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记忆力方法:揭秘天生非凡记忆

记忆力方法:揭秘天生非凡记忆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记忆力不是天生的有许多人认为:“就如同人一生下来,头脑有好有坏一般,记忆力的好坏也是天生的!”其实,记忆力的好坏不是天生的。虽然我们现在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早已耳熟能详,可是在当时,首次聆听之后,就能记忆全曲的乐谱,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记忆力不好的人,则往往不加分类地把事物乱堆。好的记忆力并不特别神奇,关键是要掌握好的记忆法则。记忆在脑部的功能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第六节 记忆力不是天生的

有许多人认为:“就如同人一生下来,头脑有好有坏一般,记忆力的好坏也是天生的!”其实,记忆力的好坏不是天生的。

我们常听人说:“我的记性真差”、“我是个数字盲,朋友的电话号码总是记不住”、“仅有一面之缘的朋友的名字和长相,我老是记不住”等等。可是,对于数字的记忆力不好,并不就表示记忆力真的不好;无法记住朋友的名字,也不见得是记忆力低弱的象征。人一生下来,对于数字、文章、名字等需要直接去记忆的东西,在能力上就有着不同的差异。对于其中的一项特别强,并不就表示所有的项目都很强。相反的,对于其中的一项特别弱,也并不表示所有的项目都很弱。

这种差异可以靠训练来改善。记忆时最重要的就是抱着能够记忆的自信与决心。如果没有这种自信与决心,脑细胞的活动将会受到抑制,记忆力便会减弱。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心理学上得到解释。在心理学上,这种情形被称为“抑制效果”。其一般的反应过程是:没有自信→脑细胞的活动受到抑制→无法记忆→更缺乏自信。逐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改善记忆力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恢复自信,逐步将它演变成良性循环,这就是学习记忆术的首要条件。不过,若是只有自信而不去努力的话,还是无法使记忆力变好的。曾为口吃苦恼,后来却成为古希腊大雄辩家的狄摩西尼斯也是由于有充分的自信,加上超过别人数倍的努力,才有了日后的卓越成就。

心理学家乌德斯华在研究中表明:无论谁都可以增强自己的记忆力。乌德斯华十分强调自信的重要性。他说,凡是记忆力强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记忆力充满信心。古恩西也说过,记忆力这部机器越是开动得多就越有力量,只要你信赖它,它就有能耐。

其实,正常的人是不可能没有记忆力的,如果不信,请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唱一首童年时代的歌谣;

☉写出1~2位小学老师或校长的姓名;

☉写下从孩提时代到现在你所记得的10个人的名字(家庭成员除外);

☉把3年前读过的某本书的书名及作者姓名写出来;

☉复述1年前所听过的笑话

☉尽可能把最初所学的外语单词回想起来;

☉把过去游览过的地点以及有关的事情叙述出来;

☉列出过去你养的或邻居养的宠物的名字;

☉你参加过什么令你难忘的盛会?请尽可能详尽地将经过表述出来;

☉说出5位朋友的姓名,并回想你与他们见面的时间、地点以及见面情况。

怎么样?当你将上述问题回答过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比你所预想的好得多。不过请反过来想想,为什么这些事记得这么牢固,而另外一些事却忘掉了呢?

另外,对数字“没兴趣”的人,如果喜欢打桥牌,可能很快就能学会算牌。对人名没任何概念的人,却往往能对明星的名字朗朗上口。而有许多学生讨厌记英文单词,但是他们却能够很流利地唱出英文流行歌曲

我们对于自己所关心的事物,往往能毫无困难地记住。因此,小学生能够将上学途中所见到的玩具店名记得一清二楚,除了因为儿童的脑部活动比较活泼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相反的,一个每天赶公共汽车上下班的人,对于窗外的街景却没有丝毫的印象,这就是因为他没有带着兴趣去欣赏。因此,记忆的先决条件就在于引起兴趣。(www.daowen.com)

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种开放式的小学,它们取消了学年制,并把教室的墙壁改装成能够自由移动的装置。甚至有些地方,连课桌也不用,完全让儿童依照自己的想法去计划读书课程。这种方法使儿童在理解和记忆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很多。

兴趣固然是记忆的源泉,但是,要一个人对他所讨厌的科目产生兴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遇到这种情形,我们可以和担任该科目的老师,或该科目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谈谈,因为他们已经有心得,必定对该科目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从彼此的交谈中,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对于该科目疏忽的地方,甚至能引发自己对该科目的兴趣。虽然这仅是一点点的兴趣,但是它就像滚雪球一般,能使你的求知欲不断增加,进而帮助你大量地吸收知识,提高记忆力。

我们对于看过的歌舞剧,常常会忘掉故事情节,但是剧中某一幕的印象,却往往记忆在脑海深处。例如,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白毛女》,其中杨白劳给喜儿扎红头绳的情景,可能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虽然全剧的情节也许已记不清了,然而,这个画面却可能一直清晰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种记忆很可能是由于第一次见到如此亲切的场面才造成的吧!

