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换位思考”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过度强调“我觉得”,而不从全局来思考,对不起,就是自私和自以为是。
两次“好玩”的荐书体验
前段日子遇见一位熟人,正巧还有点闲暇时间,就相约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不知怎么的,他得知我家里有很多书、电影和电视剧资料,于是欣然让我给他推荐推荐。
推荐这事情我还是很乐意去掺和的,于是我就问他:“你平日里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或者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呢?”
他一脸诧异地看着我说:“你推荐好读的书,或者好看的电影就好啦。你觉得好就好呗!”
我愣了3秒钟,秉承着负责任的态度,试探地说了句:“问题是,你不是我,也许我们的喜好不一样,所以我才要根据你的喜欢来推荐好的东西啊!”
这位熟人脸上马上透露出了不耐烦和厌恶的表情,瞥了我一眼,来了一句:“哎哟,你是不是舍不得借东西给我啊,问这问那,不就是推托吗?你不想推荐就算了,没关系,我也没有那么想看。”
说完,扔下一脸愕然的我,飘飘然走了。当然,还有一个账单。
没多久,在其他熟人口中,我就成了“小气自私,连书都舍不得借的家伙”。
无独有偶,过了没多久,我又遇到一位熟人让我推荐几本好书。这次我吸取个教训,决定不发自内心从她角度出发,就从家里拿了几本看上去应该算是畅销好读的书借给这位熟人。结果没几天,她就把书还给我,一脸不满意地抱怨这些书读着特别没意思。我就问她:“那你得告诉我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书,我才好推荐啊?”
她非常莫名其妙地看着我说:“是你自己推荐的不好,跟我告不告诉你我的喜好,有什么关系?”
没过多久,我又顺利戴上了“读书品位差,选择没质量”的帽子。
周末,跟朋友一起吃饭,就把这事情拿出来开涮找乐子。朋友哈哈大笑:“你呀,活该,向这帮压根不懂什么是读书的人推荐书,不是自取其辱?”
嗯,朋友的嘲笑没有错,我的确高估了对方。所以,我被戴上那些个“帽子”完全是咎由自取。但是这两次独特的“荐书”体验,却带给了我一些奇怪的思考。
你之宝贝,我之凡物
两个人相处,常常会互相推荐好玩的东西,一方觉得有意思,往往会推荐给另一方,希望对方也能喜欢,甚至从中发现快乐。但这种单方面的推荐会面临两种结果。
一种结果是对方也很喜欢,快乐加倍,两人因为这次推荐而加深了感情,甚至因此发现对方是自己的知己,值得长期交往。于是,一对密友诞生啦!
一种结果是对方压根没兴趣,觉得这玩意儿莫名其妙,神经兮兮。肚里还在想,这人是不是品位有问题,怎么喜欢这种东西,以后还是要跟他保持距离,客客气气为好。于是,一对同事诞生啦!
其实,明白事理的人都清楚,自己爱之如珍宝的东西,可能在别人眼中不过尔尔。
我家收藏了三千多张碟,对于我来说每一张都是宝贝,每张碟片的背后都有着一段值得回忆的淘碟历史。可在我爸妈的眼中,这堆碟就是我大学期间不务正业,浪费金钱的证据。毕竟,对方不是自己,不可能有着一模一样的体会,也自然不会有一样的情感。甚至连理解本身,恐怕也会因为双方价值观上的差异,在理解程度上打个折扣。
所以,我做事情有个习惯,跟不太熟的人相处,不轻易推荐和介绍,谁知道他们的性格是如何,口味是如何,品位是如何,还有他们的事后评价是如何呢。遇到明事理的人,就算推荐糟了,他们也会从我的角度出发,认为我不了解具体情况,推荐错了也情有可原。遇到不明事理的人,比如上面那两位熟人,推荐好了,未必会说声好,但推荐的不和他们意,我就成了八卦浪尖上的罪人。
所以,只有真正成了朋友,我才会把“推荐权”物尽其用。我这人挑剔,能成为我的朋友,自然性格是合得来的,脾气是了解的,更重要的是,三观是契合的。这让我免去了惺惺作态的难受,免去了伪装做作的寒碜,免去了小心翼翼的猜度。给朋友推荐东西,就很容易让他们开心。因为我明白他们的真正所需,我明白他们的真正喜好,我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他们需要什么,而不是自以为是地认为什么东西好,就一定适合他们。
我曾经跟一个朋友开玩笑说过,“‘我觉得这个东西适合你’这句话本身就很冒失,我认为适合的东西,未必真的适合他人。真正给朋友的东西,应该是他们需要的”。
越是把朋友当回事,越是体谅朋友,在“送礼物、推荐东西”的环节上就会越慎重。因为需要花时间去了解朋友真实的需求是什么,需要去观察朋友的喜好热爱是什么。否则,买一堆自己觉得好玩、好用,甚至好看的东西,完全不顾他们是否需要。这种行为才是最不负责、最轻率、最没有用心的。
当然,最不负责任的行为往往也最轻松,毕竟,取悦自己很容易!(www.daowen.com)
工作上提建议,不是自以为是的“对”,而是设身处地的“正确”
那么换到职场上,我们该如何跟领导提建议呢?
