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遵循生物钟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遵循生物钟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时间:2024-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记忆,不仅仅是记忆记忆,并不仅仅取决于记忆本身。第一节记忆无天才钱钟书有着非凡的记忆力,被人叹称为“照相机式的记忆力”。1979年,将近七旬的钱钟书在美国访问,再次证实他的记忆奇才。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的一篇文章《为有志读书求知者存——记“钱钟书手稿集”》,对钱先生的记忆力做了精彩描述,让我们能够得以一窥惊人记忆力的炼成之道。据杨先生介绍,钱先生读书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养成的。

遵循生物钟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第七章 记忆,不仅仅是记忆

记忆,并不仅仅取决于记忆本身。良好的记忆力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外,还与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有效的体育锻炼、适度的休息、合理的饮食等因素息息相关。另外,缓慢而宁静音乐、恰当的想象和联想,对记忆力的提高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力量。关于记忆,你需要了解的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第一节 记忆无天才

钱钟书有着非凡的记忆力,被人叹称为“照相机式的记忆力”。在进入小学读书识字之前,钱钟书已读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以及《七侠五义》、《说唐》等古代小说。钱钟书读书过目不忘,任人从书中随便抽出一段来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连书中好汉所使兵器的斤两都背得出来。吴忠匡在《记钱钟书先生》一文中说,钱钟书在蓝田的国立师院任教时,图书馆的《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等大部头丛书,他都浏览过,但见他看过的文集,仅明清别集就有千种之多,这些别集,不管是大家、名家,还是二三流的小家,别人随便拿一部来考问他,十之八九他都能准确无误地复述其内容,有的甚至一字不差。别人不敢相信,屡次考他,他也竟屡试不爽。而且,他的记忆力似乎也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衰减,几十年前读过的书,仍然如昨日刚看过一样记忆犹新。1979年,将近七旬的钱钟书在美国访问,再次证实他的记忆奇才。费景汉说钱钟书把“耶鲁大学在场的老外都吓坏了”。夏志清说钱钟书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表演”使得洋同事面面相觑。至于水晶的记述就更有意思了。他说“……谁知白之教授刚引到这里,钱先生立即像《红与黑》小说的男主角于连背诵拉丁文圣经一样,将下文‘不比寻常穿篱挖壁……’咿咿呀呀背诵了起来,这种惊人的记忆力,只能借用《围城》里形容孙柔嘉的句子,可比拟听者的惊讶:‘惊奇的眼睛(此处应改成嘴巴)张得像吉沃吐画的O一样圆’。”

如此惊人的记忆力,是不是因为钱钟书先生生来就和别人不一样?

也许吧,但肯定并不是如此。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的一篇文章《为有志读书求知者存——记“钱钟书手稿集”》,对钱先生的记忆力做了精彩描述,让我们能够得以一窥惊人记忆力的炼成之道。

杨绛先生在这篇文章开头说:“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但也不易遗忘。”

杨绛先生对钱先生的读书应该是最为了解的,她说钱先生不易遗忘的原因,不是他的记忆力有多么强,而是因为“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其中也许有谦虚的成分,但“肯下功夫”确是记忆力超人的必由之路。

据杨先生介绍,钱先生读书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养成的。因为图书馆的图书向不外借,只能抄录,且不能在书上留下任何痕迹,于是钱钟书便边读边记,从而养成了读书做笔记的习惯。过去从一些介绍中知道钱钟书先生家没有太多的藏书,在杨先生的文章中得到了证实,她说:“钟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钱先生曾经说过:“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如果说钱钟书先生有超人的记忆力的话,那么他的记忆力不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而是来自他锲而不舍的反复阅读,反复品味,反复思考。

杨绛先生整理了钱钟书先生的笔记数量,外文笔记“笔记本共178册,还有打字稿若干页,全部外文笔记共34000多页”;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日札共23册,2000多页,分802则。”知道了这些数字,我们不难想象他平时读书下了多么大的功夫。这些读书笔记想来要比钱钟书先生已经出版的著作不知要多多少倍。说到这里,我们也许不难明白钱钟书先生为什么能记住那么多东西,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大师的原因了。

无独有偶,前面我们说了毛泽东记忆人名的诀窍,毛泽东也是有着惊人记忆力的,他又是如何炼成的呢?方法就是“四多学习法”。

毛泽东说:“记忆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四多’即多读、多写、多想、多问。”他自己就一直坚持这种方法。多读:除了博览群书以外,还要对重点的书籍多读几遍。他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书,读了多达17遍。在读《饮冰室文集》、韩愈古文及唐宋诗词的时候,常常要求自己要达到背诵的程度,并且要精深了解,透彻领悟。毛泽东尤其喜欢古诗词,能顺口吟诵的就有四五百首。他还有抄写诗词的习惯,他认为这样做既练习了写字,又锻炼了记忆力。到晚年的时候,他的记忆力还很好。

多写:多写读书笔记。毛泽东在多年的学习实践中养成了手中无笔不读书的习惯。边读边写被他认为是加强记忆的最好方法。毛泽东的读书笔记形式灵活多样,除了各种记录本外,还有选抄本、摘录本,以备做重点记忆。他还经常在书的重要地方画上各种符号,写眉批。丰泽园的图书室里就有13000多册图书被他眉批过。一本《伦理学原理》,全书不过10万多字,他用工整的小楷在书的空白处写下了12000字的批语。他在读《辩证法唯物教程》一书时,也写下了近13000字的批语,其中三的批语就有1000多字,和文章的长度差不多。

多想: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清楚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哪些观点是错误的,通过对比,使正确的观点更深刻。在读书批语中,他都有比较简单的赞成、反对或怀疑的话,用笔谈的形式与作者讨论,汇总历代学者的不同学说,提出自己的精辟见解。一旦结晶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不会再忘了。

多问:学习时遇到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请教。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毛泽东除了在校自修,向本校教员请教外,还经常向有学问的人请教,每逢有专家、学者来长沙讲学,他都要拜访求教。他常说:“学问一词讲的就是又学又问,不但要好学,还要好问。只有问懂了,才能记得牢。”

一本书通过这样的阅读,到看完的时候基本上也就记住了大部分。毛泽东的记忆方法就是勤奋。你认为呢?

