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诗词文本细读与实践策略:70篇解读

古诗词文本细读与实践策略:70篇解读

时间:2024-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古诗词文本细读与实践策略:70篇解读

《池上》:入情入境探寻意蕴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诗词呈现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文本细读

白居易的《池上》通篇不用典,不事雕琢,语言畅晓如话,又极富儿童情趣,不仅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其实也表现了人类的天趣。一首写孩子的“小诗”,却打动天下所有的“童心”。小诗很有叙事性。你看,诗作的前两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写一个小孩子趁成人不注意,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去采莲归来,仅仅十个字,人们就恍如亲眼看见小孩因心虚,或者自鸣得意,一边撑船,一边左顾右盼的淘气样儿,甚至也看见了成人——更可能是诗人藏在一处看着小孩偷偷坏笑的样子。诗作的语言是浅白的,诗作的意蕴却绝不浅白,诗有真情,才会真美,才会打动一切读者,凡刻意为之的“童诗”可能就没有好诗,白居易体验到了赤子情怀,他的作品才具有普遍意义。诗中描写的场景可能很多孩童都经历过,因而贴近生活,易于理解,而且由于诗作表现了孩子和成人都有过的一心想做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情的本能冲动的微妙心理,以及人类在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冒险与幼稚。

如果说诗作前两句主要表现孩子偷着去采莲的动作,那么,后两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就巧妙地从心理角度揭示了孩子的天真。你看那孩子,自以为行动机密,又收获颇丰,驾着小船一路疾速,闷头向前,原以为不会被人发觉,谁知小船儿驶来冲得水面浮萍两边散开,水面出现一条长长的银色水线,什么都露馅了。清亮亮的水面上怎么藏得住划船的痕迹?而他却不自知。

这首小诗犹如一幅白描图画,生动、流畅,平易自然,却体现诗人对童真、童趣,精心体悟的结果。

杭州西湖寄托着中国人所有的童年梦幻,未见西湖已向往“人间天堂”,及至见到,感觉比天堂还美。一座西湖既有触目可及的湖光山色,又有心中能够搭建的所有幻景,且数“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宗教胜境,民间传说,出世的孤傲,为宦的实迹。自然的湖山,人工的构筑,无尽的遗恨,多情的执着,精神文化的象征,宇宙意识的感悟……天下的奇幻和秀色,天下的遗恨和得意,天下的彻悟和叹息都化作了一湖碧水,满池春色。鸟儿比别处婉转,风荷比别处婀娜,疏梅比别处高洁,湖光比别处明丽而朦胧。于是,有人说,一座西湖晴方好,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不是梦吗?梦中欢笑亦胜愁?

作者链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陕西,生于河南。唐代大诗人,“新乐府运动”主将。独辟“歌行体”新路。诗承陶渊明陈子昂杜甫,兴讽、忧时,平易、通俗,开一代诗风。

教学策略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让人想起诗人杨万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2.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

3.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三千六百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指导“艇”字的写法及结构。

②学习新词:浮萍、白莲、踪迹,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古诗。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www.daowen.com)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生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③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

④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⑤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