位并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期。“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15],有的学者称之为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的分工。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前,虽然在原始部落之间已经出现了偶然的交换,但由于不是社会分工引起的,而是偶然有了剩余产品,才使得部落之间偶而发生交换。自从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以后,其产品经常有了剩余,这就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这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时代,相对而言,游牧部落是最先进的部落。游牧部落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余的野蛮人多,而且也不相同。他们不仅有数量多得多的牛乳、乳制品和肉类,而且有兽皮、羊毛和以它们为原料制成的纺织物。这就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起初,是部落和部落之间通过各自的氏族首长来进行交换,后来当畜群成为特殊财产的时候,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交换便越来越占优势,终于成为交换的惟一形式。由于游牧部落与邻近部落交换的主要物品是牲畜,牲畜变成人们都乐于同它交换的商品并用它来估价,于是,牲畜获得了货币的职能。“在商品交换刚刚开始的时候,对货币商品的需求就以这样的必然性和速度发展起来了。”[16]商品交换的经常化推动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可见,古代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就产生了最早的商品交换。这种交换是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这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表现为“商品—商品”,即“W—W”的交换。但是这种物物交换刚刚发生不久,就逐渐产生或分离出大家都愿意与之交换的商品——牲畜,牲畜被赋予了货币的职能,成为最早的等价物。当然,这种以活的动物为货币材料的状况,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只能说是货币的萌芽。

(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古代社会第二次大分工,发生在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大体上相当于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这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基本标志,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了。人们一般称之为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最初,手工业是附属于农业之内的,后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这时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经济现象:手工业脱离农业出来以后,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自己的消费而进行生产,而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这种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就是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出现,使商品交换的范围大大扩大了,商品交换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并且越来越复杂。这时,直接的物物交换已不能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于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便应运而生。贵金属开始代替牲畜等实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尽管还很不完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不仅有部落内部和部落边界的贸易,而且还有海外贸易。然而,所有这一切都还很不发达;贵金属开始成为占优势的和普遍性的货币商品,但是还不是铸造的货币,只是简单地按重量交换罢了。”[17]在商品生产和货币出现以后,这时的商品交换就发展为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也是商品交换,但它不是物物直接交换,而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其表现形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即W—G—W。这种商品流通称为简单商品流通。它是比物物交换更高级的一种商品交换。(www.daowen.com)

(三)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古代社会第三次大分工,发生在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门槛跨进的时期,即大体相当于原始共产社会解体并过渡到奴隶社会的初期。这时生产力又比以前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主要标志是商业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经济部门,并形成了商人阶级。商业和商人阶级的形成,使商品交换的规模和地区范围更加扩大,城市商业和海外贸易更加发展,货币形式进一步升级,出现了金属铸造货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分工的进一步扩大表现为商业和生产的分离,表现为特殊的商人阶级的形成。这种分离是在历史上保留下来的城市……里继承下来的,并很快就在新兴的城市中出现了。这样就产生了同附近地区以外的地区建立贸易联系的可能……随着商业来往集中在特殊阶级的手里,随着商人所促成的同近郊以外地区的通商的扩大,于是在生产和商业之间也立即产生了相互作用。城市彼此发生了联系,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个城市,生产和商业间的分工随即引起了各城市间在生产上的新分工,在每一个城市中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工业部门占着优势。最初的地域局限性开始逐渐消失。”[18]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这样,我们就走到文明时代的门槛了。它是由分工方面的一个新的进步开始的。……文明时代巩固并加强了所有这些在它以前发生的各次分工,特别是通过加剧城市和乡村的对立……而使之巩固和加强,此外它又加上了一个第三次的、它所特有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它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在此以前,阶级的形成的一切发端,都只是与生产相联系的;它们把从事生产的人分成了领导者和执行者,或者分成了较大规模的和较小规模的生产者。这里首次出现了一个阶级,它根本不参与生产,但完全夺取了生产的领导权,并在经济上使生产者服从自己。”[19]

商业和商人阶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走向了专业化和社会化的道路,商品交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商业的出现和发展,使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促进了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上新的分工的发展,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联系和经济、文化、技术的交流,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因此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商业是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它是一种发达的商品交换形式,或者说是一种发达的商品流通。其表现形式是:G—W—G′,即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商业作为发达的商品流通,实质上是商业资本的流通或商业资本运动。总之,商业的出现和商人阶级的形成,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四、近现代社会分工及其新特点

社会分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在古代三次社会大分工基础上,近现代(包括当代)的社会分工更深化了,并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一)工业化推进了工业内部社会分工的深化、细化和不断更新

