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徐州政通词美:苏东坡词传

徐州政通词美:苏东坡词传

时间:2024-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轼在八年的地方工作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业绩也是在徐州创造的。徐州地区连续大暴雨,洪水顷刻之间便来到了徐州城下,很快淹没了45个县。洪水退去,苏轼没有懈怠,而是上书朝廷,请求豁免徐州赋税。此外,苏轼还带领徐州人民求雨以缓解当地的旱情。

徐州政通词美:苏东坡词传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

这首词为苏轼《浣溪沙》组词的第一首。

此词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有一个生气盎然的农村,村里枣花盛开,太守从树下走过,清香四溢的枣花扑簌簌地落到了衣帽上,看来到了秋后,枣子就可以丰收了。一些妇女们正在忙着抽茧成丝,一位穿着粗布衣服的庄稼汉在柳树下叫卖黄瓜。酒后困乏的太守在这静谧、美好的气氛中顿生困意,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随着太阳升高,太守觉得口渴起来,连忙走到一户院落前,轻轻敲门,想向农户讨一杯水喝。

这是一幅官民同乐的美好场景,词中的那个太守,就是作者本人。词中所展现出的官民同乐的温馨乡村,位于徐州

林语堂曾说:“连苏东坡这样的天才,真正的生命也是从40岁才开始的。”这一年,苏轼离开了密州,前往徐州任知州。在这里,他率民抗洪,兴建黄楼,寻找煤炭,劝农耕桑,展示了他杰出的行政才能。苏轼在八年的地方工作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业绩也是在徐州创造的。

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由密州调任河中府(今山西运城)知州,但还没有上任,便改任为徐州知州。此行的陪同之人除了妻儿,还有阔别多年的弟弟苏辙。兄弟二人到了徐州后诗文唱和,度过了一段快活的日子。那年中秋月,苏轼写下了“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句子。第二天,苏辙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兄长,奔赴自己的前程去了。

中秋刚过,黄河的秋汛便涨起来了。徐州地区连续大暴雨,洪水顷刻之间便来到了徐州城下,很快淹没了45个县。苏轼忧心如焚,连忙派出急救人员,一边驾船前去营救百姓,一边安抚民心。当时,城中的有钱人家争相出城避水,苏轼心中明白,这样一来势必会导致民心大乱。洪水来时必然徐州不保,看来民心的安抚工作比什么都重要。于是苏轼当即劝阻出城的人说:“富户出城避难,全城人心动摇,有谁与我一同守城呢?有我在,决不会让洪水淹城!”这样,那些希望出城的人又回到了城中,民心稳定了下来。

安定民心后,苏轼又立即征集5000民工,疏浚下游河道,同时连夜加固城墙。身为一方太守的苏轼穿着草鞋,拄着木拐,亲自来到抗洪一线,希望动员禁军参加抗洪。但是按照宋朝的规定,禁军只归朝廷直接管辖,没有朝廷的命令,当地知州根本无权调动,可是紧急之下苏轼根本来不及向朝廷禀告,他只能用自己的诚意打动那些禁军,希望他们参与到抗洪的工作中。最后,禁军长官深深地为苏轼的精神所感动,立即率领全体官兵与当地民工一起,在徐州城外用最短的时间修筑了一道护城大堤,保护了徐州城的安全。

