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词是一杯清酒3:苏东坡词传-大雨风满楼

宋词是一杯清酒3:苏东坡词传-大雨风满楼

时间:2024-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京城内,一场暴风雨式的改革即将到来,苏轼选择在这个时候归京,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到这场变革中。为了加强统治,巩固疆域,抵御外敌,北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把军权、政权、财权最大限度地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时隔不久,由于此次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此次改革实行一年零四个月后,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便被相继排斥出朝廷,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因此而被废止了。

宋词是一杯清酒3:苏东坡词传-大雨风满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夜幕降临,云开雾散,寒气浸淫,银河流泻无声,玉盘似的月亮转动到了天幕中。这是何等难得的中秋美景啊,可是,此情此景、此生此夜却不能长久,人生如白驹过隙,欢乐的时光亦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出现在何地,与何人共同观看这美丽的月色呢?

苏轼平生描写月色的作品,有一诗一词一文,诗即上述《中秋月》,词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即《前赤壁赋》。

然而,在这几首作品中,作者从未触及过“人月团圆”的喜悦,而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思念之情,即使这首《中秋月》记述的是苏轼与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但读者感受到更多的是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明年的中秋夜,即使有这般美妙的月色,但自己还能兄弟团圆,二人携手共看月色吗?“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叠字唱答,“不长好”与“何处看”以一否定一疑问唱答,读者瞬间感受到了悠悠不尽的情韵。

1068年,当苏轼守丧期满,第三次经过蜀道前往京师时,岁月更换,已经是宋神宗赵顼即位的熙宁元年了。仁宗皇帝虽然赏识苏轼,但无奈命短,皇位没坐多久,便撒手人寰了。而在京城内,一场暴风雨式的改革即将到来,苏轼选择在这个时候归京,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到这场变革中。

这是苏轼第三次远离故土。临行前,家乡的父老在苏家的宅院中种下了一棵荔枝树,祝愿两兄弟一路平安,更期待有朝一日兄弟二人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这一场景,苏轼在后来的《寄蔡子华》诗中曾经写道:“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苏轼在乡亲们热情洋溢的祝福声中踏上了征程,但他没有想到,此去就是天涯海角,从此他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故乡,他注定要在天南海北的飘泊中度过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大概每一个熟悉历史的人都不会忘记,在北宋那个中央集权的朝代,北有强辽,西北有西夏吐蕃,西南有大理。为了加强统治,巩固疆域,抵御外敌,北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把军权、政权、财权最大限度地集中到皇帝手中。这些军政措施发展到后来,致使其存在无法调和的内部矛盾。

当时的社会现状,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积贫积弱”。宋神宗时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全国大概有1/3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富者有田无税,贫者却负担沉重,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各地农民暴动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在政府内部,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宋代的官职繁多,机构臃肿;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数量,官员的薪资以及军费开支非常高,尤其是军费开支,几乎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十之八九。

这两个问题一旦重合,结果便是政府的财政支出日益增加,但富豪在兼并土地的同时还隐匿土地,致使国家的财政收入锐减,从而引发了北宋政府极为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当时“积贫”局面的形成。

另一方面,由于北宋政府吸取唐代武将拥兵自重、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将领们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但身居后宫的皇帝并不懂军事,所以北宋军队虽然庞大,但是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却极为低下。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北宋连年战败,“积弱”的局面逐渐形成。(www.daowen.com)

随着“积弱”局面的形成,北宋在战败后不得不向辽和西夏缴纳真金白银以维持短暂的和平。当时,北宋每年向西夏输纳银七万两,绢五千匹,茶三万斤,向辽国输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但这仍买不来西北边境的安宁。这样一来,“积贫”的局面反而更加严重,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国家贫弱,民不聊生。内忧外患迫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各界要求缓和危机、革除弊政的呼声日益高涨。其实早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宋仁宗就曾经进行过一次变革——史称“庆历新政”。当时,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庆历政事(副宰相),以富弼、韩琦为枢密副使(全国军政机关的副长官),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实行改革。范仲淹等人提出了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但时隔不久,由于此次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此次改革实行一年零四个月后,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便被相继排斥出朝廷,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因此而被废止了。