近现代社会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产业革命形成的工业化。从世界范围来说,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最早发端于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经过70—80年时间,到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英国工业化基本完成。继英国之后,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法国、德国、美国等主要欧美国家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完成了工业化。东方的日本也于20世纪中叶完成了工业化。此后,工业化进程席卷世界各国和地区。亚洲“四小龙”于20世纪末进入工业化社会,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也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一些发展中的后进国家也纷纷启动了工业化的阀门,开始寻找和探索适合本国的工业化道路。

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社会分工的新发展。其主要标志就是工业内部的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细化和更新,工业部门和类别不断增加、不断变化。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由于机器大生产的推进,分化出纺织工业、冶金工业和煤炭工业。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叶,随着动力工业尤其是电力的发展和变化对工业的推进,又新出现了石油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重型机械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工业等等。20世纪中叶以来,又出现了航天工业、核能工业、计算机工业、海洋工业、生物工程工业等等许多新的工业部门和类别。社会分工的这种深化、细化和不断更新过程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二)工业产品的复杂化、精细化衍生出许多新的工业部门和行业

现代工业产品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细化、高度化,它推进了工业内部社会分工的发展。一件复杂、精细、先进的工业产品,往往有成百成千甚至上万个零部件和配件,这些零部件和配件需求很大,往往由许多专业化的工厂企业专门生产,形成了新的工业部门和工业行业。例如飞机这一工业产品,就有飞机发动机制造工业、飞机机身制造行业、飞机机翼制造行业、飞机机尾制造行业、飞行仪器仪表制造行业、飞机轮胎制造行业等等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其他如汽车、轮船、航天器、计算机等等复杂和先进的工业产品也是如此。

(三)工业化促进了农业和其他产业内部社会分工的发展

工业化不仅使工业内部社会分工更加深化、细化,而且促进了农业内部社会分工的发展。工业化用大机器和其他工业产品武装了农业,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进了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使农业中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社会分工日益明显,而且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内部的社会分工也在专业化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如种植业又可细分为粮食种植业、棉花种植业、糖料(甘蔗、甜菜)种植业等,畜牧业又可细分为养猪业、养牛业、养羊业等。机器等现代工业产品在农业中的应用,还使许多原来附属于农业中的劳动项目独立出来演变成为新的工业部门,例如农家肥项目演变为化学肥料工业、病虫害防治演变为化学农药工业、农产品家庭加工演变成农产品加工业等。工业化的发展还促进了交通运输、商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例如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工业产品的发展,使交通运输进一步专业化、社会化,出现了航空运输、轮船运输、汽车运输、铁路运输交通运输业内部的社会分工,商业和服务业内部的社会分工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信息化推动了社会分工的新发展

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电脑、大型计算机、因特网、移动通信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化,使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社会分工有了新变化,得到了新发展。首先,出现了过去没有的新的产业——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又细分为信息制造业、信息传播业、信息服务业等等。其次,信息化推动了工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信息化对传统工业的改造使工业内部的社会分工更加深化,得到更快的发展。使许多传统工业产品走向数字化、信息化,例如数字家电、数码相机数控机床等。信息化不仅推动了信息硬件产品的大发展,而且催生出一个全新的产业即信息软件产业的形成和迅猛发展。信息化对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太空航天工业、海洋工程工业、生物工程工业都离不开现代信息业的支撑和导向。第三,信息化推动了服务业的新发展,信息技术提升了服务业的档次,也衍生出许多新的服务业行业,如信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服务、电子网络运营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等。信息化渗透到各行各业,促进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新的产业、新的行业不断涌现。

(五)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分工新变化

早在古代第二次、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就有了海外贸易,但那还谈不上真正的由国际分工引起的贸易。近代产业革命以后,各工业先进国家开始普遍采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手段对落后国家进行侵略和掠夺,在殖民者和殖民地、宗主国和附属国之间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国际分工。一般的格局是:工业先进国与农业落后国之间的分工,体现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的经济剥削。20世纪中叶和下半叶,世界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过长期斗争取得了民族独立。但是在经济上的依附性和贫穷落后依然存在。国际分工仍然体现了明显的差距,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是工业制造品,发展中国家是初级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矿产品。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主要生产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除了初级产品外,也生产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工业制成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的特点,发达国家在信息化和高科技产品领域掌握了优势,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发展了现代工业,成为重要的生产基地,这时的国际分工主要表现为技术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在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领域得到了大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领域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是否实现数字化、信息化、高科技化,成为国际分工中先进发达国家与后进发展中国家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谁掌握了高科技,谁就处于国际分工的高端,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优势地位,否则,只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和劣势地位。

近现代社会分工及其新特点为商品交换的新发展奠定了更加广阔而深厚的社会经济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