我身边有个领导看来很不错,有能力没架子,善沟通重合作,能成为团队的一员,其实很开心,做起事情来也相当舒畅和愉快。他常常会借着一些旅途或者集中办公的机会来听我们的想法,一开始大家都畅所欲言,还没有感觉到各自的差异。但时间久了,我就发现,一些同事跟领导在沟通思路的过程中越来越顺畅,而另一些同事却越来越远离这种模式,渐渐跟领导无话可说。
如果说,大家的起点都一样,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别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团队的工作对公不对私,不存在中饱私囊的行为,工作本身就是客观中立的存在。我们的团队成员所要做的,就是把工作往前推进,按时完成目标。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不存在太大的恶意,或者过足的私心,毕竟大家都不太有揩油养家糊口的难处,那么对工作或者项目的热忱才是大家走到一起的主导因素。
好,这个前提被界定完后,我再去研究大家的行为,好玩的事情就来了。
一边是跟进项目越发主动和积极的小A们,另一边是跟进项目越发被动和消极的小B们。
小A们是实干家,他们提建议的角度是项目本身,就是说,他们愿意站在领导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项目如何推进下去会更加顺利。这么一来,他们的建议也好,他们的工作也好,都是在一点一滴地去完善这个工程。小A们中还有一个更加厉害的同事,他会在每日在思考如何完成项目工作的同时,去设想项目进度中的难点和缺陷,一旦发现有疏忽和遗漏的地方,会及时向上级汇报并且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想想看,如果我是领导,我能不喜欢这样的下属吗?
不同于小A们的实干主义,小B们则过于自以为是地自私,他们看待项目的角度是自己的喜好。常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我觉得自己的这个思路好,谁谁谁的不如我的好,你们为什么不听我的。”倘若,他们的建议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想必也不会有人反对。但往往现实是残酷的,他们自以为是的“我的最棒”放在整个项目中会显得无比地空中楼阁。他们在乎的是,项目本身能否符合他们自己的审美观,如果不符合他们的审美意识,那么他们就想通过提出建议来强迫项目去迎合他们。可他们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审美观,自己的价值观又怎么可能代替大众呢,又怎么可能衡量所有的一切呢。
也许说得有点抽象,我就再举个朋友的例子。有一个团队在做杂志,杂志本身的风格和定位已经确定,这个团队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在这种风格的指导下,发掘更多更好的、切合杂志的主题策划来吸引大众去消费杂志。小A们就会努力去找素材,讨论好的策划主题,寻找大众关注点,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杂志的推广。但小B们会端着自己的审美观来看这个杂志,总是不断希望杂志可以改变风格符合自己的喜好。
也许杂志本身做的就是通俗读物,就是大众娱乐,这是它的卖点。但是小B们就一定要认为这种通俗很庸俗,这种大众很低廉,他们希望杂志应该走高端文艺清新范。但,可能吗?要不,他们自己去整一本?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小B们实力不足以撼动整个项目,所以选择离开。这也是为何一些人越来越投入,一些人越来越疏远的原因。
我跟小B们中的一位同事关系还不错,他就很懊恼地问我:“领导之前很看重我的想法的,为何现在对我不冷不热呢?”
我看看他,说:“你提建议的方式出了问题。”
他很疑惑地问我:“我没觉得有问题啊?”
唉,我叹口气,掂量了下表达方式,跟他说:“这个工作我们大家都确定好努力的方向,那么你就站在工作本身上提建议,不要总是把‘我觉得,我觉得’挂在嘴边。你的喜好对于这个工作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
他想了想,反驳我说:“可是,我觉得按照我的思路走,项目会变得更好。”
我继续问他:“你所谓的变得更好,是让所有人觉得好,还是只有你一个人觉得舒服了?如果是前者,那么你努力去跟领导表达,努力去证明给所有人看,你的建议对整个工作是最有价值的。但如果是后者,那就是你太自私了。”
过度强调“我觉得”,而不从全局来思考,对不起,就是自私和自以为是。
可惜,最终他还是没听懂。
每个人都有表达欲,特别是真心有抱负,想做出一些成绩的年轻人,他们往往心中有很多的设想,有很多的思考,遇到一个愿意听建议的领导,会觉得职场一片光明,有遇到伯乐的窃喜。
但是,这样的年轻人却未必各个都一路顺风,走上职场高升的康庄大道。
撇开马屁精和愿意听马屁的领导之间的无良互动,我们假设领导愿意倾听年轻人的建议,而年轻人的确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这样的局面下,结果往往也会各不相同,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借书也好,送礼物也好,提建议也好,其实我们都需要不断“换位思考”。我们的自我是最不容易被丢失的,(当然那种从来都不知道自我为何物,只会借用他人价值观生存的人,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为他人设身处地,不是听话,或者拍马屁,而是对他人的起码的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