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诗词细读实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古诗词细读实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时间:2024-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独具异彩的写景诗诗词呈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净慈寺,杭州西湖边上的一个古寺,今存。林子方,作者的朋友。这首诗写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美好的情怀。这节课我们再来欣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能受到荷花的美丽所感染,他们没有太多伤感,所以不写。

古诗词细读实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独具异彩的写景诗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诗词呈现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文本细读

从诗题看,这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友时即景发兴之作。净慈寺,杭州西湖边上的一个古寺,今存。林子方,作者的朋友。这首诗写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美好的情怀。西湖的美是多彩多姿的,该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去描写她的美呢?绝句这种短小精粹的诗体,不允许作者面面俱到地铺叙。于是,诗人选取了眼前所见的莲叶、荷花,予以集中描绘。头两句,概括抒写西湖的六月,六月的西湖,切时切地。他指出六月西湖的风光毕竟不同他时他处,即不同于西湖的其他时节,不同于六月的其他地方。这就有力地吸引着读者,把读者的思绪带进西湖美景中去。四时,通常指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应当理解为六月以外的时节。

怎么个不同呢?三、四句,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碧万顷、连接天日的荷塘景色:那碧绿色的莲叶,极目一望,无际无涯;在这莲叶中间,挺立着一朵朵红得特别出色、红得特别艳丽的荷花。荷花为什么这样红?因为朝阳映照其上,增添了无限光彩,所以显得如此美丽动人。这两句是对偶句子,“莲”、“荷”本是一物,而诗人把二字错开使用,避免了重复,可见其苦心。莲叶“无穷碧”是“接天”的结果,荷花“别样红”却是“映日”所致。

在这里,我们看到古代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善于捕捉典型形象入诗,随物赋形,敷色设彩。杜甫写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牧写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运用色彩相互衬托的典型例子。杨万里的这首诗也是这样,抓住红日照耀下的莲叶、荷花来描写,莲叶“碧”而无穷,荷花“红”而别样,红绿相映,荷日生辉,使形象和色彩百倍明亮起来。

历代描写西湖的诗词不少,流传下来的篇章在艺术构思、表现手法上少有雷同,富于创造。柳永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名句,苏轼有《饮湖上初晴后雨》名篇。苏诗表现了西湖在晴天和雨雾中的变幻景象,并且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比喻,为西湖写下了千古绝唱。杨万里这首七绝写在苏轼之后,却又找到了新颖的构思,从而创造了不同于苏诗的独特的意境。此诗色彩鲜丽,境界开阔,情意酣畅,语言却平白如话,别具一格。这说明即使是表现已被人写过无数遍的题材,只要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写出自己独有的感受,也是能够翻出一番新意来的。

作者链接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南宋杰出的诗人。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通俗易懂,时称“诚斋体”。

教学策略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自由地背诵上节课学习的描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2.导入新课:苏轼笔下西湖美景晴雨皆宜,脍炙人口;杨万里的这首赞美西湖的诗也同样流传千古,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在不同诗人的眼中西湖又该是怎样不同的美丽呢?这节课我们再来欣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看朗读视频(课件出示)。

2.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读一读,并相机指导正音。

4.齐读古诗。

三、运用方法,再学古诗

1.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

2.全班共同进行探讨、交流,读懂古诗。(www.daowen.com)

(1)能说说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吗?(美)

(2)美在哪儿?用你的话说说好吗?(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呢?(接天无穷碧)

“接天”是指荷塘与天边相接。那“无穷碧”又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是照应“接天”,指范围广;可能是指很绿,绿得很美,绿得难以形容;也许是指有很多种不同层次的绿:深绿、浅绿、淡绿、草绿、浓绿。)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此诗除赞美西湖的“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外还赞美了西湖的什么呢?(阳光下的荷花,格外红艳!)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呢?(映日、别样红)

“映日”是什么时候的日?你是怎么知道的?“别样红”是什么意思呢?(特别的红,不一般的红,红的有层次,有变化。)

这景色多美啊!用你自己的话把这两句诗的意境说出来好吗?

(4)指名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

(5)同学们对这两句话理解得很好了,相信你们也能读好!邻桌之间相互诵读。指名读。

(6)课件出示配乐荷花景图组。

(7)再读一读这两句诗好吗?(课件:以莲叶荷花为背景的古诗)

正因为西湖六月的荷叶无穷的碧、荷花别样的红,所以诗人一见到这美丽清新画面就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引读一、二两句。

(8)赞西湖。(先试一试再指名说,注意“赞叹”的情感。)

相机理解诗中的“毕竟”、“四时”。

3.想意境,悟诗情。(课件出示)

(1)同学们,假设你就是杨万里。当你和友人畅谈一夜后,从寺中走出,一幅清秀幽雅的荷花图跃入眼帘,你会吟诵……(学生朗诵古诗)

当你和友人漫步岸边、与友人依依惜别时,阵阵荷香迎面飘来、浸入心脾,你会不由自主地吟诵……(学生朗诵古诗)

当你和友人荡舟湖中,从层层叠叠的荷叶中穿梭而过依依话别时,忽见阳光下的荷花竟如此晶莹剔透,你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学生朗诵古诗)

(2)同学们,这首诗题为送别,可诗中却一字未提,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能受到荷花的美丽所感染,他们没有太多伤感,所以不写。荷花是西湖六月的最大特色,诗人想让友人记住这满湖荷花,记住他今天的送别之情。

(3)让我们继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闭上眼睛,在头脑中绘制一幅西湖荷塘的水墨画。想象着这么多美丽可爱的荷花荷叶就在你的眼前,清风徐来、荷香阵阵,同学们,你们瞧见了吗,那满塘的荷叶(挨挨挤挤、错落有致、随风摇曳)再看那星星点点的荷花(亭亭玉立、暗香浮动、娇艳动人)。此时,你自己就是一朵荷花、一枚荷叶,荷塘里的一汪池水,荷花上的一只蜻蜓,用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你的动作一起来背诵这首古诗吧!

(4)配乐背诵。

四、总结升华,拓展意境

1.比较:同样是写西湖,这首诗与《饮湖上初晴后雨》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两首诗虽都是写西湖,却因描写的角度不同而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西子”之美。一个是从绝妙的天气入手,一个是从季节的对比特写。不论是哪首诗,都令人产生对西湖的向往之情。

2.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古诗,了解了其中的内容,特别是掌握了诗人在构思中的奇妙之处,其实,古诗中描写夏天,描写荷花的还真不少,可以从课外书籍或网上查查,去读读,我相信你们在读中,一定会有一个伟大的发现,同时还会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瑰丽,可以从中得到美的感受。

3.拓展:

(1)写夏天的诗,画夏天的画,把你对夏天的感受抒发出来。

(2)结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歌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编一个小故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