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再生产其他要素与交换的关系

再生产其他要素与交换的关系

时间:2024-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交换及其与再生产其他要素的关系一、社会再生产四要素商品交换与商业都是由交换演变而来。因为在生产中,人们必然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体。交换作为社会再生产的要素,它与生产、分配、消费等再生产的其他要素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再生产其他要素与交换的关系

第一节 交换及其与再生产其他要素的关系

一、社会再生产四要素

商品交换与商业都是由交换演变而来。要了解商品交换和商业,先要了解交换。

交换是再生产的要素之一。要谈再生产首先就要谈到生产。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人类要生存、繁衍和发展,就一刻也离不开消费。人类生活所消费的一切物质,都是依靠人类自身生产出来的。因此,为了维持人类生活和人类繁衍,消费一刻也不能停止,生产同样也一刻都不能停止。这种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反复进行的生产,就是再生产。也就是说,再生产就是生产过程的不断更新、不断重复。人类的生产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按照一定的结合方式进行的社会活动。因此,再生产总是表现为社会再生产。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再生产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

再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结合的过程。再生产从规模上来看,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是简单再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扩大再生产则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条件。再生产也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在再生产过程中,同时还进行着劳动力的再生产。

我们着重要分析的,是从再生产要素或环节进行分析的再生产。从再生产的要素或环节来分析,再生产过程包括四个要素或四个环节。它们分别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里的生产是指的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的首要要素;分配、交换、消费都是再生产的重要要素。

生产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在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通过劳动,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等物质财富的过程。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是物质资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们从事生产,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二者缺一不可。在这两个基本条件中,劳动者(人的要素)是主导的决定的要素,因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生产资料(物的要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过程的物质基础。这两个基本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少任何一个,生产都不可能进行。还应指出,生产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社会的生产。因为在生产中,人们必然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分配是指人们对社会产品所占有的份额或比例。劳动产品的分配,是劳动产品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比例细分给社会及其成员掌握和支配的一种经济行为。分配包括生产资料的分配和消费资料的分配。但是,先于生产的生产资料分配,例如生产工具的分配,显然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通常说的分配,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出来的产品或价值(即国民收入)的分配。一般来说,分配往往是指消费资料的分配。

交换是指人们相互让渡其活动和劳动产品的过程。交换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人类的原始社会早期,还没有商品,但是人们的活动还是具有多种形式,人们在集体中生活,每个成员必须互相交换自己的活动,才能共同生存并满足其需要。在商品出现以后,交换就是指人们在等价基础上的商品交换。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交换,就是指的商品交换。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这就是商品流通,简称流通。流通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或从交换总体上看的交换。因此,当今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

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使用或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生产工具、原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的消耗和劳动者活劳动的消耗。它本身包含在生产之中。生活消费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消费品的消费,其中主要是个人消费。通常所说的消费,就是指的生活消费,尤其是个人消费。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体。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要素,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一般来说,在再生产四要素中,生产是起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的。生产既支配着生产的对立规定上的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过程总是从生产重新开始。因此,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但是,分配、交换、消费等要素对生产也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或在片面形式上,它们对生产起着决定作用。

交换作为社会再生产的要素,它与生产、分配、消费等再生产的其他要素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交换与生产的相互关系

交换与生产的关系,总的来说,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反作用于生产,并在特定条件下对生产起决定作用。这是从静态观点抽象分析生产与交换关系的一般原理。

(一)生产决定交换

这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命题。从交换的内容来说,能够进入交换范围的,都是生产的产品。就是说,生产为交换提供物质基础和对象,因为如果没有生产,就不可能有进行交换的物质对象,也就不可能有交换。

具体来说,生产对交换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生产的社会分工,是交换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的社会分工,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资料不同所有者的出现。各个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社会分工,必然引起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换,没有社会分工,就不可能有交换。社会分工以及独立的互不依赖的不同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产生和发展,又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生产的发展所引起的。因此,生产决定交换。社会分工愈发展,表明生产力愈发达,独立的不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就愈密切,交换也就愈频繁,交换的规模也就更大,交换的内容也就更丰富、更复杂,交换的手段和方式也就更先进、更现代化。

