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先锋“海妖服务器”
我的小视窗
就目前世界正在推进的数字网络化而言,我处在特殊的有利位置。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我担任顾问一职,随时等候各种组织的召唤,包括国家、公司、教堂和非营利性组织。我向大学、各种情报机构、各种公司以及各种金融服务实体提供咨询。在我担任顾问一职期间,我为沃尔玛、房利美、大型银行以及投机性投资集团提供过服务,无论是以个人的身份,还是作为团队的一员。我还帮助创办了一家公司,该公司被谷歌公司在21世纪初收购;在包含互联网技术科的实验室中为学术团队提供过服务,该学术团队致力于研究如何使互联网规模更大、发展速度更快。
通过接触上述各种各样的领域,我领悟到它们极其相似。数字网络正在不停息地影响制约着人类,这种影响和制约足以让参与者惊讶不已。大玩家常常能够通过数字网络牟取暴利,其数字令人吃惊,但是,他们同样也会因此受到束缚,甚至是禁锢。
天下到底有没有新奇的事物呢?或许21世纪网络资本的动荡仅仅是对过去的重复,即重复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前的情形,或是重复20世纪末经济混乱期的情形。或许 “海妖服务器”一直都伴随在我们身旁。当我回忆所见所闻时,我不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在发言,而是以见证者的身份。现阶段与其他历史时期到底有多少共通之处,这一问题我不想回答,留给历史学家来探讨。
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有新的选择替代现有的一些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是其他时代所没有的。
将沃尔玛视为软件
计算机网络正在全球范围内改变某一产业,其早期实例并不是源自于社交网站、搜索网站以及任何一批在硅谷或华尔街工作的数学家。相反,我们应该想想沃尔玛。
沃尔玛为真实世界的实体公司,早期受到纯粹网络化信息的诱惑。在出现搜索引擎、网络繁荣或社交网络之前,沃尔玛就开始利用实时数据和大量的计算操纵供应链。
总之,沃尔玛带来了诸多好处。有关这一点,可以看看中国对美国出口猛增之前的数十年。在美国人心中,中国是沉睡的巨人,这一巨人的觉醒让美国人最为头疼。中国比苏联更加不可思议。我时常会回忆起一些可能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谈话,至今想起仍是不安。
相反,沃尔玛的服务器帮助协调制造王国中国崛起的需求。如今,人们时常会有模糊的想法,即可利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避免新兴超级大国之间的交锋,而在20世纪80年代,这是难以想象的,但它的确发生了。毫无疑问,这是数字网络对历史演变产生的极为积极的影响之一。
综上所述,“海妖服务器”能够产生有利影响。我的观点是,“海妖服务器”并不总是危害社会。短期而言,它们能够带来益处。然而,我们却正在利用网络的能量推动负面事物的发展。
基于供应链
20世纪90年代,我作为硅谷智囊团的一分子,在一次偶然的咨询任务中窥探了沃尔玛的世界。我所看见的是一个原型、一种我们熟悉的模式。
沃尔玛早就意识到信息就是力量,拥有数字网络者可以强化自身的超能量。沃尔玛的服务器还不够成熟,但已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搜集简单而有价值的信息:何时可以在何地生产何物,何物何时可能转移到何地,以及何人将购买何物、何时购买、预算多少。过去,这类数据库中的资料仅对极少数当地玩家有用,他们在这些信息的辐射范围内,而我们可以通过在某地搜集大量的类似信息,勾勒出全球范围内的整体情形。网络技术能大幅提高你的洞察力,公司也可以据此塑造自己所需要的环境。
实际上,沃尔玛可以决定价格和送货目标,而且风险降低,能够更加精确地锁定目标客户。假设你在20世纪90年代开办了一家服务或零部件公司,你去一家沃尔玛的供货商处同他们商谈产品的价格,而这家公司会说,很抱歉,考虑到沃尔玛对我们产品的定价,我们无法满足你的价格需求。