德国大音乐家门德尔松,在他17岁那年去听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首次公演。音乐会结束后,他回到家里立刻写出了全曲的乐谱。这件事震惊了当时的音乐界。虽然我们现在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早已耳熟能详,可是在当时,首次聆听之后,就能记忆全曲的乐谱,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在门德尔松的脑海里,必定有个排列整齐的资料柜,并且将每个音符严密地分别放入抽屉里。如果将他和那些同时聆听,却未能把音符放入抽屉里的人相比较,门德尔松自然能够正确地记忆这些音符了。

记忆力好的人,他的资料柜一定排列得井然有序。记忆力不好的人,则往往不加分类地把事物乱堆。如果我们能时时留意,把想记忆的事物分类整理,在装入或取出资料的时候,就比较省事了。好的记忆力并不特别神奇,关键是要掌握好的记忆法则。

记忆在脑部的功能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脑部有所谓的旧皮质与新皮质。从生物学上来说,旧皮质是先形成的,它担任了睡眠等维持生命所不可欠缺的机能;而新皮质则担任比较理性地思考等意识活动。具有震撼力的记忆是最不容易忘记的,因为它突破了旧皮质而达到新皮质和生命的本能连接在一起,再经过长时间地附着,因此在一般的记忆消失之后,它仍然能留存在脑海里。

把你所要记忆的事物,营造成一种对自己能发生震撼的效果,便是一种基本的记忆法。如果要记忆下列12种物品:

闹钟 帽子 小狗 手套 猴子 鞋 山水画 鹦鹉 衣柜 眼镜 仓鼠 桌子

反复背诵的强记固然是一种方法,可是往往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为了便于记忆,加深记忆效果,我们可以把上述的12件物品先加以分类:小狗、猴子、鹦鹉、仓鼠是动物;帽子、手套、鞋、眼镜是穿戴的物品;闹钟、山水画、衣柜、桌子则是家里的摆设。把这些物品加以分类之后,就很容易记住了。

另外,人的记忆力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如果能摆脱自卑、自我限制等消极的心理困扰,奋发图强,那就没有什么是记不住的。

美国著名盲聋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小时候的重病夺去了她的听力和视力。由于失去听觉,不能矫正发音的错误,她说话也含糊不清。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静,要学会读书、写字、说话,没有强大的记忆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海伦·凯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为了能清楚地发音,用一根小绳拴在一个金属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拴在手上,练习手口一心,写一个字,念一声。为了使写出来的字不至于歪歪扭扭,她还自制了一个木框,装配了一个滑轮练习写字。她把自己的学习分成四个步骤:

每天用3个小时自学。

用2个小时默记所学的知识。

再用1个小时的时间将自己用3个小时所学的知识默写下来。

剩下的时间,运用学过的知识练习写作。

在学习与记忆的过程中,她只有一个信念:我一定能够把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记下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她每天坚持学习10个小时以上,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加之不屈不挠的信心,使她掌握了大量的知识,能熟练地背诵大量的诗词和名著的精彩片段。到后来,一本20万字的书,她用9个小时就能读完,不但说出每章每节的大意,还能把书中精彩的句、段、章节和自己对文章的独到见解在2个小时内写出来。海伦的记忆力已经大大超过了普通人的正常水平。

据说,在哈佛大学读书的一个博士生听到海伦·凯勒的事迹后,很不服气,决定要和她比试比试。在严格的时间规定和教员的监督之下,他们进行了3轮比赛,最终,这位博士生服了。他摘下博士帽,恭恭敬敬地戴在了海伦的头上。

经过学习,海伦突破了识字关、语言关、写作关,先后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出版了14部著作,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与褒奖。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评价道:“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出色的记忆力,并希望获得学习的成功。既然记忆力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培养出来的,那么也就是说,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就可以使我们拥有高超的记忆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