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虞美人·为杭守陈述古作》
湖山美丽,醉倒樽前,沙河塘里,灯火初明,是谁在那里吟唱江南的水调?夜深人静,皓月当空,江水澄澈,静谧祥和,是谁告别了江南美丽的土地,将依依惜别的情思洒在今晚?且问使君:江南好,几时您能够归来呢?
这首别开生面的赠别词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时任杭州通判。当时太守陈襄任期已满,即将调往他处赴任,苏轼写下这首赠别词,以江南的美景、当晚的美酒和依依惜别的情思赠别这位好友兼同僚。
从京城前往杭州为官,此事不知是苏轼的幸运还是杭州的幸运。苏轼邂逅了杭州,因此才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邂逅杭州的苏轼,因此才有苏堤春晓的美景,并作为“西湖十景”之一从此流传,惹人无限神往。
去杭州做通判,对于喜爱山水的苏轼来说,如果拂去前段时间变法风云带给他的不快,此事完全可以称得上一项美差。所以,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苏轼便带着继室夫人王闰之,13岁的长子苏迈和去年新生的次子苏迨等乘船离京,踏上了前往杭州的征程。
途中,苏轼先后来到苏辙所在的陈州(今河南淮阳)与欧阳修所在的颖州(今安徽阜阳),与他们相聚。此时欧阳修已经远离朝政,须发皆白,老眼昏花,正在风景优美的江南故居度过自己的晚年时光。苏轼的到来让欧阳修十分高兴,他们师徒诗文唱和,游山玩水,非常欢乐。但苏轼没有想到,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聚。第二年,欧阳修便因病去世了,忙于公务的苏轼不能前去吊丧,只能用一篇《祭欧阳文忠公文》寄托哀思。
当苏轼于同年十一月下旬抵达杭州时,他立刻为这座美丽而迷人的城市陶醉了,这里山明水秀,富庶繁华,春赏鲜花,夏看美景,秋闻桂子,冬听雪声,的确是一个适合文人墨客优游的城市。苏轼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现出柳永的那首《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苏轼情不自禁地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早已将京城无法忘却的烦恼和郁闷抛到了九霄云外。杭州美丽的景色已将他活泼、开朗、好动的天性重新激发起来,同时也将他的诗心与灵感重新激发出来。他开始畅游天地,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在这里,苏轼留下了诸多赞美杭州的名篇,脍炙人口的诗篇有: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夜泛西湖》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开西湖》
壶中春色饮中仙,骑鹤东来独惘然。犹有赵陈同李郭,不妨同泛过湖船。
——《次韵赵德麟西湖新成见怀绝句》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浪淘沙·探春》
苏轼就这样融入了杭州优美的自然山水中,也融入了杭州欢快悠闲的文人生活中,在美景、佳肴、宴饮的欢乐中度过了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曾经来到西湖孤山,寻觅过钱塘名妓苏小小、梅妻鹤子林和靖等人的墓地;他曾经孤身一人前往孤山寺拜访当时的名僧惠勤和惠思,并与他们有过诗文唱和,留下了一首著名的《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对于杭州最负盛名的西湖,苏轼无论花朝月夕,雨雪阴晴,时常与朋友徜徉其间。由于杭州府衙紧靠西湖南岸的凤凰山麓,这更方便了苏轼到西湖赏美景。他曾将办公桌搬到湖边,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处理公务。由于苏轼才思敏捷,他常常在谈笑之间便将事务处理得清晰妥当,让人惊奇不已,这件事情甚至在市井之间传为美谈。
苏轼性格开朗,古道热肠,又才华横溢,心胸宽广,因此与杭州当地的朋友相处得十分融洽。只要有他在场,这些文人之间的宴会便充满了快乐。他与当地灵隐寺、天竺寺中的高僧也有密切的来往,而杭州城虽地位低下但多才多艺的歌伎们也与苏轼有着不浅的交情。
据说,当年的杭州城每年有两件令人兴奋的大事,一是春天赏牡丹,一是八月十五钱塘江观潮。苏轼初来乍到,对此二事颇有兴趣。
由于熙宁四年已经错过了牡丹花会和钱塘潮,第二年一入春,苏轼便迫不及待地盼望着牡丹花会的到来。熙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苏轼陪同知州前往观花,在花前庭院摆酒作乐。当时正是官民同乐的时候,只见丝竹声声,香风阵阵,人们举杯庆祝,沉浸在极度的欢愉之中。杭州人素有簪花的习俗,这一天,所有参加花会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都戴上了牡丹花,任意穿街走巷,留下了一路欢歌笑语,整个杭州城变成了花的海洋、欢乐的天地。而第一次面对此情此景的苏轼,不禁诗兴大发,大声吟唱道: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吉祥寺赏牡丹》(www.daowen.com)
春去秋来,钱塘江观潮的日子又要到来了。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八月十五日这天,苏轼与知州一行人马来到钱塘江最佳的观潮处,与杭州当地的百姓一起,等待着潮水的到来。观潮的胜地早已锣鼓喧天,笑声喧哗,一些江浙本地的弄潮儿正跃跃欲试。远远地,只见天边出现了一条银线,不久后便听到了千军万马般的轰鸣声,潮水汹涌如雪浪般扑面而来,大自然的威力让岸边观潮的人们齐声惊叹,此景让苏轼心潮澎湃,他提笔写道:
