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美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4-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简单介绍对美国的思想道德教育有重要影响的几个流派,以期通过道德教育理论能够对美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杜威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

美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美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美国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非常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道德教育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在此简单介绍对美国的思想道德教育有重要影响的几个流派,以期通过道德教育理论能够对美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一)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其实用主义哲学教育思想对美国近代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杜威主张根据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展开思想道德教育,反对和现实社会脱节的道德教条灌输。杜威认为,应该严格区分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前者是指人们关于道德的认识,它只能帮助人们进行道德判断,但是却未必能够影响到人们的道德行为;后者指人们关于道德行为的价值观念,它往往会成为影响人们行为动机的重要因素。道德知识可以通过传授获得,但是道德观念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杜威非常重视现实的社会生活对人的道德行为的影响,认为真正有效的道德教化必须隐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实际生活的熏陶、教化而来。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是为了形成人们心目中的道德观念,培养人的自我控制能力,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掌握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而是能够促使人们去实践正确的行为。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过设置生动真实的活动场景,让受教育者在其中领会到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从而掌握基本的道德实践能力,成长为合格的公民。因此,杜威认为教育者必须和受教育者作为平等的参与者相处,了解受教育者的兴趣和观点,引导受教育者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强化良好的道德规范。

杜威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首先,必须通过现实中的道德困境来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能力。教育者直接把现实中的道德困境展现给受教育者,激发受教育者对道德问题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受教育者对道德困境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能力;其次,要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到各个学科各个方面的教育之中。因为道德观念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调,在各种场合全方位地渗透道德教育的观念;最后,要注意结合被教育者的情感反映,因势利导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向善冲动。因为道德抉择更多地关涉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两者都必须在受教育者的情感中才能够充分培养。(www.daowen.com)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

道德认知理论,是以美国道德教育学家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在吸取了杜威的实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皮亚杰(Jean Piaget)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道德认知理论是西方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一个道德教育理论派别,直到今天仍然对西方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科尔伯格根据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发展了道德两难判断法,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对问题的不同回答,他把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与道德发展能力分为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每个水平层次和道德阶段之间是循序渐进的关系。三个阶段主要是指前世俗水平(9岁以下)阶段、世俗水平(10~19岁)阶段和后世俗水平(20岁以后)阶段。前世俗水平阶段主要关心人物行为的具体后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它又包括两个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主要关心此事的道德行为会不会受到惩罚和批评;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阶段,主要关心此事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自身欲望的满足是道德判断的落脚点。世俗水平阶段开始较多地关心他人的需求以及满足社会对自己的期望。世俗水平也包含两个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把自己能否受到他人的喜爱、赞扬和肯定作为行为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维护社会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意识到个人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不但能够自觉地遵守现有的社会规范,而且还要求他人同样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后世俗水平阶段开始意识到社会道德形成的本质,并且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坚守普遍的道德原则。后世俗水平同样包括两个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能够认识到社会道德规范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存在可以改变的余地,并将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而变化;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能够从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对道德行为加以判断,有秉持高尚道德和牺牲精神的信念,并且可以超越现实的道德规范对道德的本质做深入思考。

科尔伯格的研究说明,各个水平阶段之间的道德认知是有着本质差别的,每个水平阶段都代表着新的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而且各个道德水平阶段的出现是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出现的,因为每个阶段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的。可能会存在不同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但是只能部分改变其内容或者发展速度,而不会改变其发展的先后顺序。即使在同样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发展的速度和认知的水平的不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