2.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交换的社会性质。总的来说,有什么样的性质的社会生产,就会有什么样性质的交换。正如马克思所说:“私的交换以私的生产为前提”[2]。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私有制社会,但私有制的具体性质不同,因而也就有不同的私有制特征。奴隶制生产决定奴隶制交换,封建制生产决定封建制交换,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决定资本主义交换的性质。我国现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生产和交换都体现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特征。这是就总的状况而言的。由于生产和交换的关系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各种所有制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是错综复杂的,公有制生产不仅可以与公有制交换相联系,也可以与非公有制交换相联系;非公有制生产不仅可以与非公有制交换相联系,也可以与公有制交换相联系,因此,不应该孤立地、绝对地、片面地进行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机械对应。

3.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马克思对此有明确的表述。他说:“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3]这里,交换的深度是指人们对交换的依赖程度,具体表现为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交换的广度是指交换的规模和范围。交换的方式是指交换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手段。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取决于生产发展的水平、规模和生产的结构变化。生产发展的规模越大,水平越高,生产的结构越复杂、生产结构调整和更新越快,新商品将层出不穷,那么,交换的商品数量和品种花色规格就越多,交换的规模和范围就越大,人们对交换的依赖程度也越大,交换的组织形式、技术手段也就越先进、越现代化。

(二)交换对生产的重大作用

交换虽然从总的方面来说是由生产决定的,但是交换对生产也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具有重大的反作用的,在一定条件下,交换还能对生产起决定作用。

具体说来,交换对生产的重大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交换的规模影响生产的规模。交换的扩大可以推动生产规模的扩大,交换的缩小会引起生产规模的缩小。当交换范围扩大,即市场扩大时,它刺激着生产,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必然导致生产的分工更细,使生产得到更大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正说明了交换范围的扩大对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相反,当出现经济萧条、市场疲软或萎缩时,生产也就受到制约,出现生产下降、生产规模缩小等现象。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很明显地证明了这个道理。

2.交换的速度制约着生产的速度。速度与规模有一定联系,但又是不同的概念。交换的速度是指交换的时间快慢。交换速度加快,意味着在同一时间里可以交换更多的商品;或者同一数量的商品所需交换的时间比过去更少。交换速度加快,必然刺激生产速度也加快;交换速度放慢,也会引起生产速度的放慢。从社会再生产的时间来分析,社会再生产的总时间,是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的。流通也就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在社会再生产总时间一定的条件下,流通时间的缩短(减少)就意味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增加)。而流通时间的缩短,就意味着流通速度的加快。流通速度越快,流通时间就越短,生产时间就越多,生产速度也会加快,再生产的循环和周转也会随之加快。

3.交换的结构影响生产的结构。虽然一般说来,生产的结构决定着交换的结构,但是,交换的结构反过来又会影响生产的结构。交换的结构包括交换的商品结构、所有制结构、渠道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组织结构等等。生产的结构往往受到交换结构的影响而进行调整。当然,交换结构最终是受到消费结构制约的,因此,归根结底,生产结构最终要受到消费结构的制约。比如,交换的商品结构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品种、质量、规格、花色的偏好,生产者就要根据交换的商品结构来调整生产的结构,使之适应消费者的需要。

不仅如此,交换不仅对生产起重大作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起决定作用。马克思说:“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例如,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4]学术界一般把马克思所说的“片面形式”解释为“一定条件”或“特殊条件”。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交换对生产也起决定作用,已成为学术界的一种共识。

三、交换与分配的相互关系(www.daowen.com)

交换与分配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总的来说,交换与分配在社会再生产中都处于中间环节,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

(一)分配对交换的作用

分配对交换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生产水平既定的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分配状况,制约着交换的数量和结构,尤其是制约着市场商品供应的数量和结构。

固然,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因为能分配的只能是生产品。但是,产品是否投入市场用于交换以及交换的产品占生产品总量的比重,则受到分配状况的制约。在生产以自给为主的情况下,如计划经济时期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分配以内部实物分配为主,因而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换的产品所占比重很小,公社以实物分配为主的分配状况,制约着它进入市场商品供应的数量极为有限,结构也很简单。改革开放以后,废除了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推行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农产品商品率大为提高,农民生产的自给性分配比重大为降低,农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商品供给的数量大增,比重提高,品种增多,结构也有重大改变。这种情况在工业产品分配领域也有反映。

同时,社会产品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分配状况,也直接影响着交换的状况。这是因为,许多产品既可用作生产资料,也可用作消费资料。在社会产品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用作生产资料的比重过大,那么用于消费领域的比重就会缩小;如果缩小生产领域所占比重,则可以相对增加消费领域所占比重。这些分配情况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市场商品供应的数量和结构。