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流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月山浑在浪花中。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而对于弄潮儿的精彩表现,苏轼也留下了一首颇具吴越当地民歌特色的小令——《瑞鹧鸪·观潮》: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有人说,苏轼在杭州与和尚以及歌女们的交往中留下了无数浪漫与耐人寻味的故事。苏轼与高僧们的故事,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佛印。由于苏轼喜欢与西湖边的高僧交朋友,和尚们素闻他的大名,也喜欢和他来往。据说,苏轼与圣山寺的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在一些通俗作品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着对黄庭坚说:“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着酒杯,拈着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黄庭坚望着满湖荷花,接着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着佛印就座,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事实上,苏轼与佛印来往频繁,主要集中在苏轼贬谪黄州时期;在杭州时,与苏轼来往频繁的反而是孤山寺惠勤、慧思等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展现了苏轼在杭州时期度过的那段自由时光——其核心内容主要是游湖、观潮、赏月、品花以及层出不穷的游宴活动。
而在这些活动背后产生的优秀诗篇,让人们走进了一个真实的苏轼,也让后人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当苏轼将这些诗篇汇集成书时,读者们便能从《钱塘集》中感受他在杭州度过的点点滴滴。
在杭州,苏轼除了游山玩水,诗文唱和,也留下不少政绩。寄情山水并不影响他勤于政务。苏轼一到杭州,就发现当地每年因违反盐法而获罪的人非常多,他忙于处理囚犯,根本不得休息,甚至在除夕之夜,他也在处理囚犯,“日暮不得返舍”。
由于杭州地处近海,“其水苦恶,惟负山凿井,乃得甘泉”,苏轼便协助知州疏浚六井,从而提高了杭州居民饮用水的质量。为此,苏轼还写了《钱塘六井记》一文,记叙六井的历史和整治六井的整个过程,苏轼在文章中写道:
潮水避钱塘而东击西陵,所从来远矣。沮洳斥卤,化为桑麻之区,而久乃为城邑聚落,凡今州之平陆,皆江之故地。其水苦恶,惟负山凿井,乃得甘泉,而所及不广。唐宰相李公长源始作六井,引西湖水以足民用。其后刺史白公乐天治湖浚井,刻石湖上,至于今赖之。始长源六井,其最大者,在清湖中,为相国井,其西为西井,少西而北为金牛池,又北而西附城为方井,为白龟池,又北而东至钱塘县治之南为小方井。而金牛之废久矣。嘉祐中,太守沈公文通又于六井之南,绝河而东至美俗坊为南井。出涌金门,并湖而北,有水闸三,注以石沟贯城而东者,南井、相国、方井之所从出也。若西井,则相国之派别者也。而白龟池、小方井,皆为匿沟湖底,无所用闸。此六井之大略也。
熙宁五年秋,太守陈公述古始至,问民之所病。皆曰:“六井不治,民不给于水。南井沟庳而井高,水行地中,率常不应。”公曰:“嘻,甚矣,吾在此,可使民求水而不得乎!”乃命僧仲文、子圭办其事。仲文、子圭又引其徒如正、思坦以自助,凡出力以官者二十余人。于是发沟易甃,完缉罅漏,而相国之水大至,坎满溢流,南注于河,千艘更载,瞬息百斛。以方井为近于浊恶而迁之少西,不能五步,而得其故基。父老惊曰:“此古方井也。民李甲迁之于此,六十年矣。”疏涌金池为上中下,使浣衣浴马不及于上池。而列二闸于门外,其一赴池而决之河,其一纳之石槛,比竹为五管以出之,并河而东,绝三桥以入于石沟,注于南井。水之所从来高,则南井常厌水矣。凡为水闸四,皆垣墙扃鐍以护之。
明年春,六井毕修,而岁适大旱,自江淮至浙右井皆竭,民至以罂缶贮水相饷如酒醴。而钱塘之民肩足所任,舟楫所及,南出龙山,北至长河盐官海上,皆以饮牛马,给沐浴。方是时,汲者皆诵佛以祝公。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岂独水哉?故详其语以告后之人,使虽至于久远废坏而犹有考也。
苏轼在杭州担任通判共3年时光。这3年中,苏轼的足迹遍布了杭州周边的城市,对于民生疾苦,尤其是王安石变法给杭州百姓带来的利弊,他从未忘记。正因如此,他反而比居庙堂之高的改革者们更深切地接触民众的生活,了解民众的疾苦,因此也更加痛恨那些深居高堂,对百姓的死活不闻不问的官僚。
苏轼将眼前看到的一切写入诗歌中,因而形成了他的政治讽喻诗,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山村五绝》: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
在这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中,苏轼表达了对王安石变法所带来的弊端的强烈不满;而他对老百姓的深深同情,也毫无保留地在诗中流露。写诗的苏轼只是希望将眼前的实景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却未曾想到这些写实的政治讽喻诗,在“乌台诗案”中差点要了他的性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