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一片冰心是梅花
(语文社S版二年级上册)
诗词呈现
梅花
唐·王安石
墙角数枝桥,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文本细读
作者王安石当时正处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仍然积极力主改革,因此,非但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反而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其孤独的心态和艰难的处境,与梅花共同之处自是可知的。这首小诗看似平白浅显,实则意味深远,它告诉人们坚强高洁的人格才最具伟大魅力。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其意大致为,在墙角的地方,有几枝梅花正在那儿冒着严寒默默地开着。“墙角”,说明“梅”生长的环境极为偏僻,换言之,就是告诉人们,这几枝“梅”所处的环境不佳,地位卑微,无人赏识和眷顾,但依然凌寒开放。正如陆游《咏梅》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一样,梅花不择地势,不择土壤,方寸之地足以,尽管并无人眷顾与赏识。第二句是第一句意思的进一步加深。“凌寒”,即迎着严寒,冒着风雪。“独自开”,即孤独地默默地开放,意在告诉人们,那梅花不仅不择地势和环境,更可贵的是它还不畏严寒,不畏孤独和寂寞,不向严寒低头,不向风雪弯腰,坚韧、倔强、刚强、高洁。
读到这里,我们应该不难体会诗人的用意了,从字面上看,诗人是在描写梅花,赞美梅花可贵的品性,实则在字里行间渗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在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隐喻像诗人自己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那些人,为国家强盛不畏排挤和打击的那些人。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两句诗的大概意思是说,那墙角处挂满枝头的花朵远远地望去就知道不是雪,因为那梅花淡淡的幽香早已经一阵一阵地飘过来了。“遥知”,即远远地就知道。这一句说的是一个结果,与下句的“为有暗香来”构成了一个倒装的因果关系的句式。“暗香”,即梅花淡淡的隐隐约约的幽香时断时续地飘散开来。“暗香”一词在前人的咏梅之作中时有出现,在王安石之前同一朝代的诗人林逋在他的《山园小梅》中就曾有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佳句,但由于表现的是其出世的自命清高的思想情怀,这与王安石是截然不同的。王安石虽然借用了其诗句之“暗香”一词,但其目的在于赞美梅在“香”这方面胜雪一筹的特点和梅花不畏严寒、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高贵品格。
这首小诗在写法上主要得力于语句的朴素自然。全篇没有一丝刻意雕琢的痕迹,也没有晦涩难懂的典故,语句浅显平白,如话家常,而意蕴却深远悠长,耐人回味。
一、初读明意
1.导语激情、揭题: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对梅花情有独钟,敬佩之至。因此有“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佳句,北宋诗人王安石咏颂的《梅花》流传至今。
2.教师配乐范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齐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自由读,画出难理解的字词:数枝、凌寒、遥知、暗香。
5.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或查阅资料,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学习。
6.检查交流自学情况:鼓励学生做小老师,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适当点拨。(www.daowen.com)
二、细读入境
1.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2.边读边思考:梅花在什么季节开放?你从哪个词知道的?梅花有哪些特点?你从哪一个词知道?
3.让学生运用“读、想、画、议”的学习方法理解上述问题。
4.引导归纳梅花的特点。(生命力强、不畏严寒、洁白无瑕、清新淡雅)
5.教师配乐描述,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很多树枝光秃秃的,几片黄叶蜷缩在枝头,小草早已脱下绿装,枯萎了,百花早已被寒风吓得无影无踪,大地一片荒凉、萧条。此时,诗人抬头一望,墙角树枝上的“白雪”使他为之一振。那洁白赛雪的团团梅花正俏立枝头,显得那样清新、那样淡雅,春的气息、春的生机正孕育于枝头。那“凌寒独自开”的顽强生命力,打动了作者的心弦,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6.指导学生再次朗读这首古诗。(借助音乐渲染情境)
三、精读品情
1.让学生自由练读,然后说说自己最欣赏的词语。
板书:墙角、数枝、凌寒、独自、不是雪、暗香
2.引导学生品味、推敲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说明生命力极强的梅花不惧严寒俏立枝头,形单影孤。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诗人凭借飘来的幽香,才知道那树枝上的白雪原来是纯真无瑕的梅花。梅花在大雪中孤芳自赏。
3.让学生转换位置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说说内心感受。
4.指导学生带着欣赏、回味的心情再读诗句,并思考:全诗抒发了作者对梅花怎样的情感。
5.交流、归纳:体会诗人对梅花纯真无瑕的品格和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6.指导学生带着赞美之情再读全诗,可让学生适当做些动作,抒发内心感受,把内部语言外化。
四、熟读悟理
1.在学生反复读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背诵竞赛。
2.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讨论:作者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作者是借梅花来表现自己在逆境中坚韧不拔、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心态。(借景抒情)
3.加深理解。布置学生找王冕的《墨梅》读一读,体会王冕笔下的“墨梅”与王安石笔下的“梅花”有何异同。
4.让学生谈谈自己从两首写梅花的诗句中学到了什么样的道理。(体会“不同桃李混芳尘,要留清气满乾坤”的人生哲理)
5.指导学生带着对诗人的敬佩之情再次诵读这首古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