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诗词文本细读与实践策略技巧

古诗词文本细读与实践策略技巧

时间:2024-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真西子诗词呈现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联系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来看,两句所摹写的正是当天先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真实景观。苏轼本人对这一比喻也很得意,曾在诗中多次运用,如《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诗有“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词文本细读与实践策略技巧

《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真西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诗词呈现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文本细读

苏轼于宋神宗四年(1070%年)至神宗七年(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期间,曾写了大量咏西湖景物的诗,这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它的晴姿雨态。首句写晴日照射下荡漾的湖波,次句写雨幕笼罩下飘渺的山影。联系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来看,两句所摹写的正是当天先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真实景观。联系同题第一首诗的前两句“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来看,那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山是水,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读者不仅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以想见诗人挥毫时的兴奋情状及其洒脱开阔的胸怀。

后两句,诗人没有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美人有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是因为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罢,对西子来说,浓妆也好,淡妆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色。对这个比喻,今人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人偶有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和诗的空灵美。

这里,诗人抒发的是一时的才思,但这一比喻如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所说:“遂成为西湖定评。”从此,人们常以“西子湖”作为西湖的别称。苏轼本人对这一比喻也很得意,曾在诗中多次运用,如《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诗有“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句。后人对这一比喻更深为赞赏,常在诗中提到,如武衍在《正月二日泛舟湖上》诗中就说:“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王文诰在《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中称这首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名篇”,更是充分肯定了它的文学艺术成就。而这首诗的特点之一是它的概括性特别强。它写的不是西湖的一处之景或一时之态,而是对西湖的全面写照和全面评价,因而它就具有超越时间的艺术生命,一直到今天还浮现在西湖游客的心头,使湖山因之生色。

作者链接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被后人合称为“三苏”。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学士,但曾在官场上几经沉浮。他在散文、诗、词、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感情奔放,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

教学策略

一、设情境,导入课文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有奔流不息的江河,有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在游览祖国名山大川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佳句。你都知道哪些呢?(自主交流)

2.是啊,就在昨天,我们刚刚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游览了安徽的天门山。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望天门山》。

3.今天,我们就一起到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浙江杭州去,欣赏西湖秀丽的风光。

4.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教师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简介:苏轼,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杭州太守三年,苏轼对杭州美丽的西湖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不仅写了三百多首诗赞美西湖,还十分重视疏浚和整修西湖。后人为了纪念苏轼的功德,把这条长堤称作“苏公堤”,又叫苏堤。“苏堤春晓”为西湖十大景观之一。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1.学生自主借助拼音初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齐读古诗,正音。(www.daowen.com)

3.指名读诗,进一步正音,读通诗句。

学生齐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二、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1.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2.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重点理解“潋滟”“空蒙”“西子”等词。

(1)“潋滟”:指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你见过这种景象吗?来描述一下。

金色的阳光照在水面上,好像,又好像。这种景象美不美?正如诗中所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空蒙”,山中云雾迷茫。

在细雨中,西湖岸边的许多山峰都变得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出示图片)好像,又好像,景色非常的奇妙。雨中的群山是一片迷茫,那么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诗人在另一首诗《望湖楼醉书》中这样写道: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湖的雨,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据说,当年的白蛇白素贞就是在西湖的断桥上与许仙相遇,在一阵忽如其来的风雨中,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西湖的雨,是不是很神奇?

现在,我们就与诗人苏轼一起站在湖边上的凉亭内,看着天气变化中晴天和雨天西湖的不同风光,诗人不禁脱口吟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西子,越国的美女,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原来是一个洗纱女,传说她天生丽质,在洗纱时,水中的鱼儿见了她的容貌,都羞得赶紧沉入水底,所以人们都说她有沉鱼之美。西施有一个心痛的病,所以人们常见她做捧心的动作,就是这样,人们也认为她是那么楚楚动人。她有一个邻居叫东施,长得极丑,看到西施连心痛的样子都让人夸奖,心中很不服气,她也逢人就做出心痛的样子,却让大家见了远远躲避,这就是“东施效颦”的成语故事。

西施无论是浓施粉黛还是淡妆,总是那样美丽动人,西湖不管晴天还是雨天,都是那样美妙无比,令人神往。一个是绝代佳人,一个是天然美景,这个比喻实在是很奇特,后来这个比喻得到大家的公认,从此,“西湖”又叫“西子湖”,而这句诗也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

三、再读古诗,读出诗情

诗之美,美在音律动听,美在语言优美,美在画意绵绵,精练的二十八个字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咱们配上动听的音乐,让我们在《平湖秋月》的古韵中,再次品味苏轼的西湖情怀。

1.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读出赞美之情)

2.这么美丽的西湖风光,这么优美的诗句,让我们大家永远地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吧!(生自由背诵,齐背)

四、总结古诗,拓展延伸

关于西湖,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和独特的景致,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苏堤春晓、断桥残雪、三潭印月等都是西湖十大景致之一,很多诗人也像苏轼一样对它情有独钟,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来赞美它秀丽风光。课后我们可以继续收集有关西湖的相关资料,举办一个小小西湖展览会,好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