2.在一定的生产水平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分配比例制约着市场的商品需求。国民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比如一年),劳动者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是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进行的。国民收入首先是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形成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原始收入。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以后,还需要进行再分配,以保障社会所必需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军队、警察、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以及公益性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部门、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等)的正常需要。此外,国家和企业用于劳动保险、社会救济、对付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等社会保证基金,也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建立。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经济运动过程,经过多次分配与重新组合,最后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个大的部分。积累基金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也是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未来水平的物质基础。消费基金是用来满足劳动者当前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更为直接。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也有矛盾。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分配比例,有利于合理协调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做到二者兼顾。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分配比例,制约着市场商品需求总量和商品需求结构。积累基金的比例和结构主要制约着生产资料商品需求的份额和结构,消费基金的比例和结构,则主要制约着消费资料商品需求的总量和结构。

3.不同社会群体的分配状况和收入水平,对社会商品需求总量与需求结构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依靠对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剥削,攫取了社会财富的大部分,而劳动者的分配份额却相对很少,形成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的局面,对商品的需求结构相差极大。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还存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他们的收入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因而对商品需求的总量尤其是对商品需求的结构,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一般说来,低收入家庭,购买力水平也较低,但他们消费倾向很高,他们的收入几乎全部用来购买商品,他们对商品的需求主要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追求物美价廉的低档商品;中等收入家庭,购买力水平相对较高,他们的消费倾向也较高,他们的收入大部分也用来购买商品,他们的需求除了基本生活资料以满足生存需要外,也涉及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需求范围比低收入者要大得多,主要购买有一定品味的中档商品,并开始追求一定数量的高档商品;高收入家庭也可以称为富裕家庭,除了在基本生活资料需求上提高档次外,他们的购买力有较大部分是投向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他们的消费倾向虽然比前两部人略低,但也还是比较高的;富豪家庭,他们的收入很高,但消费倾向相对较低,他们的收入除了购买档次高的基本生活资料以外,对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追求是其主要投向,即使如此,他们还有大量的收入则不购买商品,其消费倾向最低。可见,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们,他们的分配状况很不相同,因而对商品需求的总量、尤其是对商品需求的结构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十六大报告提出:“……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5]中共中央关于分配政策的这一导向,对于改善分配结构,提高人民群众分配水平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它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交换总量的增长、交换结构的优化,尤其是对商品需求总量的扩大和商品需求结构的优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交换对分配的作用

交换对分配也有重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交换是最终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条件。分配所体现的人们对产品占有的份额或比例,要通过交换来实现。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更是如此。在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的分配是借助于货币来进行的。要使分配能够最终实现,还必须保证这种分配比例能够变成价值相当的社会产品。也就是说,积累基金要转化为相应的生产资料,消费基金要转化为消费品,都必须通过市场的商品交换,才能使所分配得到的货币转化为(购买到)相应的商品。流通部门在这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流通部门通过其商品交换活动,保证在市场上供应与国民收入分配比例相适应的生产资料商品和生活资料商品,就能使国民收入分配顺利实现。否则,国民收入的分配就会受到阻碍甚至不能实现。

2.交换对于实现和增加积累、扩大社会财富具有重要作用。积累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进步职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是如此。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是经济、政治、文化及各方面工作的第一要务。但是,要发展需要具备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条件。就经济发展来说,发展就是扩大再生产,即以比原有生产更大的规模、更快的速度进行再生产。而积累正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社会主义积累的基本来源,是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剩余产品,其价值表现即社会主义的剩余价值。但是,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条件下,这种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这种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既包括由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份额,也包括流通部门所创造的份额,它们共同构成为国家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经过一定的转换形式,变成社会主义的积累。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正是实现和增加社会主义积累、扩大社会财富、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快更好地实现的强大工具。

3.交换对于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有重要作用。交换可能引起社会产品的再分配,引起人们对社会产品占有比例或份额发生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商品交换中价格的调整变化。价格的调整变化,虽然不可能增加商品的总价值,但却能引起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消费者之间,以及城乡居民之间、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之间的再分配。例如,在国家定价的条件下,产品收购价值的提高,会扩大国家财政支出,却可以增加生产者的收入,体现了国家与生产者之间的再分配;在企业定价的条件下,商品销售价格的降低,会相应减少企业的收入,增加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顾客)的收入,实现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再分配。此外,在商品交换和商业运行过程中,流通渠道的变化、商业网点的调整、广告与促销活动的开展,也都会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发生一定的间接影响。同时,交换的方式、方法也对分配的方式、方法有一定影响。