第二节 一分注意,一分记忆

真正的记忆术就是“注意术”,有人还把这看成万世不变的记忆法则,这是有道理的。记忆时只有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才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无意注意过多,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甚至会使人记忆力下降。

所谓注意,就是集中精神注意事物和行为,把它们固定于意识之中。历史上不少人经过集中注意力,认真地看、听、默诵、观察以及种种刻苦的磨炼,造就了非凡的记忆力。

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名叫贾逵的人,他5岁时还不会开口说话,他的姐姐听到隔壁私塾里传来朗朗读书声,常抱着他到篱笆旁倾听。到了贾逵10岁时,他姐姐发现他在暗诵五经的内容,感到十分吃惊,原来私塾里学生反反复复念书时,贾逵都是专心去听,以致达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姐姐就让他能边诵边写,经过几年的努力,贾逵已能够通晓五经和其他史书了,比隔壁的学生记住的都多。

注意力越集中,记忆就越迅速、牢固。

许多人常常抱怨自己注意力难以集中,但是往往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自己喜爱的事物,注意力却很容易集中。例如看了亲人的照片、在橱窗里看自己仰慕的商品、翻阅一段要左查右找地核对的文字——这些,都能证明你的注意力是可以集中的,只是受了意识的支配。

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教授斯特娜夫人很注重教育自己的女儿,她从小便使女儿受到注意力的训练。她常与女儿玩一种叫“留神看”的游戏。每当路过商店的门口之后,就问女儿该商店陈列橱窗内摆的是哪些商品,让她数出留在记忆中的各式商品。能说出越多,就打分越高。这样训练很有结果:当女儿五岁时,在纽约肖特卡大学教授们面前,把《共和国战》朗诵了一遍就一字不差地复述下来,令教授们大吃一惊。斯特娜夫人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她注意事物,养成敏锐地观察事物的习惯。”

集中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集中以一个题目,或自愿选择的一件事情之上,而不让注意力转向吸引它的其他题目上去的机能,它是人脑的一种定向反射活动。所谓定向反射活动,就是有机体朝向某种事物,以及查明事物的情况和意义的反射活动。借助于向反射活动,人们就可以有选择地比较完全而清晰地反映客观事物。定向反射活动,有的是由事物本身的特性(如相对强度、新异性等)引起的。这种定向反射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是不由自主地产生的。譬如,教室里正在安静地上课,突然有人推门走进来,在座的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看着来人。同这种定向活动联系的注意,可谓不随意注意(也叫无意注意)。

而另一种定向反射活动,则需要由一定的目的并需要经过意志努力所在引起的。例如一个嘈杂的环境中能坚持写作。

同这种定向活动相联系的注意,便是随意注意(也叫有意注意)。它们都是人脑活动的反映,人们在注意某种事物时,大脑皮层就要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在同一时间内,大脑皮层只有这一个优势兴奋中心,而其他区域都或深或浅地处于抑制状态。

以上所谈是注意力的有关原理,那么,如何才能集中注意力呢?

首先,创造一个固定安静的环境。

只有安静的环境才能专心致志,一个固定安静的环境,可以使你学习时置于同样的物质条件之下,你能产生集中注意力的条件反射。当你置身于同样的物质条件之下时,你的思想将会自然而然地处于警觉、注意和专心的状态。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要集中注意力就容易得多了。如果没有这种条件,往往会适得其反。

大发明家爱迪生就有过这样一件事:

一次,爱迪生的生日。朋友们知道他早就想尝一尝美味鱼子酱,决定在生日这天请他吃一次。生日那天,爱迪生和几个朋友一边就餐,一边滔滔不绝地探讨起白炽灯来,正当讲得最热烈的时候,那盘早已约定好的美味佳肴端了上来。这时,爱迪生正在讲灯丝的材料。他顺便把鱼子酱送到嘴里,继续评论说:“为发明电灯的灯丝,我那些1000多种材料都用了,到底用什么……”鱼子酱吃完了,演讲的爱迪生停了下来,用手在桌子上画了一个大问号。

这时有人问他:“你知不知道刚才吃的是什么东西?”

“是鱼子酱呀!”

“怎么?哎呀,是鱼子酱?”这位心不在焉的发明家惊叫起来。

无须多加说明,这里爱迪生对鱼子酱的注意力几乎等于零,这是因为他将注意力专注在自己的问题上去了。虽然这儿是宴会,但事实上人们的谈论已造成一个学术的环境,而不是外表上的宴会的环境。注意力就这样被转移了。

所以,我们一旦选好了环境坐下来,就不应该心不在焉。看无关的书报杂志,思考无关的事情,都会分散你的注意力。

其次,排除可能导致分心的干扰因素。

周遭的干扰可能会让你在学习中心神不宁,无法集中注意力。一般从开始学习到进入专注状态需要15分钟时间,如果每5分钟就要被打断一次,你又如何能够聚精会神?干扰,会使你记忆的效率和效果急剧下降。所以,专门划出时间来学习,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学习,拔掉你的网线或者关掉即时通讯软件,告诉别人你正在学习请勿打搅。