在你出现之前,沃尔玛就已经精准地猜测到每个产品的价格底线。通常,你会意识到你能够(勉强能够)接受买方的还价,虽然这个价格与你的预期有一定差距。
沃尔玛无须获取决策圈内所有人的信息,只需获得某一系统中的信息样本,便足以模拟该系统的近似模型。那就意味着你并未被直接窥视,所有关于你的信息都是间接搜集的。相反,你与第三方接触,你们之间的行为可能提供某些线索,然后关于你的模型就自动拼凑起来了。
大型零售商看到沃尔玛的成就之后,便雇用专家改进自己的大型数据中心。但是为时已晚,沃尔玛已经重塑这个世界,它自己在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各大供货商之间已经协商好,以特别的方式为沃尔玛提供最低的价格,这一方式为针对沃尔玛的需求精心设计的。在向沃尔玛供货前,供应链已经优化。
沃尔玛不会以欺骗、窥视或偷窃的方式获取信息[1],它只应用最好的计算机,利用合法的可用数据计算出可能的最佳数据。
其他人的利润都已降至最低。这就像与忍不住数牌的愚蠢专家玩二十一点,这就是“海妖服务器”的道德困惑。在网络时代,没有合谋者,而合谋行为随处可见;没有反叛者,而反叛行为却横行于世。
基于消费者
沃尔玛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了两条有趣的消息。一条是他们要购买的东西更便宜了,这当然很好。这条消息首先发布,因此带来了狂欢。
但是,还有另外一条消息,这一条出来得稍微晚些。人们通常认为,沃尔玛加剧就业率的下降,而受害者正是那些可能成为其消费者的人。从某种层面看,沃尔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高效。它把制造业带到了世界各地,因此可实现成本最小化;对于愿意走捷径的供应商,沃尔玛会给出最高的报酬。
沃尔玛的拥护者可能会承认劳动力市场会出现一定的动荡,但是他们也会这样反驳:“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可能使一些人丢掉工作,但是商品的价格会降低,可为更多人节约大笔消费成本。从长远来看,这种效率的提高将实现所有人的共赢。”
长期而言,经济活动变得更有效率会增加所有人的机会,我们有此期待当然很合理。[2]然而,你不能将方程式的两边(即价格降低和就业前景暗淡)进行对比。
这一切都是不言而喻的,无须解释,否则就显得很奇怪,然而我发现,虽然这是事实,但对于那些从小生活富足对世事经历较少的人,他们很难明白这一点。因此,若你有足够的生存资本,你就可以存一些钱,用于购物,这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但是,若你还没有足够的资本,或者有足够的资本却无居所,那么储蓄就不等同于财富积蓄,相反,它是你每日对如何维持生活的算计。若你无良好的职业前程,要想存钱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我看来,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虚假交换已经预示了我们今日有关互联网免费的传闻。科技公司都采用类似的手段,做类似的承诺,在刺眼的光线下,这些都显得苍白无力。他们声称:“当然,工作机会将减少,但是人们会有很多可免费使用的东西。出游时,你可以免费睡在陌生人的沙发上,而不用再去住传统的酒店。”与过去一样,这一断言是极其不合理的。即使花费降得再多也无法为人们带来经济上的尊严,而工作机会减少却是不变的事实。
所有“海妖服务器”都会走沃尔玛的老路,向公众传递两条信息。第一条:“好消息,实惠在前面等着你!信息系统让这个世界更高效地运转,你可以从中获得实惠。”另一条是不利消息,将会稍后发出:“站在服务器的立场上看,其结果就是你、你的需求和你的预期无法得到最大的满足。因此,我们在改造世界,但长期来看,你的前途却会因此受到影响。”
眼前利益并不能平衡将来人类自我价值的贬低。最初,你每天进行交易,或非常容易就争取到贷款,赚了些钱,或者你整日在网上冲浪,利用网上的优惠券节省了钱,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市场萎靡,公司发出解雇通知书和逐客令,你的储蓄价值减半。抑或你喜欢下载免费音乐,却发现音乐行业不再为人们提供中产阶级性质的稳定工作,因此,你自己也就无法将音乐当作职业。或许,你很享受在自己最喜欢的店里购买超级廉价的商品,但是后来你却意识到你工作的工厂永远倒闭了。(www.daowen.com)
