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词是一杯清酒3:苏东坡词传》-苏轼初游京城汴梁

《宋词是一杯清酒3:苏东坡词传》-苏轼初游京城汴梁

时间:2024-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轼人生中的第一次远游是在1056年,21岁的苏轼告别母亲、妻子,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同前往京城汴梁,参加礼部秋试。父子三人在家人的不舍中离开家乡眉山,选择陆路出川,径直北上。由于蜀道难,自古凶险,苏氏父子第一次出川,慎重地选了秦汉以来巴蜀通往关中的这条战略要道。思来想去,张安道决定第二天邀请父子三人到家中聚会,亲自出题试验一番。

《宋词是一杯清酒3:苏东坡词传》-苏轼初游京城汴梁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波涛。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游金山寺

不曾远游的人一般是不会感受到故乡的美好的,通常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思念故乡,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想念故园中的父老乡亲,想念儿时嬉戏过的堂前树下……大多数的人,会在怀乡的那一刻泪流满面,感慨不已。

苏轼人生中的第一次远游是在1056年,21岁的苏轼告别母亲、妻子,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同前往京城汴梁,参加礼部秋试。

这个时候的苏轼是体会不到离愁的,尽管家中的母亲、妻子和乳母都在泪眼婆娑中表示着不舍与期望,但苏轼的心早已飞到了蜀道之外那个无比灿烂的世界,他憧憬着有一天能够功成名就,让整个世界为这个少年英才大吃一惊。

父子三人在家人的不舍中离开家乡眉山,选择陆路出川,径直北上。由于蜀道难,自古凶险,苏氏父子第一次出川,慎重地选了秦汉以来巴蜀通往关中的这条战略要道。苏轼父子之所以这样选择,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这条蜀道古已有之,相对而言,驿站方便;二是因为苏轼的伯父苏涣曾经在阆中担任过“通判”和“领州事”,父子三人此行正好顺道前去造访;三是作为当朝名门望族的“陈氏三状元”(即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此时已声名远播,他们的家乡位于四川南充市新井县大桥镇,作为蜀中读书人又怎能不慕名前往,亲临故迹,凭吊励志呢?

经过蜀道时,苏轼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李白《蜀道难》中的句子:“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然而,对于李白诗中“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感慨,苏轼却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蜀道虽难,但有志者定能攀越,而越过蜀道的人,一定能在这个时代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经过两天时间,苏轼父子到达了益州(今四川成都)。稍作休息之后,苏洵立刻安排兄弟俩前去拜见西川节度使张安道。此人是苏洵的老熟人,苏洵从前多方游历时,与其交情不浅。张安道早就听说过苏轼兄弟的才学,当他得知兄弟两人要进京参加朝廷秋试时,心中非常高兴,立刻在家中接见了这父子三人。

张安道见苏轼兄弟彬彬有礼,又生得浓眉大眼,相貌不俗,连忙称赞“后生可畏”。在苏洵的请求下,张安道当时就磨墨铺纸,给在朝中的旧友欧阳修等人写了几封荐书,为兄弟二人铺平道路。

荐书写好后,张安道将其交给苏轼父子。但等这父子三人离开后,他又陷入了沉思之中,后悔自己写得太过鲁莽,还没有试过兄弟两人的真才实学,怎么可以就这样贸然写推荐信呢?万一苏轼兄弟徒有其表,腹中空空,岂不是要败坏自己的名声吗?尽管自己曾经见到兄弟俩去年写的“正统三论”,文章确也有贾谊、陆贽之风,可是焉知这两篇文章不是旁人代笔呢?思来想去,张安道决定第二天邀请父子三人到家中聚会,亲自出题试验一番。