有人喜欢把桌子放在窗户前来用功,这也许有利于采光;但是,光线容易刺目造成注意力不容易持久,加上窗外的景物,对集中注意力并没多大好处。还有一些看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因素,我们也不可忽视。最好能避开客厅,预防路途要吃要喝等等。对于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人,可以到达忘却饥饿的程度,因此你记住:一定要排除各种可能中断工作和学习的因素,只有这样,良好的注意力才容易培养出来。

再次,要明确学习的目标。

在学习开始前要清楚目标和要求,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记忆的效果。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有利于调动一个人的识记积极性和针对性。由于有了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那么,全部的识记活动就会集中在所识记的对象上,且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识记,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意识记忆比无意识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

有人曾做过一个对比实验。结果:有目的的识记,即时回忆14个词语,两天后回忆9个;无目的的识记,即时回忆10个,两天后回忆6个。在另一项实验中,要求两组被试者听同样的故事,甲组有复述的任务,乙组则没有,结果甲组记忆效果要优于乙组。

由此可见,我们在记忆时漫不经心地阅读十遍,不如有意识地去记两三遍。明确识记目的和任务,有利于提高记忆效率。

很容易分心的人,在学习中走神时暗示自己“注意目标”,能够维持注意力的集中。

例如,某节化学课要学习“氧气”,学生首先要在预习中或从老师的提示中记住这一节课的要求,要懂得氧气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记住这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体现氧的化学特性的几个反应方程式,懂得氧气在各方面的用途。明确了“目标”,暗示集中注意力就变得容易了。到这一节课上完时,根据“目标”回忆各项基本要求能否记住。到你记住了这些知识后,一种胜利的愉悦向你袭来,你对这科的学习渐感兴趣,那时,就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了。

总之,注意力不集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情绪不佳时,可暂停休息,用理智控制自我,尽快使注意从不愉快的事情上转移,逐步使自己趋于平静;当外界干扰造成分心时,可换安静合适的环境或用坚强的意志与外界干扰作斗争,用积极的语言进行自我暗示。同时,增强学习兴趣,注意劳逸结合,尽量减少学习干扰,正确安排学习难易度等对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也有帮助。

附:关于集中注意力的4个训练:

训练1

在桌上摆三四件小物品,如瓶子、纸盒、钢笔、书等,对每件物品进行追踪思考各两分钟,即在两分钟内思考某件物品的一系列有关内容。例如思考瓶子时,想到各种各样的瓶子,想到各种瓶子的用途,想到瓶子时,想到各种各样的制造,造玻璃的矿石来源等。这时,控制自己不想别的物品。两分钟后,立即把注意力转移到第二件物品上。开始时,较难做到两分钟后的迅速转移,但如果每天练习10分钟,两周后情况就大有好转了。

训练2

盯住一张画,然后闭上眼睛,回忆画面内容,尽量做到完整。例如画中的人物、衣着、桌椅及各种摆设。回忆后睁开眼睛再看一下原画,如不完整,再重新回忆一遍。这个训练既可培养注意力集中,也可提高注意更广范围的能力。

在地图上寻找一个不太熟悉的城镇,也能提高观察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训练3

准备一张白纸,用7分钟时间,写完1~300这一系列数字。测验前先练习一下,感到书写流利,很有把握后就开始。注意掌握时间,越接近尾度会越慢,稍放慢就会写不完。一般写199时每个数不到一秒钟,后面的三位数字书写每个要超过一秒钟,另外换行书写也需花时间。要求在420秒钟内准确写完300个数字。

训练4

准备一块表。用眼睛盯住秒针,并随秒针移动,一直看秒针走完三圈,也就是三四分钟。这期间不要被其他事情打断,也不要因为想其他的事情而破坏注意力。

第三节 运动与记忆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或在公园和郊外散步都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改善注意力。发表在《心理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在郊外散步的人短期记忆力提高了20%。

研究者认为,城市的喧嚣和娱乐对人有刺激作用,但似乎会损耗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大自然则能让人平静和放松,并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该研究负责人、密歇根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马克·伯曼说:“和自然界互动能产生类似闭目养神的效果。”他说,这项研究证明了户外活动能改进人的认知过程。

研究人员指出,运动能增加血流量,向大脑源源不断地供应氧气和葡萄糖,保证脑细胞良好的工作状态。脑力工作者经常过度用脑,这就像一根皮筋长期处于紧绷的状态。一般人因此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葡萄糖提高用脑效率,对他们而言,运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在运动时,每一个动作都由大脑来指挥,调动全身各个部件协调参与完成。经常进行运动,能够提高大脑皮层活动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资料表明,人脑仅占人体重的2%。但要消耗人体20%的氧气。大脑每秒会发生约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脑组织的能量主要是来源于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如果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大脑就会处于“氧饥饿”状态,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下降,思维过程中就会出现干扰信息或思维空白性间断,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头晕、眼胀。研究表明:一般的智力活动时脑血流需求增加8%,逻辑推理活动时增加10%,数字计算、记忆搜索和抽象思维时脑血流需求增加12%。因此,满足脑组织在智力活动时的血流需求量是很重要的。只有大脑的血流供应充沛,智力思维才能思如泉涌。而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有氧健身运动和有氧健脑运动。

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非常重视体育活动。他曾经说过:“埋头从事脑力劳动,四肢不活动活动,这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如果不活动,我在晚上看书写作时,就会感到头晕目眩。”

日本教育学者为了进一步开发国民的右脑,特别提出要增加体育学时,通过游戏和体育去进一步开发右脑,甚至把体育和游戏提到仅次于社会劳动生产力的“第二劳动力”的高度。

体育运动为什么能增强记忆力呢?

