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乞巧:情人节的穿梭时空

乞巧:情人节的穿梭时空

时间:2024-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农历的七月七日是乞巧节,这是中国人最具情感色彩的节日之一。“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早在五世纪以前,中国民间已有“乞巧节”。人们为这种人性的回归,创造了一个美丽凄迷的仪式,于是“七夕”成为超越时空的“情人节”。林杰五岁即诗名动天下,《乞巧》是他六岁时的作品。这是乞巧最普遍的方式——对月穿针。

乞巧:情人节的穿梭时空

乞巧》:穿越时空的“情人节”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诗词呈现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文本细读

这是林杰六岁时的作品,源于中国古代一个美丽迷人的民间爱情传说。中国农历的七月七日是乞巧节,这是中国人最具情感色彩的节日之一。

“七夕今宵看碧霞,牵牛织女渡河桥。”这个节日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诗经·小雅》有记载,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郎织女的传说。相传织女本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小女儿,偷着下凡洗澡,与勤劳忠厚的牛郎结为夫妻,男耕女织,情深义重。但是好景不长,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牛郎拉着自己的儿女,上天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出现,将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相向而泣。他们的忠贞感动了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他们相会。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一段天人结合的爱情故事,充满了馥郁甜蜜的人情味,洋溢着农牧社会伦理道德色彩。

由这个传说,民间产生了很多民俗活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早在五世纪以前,中国民间已有“乞巧节”。所谓乞巧节,指每逢农历七月初七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人们都在庭院里摆设瓜果,女孩们来到花前月下,虔诚地向夜空膜拜,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祈望上天能让自己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望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同时,女孩们还要对着半弯月亮,把红丝线从七个或九个针孔穿透过去,如果成功,就意味着乞巧应验,爱情有望。

这首童年之作,质朴又诗意浓郁,乞巧节场面跃然纸上。诗人从大处着眼,前两句先写七夕之夜仰望星空,心儿和星空同样澄碧如洗的美妙时刻。人们一颗一颗地细数着漫天星辰,搜寻着牵牛织女星,搜寻着那条闪烁着奇异光彩的鹊桥。这很像电影的大全镜,缓慢而又深情地移动着,万里星空尽收眼底。诗作的后两句具体表现家家户户仰望星空,祈望幸福,以及女孩们在月光下极其虔诚地穿针引线寄托情思的动人场景。

牛郎织女的故事缠绵悱恻,凄美动人。人们为这种人性的回归,创造了一个美丽凄迷的仪式,于是“七夕”成为超越时空的“情人节”。

作者链接

林杰,字智周。少聪慧,出口成章,人称神童。父亲林肃是闵府大将,性善。林杰五岁即诗名动天下,《乞巧》是他六岁时的作品。他的短暂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相传十七岁时,他见白鹤而突然得病死去。

教学策略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过什么节日最开心?(学生自由说)那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学生自由说)像元宵、清明、重阳这些节日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了,不过这里有一个节日你肯定觉得新鲜,很多人都还没听说过呢!找到了吗?对啦,那就是乞巧节。

二、初读自悟,整体感知

1.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很多文人墨客在乞巧节这一天留下了诗篇。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其中的一首,题目就叫——《乞巧》(课件出示古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诗的作者林杰?(学生说,教师作补充。)

2.林杰的诗非常优美,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可得好好地品味一番。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切记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还要注意读准字音。(学生练读)大家仔细听听,他读准了吗?谁能像他一样读?(指名读,评议。)

3.仔细瞧瞧诗的第一行,有何发现?对!它们都念:xiāo。(宵—霄,教师用点标出来)两个字读音相同、意义却不同。(课件出示选择题)你觉得它们在诗句中是什么意思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你看到的是怎样的天空呢?(课件出示夜空图)那“碧霄”指的就是什么呢?我们再来读这一句诗,注意体会两者的不同含义。其实“霄”字在字形上已告诉我们它的含义,因为雨是从——(学生说)天上落下来的。刚才我看到还有好多同学想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建议大家一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学生齐读)

