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沮及桓庄初。
坦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夜梦》(节选)
这首诗写于苏轼60岁时,一个60岁的老人做了一个关于童年时期的梦。他的梦里有严厉的父亲和贪玩的自己:父亲苏洵在出门前布置了一份作业,即读完《春秋左氏传》,但小苏轼调皮贪玩,等到父亲快回来的时候,他读了还不到1/3,由于担心被责罚,他的心中忐忑不安,浑身上下就像挂在鱼钩上的鱼一样不舒服。
这个梦真实地记录了苏轼在少年时代所受到的严厉教育。苏轼的父亲苏洵到了27岁才发愤读书,一生在仕途上都郁郁不得志。为了不让两个儿子步自己的后尘,他对儿子的管教极其严厉。苏轼兄弟终日苦学不辍,饱读群书,广泛涉猎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历史典籍、各朝诗文等,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6岁时,苏轼与苏辙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眉州天庆观拜道士张易简为师。张易简颇有名气,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为苏轼开设的科目主要是学习六经和诸子百家,以儒家经典为主。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张易简不仅要求学生必须弄懂文章的要义,而且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背诵这些篇章。为了加强记忆,苏轼使用了反复抄写的方法,具体做法则是“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这种反复抄写的方法一直持续到苏轼晚年。他谪居黄州的时候还有“三抄《汉书》”的经历,让朋友无比佩服。
反复的抄写,使苏轼对书中内容非常熟悉,在抄书的同时还可以练习书法。苏轼成为学生中记忆力和领悟力较为突出的一个,他博闻强识,深得老师的赏识。
苏轼七八岁时,正值宋仁宗启用范仲淹等人锐意改革弊政之时,朝中有人写了一篇《庆历圣德颂》,歌颂朝廷的“庆历新政”。当时苏轼正在乡校读书,有人从京城带了这首诗回来给乡校的老师们读。苏轼在旁边看到,便心中好奇,不免踮着脚不停地张望,还朗诵着诗中的句子,向老师询问诗句的意义。老师不耐烦地说:“你一个小小孩儿,打听这些干什么?”
苏轼回答道:“难道他们是天上的神仙吗?如果他们跟我是一样的人,我为什么就不能打听他们所做的事情呢?”
老师听苏轼语出不凡,便耐心地将庆历新政的核心人物一一讲给苏轼听,并告诉他,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人是时代的豪杰。苏轼尽管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但却将这些名字牢牢地记在了心中,尤其对于欧阳修的诗文,他更是仔细研读,一个字都不肯放过。后来,当他的父亲让他仿效欧阳修的诗歌《谢宜诏赴学士院,仍谢赐对衣、金带及马表》试作一篇,他写得非常成功,并得到了父亲的称赞。(www.daowen.com)
8岁到10岁的时候,苏轼的父亲进京赶考落第。为了排遣心中烦闷,他来到江淮一带游历。苏轼兄弟俩则离开私塾,他们的教育全部由母亲程夫人负责。程夫人是个大家闺秀,对孩子的管教颇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她亲自教孩子们读《后汉书》,并将书中大义一点一点地讲给儿子们听。每当谈到古今成败事,苏轼都能领悟其中的要义。
有一天,程夫人给苏轼讲解《范滂传》。范滂是东汉时期一名清廉而正直的官吏,因得罪了奸宦,遭到党锢之祸,从而下狱致死。临死前,他对自己的母亲说:“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没想到他的母亲回答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一个人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还要追求长寿,怎么可能有这么两全其美的好事呢?”母子同心,范滂的母亲也因此成就了儿子的美名。
苏轼听母亲讲完这个故事后,颇有感触。他对母亲说:“母亲,如果我要做一个范滂这样的人,您会同意吗?”程夫人立刻严肃地回答说:“你可以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母子两人心灵相通,教学相长,母亲的启发和教育也因此影响了苏轼的一生。
由于天资聪颖,又受到良好的启发与教育,苏轼很小就有了神童的美名。在一片赞誉声中,他也难免有些自傲,自认为博览群书,无人能比。有一次,苏轼写了一副对联挂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这副对联刚被苏轼挂上去,就被一位老者看到了。老者认为这个孩子口气狂妄,不自量力,有心要为难一下他。于是,他特意拿了一本书来到苏府,口称自己才疏学浅,特来向苏公子请教。老人将书递给苏轼,苏轼得意扬扬地接过书,打开一看,顿时傻眼了:原来书中的字自己一个也不认识,他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只好将实话告诉了老人,老人哈哈大笑地说:“你不是自称‘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吗?怎么连这本书也不认得呢?”
苏轼羞愧难当,老人走后,他立刻提笔来到门前,将对联改成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这副对联就这样激励着苏轼勤奋学习、苦读成才。
除了读书作文,苏轼对琴棋书画也非常感兴趣,他自称“幼而好书,老而不倦”,对绘画则是到了“轻死生而重画”的地步。此外,他在眉山读书的少年时光里,闭门书斋只是他生活的一个方面,乡间美丽的风景与自然的野趣也充实了他的成长空间。年少的苏轼或与小伙伴们捕鸟嬉戏,或与兄弟们登高游水,或独自静坐在田野间,感受那种天地开阔、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到20岁的时候,苏轼已经精通经传历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他喜欢《庄子》的文章,还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眉山的读书经历已经为苏轼一生的文名、诗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年方弱冠的少年正雄心勃勃地面对着自己的未来。不久后,他将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