因为体育运动对神经系统,特别是对大脑功能的增强起很大的作用。人的每个动作都是由大脑指挥的,经常运动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增强皮层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这正是一个人良好记忆力的基础。心理学家认为,记忆力不佳与脑疲劳有关。人们在工作和学习时,大脑皮层相应部分的细胞群处于工作状态(兴奋状态)。这就是大脑皮层“镶嵌式”活动的特点。开始时大脑细胞能量恢复过程超过消耗过程,继续下去消耗过程逐渐大于恢复过程,疲劳随即产生。记忆力下降正是脑疲劳产生的重要标志。此时,仍继续学习、工作,记忆力就会下降。如果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体操、打拳、打球等),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区转换,疲劳会很快消除,记忆力便大大改善。

生理学表明,脑疲劳与缺氧有关,而体育运动少、肌肉衰弱是缺氧的重要原因。大脑需氧量占人体总需氧量的20%~25%,所以缺氧对脑影响很大。体育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气体交换,心脏输出更多的含氧血液,全身微血管开放,从而使大脑得到充足的氧和养料,迅速解除疲劳。国外科学家做动物实验证明:“运动训练”能促进大脑中能量供应的再合成过程,使三磷酸腺苷合成骤增,改善大脑的营养状态。

国外的一项实验证明,少儿在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20分钟的活动、游戏,第三、四节课智力活动能力可提高2~4倍。对中老年人的对比研究也证明,长期的坐卧,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不仅破坏了人的正常生理机能,而且也极大地干扰了智力活动,受试者因此厌倦外界刺激,不想看书,记忆力下降,甚至出现类似精神失常的表现,大脑的工作能力严重下降。

据统计,16世纪以来欧美400名杰出人物平均寿命为66岁,其中寿命最长的是发明家,平均97岁;其次是数学家,平均76岁。他们的经历表明,凡是晚年仍能从事强度脑力劳动、参与国事活动、保持创作热情和艺术青春、不断创造科研成果的人,无一不是坚持适度的运动的。许多取得杰出成就的人,都很注重身体健康,经常进行运动。健康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使得他们大脑清晰,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这是他们日后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生理基础。

德国哲学家康德终年80岁,这在19世纪初叶算是长寿者中的佼佼者,他之所以长寿,成为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里程碑,靠的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运动。他平时酷爱散步,喜欢冷水浴。居里夫人年近六旬时,人们还能经常见到她那矫健的泳姿。

运动,不仅可以使你拥有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还可以使你保持良好的记忆力,给你的生活带来无穷的活力。

第四节 感受音乐的神奇

我们人的大脑有四种波长,当神经细胞活动的时候,就会产生像电波一样的波动,因为人们的意识和状态不同,波动的频率也不同,根据不同的频率,脑波可以分为α波、β波、θ波等。频率在8~12赫兹间的α波,出现在人们情绪稳定、愉快、舒适的休息或冥想的时候,α波具有强化吸收,整理和记忆信息的机能,所以在课堂上,如果孩子大脑调整到α波状态,他的注意力就会非常地集中,记忆力也处在最佳状态,对老师所讲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能理解,并且记住,思维也会非常敏捷,反应非常地迅速,并且经常有灵感出现。而β波的频率是在13~30之间,人的大脑在感到厌烦或恐惧时,就会处于紧张状态,有很多平时学习好的孩子一到关键性考试时就发挥失常,这大多因为大脑过于兴奋或紧张导致的。人们感到焦躁或不安的时候,大脑就处于β波状态。这时人的行动虽然敏捷,但由于脑力的下降,注意力很难集中,记忆力也明显下降,而且不容易产生有创意的想法。

那么,怎样才能让大脑进入α波状态呢?

保加利亚哲学博士、精神病学专家乔治·罗扎诺夫经过长期地研究发现,17世纪或18世纪的作曲家们创作的某些音乐,对大脑和记忆有很强的影响。这些音乐都是根据古代音乐流传下来的特殊格式来创作的。正是巴洛克协奏曲中每分钟55~65拍的行板音乐,使学习效果倍增。巴洛克作曲家通常用弦乐器、小提琴、曼陀林、吉他、拨弦古钢琴来创作这种缓慢、舒适而宁静的音乐,其声音自然、高频、和谐。

巴洛克音乐的旋律富有表现力,追求的是宏大的规模,雄伟、庄重、辉煌的效果,主要表现形式为“通奏低音”。巴洛克音乐每分钟约60拍,与我们人类的脉搏与呼吸频率大致相同,使我们的脉搏和呼吸在这一节拍上趋于中和与稳定。巴洛克音乐的低振幅、低频率又可以诱发与增强我们大脑中的α波,促进脑内吗啡的分泌,使大脑进入最活跃的状态,让人进入一种超级脑能境界,能让学习、记忆和创造性思维获得充分的施展,从而大大提高大脑的效率。

罗扎诺夫用这种音乐进行外语教学,创造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教育奇迹:学生一天学会了1200个外语单词,平均记住率是96.1%。也就是说学生一天记住了1153个外语单词。世界教科文组织向国际推荐的《学习的革命》记载:巴洛克音乐能让学生用5%的时间完成60%的学习内容,美国的老师用巴洛克音乐进行教学,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至少提高5倍之多。李岚清在他的《音乐笔谈》一书的开始也向读者介绍了巴洛克音乐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并特别强调了音乐“使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境界”、“激发灵感,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

美国的快速学习专家希拉·奥斯特兰德在《超级学习法》一书中介绍,在艾奥瓦州立大学的测试发现,只用缓慢的巴洛克音乐,无需任何方法,就能使学习速度提高24%,使记忆力增长26%。

当听着宁静而舒缓的音乐,你的血压下降,你的心脏也开始健康有节奏地跳着;血压中的紧张因子没有了,因此,你的免疫系统得到了加强,同时你的脑电波下降6%,而放松的脑波却上升了6%,左右半脑达到同步效应。大脑和身体随着缓慢的韵律渐渐地进入了和谐状态——身体放松、大脑警觉,这正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最佳状态。

