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视编辑的创作理念
一 案例分析
我们先来分析几部电视作品,看看这些作品都有哪些传播特性,由此思考电视传播特性对电视编辑理念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案例2.1
观看《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CCTV版)。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全球44亿人通过电视观看了开幕式,中国有8.42亿观众通过电视实时收看奥运会开幕式直播。本次奥运会创下了人类历史上节目收视率的最高纪录!
案例2.2
2004年5月黄金周期间,湖南卫视娱乐频道推出了一档大型无门槛的全民音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该栏目的广告语是“没有门槛,没有距离的大众歌会”。它以一种不分唱法、不论年龄外形、不问地域的互动性、参与性强的“海选”为主要特征,只要喜欢唱歌,足够自信勇敢,女性均可报名参赛,通过层层淘汰,由观众的手机短信支持率决定选手,最后的大奖也是由观众的支持率来评定。该节目开创了国内第一个“全民参与”的演歌类综艺节目。
案例2.3
观看纪录片《西藏一年》。2008年3月6日,一部由旅英华人独立拍摄制作的纪录片《西藏一年》被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电视台订购与播放。英国《卫报》评价该片:“以罕见的深度、惊心动魄的力量,公正记录当今最有争议、最偏远地方人们的真实生活。”
通过分析以上几部电视作品,我们发现,每个电视节目获得成功的原因都会有很多,但是也都有其独具的传播特性和编辑创作规律。《超级女声》获得巨大成功的诸多原因中,重视互动反馈、满足观众娱乐心理需求是创造其电视神话的主要原因。《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CCTV版)以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在电视传播技术的有效支持下,充分体现了电视的共时传播的覆盖性。《西藏一年》这部涉及西藏这种敏感地区的纪录片何以能够换来多方叫好,又何以能够得到不同意识形态阵营的一致认同,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西藏一年》对于真实性的追求。这一点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和探讨。
二 相关知识
(一)电视传受特性
电视诞生不过数十年,却能傲然屹立在世界媒介之林,这是由它所显示的传播优势和能量所决定的。
1.声画并茂的传真性
这是电视与电影共有的特性,它可以逼真地呈现出事物对象的本来面貌和形象,传达出一种具体实在的真实。影视诉诸人最重要的两大感知通道——视觉与听觉。眼观其貌,耳闻其声,声画并茂地传达真切的复合形象。
2.共时传受的覆盖性
1969年7月19日,世界上有5.28亿各国观众收看了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实况,如此众多的人在地球的不同地方于同一时间看到和听到同一情景,接受同一信息,这是有电视史以来最激动人心的收视事件,也是世界大众传播史上前所未有的盛况。在此之后,几亿、几十亿受众同时收视的纪录被不断刷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仅在中国就有8.42亿观众通过电视实时收看了奥运会开幕式直播。由此可见电视传播范围广阔的覆盖性。
电视的覆盖性不仅限于传受的共时态,还在于它对社会的渗透力——它深入千家万户,面对和影响男女老幼。和中国亿万家庭一起团圆的《春节联欢晚会》,送给我们“好人一生平安”祝福的《渴望》,带给我们欢乐的《超级女声》、《快乐大本营》……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甚至引导着我们的生活。
3.即时传播的现场性
现场性是电视优于电影、广播的第一大优势,电视将事件过程直接通过运动的画面和场景中的声音呈现在观众面前,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最直接的反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电视将“观众”带到事件现场,以其耳闻目睹、眼见为实的传播方式,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使电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电视媒介的经验积累,逐渐淡化着人们欲亲历事件、亲历现场的心理,培育了人们将媒介现场视为“第一现场”的感觉。从1963年的“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事件,到1986年1月29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空中爆炸;从1997年香港回归的实况直播,到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亿万观众无不从中感受到真实的现场氛围。
