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起,国资委、证监会等部门对于国有企业、中国本土上市企业都提出了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具体要求,2012年,上海市文明办还要求文明单位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旨在通过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写,完善对于相关企业的管理,引导相关企业善尽企业社会责任。但是,当前多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比较简单,重形式、轻内容,更多体现在捐款捐物、关心员工等方面,而较少从综合的角度介绍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和具体开展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社会发展程度不高,企业管理者还没有理解经营之外企业的社会使命,以及好的利益相关方关系对于企业经营的积极作用。通常企业将公益慈善作为企业的一种与主业无关的道德开支,而没有意识到,经过统筹规划的企业公共事务,可以对企业的主业产生积极作用。如农夫山泉的1分钱希望工程捐献,以及加多宝在5·12地震时以王老吉的名义进行的巨额捐赠,均给企业带来了巨额的品牌溢价和销售业绩上的提升。
二是中国本土企业普遍缺少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通常对于社会公益参与是消极和被动的,对于内容和效果都缺少可控性。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目前以中大型企业为主,内部有比较复杂的治理结构和决策程序,同时还需要应付较为多元的政治和公共方面的事情,使得很多公益工作开展一方面不能随便做,另一方面会基于政治要求或社会压力做一些不由自主的公益。企业对于这种非自发的公益没有认同感,也无法在产出上与企业的核心价值保持一致。事实上对企业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形成了负反馈。
三是中国本土企业大部分缺少从事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事务的相关专业人才,也没有专门的部门,更谈不上有效的核心业绩指标的制定和考核,使得开展社会公益工作无法有效地统筹和评估,也无法形成积累和有效传播。
四是媒体和社会当前对于企业存在一种道德成见,事实上也打击了一些企业家和企业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热情和信心。如媒体普遍更加关注企业负面的信息,而对于企业正面的行为,也往往对其动机和真实性表露疑心,一方面对企业的相关行为造成了打击,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在披露相关信息时十分慎重。比如2008年大地震时,王石对于企业公益捐赠应该量力而行的理性表态,被媒体和公众视为道德不正确,随之而来的舆论暴力,带给万科巨大的公关压力。
[专家观点]
企业做公益是履行其社会责任的方式之一,但对企业而言,除承担“社会责任”外,还须承担“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且这三大责任应该在社会责任之前履行——故每卖出一瓶公益酒捐出多少钱,应由企业及相关合作方决定,而不应受到舆论压力。
——社会责任论者 A.B.Carroll(www.daowen.com)
一般人在谈到公益的时候就会想到捐款、捐赠,但这并不能完全概括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企业社会责任包含公益慈善责任,同时包括依法纳税,还包括保险公司本身的职责,即理赔和分红等经济责任、履行合同和合法合规经营等法律责任以及消除歧视、为员工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等伦理责任三大方面的内容。而且,企业社会责任需要有一个长期、明确的规划,要实实在在地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非只做“面子工程”。
履行社会责任是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的基础和重要途径之一,优秀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更有利于推动企业声誉的可持续性。作为国际领先的公关公司,罗德公关希望利用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多年的专业经验和资源,为企业建立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助力打造企业社会责任明星项目品牌并提升企业认知度。
——罗德北京 总经理 杨 波
房地产企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帮扶弱势群体,而且能够使房企自身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同时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长远意义。
——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 杨乐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