在巴洛克音乐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每天最多可以轻松地记住大约3000个单词,在3个月之后还能够记住大约80%。罗扎诺夫根据学习的不同需要,将乐曲分为主动音乐(主要用于学习)和被动音乐(主要用于记忆)。该音乐播放以约40分贝为宜。

这种“超级学习法”在西方各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帮助学生轻松而有效地学习知识,也可应用于法律、军事、工程、医药等职业练习之中。

现在,在工作、学习场所播放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这一点已为人们所公认。

在阅读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轻柔的乐曲就会不知不觉地刺激右脑,产生情感体验,发展形象思维,促进左脑抽象思维能力,使两半脑得到均衡的活动。由于音乐强化了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使视觉记忆、听觉记忆都得到锻炼,从而可以增强记忆的敏捷性、持续性和准确性。

欧美、日本等国还盛行“脑部思维保健”法。在健脑中心专设健脑设备,如美国研制的脑部治疗仪“阿尔法兴奋器”,同时播放美妙的音乐,其轻快的节奏与人的脉搏、心跳极为和谐,使人消除疲劳,集中注意力,心情愉快,提高大脑功能,加速学习。艺术家接受健脑后,可产生创作灵感。

音乐能毫不费劲地唤醒语言能力和以前的记忆,让你更加聪明,更加快速地学习;能增强记忆,解除压力,帮助你集中精力和学习形象化想象,开启内心的意识,同时还有助于听力的提高。

第五节 适度休息很重要

适度的休息对提高记忆力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解释,人们的听、说、读、写各种学习活动,都由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主管,进行这些活动时,在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就有相应的兴奋点。如果兴奋点长时间在“某一区域”,就会使该“区域”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反应能力降低、思维迟钝、记忆减退。及时休息就会使大脑皮层原来兴奋着劳碌工作的相应部位得以平静,消除疲劳。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在记忆新的事物时,每记忆30分钟后中间休息5分钟,其效果远远超过长时间的连续记忆。这也就是我们每听45分钟的课后就休息10分钟的缘故。

大脑疲劳时,不论你怎样努力,脑细胞的活动能力也要降低,记忆力随之下降。在这种状态勉强工作,久而久之会降低大脑的兴奋程度。因此,每当大脑疲惫时,就因该休息片刻,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使记忆时经常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美国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学习之后睡觉的学生比学习后整夜不眠的人记忆力强。要以正确的方法学习需要适当休息,而睡好觉是增强记忆力的起点。专家们将24名志愿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在60秒钟内记住显示在电脑屏幕上隐藏在竖线条中的3条斜线。然后让其中一组头天晚上睡觉,另一组不让睡觉。第二天和第三天晚上两组人都睡觉。第四天进行测验,让志愿者回忆在电脑屏幕上看过的斜线。第一天晚上睡觉的一组人记忆力明显高于当晚没有睡觉的人。

研究人员利用老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他们把老鼠分成两组,在适应一定的环境和声音后,让一组老鼠马上睡觉,而另一组过5个小时才睡。研究者发现,后一组老鼠醒来时忘了它们所在的环境,非常恐惧。但是马上睡觉的老鼠就能保持记忆。

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记忆储存在脑中不同的区域里,而睡眠不足对较为复杂的记忆区域影响很大。在人们没有进行很好的休息的时候,这个区域就会受损,导致部分记忆丧失。

适度睡眠为记忆和创造提供了物质条件,尤其是快速进入睡眠阶段,对促进记忆巩固起着积极的作用。如果缺少睡眠,或服用能减少快速进入睡眠的抗抑郁症的药物,就会出现疲劳、头昏脑涨、眼花心慌、食欲不振等感觉,导致警觉性差、情绪不佳、影响记忆力。睡眠可以解除大脑疲劳,同时制造大脑需要的含氧化合物,为觉醒后的思维和记忆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的许多灵感都是在酣睡后的早晨出现的。

大量的研究实验认为,失眠和睡眠不足,对大脑的负面影响很大。

如果连续两周睡眠达不到6小时以上,对脑力的影响同连续两三天不睡觉差不多。长期失眠或睡眠不足,会使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情绪不稳定。动物实验证明,老鼠4个星期不睡觉就会死亡。

但是,睡眠也要遵循适度原则,过度睡眠不仅不会增强记忆力,反而会影响记忆力。每个人所需睡眠时间不一,一般而言,中小学生应该睡眠8~10小时,成人7~9小时,老年人更少。

睡眠过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脑或血液疾病,二是精神懒惰。长期噬睡,会导致生理机能逐渐下降,萎靡不振,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因此,本该睡觉的时间就不要用来做别的事情,否则会事倍功半。倘若工作较忙,也要抽空打个盹。

给自己以全面的放松和休息,是保证我们的身体长期高效运转的明智之举。

睡得好,才能记得好!(www.daowen.com)

第六节 好记性是吃出来的

科学家发现,很多食品和饮料能提高记忆力。2000年,以色列的科学家证实,喝咖啡有助增强记忆。与咖啡有着异曲同工作用的是日本米酒,因为科学家发现米酒中含有一种增强记忆的酶。虽然饮食与记忆关系的研究刚刚起步,但是,科学家发现合理饮食是关键。

良好的记忆力可提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很强的记忆力,“过目不忘”成为许多人追求的梦想。然而现代人紧张的生活、繁忙的工作及失衡的饮食,再加上年龄的增长,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记忆能力,导致记忆力下降。

大脑是记忆的场所,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的能量。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总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因此,供给充足的营养,是保证大脑的正常活动,增强记忆力所必需的。为探索饮食、营养、健康与记忆力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均衡的饮食以及益脑食物的适量补充有助于增强记忆力。