紧急情况已经有所缓解,苏轼又开始调集人手和物资,援救城外被洪水围困的百姓,他亲荷畚锸,布衣草屦,站在城上指挥着,直到十月初五那天黄河归入旧河道,被大水包围45天的徐州城彻底解除了危机,苏轼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洪水退去,苏轼没有懈怠,而是上书朝廷,请求豁免徐州赋税。为了确保徐州的长治久安,苏轼开始苦思对策,他决定在朝廷的允许下动用地方财政修筑防洪大堤,并在东南角城墙上兴建黄楼,以示土能胜水之意。半年以后,黄楼建成,当地百姓十分高兴,宋神宗还专门下诏表扬苏轼的所作所为。黄楼建成的那天,苏轼写了一篇《九日黄楼作》以示庆贺:“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为了表示庆贺,苏轼还邀请了苏辙、秦观陈师道等人为黄楼作赋。苏辙特意寄来了一篇千言长赋《黄楼赋》,在描绘黄楼壮观景色的同时盛赞兄长治水的经过。这篇赋由苏轼亲自书写,请人镌刻成碑。据说,苏轼写《黄楼赋》时,曾偶然停笔,当地的官妓马盼盼素来善于模仿东坡字体,便偷偷续写了“山川开阖”四字。苏轼一见,开怀大笑,略加润色,不再重写。

此外,苏轼还带领徐州人民求雨以缓解当地的旱情。他多次考察农村,目睹了徐州农村在风调雨顺的时节里其乐融融的景象。他十分开心,怀着一腔深情留下了著名的《浣溪沙》词五首:

(其二)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其三)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其四)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其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除了《浣溪沙》五首,苏轼还在徐州留下了著名的诗篇《石炭(并引)》: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

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磐万车炭。

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

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www.daowen.com)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原来,徐州蕴藏着丰富的煤炭,但历来无人知晓。苏轼到徐州后,便派人四处寻找煤炭,最终在徐州西南50里的白土镇发现了品质优良、储量丰富的煤田,从而促进了当地冶铁业的发展。

抗洪水、挖煤炭、抓冶铁、造兵器、劝农桑、修水利、建黄楼、兴旅游……苏轼到徐州担任知州虽然只有短暂的不到两年的时光,但他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仍然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及十分珍贵的书法、绘画作品。

这一时期他的较为著名的作品有散文《放鹤亭记》: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位于徐州,为彭城隐士“云龙山人”张天骥所建。苏轼来到徐州后,与张天骥结为好友。由于山人养了两只仙鹤,每天清晨,他都要在这个亭子上放飞仙鹤,所以取名为“放鹤亭”。苏轼这篇《放鹤亭记》用神气的笔调描绘出徐州云龙山变幻莫测的迷人景色,同时又在文章中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而苏轼通过拜访云龙山人的一番问答及讨论,体现了他此时的隐逸思想。

又如脍炙人口的诗歌《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李思训是唐代著名画家,山水画北宗的创始人。苏轼素喜绘画,对于这幅气势苍茫的《长江绝岛图》,他深深地沉醉其中。在诗中,他从实景写到虚景,将大孤、小孤两座山峰比作两位绝代佳人,仿佛正在对着如镜的水面梳理她们的发髻。末句结合“小姑嫁彭郎”的典故与“孤”、“姑”的谐音,将江山如画的美丽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外还有《永遇乐》一首: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这首词是苏轼凭吊徐州城的古迹燕子楼时所作。燕子楼是唐时徐州节度使张建封之子张愔为他的爱妾关盼盼所建造的一座小楼。关盼盼才貌俱佳,风姿绰约,与张愔情深意重,互相爱慕。张死后,关盼盼眷念旧情,发誓不再嫁人,因而隐居燕子楼达十余年,最后不食而亡。

燕子楼的典故,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黯然神伤,人们纷纷写诗作赋,或赞赏,或哀叹,表达对这位红颜女子的怜惜。苏轼却以静景写佳人,将人去楼空的感慨与今昔对比,恍然如梦的慨叹融合在一起,让人顿时产生了一种人生须臾、荣枯无常的无奈之感。

或许是人到中年,苏轼诗词中的感慨从此多了起来,甚至常常出现“古今如梦”、“人生如梦”的句子,但苏轼并没有沉浸在梦中而无法自拔,他曾说:“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可见,苏轼是清醒的,他珍重个体生命,执着于实现生命的价值。终有一天,他的精神境界将超越这如梦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