“王安石变法”则是北宋年间比“庆历新政”呼声更为强烈、措施更为齐全、影响更为广泛、遭到的反对更加激烈的一次改革。宋神宗赵顼与宰相王安石是这次变革的领袖人物。

宋神宗赵顼是英宗皇帝的长子,当皇帝时年方20岁,正是血气方刚、励志图强的时候。他在少年时代便深深懂得,北宋积贫积弱的尴尬局面是朝廷最大的屈辱。一登上皇位,他便锐意求治,富国强兵。有一次,他与大臣们谈起公元979年宋太宗御驾亲征辽国却惨败而归的悲惨往事,神宗皇帝无比沉痛地说:“太宗皇帝自燕京城下兵败后,被北虏穷追不舍,随身携带的器物以及嫔妃都被北虏抢走,不翼而飞,而太宗本人竟然腿上连中两箭,年年发病,最后箭伤复发,因病去世,这是不共戴天之仇啊,可是我们还要年年输纳银子和绢帛,这是为人子孙者应当做的吗?”

宋神宗当太子时,非常喜欢读《韩非子》,并对法家“富国强兵”之术十分感兴趣;此外,他还读过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对于王安石在书中阐述的理财治国思想十分赞赏。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是王安石在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所写。当时,他由提点江南东路刑狱转任三司度支判官。在历任州县地方长官之后,王安石广泛了解到社会的现实与民间的疾苦,他希望通过改革来改变北宋的现状。在这篇长达万言的文章中,王安石分析了宋朝的种种内忧外患,提出了变法革新以及培养人才的想法,希望宋仁宗以汉、唐两代的覆亡为前车之鉴,实行变法。

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针砭时弊、极言变法,为了打消仁宗的顾虑,他还进一步强调说:

“臣又观朝廷异时欲有所施为变革,其始计利害未尝熟也,顾一有流俗侥幸之人,不悦而非之,则遂止而不敢为。夫法度立,则人无独蒙其幸者。故先王之政,虽足以利天下,而当其承弊坏之后,侥幸之时,其创法立制,未尝不艰难也。使其创法立制,而天下侥幸之人亦顺悦以趋之,无有龃龉,则先王之法,至今存而不废矣。惟其创法立制之艰难,而侥幸之人不肯顺悦而趋之,故古之人欲有所为,未尝不先之以征诛,而后得其意。……今有天下之势,居先王之位,创立法制,非有征诛之难也。虽有侥幸之人不悦而非之,固不胜天下顺悦之人众也。然而一有流俗侥幸不悦之言,则遂止而不敢为者,惑也。陛下诚有意乎成天下之才,则臣又愿断之而已。”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但凡朝廷进行大的改革时,关于各方利益的平衡,未必会做得十分周到。一旦触及某一方的利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便会站起来反对,而改革的人也会因此而犹豫不决,于是导致变法终止。在我看来,每一项法律的制定都是为了有利于天下的臣民,其创立之初都要经历一番艰难,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赞成的。如果因为少部分人的反对而废除该项律法,那么老祖宗的法令制度也不会维持到今天了。所以皇帝进行改革的时候,虽然会触及少部分人的利益,引起他们的不高兴,但千万不要因为这些反对而不顾天下百姓的愿望和呼声。

这些话语在仁宗皇帝那儿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却深深地打动了希望励精图治的宋神宗。他多次召王安石进宫谈论时政,君臣一见如故,并在一系列重大国策上取得高度一致。据说,有一次与神宗皇帝畅谈,王安石曾经怀着无比豪迈的心情对神宗说:“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这一句话,足以让当时年轻的皇帝心潮澎湃,信心倍增,果断地采取了王安石的建议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于是,经过一年的准备与酝酿后,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宰相),雷厉风行的王安石说干就干,一场北宋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变法革新运动由此拉开了序幕。

此时,苏轼刚刚守满丧期回到朝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