营养保健专家研究发现,一些有助于补脑健智的食品,并非昂贵难觅,而恰恰是廉价又普通之物,日常生活随处可见。

1.桑葚。桑葚具有补血强壮、松弛神经和安定神经的作用。《滇南本草》云:“桑葚益肾脏而固精。”临床实践证明,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健忘失眠者均宜。

2.桂圆肉。桂圆肉有益心脾、补气血、健脑作用。《开宝本草》中说它能“归脾而益智”。《本草纲目》认为桂圆肉“开胃益脾,补虚长智”。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桂圆肉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维生素A、维生素B类物质,这些物质能营养神经和脑组织,从而调整大脑皮层功能,改善甚至消除健忘并增强记忆力。所以,桂圆肉尤其适宜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健忘者经常食用。可用桂圆肉、白糖各500克,拌匀,隔水炖至膏状,即为桂圆膏,早、晚各吃10~15克。也可用桂圆肉15克,同红枣3枚,粳米100克煮成稀粥食用。

3.柏子仁。明朝李时珍称柏子仁味甘而补,其气清香。“益脾胃,养心气,益智宁神”。用于劳欲过度、心血亏损、健忘恍惚的古代名方“柏子养心丸”,就是以柏子仁为主药。所以,凡健忘之人均宜食用。

4.莲子。莲子为滋补性食品。《神农本草经》将它列为上品,认为它能“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宋《图经百草》还记载:“莲子捣碎和米做粥饭食,轻身益气,令人强健。”适宜健忘之人经常服用。可用莲子煮粥,也宜用莲子、红枣、白糖煨烂后服食。

5.灵芝。中医认为灵芝能养心安神、益气补血、滋补强壮、健脑益智,适宜心脾两虚、神经衰弱、健忘之人食用。一般可用灵芝3~6克,水煎服,每日服2次。也可将灵芝研为粉,每日2~3次,每次开水冲服1~1.5克。

6.何首乌。何首乌能补肾、养血,并有强壮神经的作用。卵磷脂在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何首乌中卵磷脂含量较多,这对大脑神经衰弱,颇为有益。对健忘之人,宜经常用何首乌粉30克开水调服。

7.大枣。大枣能补气血、健脾胃,适宜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健忘者食用。现代医学认为,大枣含有多种多量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P的含量更是百果之冠,故大枣被人称为“天然的维生素丸”。不仅如此,大枣还含有较多量的并为造血不可缺少的矿物质铁和磷。对于体质虚弱的健忘之人,均可常用红枣煎汤喝,或蒸熟后食用。

8.蜂蜜。蜂蜜是一种滋补强壮的营养剂,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铁、钙、铜、锰、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可与柏子仁一同炖服,有增强记忆力、改善健忘的效果。蜂王浆对神经衰弱健忘之人也频适宜。

9.枸杞子,枸杞子能补肾健脑。民间多用于健忘症,用枸杞子30克,羊脑1副,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服食;或用枸杞子10克,山药30克,猪脑1副,加水炖食;或用枸杞子20克,红枣6个,鸡蛋2只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15分钟,吃蛋饮汤,每天或隔天1次,适宜神经衰弱健忘者食用。

10.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能补虚损、益精气,适宜肾虚健忘之人食用。民间对于肺肾阴虚之人的记忆力减退,头脑昏沉者,有用冬虫夏草4~5枚,鸡500克左右共炖。不能吃鸡者也可用瘦肉共炖,功效颇佳。

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增强记忆的食物:

1.牛奶。富含蛋白质、钙及大脑必需的维生素B1、氨基酸。牛奶中的钙最易吸收。用脑过度或失眠时,一杯热牛奶有助入睡。

2.鸡蛋。被营养学家称为完全蛋白质模式,人体吸收率为99.7%。正常人每天一个鸡蛋即可满足需要。记忆力衰退的人每天吃5~6个,可有效改善记忆(不适宜胆固醇高的人)。孩子从小适当吃鸡蛋,有益发展记忆力;特别是蛋黄,蛋黄中含有蛋黄素、蛋钙等脑细胞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增强大脑活力。

3.鱼类。可以向大脑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淡水鱼所含的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保护脑血管,对大脑细胞活动有促进作用。

4.贝类。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含量非常低,几乎是纯蛋白质,可以快速供给大脑大量的硌氨酸。因此可以大大激发大脑能量、提高情绪以及提高大脑功能。以贝类作开胃菜,能最快地提高脑力。但是贝类比鱼类更容易积聚海洋里的毒素和污染物质。

5.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参加脑代谢的唯一氨基酸,会增加脑内乙酰胆碱,能促进智力发育,维持和改进大脑机能,改善记忆力。

6.花生。花生等坚果富含卵磷脂,常食能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可延缓脑功能衰退、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是名符其实的“长生果”。

7.小米。所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高于大米1~15倍。临床观察发现,吃小米有益于脑的保健,可防止衰老。

8.玉米。玉米胚中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脑血管和降血脂作用。谷氨酸含量较高,能促进脑细胞代谢,具有健脑作用。

9.黄花菜。黄花菜可以安神解郁,但不宜生吃或单炒,以免中毒,以干品和煮熟吃为好。

10.辣椒。维生素C含量居蔬菜之首,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辣椒所含的辣椒碱能刺激味觉、增加食欲、促进大脑血液循环。“辣”味还是刺激人体内追求事业成功的激素,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生吃效果更好。

11.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是脑细胞代谢的最佳供给者之一。它还含有大量叶绿素,也具有健脑益智作用。

12.橘类。橘子、柠檬、广柑、柚子等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属典型的碱性食物,可以消除大量酸性食物对神经系统造成的危害。考试期间适量吃些橘子,能使人精力充沛。