金融“海妖服务器”
金融服务器和数量分析专家的世界比沃尔玛或谷歌等公司帝国更加神秘。虽然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切,我到底能够明白多少还很难说清,但我还是尽力了解它。
最初,数字网络雄心勃勃,试图增加金融领域的利润,这是第一阶段,而我对这一阶段知之甚少。金融网络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风靡起来。网络化方案能够超越数字化之前“人类骗术”的限制,这还是第一次。
金融网络化独立发生,且先于互联网的崛起。虽然其中所应用的原理大致相同,但对于不同的基础设施,所使用的技术方案差别极大。
通往数字网络化金融的道路上,我们隐约记得的一些早期进程: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贸易系统自动化导致市场运作异常)、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和安然公司。对于这些,我不在此赘述。某些读者对这些事件可能不了解,但在前面我已叙述了当前我们面临的全球问题,依据我的叙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是不会有困难的。
在所有案例中,高科技网络方案一直都在起作用,该方案似乎在聚集财富,而同时又引起波动,给普通人(尤其是最终为救助方案埋单的纳税人)造成创伤。
另外,管制放松的情形时有发生。管制的弱化导致破产,或者受新科技的引诱,资本家们试图压倒规制,从而付出更多努力,增强政治影响力,导致管制的弱化,是否当真如此,已有合法的论证。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规制的丧失可以追溯到过去,尤其是“大萧条”时期的市场失灵。但我们并不应该就此认为,金融网络化所产生的危害不会改变,与对金融进行管制前一样。我担心的是,管制者可能只沉迷于过去,而看不到未来。
我认识一些从事长期资本管理的人,当安然公司准备购买一家新兴公司(这家公司最终并入谷歌公司)时,我接到过许多电话。多数情况下,我接触到的是所谓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金融“海妖服务器”。
我有许多从事数量分析的专家朋友,也逐渐接触到个别非常成功的资本家,他们掌控着一些更加神秘的企业。就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期,我有幸参观了一些能量圣地,并就统计和建筑学问题与当地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通常,纽约市周围的某个州,或者更宽泛的地域内会有一个技术中心,只是人们并未注意到。那里聚集了一群默默工作的数学家或计算机科学家,他们大多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或斯坦福大学毕业,每日盯着计算机屏幕,品着咖啡。
这些方案与硅谷的设计非常相似。一些方案将从互联网及其他专有网络上获得的事物作为投资。与谷歌的数据中心一样,惊人的相关算法会在一夜之间处理整个互联网中的数据,寻找到关联性。或许,关于蚊虫叮咬的评论突然增加,对洗涤剂销售公司的投资也可能自动快速增加。实际上,可以意识到那是人为案例。真实的案例与人是不相关的,但是能够赚到钱,并且赚得相当踏实。
多数情况下,输入的并不是整个互联网,而是大量连续不断的金融数据。信号处理算法试图识别微妙却可预测的波动,这种波动是以前从未意识到的。一个数字也许只是小小地跳动一下,但绝不是完全任意的。通过有规律地对这个数字下赌注,利润就会产生,缓慢而稳定。如果这一行为重复100万次,收入就非常可观。[3]
