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德育是德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德国的学校德育有着完备的制度,从国家的基本法、各州的教育大纲到学校的教育制度,都对道德教育做了明确的规定。学校德育总体培养目标是团队中个体的自我实现,形成个人与社会责任感,获得解决冲突的能力,掌握公民责任感以及基本伦理道德知识,形成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德国中小学校德育在内容上涉及生活道德、个人与行为关系、环境意识、公民教育、宗教教育、爱国主义、多元文化和世界意识。在教育方法上,随着以说教、灌输为主的道德教育方式日益低效,德国学校德育不断改革,在教学方法上越来越主体化、隐性化、生活化、多样化。
总体来说,德国中小学校的德育目标可以归纳为: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使学生能了解与他人共同生活的意义,团结友爱,唤醒和促进学生的宽容意识和民主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珍视生命、保障人权、具有责任心和道德判断能力,懂得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和争端,热爱祖国,乐于为国奉献。
在德国的道德教育中,政治养成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1968年,德国联邦会议规定,德国政治养成的目标是:①尽可能客观地向人们报道有关政治进程的事实和情况;②培养人们在政治上了解情况的意识和做出政治判断的能力;③促使我们在社会总的范围内认识自己的地位;④引导人们认识自由民主制度的基本价值;⑤培养人们采取政治行动的能力;⑥让人们了解民主准则的性质,实行民主制度。其中,青少年的政治养成由学校负责。
也有人指出,德国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德意志”精神。德意志民族以气质高贵、尊严、责任感、思维严谨周密著称于世。德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植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灌输爱国教育。
(一)宗教教育
在德国,宗教教育一直被看成德育的核心,宗教课程是学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主教和新教在教育中的影响最大。天主教主要以《圣宠论》、《教会论》、《教会史》、《基督教社会论》为教材;新教则以《圣经学》、《圣经史》、《信仰论》、《教会史》为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宗教教派除传授宗教信条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和传播其他指导生活的社会知识。例如德国五至十年级的宗教教育内容包括人的自然条件、冲突、局限和可能性,人的生活领域与自身、社会、政治的直接关系,人的独立观点、自身的同一性、社会范围内的语态,人与宗教及其他公共机构的关系。其中,对信仰发表见解、来自学生个体生活范围内的经验以及涉及宗教内容的社会问题、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是教学内容的重点。
(二)政治教育
德国把政治教育称为政治养成。在德国,政治养成教育主要由学校负责。而学校的政治养成教育工作主要通过“政治教育”课来进行。自从1950年教育部长常设会议做出决议以来,“政治教育”在所有州都被列为“必修课”。除了政治教育课以外,其他学科课程也发挥着政治教育的作用。这些课程加上课外和校外活动,构成德国学校政治养成教育的常规体系。(www.daowen.com)
(三)公民教育
德国学校开设公民课、社会课。这些课程主要承担以下职能:引导学生了解自由的民主制度的价值和法律标准,掌握政治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会对一些政治和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定,调动学生积极和尽责地参与公共生活。德国人有着很好的政治素质,人们熟悉民主政治的内容,热心政治活动,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选举。另外,德国人的集体意识强,认为个人有责任为所属集体的共同利益尽义务。这些都显示出德国人作为成熟公民的素养,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人在基础教育期间就接受了系统的公民教育。
(四)道德教育
学校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伦理课来进行。伦理课向学生传授基本日常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选取的内容大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如何与家人和睦相处,如何诚实和坦率地帮助有错误的同学,如何体谅和宽容他人的缺点,如何帮助残疾人和老人,等等。教师与学生一起,根据道德规范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共同提出符合道德伦理规范的办法。
(五)法制教育
德国的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都开设了法学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力求生动地阐述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观点和模式。如通过产权法、合同法和刑法等具体事例的学习,使学生们了解经济发展是受一系列法律条文制约的;让学生借助法律文本,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案件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法律制度、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条约的缔结过程及违约所应承担的责任,理解法律的保护作用;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六)性教育
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就很重视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每年教育部都出台专门的性教育指导纲要,各中小学校也会为性教育设计专门的教学计划。联邦教育部和各州教育部门对学校性教育的目的、方式和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德国教育部门将性教育作为综合性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展开,在五至十三年级的生物、社会、宗教、国语、美术、音乐等教学中安排性教育的内容。内容包括:人类的性交、妊娠、生育,青少年的性问题,性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社会基础与法律基础,性的社会伦理问题,有关性犯罪的刑法规定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