4.接收环境的家庭性
电视的接收环境以家庭和室内为主。前者区别于看电影——电影的观赏价值在电影院;后者区别于广播——收音的环境十分自由,这是由接收工具所决定的。看电视大多处于家庭这样一个熟悉的环境,观众可以自由自在地观看,没有影剧院的规矩约束,不必正襟危坐,不用屏息沉默,不用花钱购票。家居行为的随意性带来自由和亲近,但同时也削弱了收视的专注性,即注意力分散。
5.互动传播的参与性
电视突破了电影的单向传播过程,融入了互动传播的理念,形成了具有较强参与性的节目形式。传播过程中的参与性一般体现为两个层次:一是传播者引导受传者参与信息的认知和接受;二是受众真正参与到节目的传播过程中来。前者带有被动参与的性质,主要是观众日常收看的心理参与,如收看电视新闻、电视剧、各类娱乐节目等。为了适应家庭观众收视的需要,无论是表现手段的选择,还是节目的构成形态,电视都在努力营造参与的情境。后者是指观众直接参与到节目的录制中去,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所有观众都能够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中去是最直接的原因。无论是零门槛的报名参赛,还是比赛过程中的大众评委和投票支持,该节目的观众参与度都是空前的。而数字技术的家庭化和DV的普及化,使得电视传播的互动通道更加开阔,使播出由普通观众直接制作的视频节目成为可能,而在新闻节目中采用普通观众拍摄的素材则更加保证了新闻现场的真实感。
6.节目内容的包容性
包容性是电视文化的最大特性,在语言构成上,正是多种元素、多种介质的沟通整合,形成了电视新的媒介秩序和生命活力。在传播内容上,电视几乎可以容纳所有信息源,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进入电视的视野范围,电视的触角能够伸入各种文化领域。而电视文化形成的关键所在,就是利用它之前所有媒介形态、文化样式所提供的资源和材料并予以转化、拼装组合和再生创制,创造自己的文化。
7.节目收视的选择性
看电视的行为大多处于家庭这样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电视机是私有财产,受众个体一般处于主动位置,拥有随心所欲的支配权和选择权。开机关机尽由人意,搜索换台各取所需。这种自由的选择权随着电视的频道化、栏目化以及电视内容的日益丰富而有了选择的物质基础。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点播的成功开发,则使观众在任意时刻收看自己想看的节目成为可能。
电视观众的选择性接受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他们常常根据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动机、情绪和兴趣等做出不同的选择。
选择性接受是指人们往往愿意接受那些自己关心的、与自己价值观念一致的信息。
选择性理解是指人们对同一信息的理解不尽相同,这种理解往往与习惯和情感有关,同时受到态度和信仰的制约。
选择性记忆则是指人们往往容易记住自己愿意记住或偏爱的东西。
(二)现代电视编辑观念
大众传播学理论把传播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传播者出于种种目的为公众提供某种信息;
◎这种信息是为了满足某一层次公众的需要;
◎这些信息通过某种媒介传送出去;
◎观众以随意选择的方式接收信息;
◎观众接受信息后受到一定的影响;
◎传播效果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反馈回传播者。[1]
毫无疑问,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视编辑在创作时必然应该符合大众传播的规律,充分发挥电视特有的传播优势。(www.daowen.com)
1.重视节目表达的真实与分寸感
电视是现今最能保持现实生活素材完整性和原始性的媒介,迅速、直观、形象地传递源自现实的有声图像是电视传播的技术优势,这一优势使电视突破了地域界限,成为人类生活重要的资讯和信息来源,也使电视观众燃起了从电视中获知关于世界、关于周围生活环境真实报道,得到可靠的多层面立体化信息和相关表述的希望。这正是电视新闻节目成为各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的主要原因。
