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破旧立新,社会主义矛盾和改革根本动力

破旧立新,社会主义矛盾和改革根本动力

时间:2024-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改革的内在动力当前各条战线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深刻革命。从认识论的原因说,这同否认社会主义矛盾的客观性和内在性是分不开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改革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是以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为客观依据的,但这并不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都可以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动力。改革完全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决定和引起的。

破旧立新,社会主义矛盾和改革根本动力

论改革的内在动力

当前各条战线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深刻革命。这场革命将使我们国家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都发生巨大变化,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发展。面对这场伟大的改革,应当从哲学理论上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它的客观依据和内在动力在哪里?本文试图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

社会矛盾的存在是改革的客观根源

人类社会像一切事物一样,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社会矛盾的运动,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同一切社会一样,始终是存在矛盾的。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曾经流传着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有的只是和谐一致。既然没有矛盾了,也就无需改革了。毛泽东同志曾经批评过这种观点,认为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是一种天真的想法,是违反辩证法的。毛泽东同志不仅指出了我国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而且还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10种矛盾。这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党的十二大提出进行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具体运用。社会主义社会有矛盾,就要有改革,改革就是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进行的改革,完全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基础上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客观的、内在的。在对待矛盾的问题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不仅在于是否承认有矛盾,而且在于是否承认矛盾的客观性和内在性。列宁反对不从客观实际中认识矛盾,而从思想愿望中臆造矛盾的主观主义态度,他说:“(庸俗之辈)对自然和历史‘抱温情态度’,就是企图从自然界和历史中清除矛盾和斗争。”(《列宁全集》第38卷第141页)我们党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在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上,提出过一系列科学论断,但也做出过某些错误的结沦。例如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八大”提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是符合实际的。但是,由于我们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后来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反复,主观臆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主要矛盾”的错误结论,重新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结果影响了工作重点的转移,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挫折和损失。从认识论的原因说,这同否认社会主义矛盾的客观性和内在性是分不开的。当前改革中总的情况是健康发展的,但也有些人对改革的客观依据认识不清,把“一切向钱看”当做经济改革的动力和源泉,这就混淆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和为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奋斗的动力的界限,混淆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准则,这是以主观的、外在的、虚设的矛盾代替社会主义改革中客观的、内在的、必然的矛盾。因此,这种观点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社会基本矛盾是改革的根本动力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是以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为客观依据的,但这并不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都可以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动力。只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才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也才能成为我们进行改革的根本动力。

首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改革的必然性。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是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3页)这是毛泽东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具体分析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他还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这种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决定了社会主义时期必须进行改革,以调整和解决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适应了又会出现新的不适应。因此,在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始终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客观需要。改革完全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决定和引起的。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决定改革的性质。(www.daowen.com)

社会主义时期的改革,从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意义上说,虽然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但它根本不同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社会革命,也不同于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这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只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而达到。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基本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有步骤有计划地来解决,这种解决方式就是改革。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就在这里。

再者,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决定改革的任务。

现在进行的改革,是全面而系统的。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一切领域、一切战线、一切部门、一切单位都有改革的任务,都要破除陈旧的妨碍我们前进的老框框、老套套、老作风,都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立新章法。这就是改革的任务。为什么这场改革是全面而系统的呢?这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规定的。社会基本矛盾包括三个层次,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它们涉及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规定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既然社会基本矛盾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一切领域,那么改革的内容和范围也必将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一切领域。改革就是要调整和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某些环节和方面,调整和解决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环节和方面。这就是说,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只有通过全面而系统的改革,才能使社会主义事业得到顺利发展。

做改革的促进派

怎样才能做一个改革的促进派呢?它要求:

一、要勇于改革。勇于改革,就是敢于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这里应该做到:一是要敢于承认矛盾,这是勇于改革的前提。面对四化建设中的各种矛盾,我们不能回避它和否认它,而必须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它,这样才能推动改革向前发展。二是要敢于冲破阻力。要解决矛盾,就会遇到阻力。改革是一场破旧创新的深刻革命,必然要冲破人们多年来形成的老习惯、老套套,甚至要触及一部分人的个人利益或小团体的利益,所以每一项改革的措施都会受到有些人的怀疑或反对。要促进改革,就必须冲破重重阻力。三是敢于站在改革的前列。共产党人的职责就是以改革世界为己任,勇于改革是革命者的崇高品格。当前在四化建设中,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者,都应当自觉地积极地热情地投入改革,为搞好改革勇于承担风险。这样才能团结和带动广大群众以及一切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把这场伟大改革进行到底。

二、要善于改革。善于改革,就是善于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办事。只有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改革,才是有益的改革,才能获得成功。比如,“左”倾思潮曾经长期压抑了我国农村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群众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创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农村工作的新局面。这就是最好的说明。其次,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既是改革的总目标,又是搞好改革的客观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我们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国情,正确认识本地区本部门的客观实际,脚踏实地地做好改革工作,创立一套适合我国特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形式和管理制度。再者,要坚持有领导有秩序的改革。凡属重大改革,都应当是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一切经过试点,总结典型经验,然后逐步推开。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四化建设不再来回折腾和产生混乱,才能保证这场改革顺利进行。

三、要不断改革。不断改革,就是不断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运动发展的,不是停滞不变的。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点上。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又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不断变革。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相适应,不适应;再适应,再不适应,事物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永恒不断地向前运动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我们所进行的这场改革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是不能—次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比如,我国农村近年来的经济改革,就是一个从包产到户发展到包干到户,从包干到户发展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发展的持续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地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

(原载《学术论坛》1983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