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苏东坡词:绝响赤壁,醒醉归来

苏东坡词:绝响赤壁,醒醉归来

时间:2024-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却没想到第二天,黄州处处传言苏轼昨晚写完这首词后,将自己的衣服鞋帽挂在江边,自己摇着小船长啸而去,不知所踪了。所以,此时此刻,在苏轼的思想中,既表现出儒佛道思想因素的同时贯穿,又表现为这三种思想因素的互相矛盾并自我否定。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东坡词:绝响赤壁,醒醉归来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夜归临皋》

关于这首词,有一个著名的典故,记录在南宋叶梦得的《避暑录话》中。故事是这样的:东坡在黄州时,有一天与一些客人在江上夜饮,他意气风发,当场吟出了“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诗句,让在座者为之击节叹赏。却没想到第二天,黄州处处传言苏轼昨晚写完这首词后,将自己的衣服鞋帽挂在江边,自己摇着小船长啸而去,不知所踪了。

黄州郡守徐君猷听说后,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前去东坡堂拜谒,没想到苏轼正睡在堂上,鼾声如雷,还没有醒来呢。徐君猷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从此,苏东坡这首词不仅广为流传,苏轼爱睡觉的习惯也为大家所知。

不过这一时期,苏轼已经在黄州的贫贱生活中寻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他不再觉得苦闷,而是乐在其中了。这种归隐的思想有段时间曾经多次出现在他的诗歌中,如《哨遍》: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返,本非有意。

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谁计?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

这首词其实是用词的形式改写陶渊明的《归去来兮》,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因而毅然辞官回归田园,在家乡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快乐生活。苏轼却将自己在黄州的贬谪生活与陶渊明对比,表达自己对现实失望后退隐田园的情感

当时,苏轼在黄州有两个住所,一是妻子来黄州时苏轼在临皋亭旁修建的草屋,这是苏轼的日常居所;一个是他在城外的东坡雪堂,通常用来招待各方前来拜访的客人。苏轼每天下地躬耕,来往于两处住所之间,慢慢地踩出了一条泥泞的黄泥路。路边风景优美,苏轼乐此不疲。有一天,苏轼喝醉了,他竟然为这条路写了一篇文章,名为《黄泥坂词》:

出临皋而东骛兮,并丛祠而北转。走雪堂之陂陀兮,历黄泥之长坂。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蔚柯丘之囱蒨。余旦往而夕还兮,步徙倚而盘桓。虽信美而不可居兮,苟娱余于一眄。余幼好此奇服兮,袭前人之诡幻。老更变而自哂兮,悟惊俗之来患。释宝璐而被缯絮兮,杂市人而无辨。路悠悠其莫往来兮,守一席而穷年。时游步而远览兮,路穷尽而旋反。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苏之我嫚。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偃。草为茵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宴。纷坠露之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感父老之呼觉兮,恐牛羊之予践。于是蹶然而起,起而歌曰月明兮星稀,迎余往兮饯余归。岁既宴兮草木腓,归来归来兮,黄泥不可以久嬉。

此外,他还在临皋亭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

这段话的意思是:酒足饭饱之后,我倚靠在几凳上,幽幽白云在我的左侧环绕,缓缓清江在我的右侧弯曲地流淌,仿佛一道道山门在我的眼前打开,山林间的尘埃随意出入我的房间。我仿佛有所思,而实际上又没有什么心思,心中空荡荡地接受大自然为我准备的一切。此时此刻,我真是惭愧呀,惭愧!

在贫贱的生活中,苏轼积累了很多的生活经验,也创造了很多的生活乐趣。在生活最为窘迫的时候,他与妻子提倡“晚食以当肉”。也就是说,吃饭不按一定的时辰,而要等到非常饥饿的时候再进食,这样即使面对的是十分粗劣的食物,大家吃起来也像吃肉一样香。试过几次之后,苏轼很推崇这种进食法,并把它当成自己“巧于居贫”的方法之一。在他看来,外物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所谓好坏,完全在于自己主观上的感受。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让苏轼很快就从逆境中走了出来,将痛苦化为愉悦,把焦虑化为和谐。

除了生活上的改变,苏轼的思想境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作为一个传统知识分子,苏轼理所当然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对那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理想有过热烈的追求,他总是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一次次踏上仕途;可是,由于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苏轼在儒家的外表下有着一颗佛心,他善良仁慈,常常诵读佛经,与一些高僧来往密切,对于生命的轮回以及人生的种种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看法;苏轼最喜欢《庄子》,从小受到庄子齐物思想的影响,渴望那种逍遥游的境界。到了黄州以后,苏轼与当地道士的来往密切起来,道家那种主张个体精神和追求个人养生的观点此时很对苏轼的脾气。所以,此时此刻,在苏轼的思想中,既表现出儒佛道思想因素的同时贯穿,又表现为这三种思想因素的互相矛盾并自我否定。在苏轼的思想中,他常常将这三者统一起来:在仕途平稳的时期,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在贬谪时期,则主要以佛老思想为主。就像白居易晚年所倡导的那样:修身以儒,治心以佛,养生以道。