以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为例,由于西藏本来就是政治敏感地区,观众对这里的宗教文化的神秘感与对媒体报道的不信任是结伴而行的,而来自东西方媒体的政治偏见又加剧了这一倾向。因此对于《西藏一年》的导演书云来说,最根本的是要保持原来生活的本来面貌,而不是导演生活。《西藏一年》第一集《夏末》有这样一段内容:江孜农村妇女德吉怀孕七个月了,突然全身疼痛;当地人相信病痛是由于名为“撸”的游魂附体,德吉的家人请次旦法师念经作法,将“撸”驱走;但是德吉病情严重,家人担心母亲和胎儿有生命危险,又把她送到江孜县医院,医生诊断德吉的病症是因为贫血和怀孕期间饮酒,于是给她输液打针;最后,德吉母子平安,是医生的治疗,还是次旦的法力更起作用呢?在片中,编辑选择的镜头和内容很真实地再现了次旦法师念经作法以及在医院看病打针的全过程,说明江孜农村的人们还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但是现代的科学观念也在逐渐改变他们的传统思维,因而整个片子令人信服。这样真实的表达也是《西藏一年》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
真实与否是电视观众节目审美的重要标准。电视观众常常以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来衡量节目内容的真实与否。事实上,材料的真实并不代表电视表现的真实,电视虽然是对物质世界的还原,但毕竟不是事物过程的全部反映。在编辑过程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通过对素材的有意裁剪、镜头序列的巧妙安排以及其他手段的特殊处理,达到“以假乱真”、“偷梁换柱”、“正话反说”等等各种效果,达到欺骗观众的目的;二是由于受创作观念、创作技巧的限制,未能正确处理素材,使真实的东西看上去像假的一样。前者误导观众,后者失去观众的信任,这两种做法在纪实性节目中都是要防范的。所以,电视编辑在后期编辑过程中要重视节目表达的真实与分寸感,要重视以符合生活逻辑的方式为电视观众提供尽可能丰富、立体、多层次的信息,追求表达的客观和用事实本身说话的艺术。
2.重视电视的现场纪实特质
“现场”是电视语言独特的构成元素。在其他媒介的表达中,“现场”并不是直接出现的。文章通过文字描写来间接表现现场,广播通过现场录音刺激观众来想象现场,电影更是虚拟“现场”,只有电视是直接呈现现场,记录事物运动的原始面貌,从而显示非同一般的真实感染力。因此,在电视编辑中,“现场”纪实的质量成为选择素材、确立风格的重要依据,编辑总是力求从素材中找出那些反映现场情境、信息量丰富、段落相对完整的画面编入节目之中,以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从而参与其中,立体感悟。
2004年,中央电视台《纪实十分》播出的DV作品《巡逻奇遇》被专家称为DV中的黄金,拍摄者是跟随部队巡逻的基层宣传干事。片中记录了西双版纳一群巡山的武警战士在一天中的奇遇:在原始森林中,他们先发现了一摊血迹和受伤的猎物,抓捕了一个神色慌张的男人;一盘问,这个男的就哭了,他是一个盗猎者,他把他的同伴当成狗熊误伤了,他以为同伴死了,就把尸体藏在一个地方;大家跟着他去找,发现尸体又活了,森林小分队要把这个濒临死亡的人运出森林抢救;接下來,他们不是被野生大象追赶,被巨蟒缠身,就是被狗熊挡道……这部DV看上去就像一部好莱坞的大片,充满了惊险、刺激和悬疑,还不时引人发笑。如果是专门的电视台,并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故事,随队记者用DV记录下来,这是非常即兴而且非常生活化的一个记录。所有的人看这个片子时都哈哈大笑,觉得特别好玩,怎么那么多神奇的事会在一天之内发生?但是,片中由于事发突然而使拍摄构图不甚完善,甚至还有晃动不定的纪实画面:野象出现带来的慌乱使拍摄临时中断,之后巡逻队长对因为恐惧而爬上树的新战士的训斥的言语,还有仅仅拍到的巨蟒离去的尾巴……这些都带给人们毋庸置疑的真实感。
3.重视多种语言元素的综合运用和立体化编辑
电视艺术是综合的艺术,综合是电视的特色,也是电视的优势。从宏观上讲,它是社会各个领域、艺术各个门类的融合;从微观上讲,它又是多种创作手段、创作元素的聚集。从目前技术为其电视语言构成提供的优势看,电视语言是“多元共生的形态”,对电视编辑来说,需要考虑的是在拿到素材后,如何综合运用电视语言元素去表达意义。
电视的综合意识,也就是电视意识,是对多种语言的综合认识、理解和把握,是对多种语言元素的综合运用和立体化编辑。它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发现和开掘出每一语言元素独特的表现力;二是寻找并建立各种语言元素之间的自然或创造性合作。
对我们所看过的电视节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电视基本语言元素包括视和听两大类。视是眼睛看到的各种视频画面,包括画面影像、文字字幕、图表、动画;听是耳朵听到的各种声音,包括同期声、效果声、解说、音乐等。在某些场合下,主持人或出镜记者的行为方式也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元素。这些元素可以综合作用,大大提高单一传播方式的效力,加强信息传递的数量和明晰度,从而可以使观众同时从理性与感性层面接收信息、做出判断。
