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今天做啥决定明天好-明天过得怎么样,取决于今天的你怎么做

今天做啥决定明天好-明天过得怎么样,取决于今天的你怎么做

时间:2024-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尝试那些“不擅长”,能让你过得更好不擅长,才需要去训练;做不了,才需要去努力;承受不了,才需要去尝试。如果我们勇敢地去面对这些“劣势”,尝试去将“不擅长”变成“擅长”,结果会怎样呢?从“不擅长”到“擅长”,一定会给你带来自信、勇敢、胆识和一切积极向上的正面元素。那些不擅长,教会你更多;那些不擅长,考验你更久健身,是一件理智上知道正确,但感性上不敢去尝试的事情。

今天做啥决定明天好-明天过得怎么样,取决于今天的你怎么做

尝试那些“不擅长”,能让你过得更好

不擅长,才需要去训练;做不了,才需要去努力;承受不了,才需要去尝试。

我做事情有个习惯,先搞定自己擅长的部分,再去对付不擅长的环节,似乎只有在熟悉并擅长的领域才有信心和勇气,才有一鼓作气全力以赴的快感。而面对那些曾经尝试搞定却没有搞定,或者从未接触的领域,我没有兴奋的搏杀感,拥有的只是惶恐的惧怕感,就好像事情还未开始,我就嗅到了失败的味道。

记得读书时候备战雅思,我明知自己听力阅读是强项,口语作文是弱项,却本能地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听力和阅读中,只有在准备这两项的过程中我才会有“雅思高分”的幻觉。但一拿到口语作文题库,强烈的挫败感便油然而生,内心那个脆弱的我就会哭着说,“好难好难,这次肯定搞不定”。于是,听力阅读就是上到8分又如何,我依然有一个5分的口语、6分的作文拖着后腿。

之后复习GRE,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喜欢填空和阅读,无论是上课还是复习题目,跟打了鸡血一样。但是一进入作文阶段,就跟打了霜的茄子,提不起一丁点儿的兴趣。于是跟自己说:“要不,今天就不准备作文啦,还是去看阅读吧。”

惧怕什么就逃避什么,不擅长什么就避开什么。

我用大部分精力去做那些自己喜爱的项目,用余下的一些零碎时间去对付那些讨厌的项目。精神上还可以自我催眠,称这种行为是——最大化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可是,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一个完整的项目,是由好几个小项目组合而成。这些小项目中有自己擅长的,也必然会有自己不擅长的,如果一味地去完善擅长的部分,最终的结果必然会被那些未被照顾到的“劣势”所拖垮。

工作这些年我越来越感受到“劣势”的杀伤力。领导派一个任务下来,团队成员分工去完成,往往到了关键时候,掉链子的一定是最薄弱、最不擅长的环节。比如我们在技术方面优势明显,在人际关系上比较薄弱,那么最后出岔子的环节就一定会在人际关系上,而技术部分的极佳表现也不能挽救一个瘸腿的项目。

劣势,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时候,给人最致命的一击。

劣势,总是会在最关键的时刻,让之前的精心准备都付之东流。

如果我们勇敢地去面对这些“劣势”,尝试去将“不擅长”变成“擅长”,结果会怎样呢?不妨一试。

从“不擅长”到“擅长”,一定会给你带来自信、勇敢、胆识和一切积极向上的正面元素。

没有不擅长,只是未曾做过;既然并未开始,又何来失败

今年之前,我都很喜欢宅在家里,不是因为本性安静,而是我从未尝试过一个人接触陌生的领域。我可以一个人读很多书,写很多字,看很多电影。我不惧怕孤独的空间,却惧怕未知的场合。

读再多的书,却不敢行万里路,是一种生命体验的巨大缺失。我想出去走走,却不敢去改变。因为我不知道自己面对未知的时候如何去应对,倘若遭遇不可控制的失败,我又能否承受。

可控,是舒适区最大的特点。因为待久了,熟悉了,所以我了然那里成功的方式,也知道失败的路径,当我需要获得某项认可的时候,可以完美避开失败而最大化放大成功的可能。但,离开舒适区,在我的认知中就好像一切都处在失控状态。

年初的时候,我跟朋友讨论过“控制”这件事情,她很奇怪地问我:“为何你确定自己只要到了未知的领域就一定会失控?为何失控在你的理解中,就是负面的?要知道,你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情下论断,而对自己未接触过的事情下‘失败’的结论。你从未做过,怎么会认为它一定会失败呢?”

在朋友的理解中,“可控”可以是安全、稳妥、落实、完成,也可以是单调、无聊和乏味。“失控”或者“未知”可以是混乱、迷茫、恐慌、失败,但也可以是兴奋、好奇、多变和新鲜。

朋友说,能真正影响一个人的东西,不是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环境,也不是完成或者未尝试过的任务,而是他自己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不会在一个稳定熟悉的环境中得到成长,只会在不断改变不断增加难度的陌生领域中得到锤炼。(www.daowen.com)

聚会最后,朋友拍拍我的肩膀说:“从某种程度上你比很多人要幸运得多,你完全有条件去尝试新的事物,即便失败了,退回到起点,你又能失去些什么?你依然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你依然手头有一笔不算少的存款和投资,你名下依然有一栋100平方米全产权的新房子。对比很多努力奋斗、在陌生领域跌打滚爬的年轻人,你已经拥有很好的起点,还害怕什么,又担忧着什么?”