第二天,苏轼父子如约而至。寒暄之后,张安道便给兄弟二人出了六道题,让二人依题作文。张安道进士出身,颇有才学,所出的题目自然比较深奥。年纪较大的苏轼读书较多,一看便能心领神会,年纪较小的苏辙便觉得有些疑惑不解,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苏轼正在答题,突然抬头一看,只见弟弟手指一道题,望着自己,脸上露出愁容。苏轼心领神会,知道弟弟碰上难题了,他有心帮弟弟一把。但是当着张安道的面怎么好作弊呢?他突然急中生智,也不说话,故意拿毛笔杆倒敲桌子,做出正在思索的样子。聪明的苏辙一下子就明白了哥哥的意思:毛笔不是用竹管做的吗?这道题一定出自《管子》!苏辙非常高兴,立刻低下头写了起来。

可过了不久,又有一道题目令苏辙有些不解了,他只好再次用询问的眼神望着哥哥。苏轼趁张安道不注意,用笔在空中向自己勾了一下,苏辙当场就明白了:这是一个自撰的题目。他连忙整理思路,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答题。

交卷后,张安道仔细审阅了兄弟二人的文章,终于确定兄弟二人并非庸才。他高兴地对苏洵说:“恭喜老先生,您的这两位令郎都是可塑之才呀!哥哥精明敏捷,必然一举成名;弟弟谨慎缄默,定成栋梁之才!”苏洵听后,心中虽然高兴,但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谦虚地表示感谢。(www.daowen.com)

离开成都后,父子三人来到了阆中。阆中是蜀地的交通要道,是著名的风景古城,历史悠久,曾被人称为“阆苑仙境”。来过这里的文人墨客很多,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曾两次赴阆中,为阆中独特的山水风光写下不少诗文,阆中也成为杜甫一生留下诗文最多的地方。此外,宋一代的文同、李献卿、司马光等人都先后到过阆中,并留下宝贵的诗、词、书、文和一些传奇佳话。

文同还在他的作品中说:“古时入蜀到成都,避剑阁之险者,往往自朝天驿舍陆觅舟至阆中,复舍舟而陆,西行通达,谓南路。”而此时苏轼父子走的正是这一条路。

由于当时苏轼的伯父苏涣在阆中为官,所以三人在阆中有过一段时间的停留。兄弟子侄相聚一堂,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年纪较大的人来说,无论出于兄弟情,还是叔侄情,能够在异地他乡见到自己的亲人,这让他们激动不已。

不过,在风景优美、文人墨客题诗最多的阆中,苏轼兄弟并没有留下诗篇,这让后人觉得难以理解。但事实上,苏轼兄弟在此地应该不会没有诗作,而是由于后人搜集并整理苏轼、苏辙兄弟留传后世的诗作均起始于嘉祐四年,即1059年,此前的作品没有收录,也不知去向。

虽然苏轼兄弟关于阆中的诗作流传甚少但不等于他们没有留下佳作。苏辙就曾经有一首《寄题蒲传正学土阆中藏书阁》,展现出他对阆中记忆的真实描绘:

朱栏碧瓦照山隈,竹简牙签次第开。

读破文章随意得,学成富贵逼身来。

诗书教子真田宅,金玉传家定粪灰。

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

(按:蒲宗孟,字传正,阆州新井人,进士出身,曾官任翰林学士,《宋史》有传。)

拜别伯父后,苏轼父子过阆中,翻米仓山,出褒钭谷,发横渠镇,入凤翔驿,途次长安,出潼关,过渑池,最终于同年五月抵达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兄弟二人根本来不及领略京城的旖旎风光,便在父亲的督促下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备考之中。

由于北宋时期的三级阶梯科举模式为“发解试(后称乡试)——省试——殿试”的模式,而苏轼、苏辙还没有在家乡经过乡试,所以他们必须在先参加举人考试。

八月,苏轼与苏辙顺利地通过了开封府举行的乡试考试。按照宋朝的规定,接下来他们还要经过中央礼部(负责礼仪、祭享、贡举等事)的考试和皇帝的“殿试”。所以,兄弟俩根本不敢松懈,继续闭门攻读。

时间过得很快,第二年(1057年)正月,由礼部主持的省试便正式开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