我们知道,信息包括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直接信息是指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本身;而间接信息则是关于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陈述。那么,在电视节目中,是怎么样把信息传达给观众的呢?我们来看一条某城市二环线通车的报道:
◎记者开车行驶在宽敞、没有红绿灯的二环路上的画面;
◎二环位置图;
◎司机、老居民、外地人采访;
◎相关背景的解说词说明。
这篇报道在有限的时间里,巧妙地传递了多重信息,以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图像、语言、字幕图表的不同表现力:
记者驾车体验的画面生动表现了环线道路建设的优势。可见图像可以传达直接信息,是对事物存在方式、运动状态的影像重现。图像通过直观的视听形象表现了事物运动的原始面貌,使人们能够了解到事件现场的气氛和生动细节,具有直观的逼真感和现场感,对人们接受事实和记忆起到强化作用。
语言传达的间接信息是对事实的一种陈述。语言可以对事实进行概括,使事实更易于被人理解;语言可以对画面中散乱的信息起整合作用;语言还能更直接、更明确、更带强制性地收到唤情效果。在案例中,具有代表性的采访多层面地反映了二环建设的意义:城市道路建设的进步、蓬勃发展的标志、市政府为市民办实事等,宣传意图借被采访人之口客观地呈现出来;而解说词则对无法用图像表达的道路建设的背景材料进行了说明。
案例中,二环地图的出现简练直观地描述了二环的位置概念。对重要画面信息附加恰当的字幕、图示及文字资料是电视节目的独特编辑方式。电视传播要求明了易懂,而文字图表与画面形象、各类型声音共同构成了复合表意结构,“视觉引导听觉,听觉加强视觉”的立体化编辑可以在短时间内强化重点信息,同时文字图表又将声音内容重点或一时无法讲清的内容明示于屏幕,从而增加信息的准确度、强度和被理解速度。
两种信息各自执行不同的任务,在不同类型节目中其作用是不同的。在编辑过程中,萦绕在编辑脑海中的是一种立体化的语言图像综合统筹的思维活动。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发现,电视通过画面能够形象客观地再现现实,没有画面,就没有电视;但只有电视画面,并不一定能够完整地表达意义。画面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与有声语言、音乐、音响等其他表现手段一样,受到两个条件的制约:
一是受自身表现力的制约。每一种表现手段既有它善于揭示的内容,也有它难以表现的领域。画面能够揭示人物情感和心态最微小的变化,但若要阐发一种观点,揭示一个哲理,画面便会显得“力不从心”,而有声语言(解说)此时便显得“得心应手”。在上例中,宽敞、没有红绿灯的道路画面固然可以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环线通车的基本现状,可是如果没有有声语言的说明,我们便无法了解道路建设的背景信息;反之,如果只有有声语言,我们也能够了解新闻事实,但却无法对道路本身的状况有直观的感受。
二是受制作人的整体构思和所要达到的整体或局部效果的制约。采用或选择哪种手段来表现,是为了满足制作人为表现内容提出的设想的需要。例如,事情发生之后,现场已经没有了,是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拍一些事过境迁的空镜头,还是用有关当事人的采访?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此外,还要注意不能片面理解语言元素的多样化表现。把技术提供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其重要的催化剂是观众的需要、传播效果的需要。字幕、图表、动画、特技甚至同期声的出现都应该有助于人们减少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使信息增殖增量,而不应将电视语言的综合性简单等同于各种元素的堆砌。比如,图表说明应该一目了然,否则在内容丰富的画面上叠加复杂的图表指数,只能造成信息干扰。
4.重视特技视觉表现
所谓“特技”,即镜头与镜头组合或者画面构成不是通过直接切换,而是利用电子切换台、数字特技处理和电脑动画等技术完成。经特技处理的文字、图像等改变了原有素材的形态或画面构成,伴随着各种镜头连接方式、运动方式诸如翻转、移动、缩小、放大、旋转、变色、变速等,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视觉效果。键控特技是运用较早而目前仍普遍使用的方式,相对于数字特技而言更简便易行。
比如,在电视屏幕上大量可见的“抠像”,就是利用背景色键,将新闻事件的现场作为背景,镶嵌上主持人在演播室或其他场合的图像,使电视观众既能看到新闻现场的情景,又能同时从播音员或主持人的讲述中清楚地了解新闻的要点和评述,把事件与主持人表述联系起来,图像背景与主持人互为作用。这种特技既打破了单一背景的呆板,又能使观众直接感受到与主持人面对面交流带来的亲切感。