当时的我,正在被舒适区的单调无聊困扰着,我想着突破些什么,又惧怕突破后面临的可怕后果。朋友的这番话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思维的可笑,对于很多事情认知的偏颇和武断。

是啊,我有什么好害怕失去的,我有什么好担心失败的?即便尝试后的结果是一地鸡毛,我回头看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定会安然无恙。更何况,谁说一定就是一地鸡毛,寸草不生呢?都没有做过,有什么觉得可怕的;我还没有开始尝试,怎么就认为一定会失败?

冷静下来想想,这两三年生活工作中带给我很大愉悦的事情,往往都不是发生在熟悉领域的老生常谈,反而是误打误撞某个领域后的坚持作为。

今年伊始,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恐惧清单”,里面列出了二十多项自己明知有益,却惧怕的事情,其中就包括独自旅行健身、洗牙、写专栏、学习做饭。如今一年过去了大半截,我惊讶地发现,已经尝试去做的恐惧项目没有一项失败,反而成为今年最值得骄傲的亮点,尤其是洗牙让我对身体这些常被忽视的器官有了新的认识,健身更是让我获得极大的精神和身体鼓励,让生活有了不可思议的飞跃。

那些不擅长,教会你更多;那些不擅长,考验你更久

健身,是一件理智上知道正确,但感性上不敢去尝试的事情。一方面明白运动的价值,一方面知道整个过程中会有巨大的痛楚。内心的怯懦一次次将“我想去健身”的念头压制住,哪怕身体出现亚健康,哪怕体检指标出现小小的红色箭头。

年初的那次“勇敢冲动”(如果今年我要评选出自己做的最勇敢的事情,健身毫无疑问登顶)让我推开了健身的大门,从此进入到从未体验过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一次又一次地面对身体的无力和精神的软弱,一次又一次地承接着担负着不敢想象的重量和冲击,身体中的那些“不擅长”在这里成为阻梗在奔跑路上的大怪兽,我必须要打败它们,否则就无法继续向前走。

我讨厌跑步。我讨厌跑步过程中岔气时候疼痛如针般在胸腔两侧游走;我讨厌跑步过程中呼吸不畅,喉咙如同烧灼般地难受;我讨厌跑步过程中小腿胀大腿疼,如同绑着无数的铅袋在挪步。

我讨厌平板支撑。我讨厌大腿小腹手臂,身体每一块肌肉都要绷紧的痛苦,那停不下的抖动;我讨厌那一秒一秒跳动的计时器,时光如同没有电池驱动的钟表,停滞不前,每一分钟都犹如一辈子那么长,而且还要承受一辈子那般漫长的痛;我讨厌“坚持下去”的口号,听着会生气,会烦恼,好像喊着口号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支撑在垫子上的我分分秒秒疼痛得刻骨铭心。

我讨厌跳绳。我讨厌回忆起从小到大体育测试时跳绳成绩的永远不及格;我讨厌手臂、腿以及绳子的无法配合;我讨厌跳了50个之后,大腿后侧让人无法忍受的抽搐。

我讨厌体能和器械。我讨厌卧推时候,感觉自己已经无法再发力让那一坨的杠铃从胸口位置举起来,我讨厌杠铃举到一半的位置时,突然力量抽空,无力再往上走,又不敢放弃杠铃砸到胸口,好无能;我讨厌每一个90秒的极限挑战,每一个挑战都是要让我体验一把生不如死,力量被一点一点耗尽,肌肉被一点一点绷紧然后酸痛,再然后痛感加剧到无法忍受。每一个90秒挑战,就是一次亲历“痛苦是如何放大”的过程。

训练总是充满着疼痛,而“不擅长”更加重了这种疼痛,放大了感受。可这就是训练!

没有人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愉悦和轻松,没有人在训练过程中谈笑风生般地自如。当教练发现某个动作、某个力量已经让我的身体感到轻松和愉悦,那么下一次,我就再也遇不到它。当教练发现某个动作、某个力量是我极度不擅长,那么下一次、下下次、甚至很多次,我都会跟它们反复相遇,直到我可以笑着说,“切,它是小儿科”。

不擅长,才需要去训练;做不了,才需要去努力;承受不了,才需要去尝试。

身体的强大,无法从已然舒适的环境中获取成长的营养要素,必须努力去让“弱点”变成“优势”,去暴露出一切可能阻碍进步和成长的那些最脆弱的部分,然后一一击破。

当我可以每分钟完成60个卷腹,每分钟跳到130个跳绳,屈体硬拉可以完成70斤的重量,可以坚持跑步40分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练的几十个极限挑战。我才发现,哦,那些讨厌已经不再让我生厌,那些害怕已经不再让我恐惧,这些大怪兽被我打败了。

这个时候,我真切体会到朋友说的那句“能真正影响一个人的东西,不是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环境,也不是完成或者未尝试过的任务,而是他自己的能力”。面对健身未来之路上可能会出现的更多怪兽,我不害怕,不选择逃避,我知道自己有能力打败它们。

反复去做一件重复的事情,会带来安全感,却无法提供成长经验值、成就满足感和自我认同感。不断打破常规,挑战未知,才会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养分。

直至今天,我的“恐惧清单”项目在增加,每每我遇到一些害怕和惶恐的事情,我都会写在自己的恐惧清单上。我想,即便而今看来,它们依然恐惧得要死,当下的我不敢去做,但并不意味着我永远不敢做。总有一天,这些曾经固执地认为“死也做不到”的事情,会从“难以企及”变成“信手拈来”。我相信自己这副躯体,不是只能做那些熟悉到机械重复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