13.菠萝。含丰富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锰,而且热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提高记忆力的作用。

14.胡萝卜。可以刺激大脑物质交换,减轻背痛的压力。

15.油梨。含大量的油酸,是短期记忆的能量来源。正常人每天吃半个油梨即可。

16.藻。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可以改善记忆力和注意力。

17.卷心菜:富含维生素B,能预防大脑疲劳。

18.大豆:含有蛋黄素和丰富的蛋白质,每天食用适量的大豆或豆制品,可增强记忆力。

19.木耳: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为补脑佳品。

20.杏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可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保证脑供血充足,有利于增强大脑记忆。

第七节 给记忆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记忆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由于某样要记的东西没有任何实际的内容,既谈不上理解也没有什么兴趣,那只有靠死记硬背了,如电话号码、某个难读的地名译音。而死记硬背的效果是有限的。这时,你不妨采用一下联想。

柏拉图这样说过:“记忆好的秘诀就是根据我们想记住的各种资料来进行各种各样的想象。”

想象无须合乎情理与逻辑,哪怕是牵强附会,对你的记忆只要有用途都可以进行。比如你要记住你所遇到的某人的名字,那么,也可用此法。

我们的想象力是根据空间或时间上的相近事物,容易在人们的经验中形成联想来进行的。也有时利用同音、近音、同义、近义等语言的特点来进行的。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下面有一组单词,你用心看两分钟,目的是尽量记忆。

  上衣    木夹    车灯    点心

  办公桌   花边    米饭    钓钩

  帽子    信封    房屋    纽扣

  猫电    话机钱   铅笔

  袜子    书     仙人掌   鳗鱼

如果让你顺次序把它们默诵出来,你会发现,许多都忘记了。为什么呢?方法不对。如果运用想象力,问题会简单得多。你不妨设想这么一个荒诞的故事:

有一顶帽子,它底下放一部电话机;电话机上尽是刺,因为这是仙人掌;拿这个仙人掌听筒的人确实不方便,何况他的嘴里还塞满了点心。点心里有一个小信封,拆开里面还有钱。钱上印一条鳗鱼,忽然这条鳗鱼变活了,钻到办公桌下。原来这办公桌是所房屋,其烟囱是支巨大的铅笔,它像火箭向上升起,落到上衣上。上衣有花边,中间有纽扣。但上衣口袋是穿的,铅笔漏到地上的袜子里,袜子夹着木夹。忽然铅笔又飞走了,飞到猫吃的米饭碗里。猫正蹲在一本书上。它一受惊就逃出门外,被一盏车灯照射。它向前一扑,恰巧被车前的钓钩钩着了。

这样的想象当然是非常古怪、荒唐的,因为这些画面太多不出现在现实中,就是童话中也很少有。但因为这想象仅是为了把一些事物从外表上把它们凑合在一起,不需要任何思想内容,也不要起码的逻辑,完全为了帮助记忆。

如果记忆的对象比较抽象,你不妨多花些功夫,先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例如要记比利时的工业种类,其中有冶金业、锌和铅的工业、陶器工业、玻璃制造业……

你先把冶金业想象成一座火炉,锌自然是一个电池了,铅则可想象成一个运动员用的铅球,然后是陶坛(陶器工业)、杯子(玻璃制造业)等。

接着你便可以开始驰骋你的想象了:高炉产生了一个个电池,装在手电筒中照着一个人推铅球,铅球一掷,击碎了前面两个陶坛及杯子。

不要怕建立大胆的、甚至是愚蠢的联想,更不要怕有人因感到惊讶而出现一些讽刺,重要的是这些形象在脑中要清清楚楚,尽力把动的图像与不同的事物联结起来。如果能经常这样运用,你就会大大加强记忆的。

另外,比联想更进一步的,是发展想象力。想象力不但可以使我们记忆的知识充分调动起来,进行融会、综合,产生新思维活动,而且可以反过来使原来的知识记忆得更牢固。

总的来说,想象力是改造旧形象、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你想测定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吗?下面介绍一种小游戏:把一滴墨水滴在白纸上,然后用力将压成许多不规则的墨迹,据其形状试试你能想象出多少名称。

在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福尔摩斯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加上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破了许多案子。书中的福尔摩斯说过这么一段话:“一个逻辑学家不需要亲眼见到或者听说过大西洋或尼亚加拉瀑布,他能从一滴水上推测出它有可能存在。所以整个生活就是一条巨大的链条,只要见到其中的一环,整个链条的情况就可以推想出来了——比如遇到一个人,一瞥之间就要辨识出这个人的历史和职业。这样的锻炼看起来好像幼稚无知,但是,它却能使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变得敏锐起来,并且教导人们:应从哪里观察,应该观察些什么。一个人的手指甲、衣袖、靴子和裤子的膝盖部分,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茧子、表情、衬衣袖口等等,不论从以上所说的哪个点,都能明白地显露出他的职业来。如果把这些情形联系起来,还不能使案件的调查人恍然大悟,那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了。”

这段话说到观察力,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正是由于福尔摩斯有这种想象力,所以推理特别严谨。他在与华生医师第一次见面时,就断定对方从阿富汗来。对方表示十分惊讶,福尔摩斯这样解释:“在你这件事上,我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这一位先生,具有医务工作者的风度,但却是一副军人气概。那么,显见你是个军医。你是刚从热带回来,因为你脸色黝黑,但是,从他手腕的皮肤黑白分明看来,这并不是他原来的肤色。你面容憔悴,这清楚地说明你是久病初愈而又历尽了艰辛。你左臂受过伤,现在动作起来还有些僵硬。试问,一个英国军医在热带地方历尽艰辛,并且臂部负过伤,这能在什么地方呢?自然只有在阿富汗了。这一连串的思考,历时不到一秒钟,因此我便脱口说出你是从阿富汗来的。”小说未免有夸张之处,但这种快速的推理包含在快速的想象中,而这二者均建立在对事物规律的牢牢记忆的基础上。

