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宿新市徐公店》:儿童诗的饶有诗趣

《宿新市徐公店》:儿童诗的饶有诗趣

时间:2024-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宿新市徐公店》:饶有诗趣的儿童诗诗词呈现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而今投宿异地,新来乍到的诗人被此处的田园风光吸引住了。杨万里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则能用诗人的诗心去发掘、表现儿童的童心,并唤醒自己久睡的童心,着力刻画了人们所见到的趣事与所感受到的趣味。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

《宿新市徐公店》:儿童诗的饶有诗趣

《宿新市徐公店》:饶有诗趣的儿童诗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诗词呈现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文本细读

此诗绘景写人,堪称佳作。描绘乡村图画,关键是要找出乡野间那些富有特色的景物。疏疏的篱笆,幽深的小径,树头未成阴的绿叶,诗人信手拈来,巧妙自然地结构在一起。层次疏密相间,深浅有致;色彩浓淡适宜,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在宋代诗人的笔下,农村生活总是那么富有诗意,令人神往。其实,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农民根本无闲情逸致去栽草植花,点缀生活,况且,茅檐竹篱也并非什么“世外桃源”,农民的境遇其实是苦不堪言的。因此,与其说是农村的景美,还不如说这美景是着上诗人的主观色彩,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人杨万里,行路匆匆,虽说沿途“妙山妙水看不足”,但大多是过眼烟云,难得景物深趣。而今投宿异地,新来乍到的诗人被此处的田园风光吸引住了。他巡行阡陌,漫步田野,在领悟了乡村秀丽安谧的乐趣之后,继续用他独具的慧眼,寻觅着自然界更为动人的一幕。

在自然界中,最能使画面显示生机的,莫过于天真烂漫、充满活力的儿童了。况且,天真活泼的稚童,常常会撩起诗人久已告别的童心,使之更多地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杨万里在《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里化用白居易的“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的诗意吟道:“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以表达其悠闲忘忧的情怀。显然,诗人由儿童的嬉戏,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进入了“忘我之境”。

与上面诗句相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采花无处寻”两句,写儿童的行动更为具体,反映其心理也更传神,诗味也更浓。诗人既直接刻画了孩童追逐黄蝶的生动情状,又拟人化地着力描绘了黄蝶与孩童有意逗趣。瞧,黄蝶似乎看透了小家伙们的心思,故意飞入黄花之中,以一片金黄作为自己的天然保护伞;而孩童呢,则被那一色的花、蝶弄得眼花缭乱,任其睁圆双目,聚精会神,也辨不清哪是蝴蝶,哪是菜花,只好目瞪口呆,露出懊丧无奈的神态。而我们的诗人,此刻也许会忘却身份,回到童年,来到菜花面前,来到孩子们的中间。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的这首《夜书所见》,用儿童挑灯篱边捉蟋蟀的无忧反衬诗人客居在外的愁思;“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朝高鼎的这首《村居》,是用放纸鸢上蓝天的活泼儿童衬托出春光的明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代诗人雷震的这首《村晚》,用牧童短笛的袅袅余音渲染了村居生活的意趣和山村迷人的暮景。杨万里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则能用诗人的诗心去发掘、表现儿童的童心,并唤醒自己久睡的童心,着力刻画了人们所见到的趣事与所感受到的趣味。在宋代注重“苦心经营”的江西诗派风靡盛行之际,出现了如此清新自然的诗作,确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作者链接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南宋杰出的诗人。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通俗易懂,时称“诚斋体”。

教学策略

一、复习引入解诗题

1.看图说话。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

2.看图背诵。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请你背诵给大家听。(学生背诵《小池》)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杨万里)

3.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4.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5.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测学生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学生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引导理解“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请你说说这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6.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意思把诗题读正确。(指导根据意思停顿,读好诗题)(www.daowen.com)

二、看图初读知大意

1.故事入诗。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读后交流,把生字“篱”、“疏”、“未”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指名读,齐读。)

2.了解景物。自由读,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交流。(预测学生能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花”“儿童”“蝴蝶”;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指的就是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联系《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3.再读诗句,读通顺。

三、难点理解明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的篱落

()的小径

()的儿童

()的蝴蝶

()的菜花

()的树

2.读诗句,诗句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景物的?说一说。(交流: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指导联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

“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也有“无”指“没有”的意思?(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惜细流、乡音无改鬓毛衰。)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四、吟吟诵诵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交流说诗句的大意,不求统一: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叶子还没成荫。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预测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色彩明艳,景色美丽;儿童天真,蝴蝶活泼,生机盎然;径深人少,田园清幽。)

3.配乐读诗。(播放古筝曲)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地背诵)

五、图文对照编故事

1.这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镜头。你仔细看,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听。

(附片断: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

2.课外作业:这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集故事,请你先把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再把诗句编成故事说一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