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满庭芳》
这首词是苏轼作别黄州父老的词。当苏轼终于结束在黄州五年的贬谪生活时,他没有欣喜若狂,反而有些恋恋不舍。在他与当地父老依依惜别之情中,依然夹杂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前途的无法把握,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旷达与超然。
没有人会留恋自己的贬谪生涯,但苏轼是个例外,因为他随遇而安的个性已经使他宠辱不惊,他热爱每一块他生活过的土地,他热爱每一位他日日相伴的友邻。
赤壁作赋吟诗后,苏轼有一段时间健康状况一直不太好。他最先患上的是疮疖,病情严重时,疼痛难耐竟至卧病不出。后来,由于风火之毒上升,苏轼的右眼肿了起来,几乎失明,不仅不能出门,而且连荤腥也不能吃。这对于苏轼来说简直太痛苦了,不能出门也就算了,可以在家中看看书,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何况,自己本来就是一个爱睡觉的人;但是不能吃荤腥对于苏轼这样的美食家来说实在太痛苦,他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惆怅之余,他只能埋怨道:又不是嘴巴病了,为什么眼睛病了却不许嘴巴吃好吃的呢?这岂不是不公平吗?
为了排遣寂寞,苏轼大多数时间都在僧舍打坐静养。由于他长期闭门不出,久而久之,谣言也就传出去了。有人说,苏轼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已经奄奄一息了;也有人说,苏轼早就病死了!
这话传到御史台的那些人耳中,他们大为高兴,认为终于不费吹灰之力拔掉了眼中钉、肉中刺。但传到了苏轼一个好友耳中,此人不禁痛哭失声,以为苏轼真的死了,后来得知真相后,才放下心来。最为奇特的是,这个谣言居然传到了宫中,连宋神宗都知道了。据说他当时正在吃饭,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声叹息着:人才难得!人才难得!一碗饭还没有吃完,宋神宗已经放下饭碗走开了。
尽管这个谣言最后烟消云散,宋神宗也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但苏轼的际遇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元丰七年正月的一天,苏轼突然接到了神宗皇帝的亲书手札:
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才实难,不忍终弃。
此诏令将苏轼改授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这样看起来,苏轼依然过着形同囚徒一样的犯官生活,只是改变了一下地方,从黄州移到离京城较近的州郡。这对于苏轼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实际上,神宗此举大有深意,皇帝亲下手诏量移逐臣,本来就意味着对苏轼的眷顾超过旁人;移到离京城更近的地方,便是为将来的起用埋下极为重要的伏笔。
苏轼虽然对黄州有万般不舍,但他不忍拂逆皇上的一片好意。在黄州打点了一段时间,他终于决定带着一家人离开黄州,踏上漂泊之旅。
此行的路途是一路北上,但苏轼却沿着长江东行,走运河水路北上。因为他想顺道经过几个重要的地方,拜访几位重要的友人。而庐山,就是他此行的一个重要的地点。
庐山风景秀丽,恍如仙境,神话传说多得不可胜数,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诗句。苏轼在江南待过很多地方,唯独没有去过江西,他慕名已久,早就希望一睹庐山的真面目了。此行有机会游览庐山,苏轼的心情非常兴奋。
这次上庐山,苏轼是在和尚参寥和一帮朋友的陪同下前往的,他们由南麓正面上山,一路上奇峰异石,茂林修竹。足迹所到之处,景色也发生了变化,时而苍翠深谷,时而是峭壁陡崖,让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为了好好欣赏这一番美景,苏轼一开始便与朋友们约定:此行决不作诗。
然而,苏轼的生活中离了诗怎么行呢?即便他自己不想作诗,也挡不住诗兴的流淌。
当苏轼游览庐山的消息传遍庐山上下时,山中的僧侣都非常希望一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才子的真面目,他们纷纷奔走相告,这让苏轼受宠若惊,他没有想到自己一个贬谪之人,在僧侣们的心中竟然有这么高的地位。兴奋之余,他马上吟出了《初入庐山三首》:
(其一)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其二)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www.daowen.com)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其三)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到了庐山,苏轼自然会想起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他与身边的友人谈论起李白的身世和遭遇,心情也就越发兴奋起来,词水诗泉就这样从苏轼的胸中绵延不绝地流了出来。
在《过庐山下》一诗中苏轼写道: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雁没失东岭,龙腾风西龛。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暴雨破坱圠,清飙扫浑酣。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五老数松雪,只溪落天潭。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此外,苏轼还为庐山当地的僧侣写了赠诗,如《赠东林总长老》: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何如举似人。
庐山瀑布历来出名,苏轼此行最不想错过的就是庐山瀑布,他想亲自看一看,李白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场景究竟是不是实写,而当他真正见识到气势恢宏的庐山瀑布时,他却在瀑布亭上留下了一首与李白风格迥异的七言绝句——《瀑布亭》: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当然,苏轼游庐山最为著名的诗句还是那首充满哲理的《题西林寺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与李白的诗歌相比,苏轼此诗并没有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描写庐山的壮丽景色,而是即景说理,谈论自己游山的体会。对于庐山这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来说,游人的位置不同,各自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了,现代有几种移步换景的写法,苏轼用一句诗歌就表达了出来。
可是对于游客来说,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真正的原因就是——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局部,当然就带有片面性了。看似平淡的语句后面其实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于人们来说,万事万物,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或者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他们对客观事物的了解难免具有片面性。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就要跳出这些局限,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去感受,用更广阔的胸怀去对待。
这就是苏轼的境界。
后来,苏轼路过江西湖口石钟山时,又在《石钟山记》中对这种境界加以解释: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在这片考察性的游记中,苏轼通过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重申道: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单凭主观臆断,是得不出真实的答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