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词传-苏东坡词:探寻长作岭南人

宋词传-苏东坡词:探寻长作岭南人

时间:2024-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从黄州到岭南,时间变了,地点变了,年龄变了,连身边跟随的人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苏轼那颗宠辱不惊、乐观旷达的心。所以,当别人为这贬谪生活大发牢骚的时候,东坡居士却一脸开心地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家人经过六个月的奔波、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惠州。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但为众狗待哺者不悦耳。

宋词传-苏东坡词:探寻长作岭南人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黄州到岭南,时间变了,地点变了,年龄变了,连身边跟随的人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苏轼那颗宠辱不惊、乐观旷达的心。所以,当别人为这贬谪生活大发牢骚的时候,东坡居士却一脸开心地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元祐九年(1094年),风云突变。亲政后的哲宗皇帝改年号为“绍圣”,希望能够继承神宗朝的施政方针。变法反对派的大臣纷纷罢职,哲宗起用新党,朝政由章惇、安焘等人把持,他们抛弃王安石的变法政策,以“元祐党人”为打击目标。很快,当时在朝任职的三十多位高级官员全部被贬谪到了岭南,苏轼就是其中之一。

从绍圣元年(1094年)闰四月开始到同年六月,苏轼接连收到了四道贬谪的朝廷旨意:

第一道旨意下达的时候,苏轼还在定州担任河北西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定州知州。诏令的内容是这样的:取消苏轼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的称号,撤销定州知州的职务,以左朝奉郎的身份任英州(今广东英德)知州,正六品上。

第二道旨意下达的时候,苏轼正准备启程从河北赶往广东。诏令的内容是:苏轼以左承议郎的身份担任英州知州,正六品下。

当苏轼行走在前往广东的路途中时,第三道诏令下来了,内容非常简短:“诏苏轼合叙复日不得与叙。”意思就是苏轼也就担任英州的知州,但是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了升迁的机会。

当苏轼走到安徽当涂境内时,苏轼接到了朝廷发布的第四道诏令:撤销苏轼左承议郎的身份,由英州知州降为宁远军(治所在今广西容县)节度副使,惠州(治所在今广东惠阳东)安置,不得签署公事。

面对这一贬再贬的现实,苏轼什么也没有说,笑了笑便收拾着行囊踏上了路程。人生真是一场梦境,转眼间,他仿佛又回到了贬谪黄州的那段日子里,孤独寂寞,苦闷难言。

不过这一次,苏轼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不愿意让全家人跟随自己奔波,而是让儿子苏迨带着家眷去宜兴投奔苏迈,自己只带着侍妾朝云和儿子苏过继续南下广东。一家人经过六个月的奔波、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惠州。在这里,他度过了三年的时光。

在很多北方人的眼中,岭南是一个可怕的地方,这里属于蛮貊之邦,瘴疠之地,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稍有不慎,便会病死在这里。苏轼虽然久经磨难,但是突然来到这么一个陌生的地方,他的心中不免充满了恐惧和担忧。但是当他真正到达惠州的时候,苏轼眼中的岭南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www.daowen.com)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到了惠州之后,名满天下的苏轼受到了当地官吏和百姓的热烈欢迎。他们的热情,让苏轼立刻产生了一种回到家乡的感觉。他心想,这个地方其实也不错,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看来清远县的顾秀才所言不虚呀。

他再也没有那种抑郁不快之感,而是畅游山水,颇富闲情逸致。在惠州城的东北边,东江和西枝江的合流处有一座合江楼,苏轼在这里住了一年多的时间。他常常站在楼上,极目远眺,只见青山隐隐、云水遥遥,果真是一派江上盛景。于是,他写下了《寓居合江楼》的诗句:

海山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我今身世两相违,西流白日东流水。楼中老人日清新,天上岂有痴仙人。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

山水出自苏东坡的笔下,平常的风景也有了超然的意境。正是因为苏轼不仅能看透人生的底蕴,还能从佛、道的思想根基中汲取营养,他常常焚香静坐,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领会人生的哲理

很快,苏轼就在惠州的松风亭找到了体悟人生哲理的瞬间。这一天,苏轼刚爬到半山腰,就觉得腿脚酸软,全身无力。望着山顶重峦叠嶂的风景,他心中发愁:什么时候我才能爬到顶端呢?他歇了一口气,正准备打起精神往上爬时,突然转念一想:为什么我一定要爬到山顶呢?就这样半路回去,难道不好吗?于是,他毅然转身,开始下山。

一边走,苏轼一边开始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啊,人们常常习惯于画地为牢,总是用惯有的思维约束自己,让人身得不到自由。如果换一个角度,改变一个想法,不就可以从这些束缚中走出来了吗?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一定要将眉山或者常州当成终老此生的场所呢?我为什么不能将惠州当成我的故乡呢?这样一来,我在花甲的年纪能够生活在故乡,这岂不是一件十分美满的事吗?想到这里,苏轼顿时心情大好,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后来,苏轼便将此次游山的感悟写成了一篇散文——《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苏轼还将这种超然乐观的精神带入到日常生活中。当他在惠州尝到当地的美酒——桂酒时,苏轼便在写给朋友的信中一再称赞这种酒的好处,他还写了至少五六篇酒赋,叙述自己在岭南喝酒的快乐。

此外,苏轼在惠州发明了一种烤羊脊,他把这件事写信告诉了弟弟子由:

惠州市肆寥落,然日杀一羊。不敢与在官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骨间亦有微肉,煮熟热酒渡,随意用酒薄点盐炙,微焦食之,终日摘剔牙繁,如蟹螫逸味。率三五日一铺。吾子由三年堂危,所饱刍豢灭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此虽戏语,极可施用。但为众狗待哺者不悦耳。

事实上,所谓“烤羊脊”,只不过是因为苏轼没有钱买大鱼大肉吃,只好买了些粘着肉的羊骨头烤着吃,以此来解馋。但苏轼却偏偏说它“如蟹螯逸味”,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即使到了这种境地,苏轼依然不忘幽默地对弟弟说,这种烤羊脊虽然好吃解馋,但是如果被狗知道了,恐怕它们就要不高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