四、交换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交换与消费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互相促进、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

(一)消费对交换的作用

消费对交换具有重大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消费为交换提供动力。消费需求始终是交换的直接推动器。没有消费需求,也就不会有交换。需求总是推动交换发展的直接动力。消费愈多,消费增长愈快,就能刺激和推动交换以愈益扩大的规模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质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而逐步提高的。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质量的提高,直接推动着交换数量的扩大和交换质量的提高,并通过交换对生产的作用,进一步刺激和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生产质量的提高。当然,消费的增长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又必须以分配的增长为必要条件。

2.消费为交换提供目的。交换本身不是目的,生产本身也不是目的,交换也好,生产也好,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消费。人们不能为了交换而交换,而是为了消费才进行交换。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消费为交换提供目的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再生产角度来说,消费是再生产的最终环节,是再生产得以重新开始的关键。没有消费,就没有再生产。因此,消费既为交换提供目的,也为生产、分配提供目的。二是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来说,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目的。生产、分配、交换都必须围绕这一目的进行运转。消费为交换提供目的的两层含义,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更为明确的目标。

3.消费的水平、结构,制约着交换的规模和结构。消费水平既包括消费总量,也包括人均消费水平。消费水平愈高,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就愈高,从而刺激交换规模的扩大;反之,消费规模就愈小。消费结构也制约着交换的结构,消费结构受到生产结构、人口职业构成、民族差异、地方特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特色等诸多因素影响。交换结构必须以消费结构为转移,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才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特色、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们各不相同的具体消费需求。同时,消费方式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交换方式的变化。

(二)交换对消费的作用

交换对消费也会起到重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交换是实现消费需求的必要条件。交换是生产以及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与消费之间的媒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与消费之间、分配与消费之间往往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有通过商品交换,产品才能进入消费。在生产、分配既定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需求,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通过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必须通过商品交换,去购买其所需要的各种消费资料,才能实现这种分配,人们的货币所得,才能转化为人们需要的各种消费品。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自给性消费的比重会越来越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以至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交换作为实现消费需求必要条件的作用就会更大。

2.交换的影响和结构,直接影响着消费的数量和结构。商品交换的数量是指投入市场的商品总量及其销售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商品交换的数量即进入市场的商品总量及其销售量也在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消费对商品交换的依赖性也更大。最明显的是农村,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人口的自给性消费占很大比重,商品性消费比重极小;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相继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人口的商品性消费比重大大提高,自给性消费比重大大降低,通过商品交换来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各种需要,已成为农村人民实现消费的重要形式。商品交换的结构主要包括交换的商品结构、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商品结构是交换结构的主要内容。交换的商品结构直接制约和影响消费的结构。交换的商品结构可以按不同的标志来分类。按商品的用途,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商品和消费资料商品;按消费品的大类,可分为吃、穿、用、住、文化、娱乐等类别;按商品的价格档次,可分为高档商品和中低档商品;按消费品的使用期限长短,可分为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按消费品对人们生活的密切程度,可分为基本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按消费品的性质,可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等等。每一种分类又可再分为若干细小的类别。交换的商品结构是否与消费需求结构相一致,直接影响着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合理安排各类商品的适当比例,使交换的商品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相适应,以满足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消费需要。交换的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所有制交换主体所占的比重。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商品交换和商业领域,既要发展公有制商业,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商业的发展。交换的组织结构,包括大中小商业企业组织的比例、商业业态及其布局、商业网点的区域分布等。交换的组织结构也对消费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

3.交换对消费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交换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消费的方式、方法和消费习惯,甚至引导消费潮流。这种引导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不良的。交换对消费的良性引导,可以促进消费者提高消费水平和档次,提高消费质量,促进消费文明程度的提高,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不良的消费引导则会败坏社会风气,诱发社会丑恶现象的孳生。因此,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里,交换(主要是通过商业)应该对消费进行正确的、健康的、科学的、文明的导向,引导消费者进行正当消费、健康消费、科学消费、文明消费,以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