4.春节拿压岁钱,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赛龙船,那乞巧节人们又忙什么呢?请你自学课后资料袋的内容,结合插图(课件出示乞巧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www.daowen.com)

(1)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那天”是指哪一天呢?农历七月初七又叫“七夕”,所以乞巧节又称为七夕节

《牛郎织女》这个传说源于古人的天文知识(课件出示天文图),汉代以前牛郎和织女只不过是银河两岸星星的名字而已,当历史进入西汉时,牛郎织女才由星名变成了神话人物。

这个美丽的传说你以前一定听过、看过,谁愿意为大家讲一讲?(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补充。)

相传在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父母死得早,只好以放牛为生。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几位仙女一起下凡游玩。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织女便偷偷地留在了人间,与牛郎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可好景不长,王母娘娘知道了这事,有一天突然飞临牛郎家,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皮,挑着自己的儿女,上天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谁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银河(课件出示拆散图并圈字)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泪眼相望。他们的忠贞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课件出示相会图并圈字),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王母娘娘没法子,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那天在鹊桥上相聚。(板书:鹊桥相会)

诗中的哪一句提到了这个美丽的传说?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一行诗的意思吗?(指名说、同桌说)

(2)向织女乞巧。

为什么要向织女乞巧呢?(心灵手巧)织女的手到底有多巧?(学生说,教师补充)

织女能织出五彩的锦缎,光得像粼粼波动的湖水,亮得比天上的云霞还耀眼。凡间的老百姓给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她织的花,红似火,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蜜蜂翩翩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人们都对织女的云锦啧啧称奇,怪不得有那么多的姑娘向织女乞巧。

(3)乞巧方式。

其实乞巧的方式远远不止这些。各地区的乞巧方式多种多样、趣味无穷。哪一句诗讲到了姑娘们在乞取智巧?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对极了!这是乞巧最普遍的方式——对月穿针。(板书)

每家每户的姑娘都在家门口、小院里向织女乞巧,想想看,她们还会在什么地方呢?(学生说:在田野,在山坡,在河边,在花园……)是的,在所有能够看得到月亮的地方,姑娘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她们穿得多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几万条)真的有几万条吗?(没有)那是多少条?(很多很多)还有哪里可以看出少女们穿的红丝很多呢?(穿尽)数不清的红丝线都穿完了,可见姑娘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对这一句诗的理解。(同桌说,指名说)

小结:结合资料袋的内容,我们对古诗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凡间的姑娘们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纷纷向织女乞求,希望自己也有一双巧手,能做衣服鞋袜,能绣花织布,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现在回过头来看“乞巧”,你明白它的意思了吗?

5.整首诗的意思你理解了吗?谁来讲一讲?老师是这样理解的,请你读一读。(课件出示)

三、品读鉴赏、熟读成诵

1.朗读指导:浩瀚无边的夜空,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两边,遥遥相望,只有在七夕的晚上“渡河桥”来相聚!月光下,姑娘们又不厌其烦地穿着红丝,以求得一双巧手。看到此情此景,诗人林杰忍不住吟诵道: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你能读好这首诗吗?(指名读、男女赛读、分组合作读)

2.勤劳的牛郎、痴情的织女、热心的喜鹊、美丽的神话故事以及姑娘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有的同学都已经闭上眼睛,仿佛沉醉于诗中,想必他一定是背出来了!同桌之间先比一比,看谁背得好?谁愿意试一试?最后咱们一起来背一背吧!(学生齐背)

3.光会背还不行,看看你到底有没有真正掌握,请你完成作业本第四、五两题中有关这一首古诗的题目,看谁做得又好又快?

四、拓展延伸,日积月累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和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节有关的古诗。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民间传说,又学会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课前你还收集了哪些民间传说故事,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传阅,从中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