在黄州的那段日子,苏轼的主要处世哲学是佛老思想。但他并非全盘接受,而是有所扬弃,最终化为自己独特的精神境界。

就这样,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物质与精神上的痛苦后,一个崭新的苏轼已经从苦难中蜕变出来。此时此刻的苏轼,不仅能在优美的山水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还能从苦难的历练中领悟生命的哲思。他变得从容、亲切、旷达。这些性格特色反映到他的诗歌中,则使他的诗文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和成熟的魅力。他的诗文境界也因此充满了宁静隽永、淡泊清新的审美情趣。超旷放达已成为他的性格乃至诗文风格的主流色彩,他的创作也因此而升华到一个极其美妙的巅峰。

七月的一个仲夏夜,正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好时刻,苏轼与川籍道人杨世昌秉烛夜游,他们来到赤壁之下,乘上小船,一边喝酒一边欣赏当晚的月景: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酒喝到一半,他们开始唱歌。由于他的朋友擅长吹箫,苏轼便和着箫声轻轻地哼唱着,歌声感动了所有的人: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很难过,这首曲子为什么这么悲凉呢?对方在这清风明月之下,突然生出了一段对于人生的感慨: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听了,也心有所感,不过,他所经历过的一切,已经让他完全能从这种人生的感慨中走出来了,于是他安慰道: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www.daowen.com)

听完苏轼的话,他的朋友仿佛被一阵清风吹拂掉所有的抑郁,顿时开心起来: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有人说,苏轼在《赤壁赋》中的一番对白,其实是过去的苏轼和现在的苏轼在对话,意味着苏轼对于人生的反省和超越。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的确,此情此景,此文此怀,只有“乌台诗案”后的苏轼独有,只有贬谪黄州后的苏东坡独有。

如果说《前赤壁赋》主要是苏轼人生的对白,那么《后赤壁赋》则主要是对苏轼生活中一幕场景的刻画。通过这一幕,读者才能明白,为什么苏轼能在《前赤壁赋》中摆脱有限的生命对他的束缚,从而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刬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一样的赤壁景色,却展现出完全不同的境界。一个是秋月下的赤壁,一个是初冬的赤壁;一个主要是赏月之景,一个主要是踏月之乐。相同的是,一样有良朋、佳肴与美酒。作者用详细的笔墨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包括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以及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景物越来越令人心胸开阔、意境高远。当苏轼独自一人登临绝顶时,他为那种“刬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而产生了忧惧之心。最后,夜游的描写通过一场梦境来结束。此时此刻,苏轼已经分不清楚,仙鹤、道士和自己,哪一个才是真的,哪一个才是梦境了。道士倏然不见,那么我的理想、追求、抱负又在何处呢?

属于苏轼的夜晚,总是诗意盎然的,尤其是在黄州的夜晚,于诗意中往往还渗透着人生的种种哲思。这一次,苏轼夜游,写下了一篇《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个晚上没有月亮?什么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呢?只是少了我们这两个悠闲的人在这里散步罢了。在这里,所谓的闲人,指的是被贬谪的苏轼和同样被贬谪的张怀民。可是,如果不是这被贬谪的命运,他们又怎能看到这么美妙的景色呢?苏轼在自解、自矜、自嘲、自慰中依然充满着对生活的无限热情。

苏轼曾经这样精辟地评论自己的文学创作: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文说》

意思是说,我的文思就像有一万斛水的泉源一样,随时随地都可以涌出。在平地上则如汩汩流水,可以一天流淌千里。等到它随着山势弯曲时,它就可以随着遇到的事物随意变换形式,这些都是我自己不能预料的。我只知道在我的文思涌来的时候继续,在它不得不停止的时候停止。

除此之外,苏轼还说过另外一段话:

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

——《江行唱和集序》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的文章都是在无意中写出来的,我没有说一定要将它写得多好,也没有刻意写得不好,只不过顺其自然罢了。就好比山川有云雾,草木结果实,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的确,苏轼的文章都是真情的流露,都是自然的写照,连他自己都不受限制。文思一旦奔腾起来,苏轼本人挡都挡不住。就好比在赤壁这个地方,继前、后《赤壁赋》之后,苏轼再一次提起笔来歌颂这壮丽的山川。不过这一次,他选择的是填词的方式,于是就有了那首千古传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