键控方式的特技表现丰富,如速度不同的叠化、方向方式各异的划像、渐隐渐显、色彩变化等均是目前在电视节目中常见的特技形式,它们不仅仅是丰富视觉表现的手段,而且也是传情达意的有效手段。比如,一个人童年、少年、青年、老年的照片连续叠化,便可以使观众在短短几十内中回顾这个人的一生。
特技也是电视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对于特技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运用便利、画面丰富的层次上。只有很好地理解它在叙事表意上的特殊效果,并将其有机融入节目创作中,才能真正用好特技,即便是最简单、最常见的特技也会具有特别的生命力。
特别值得电视工作者重视的是数字特技和电脑动画对电视语言的深远影响。数字特技设备可以将来自任何视频源的视频信号,如现场摄像机提供的、已录好的资料及幻灯胶片等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复制,产生奇特的视觉效果。如我们目前看到的片头包装,它们无一不是利用数字特技完成的。
现代电脑特技创造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视觉表现,前期画面素材只是整个电视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重要的是后期,根据特技效果的总体设计,电脑特技将各种视觉元素创造性地融合,极大地丰富了屏幕形象。尤其是特技在形象的抽象化、象征性方面具有极强的视觉概括力,可以创造出摄像机难以拍摄到的形象。
比如,在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中有一集涉及刘邓大军穿越黄泛区、挺进大别山的历史。画面除了现在拍摄的大别山外,只有很短的几个资料镜头,而且影像效果很一般,这些镜头组接在一起,不仅长度不够,最重要的是不足以体现“挺进大别山”这一壮举的气势。电脑特技和三维动画弥补了这一缺憾,创造出来的画面中,红色的箭头代表刘邓大军,黄泛区、大别山以简约的照片、字幕和群山的三维动画代表,箭头快速穿越黄泛区,直入大别山;其间,画面中时而闪动的红光衬以激烈的枪炮声,令人联想到挺进途中的战斗。尽管画面很简练,但是电脑动画与声音的共同作用却生动直观地体现了大军挺进的磅礴气势,令人激动。它可以算作是电脑特技以精练、鲜明而生动的方式表现复杂场景的出色范例。
电视特技忌讳电影般“以假乱真”,而是追求“以新求变”,更多地着眼于画面样式与叙事手段的变化多样,技巧运用也主要体现在加强信息传播效果、弥补素材缺陷、激发内心情感、变化视觉节奏以及丰富视觉表现力等方面。
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电视领域已成明显的发展趋势,作为现代电视节目制作者,有必要了解技术为艺术创作提供的可能性,因为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电视艺术无疑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电视节目编辑将会是表现最突出的一环。
5.重视节目的受众观念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由于电视大多处于家庭这样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电视观众在电视节目的收看方面有了最大的选择权利。因此,优秀的电视编辑在制作节目时,既要考虑镜头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与艺术性,又要在每一组镜头组合和声画配合上不断追问:观众是否看明白了?这样编辑的传播效果如何?即要重视节目的受众观念。
电视节目形态的多样性、受众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电视节目制作在针对性上应有所要求。电视受众由于年龄、性别、学识、爱好等不同,对于不同栏目、不同风格、不同视点的节目认同不同,一个电视节目很难顾及所有层次的观众。因此,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要根据受众对象确立节目定位,在题材的选择、表现的深度、节目的风格、编辑的节奏等方面都要考虑特定对象、特定播出时段的特定需求。
电视编辑在制作节目时,要不断设置兴趣点来吸引和抓住观众。因为观众是以随意的方式接受信息的。电视频道的增多,电视内容的日益丰富,给了观众更大的选择权,观众换频道的速度越来越快,节目只有吸引人,观众才有往下看的兴趣,否则,观众便会立即更换频道。
同时,电视编辑在创作节目时,还应该考虑传播的影响和效果,让更多的观众对节目中叙述的事件和传达的意义有深刻的了解,并形成一定的效应,让节目产生良好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