相比科幻性的分析数学,其他方案更依赖数字网络强大的逻辑能力。拥有高度发达的网络,资金可以在精确设定的时刻自动进入账户,或从账户中扣除,然后,我们便可据此发布到底进行了多少轮定时交易,这些交易都循环通过了多个国家。在每轮循环结束时,一些钱就稳稳地赚到手了,赚钱的过程并不是对世界上的不可预测事件下赌注,而是针对地方规则精确决策。例如,同样的钱却可通过不同地方的两家银行同时赚取利息。对于这一点,任何相关个人都是不知道的。
然后,就有了精心定位的方案。其中最知名的就是从事高频交易的服务器,它们直接深入市场中心,在其他人还没来得及从事交易之前,它们就已经赚取了利润。在我告别曼哈顿时,这种事情才刚刚发生。(2001年的恐怖袭击中,我的居所被破坏了,从此我就搬走了,去了疯狂的伯克利。)
据我所知,我了解的每个方案都是绝对合法的。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之时,华尔街一些知名的公司出现了状况,它们最终是通过公众庞大的救助金渡过难关的,当然,其合法性问题备受争议。
金融“海妖服务器”的世界是离奇而安静的,它正在搜集数据,以对大玩家进行比较。一些大玩家顺利度过了衰退期,而其他的就不那么幸运了。
最成功的金融“海妖服务器”操纵者通常不依惯例,或者说,愿意与我交流的大多是更加不依惯例行事的操纵者。我认识一个家伙,除丝绸长袍外,我从未见他有任何其他着装,他还常在TriBeCa豪华复式公寓里用水疗美体太空舱做spa。
稍后,我从其他一些全球知名的专家口中得知了同样的事情:归根结底,这是一种特殊的“影响”、特别的交情、特殊的知识。你需要认识合适的人,从他们那里获取信息,或者接入处理市场信息的计算机,或者获取相关协议,然后,利用你的算法自动获取远方正在进行的交易,这种事情是从未发生过的。
最后,在新式数字网络的建设和电缆的相互交织中,人们对过去的老友式俱乐部的记忆逐渐模糊。
虽然从来都没有什么绝对之事,但在某些金融方案的上游,“完美”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过去,完美投资总是伴随着一些腐败。法律都会存在漏洞,你可以对此加以利用。
目前,的确有这样的法律策略,如对冲基金经理可对税收漏洞加以利用。与之前的“必然之事”相比,企业获得利润的核心部分更加有组织、更加单纯。若你能够利用高速发展的数学谋利,那么无论法律如何改进,都是无法与你同步的。
当我完成本书之时,欧洲的管理者就开始考虑管理高频交易了。我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面临的挑战的本质。就算法系统而言,断路器或定时极限只是系统环境中另一个可供分析利用的特性。例如,算法系统将“学会”在适当的那一微秒阻断断路器,谋取利润。如果交易的频率受到限制,那么交易的其他参数(如交易的阶段或相对时间)将会自动完善,从而可以寻找到优势。这种伺机而动的把戏可以永不停歇地进行下去。只有扰乱“海妖服务器”的模式,我们才能回到过去的资本主义,那才是更加真实的。
这就是计算机在某些领域显现出来的成就(虽然我对其绝对必然性还不是很确定):这是一条通向“必然之事”的新路径,可以回避过去奉承政客的肮脏行为。
然而,对于金融“海妖服务器”而言,最本质的是具有信息优势。如果人人都知道你在干什么,他们就可将你转换为证券。如果任何人都可以从精确的“必然之事”方案中购买证券,那么其利益就会被复制,就如分享的音乐文件,而且这种利益不断传播,直到某天该股票退市。因此,在当今世界,你本可以通过别人的暗仓将自己的贷款投入证券市场,但是你不可能了解别人的暗仓,因此也不可能这样做。若不是存在这样的差异,新型的“必然之事”也将是虚幻之物。
【注释】
[1]再次说明,我的评估可能比其他人的宽容,我所看见的是集体犯错,而不是一帮恶棍。
[2]我在此说明,我很赞同这一观点,但条件是我们要保证账簿上的价值不会大量流失。
[3]需要指出的是,若只有一台“海妖服务器”正在以这种方式获取特殊波动的信息,那么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合理的推论,即由于波动揭示出低效,而“海妖服务器”正在努力去除这种低效,因此其中就产生了服务。然而,当多个“海妖服务器”监视波动时,它们就受困于反馈系统,并且它们在不经意间合谋起来,压榨世界上所有的人,但结果却是徒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