马克·吐温曾经为记不住讲演稿而苦恼,但后来他采用一种形象的记忆之后,竟然不再需要带讲稿了。他在《汉堡》杂志中这样说:

“最难记忆的是数字,因为它既单调又没有显著的外形。如果你能在脑中把一幅图画和数字联系起来,记忆就容易多了。如果这幅图画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那你就更不会忘掉了。我曾经有过这种体验:在30年前,每晚我都要演讲一次。所以我每晚都要写一个简单的演说稿,把每段的意思用一个句子写出来,平均每篇约11句。有一天晚上,忽然把次序忘了,使我窘得满头大汗。由这一次经验,于是我想了晚上我再去演说,便常常留心指甲,并为了使不致忘掉刚才看的是哪个指甲起见,看完一个便把号码揩去一个。但是这样一来,听众都奇怪我为什么一直望自己的指甲。结果,这次的演讲不用说又是失败了。

忽然,我想到为什么不用图画来代表次序呢?这使我立刻解决了一切困难。两分钟内我用笔画出了6幅图画,用来代表11个话题。然后我把图画抛开。但是那些图画已经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只要我闭上眼睛,图画就很明显地出现在眼前。这还是远在25年前的事,可是至今我的演说稿,还是得借助图画的力量记忆起来。”

这样,我们就不难了解某些对地名有超人记忆力的人,他们的方法是时时看地图,所以一闭上眼睛,就能联想起那幅图画。于是,地理位置就清楚地凸现出来了。

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心理功能。有了想象力,就使我们的认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人扩大了认识范围。要知道,新形象并不是各种旧形象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旧形象经过加工创造而来的。所以,进行联想应有丰富的知识基础,要尽量使我们的知识面扩大。如牛顿为什么能把万有引力与下落的苹果联想在一起呢?这就是因为他有深奥的学问。他说过:“我不知世人对于我是怎样看法,不过我自己只是觉得好像在海滨玩耍的一个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但真理如大海,远在我面前,未被发现。”这种谦逊的态度和求知的欲望是十分感人的。

世界上的客观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表现为从属关系,有的表现为因果关系。把反映事物间的那种联系,把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事物,及在性质上相似的事物和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是增强记忆的好方法。从记忆的生理机能看,联想能有效地建立脑细胞之间的触突联系,有助于记忆网络的形成,这样不但可以长期保持,也容易再现。

附:关于提高想象力的4个训练

训练1

拿一张纸,写上一个自己感兴趣、比较了解、积累了较多知识的题目。例如:物理、日本、纽约、华盛顿、英国等。然后,在想象时尽量把知道的、有关这个题目的知识都写在纸上。例如,写日本:可以写日本的历史、现状、战争、地形、气候、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等。写英国:可以写英国的兴起和灭亡的原因、文化成就、著名人物、农民起义等等。

训练2

做自由想象力训练。要求是从一个词中联想出10种事物,然后把这10个事物连贯起来。例如:由“儿童”一词可想出:风筝、法国电影、山口百惠、鞋、商店、集邮、革命、老房东、核桃10个事物。连贯起来的10个事物是:儿童都喜欢玩风筝;由风筝,想象到电影《风筝》,由电影,想到日本电影演员山口百惠的演技真好,她的鞋总是很漂亮;由鞋想到自己的鞋带断了,需要到商店买了一双新的;由商品,想到在商店工作的杰克喜欢集邮;由集邮,想到杰克现在存有许多“革命”期间的邮票;由“革命”,想到自己在“革命”期间下乡时的老房东来了;还带来了许多土产,其中有自己喜欢吃的核桃等……

请继续用物理、足球、火箭、马4个词进行自由想象。

训练3

请用两分钟时间,将下面10组词用想象力的方法联在一起进行记忆。

  皮鞋—下雨        轮般—月亮

  火车—梯子        牡丹—黄河

  稿纸—白菜        鸡毛—烟筒

  闹钟—软床        麻雀—玻璃

  马车—鸡蛋        轮胎—香肠

训练4

请把每组10个实物联想在一起:

(1)杂志、鲸鱼、老虎、大衣、手表、馒头、自行车、杨树、提包、轮船

(2)留声机、蔗汁、啤酒、马车、电线、轮船、鸽子、子弹、苹果、牛仔

第八节 遵循生物钟,提高记忆力

合理利用生物钟,找到自己学习和记忆的“黄金时间”,对提高记忆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生物钟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的。研究证明,合理的利用生物钟,掌握最佳学习时间,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

一天中什么时候人的记忆力最好呢?

根据生理学家研究,人的大脑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具体情形如下:

6~8点:机体休息完毕并进入兴奋状态,肝脏已将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净,头脑清醒,大脑记忆力强,此时进入第一次最佳记忆期。

8~9点: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可以安排难度大的攻艰内容。

10~11点:身心处于积极状态,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2点: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全身总动员,需进餐。此时对酒精仍敏感。午餐时一桌酒席后,对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

13~14点: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精力消退,进入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0.5~1小时。

15~16点: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精神抖擞,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以合理安排一些需“永久记忆”的内容记忆。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性格者分析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刻,可以持续数小时。

17~18点:工作效率更高,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的最高峰时期,试验表明,这段时间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期。

19~20点:体内能量消耗,情绪不稳定,应休息。

20~21点:大脑又开始活跃,反应迅速,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期(也是最高效的)。

22~24点:睡意降临,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生物钟在每个人的体内悄然运行,指导着我们每天从睡眠到清醒再到睡眠的反复循环。利用好生物钟,是改善记忆力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