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英国工业革命:纺织机、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变革

英国工业革命:纺织机、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变革

时间:2024-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切无疑是英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必备条件。纺织工业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源头。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已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总之,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工业革命还使生产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工场手工业被工厂制度所取代。

英国工业革命:纺织机、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变革

1.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所谓工业革命就是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最早出现在英国。17~18世纪期间,英国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对农民的剥夺是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一方面,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成为工业革命时期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些财富使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成为可能。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是英国原始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英国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进入了大规模的殖民掠夺阶段,它通过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的商业战争,到18世纪最后30年,成为世界第一商业和殖民强国,对外贸易从1698年的11900万英镑增加到1802年的72800万英镑。英国凭借其殖民霸权,对殖民地和落后国家进行大肆掠夺,甚至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18世纪80年代,利物浦每年从奴隶贸易中获得的纯利润就达30万英镑之巨。这些巨额的资本也成为了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始资本。

英国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国内市场,国内各区域广泛进行贸易,互通有无,到了17、18世纪,国内工商业继续发展,海外贸易也逐渐扩大,这些都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城市的增长对国内市场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海岸有许多深水港口和避风港,便于航行,许多工商业城市就在沿海岸的港口上建立起来,各地的工业原料和产品可以经过海道运往别的地区。到了18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公路建筑和运河的开凿工作,国内布满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和贯穿全国各主要工业地区的运河。这一切无疑是英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必备条件。

纺织工业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源头。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使得棉纱开始供不应求。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珍妮是哈格里夫斯的夫人),可同时带动8枚纺锭,后经多次改进,纺锭增加到16、80、130枚。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一台纺纱机能带动几十枚纺锭,纺出的纱线坚韧结实,他的工厂也由于这个发明而实现了强劲的发展,到1776年,他的工厂已经是拥有5000名雇员的大工厂。

这些发明虽然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工业革命的核心实际上是蒸汽机。蒸汽机并不是新出现的事物,它已使用多年,不过起初仅仅是用来抽水。1765年,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詹姆斯·瓦特制成了他的第一部可以开动的蒸汽机。在两位实业家罗金斯和博尔顿的支持下,瓦特不断地对蒸汽机进行改进和再发明,于1782年试制成功复动式蒸汽机,并将其作为动力在1785年投放到纺织业中。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说,亚当·斯密和詹姆斯·瓦特是对摧毁旧英国、建立一个新英国并促使全世界走向工业化起过最大作用的两个人。亚当·斯密促使了经济思想上的革命,瓦特促进了使用蒸汽动力的革命。蒸汽机很快被运用于非常广泛的工业领域,如冶金工业、面粉厂、纱厂等。随着蒸汽机应用范围的扩大,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到各个部门,特别是机器制造业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使机械化生产遍及工业、交通运输业、采矿业等部门,工厂纷纷建立起来。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已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所以我们可以说,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使生产摆脱了人力和自然条件的限制,首次延伸了人的能力,解放了生产力,是工厂制度能够确立的基础。

总之,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就像恩格斯所说:“分工、动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在全世界占据了统治地位。

2.生产组织方式的进化(www.daowen.com)

工业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还使生产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工场手工业被工厂制度所取代。

在工业革命之前,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还是工场手工业。在近代初期,大部分的工业生产单位是那些数不胜数的手工作坊,工匠带几个学徒在城市陋室里,或者农民和他的妻子儿女挤在乡村的茅舍中,从事着打铁、纺织等最简单的手工劳动。16世纪以后,市场规模的扩大引起了这种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独立的家庭手工业和手工作坊开始走向专业化,分料到户制加强了专业化的发展,并逐渐发展为集中的手工工场。16~17世纪的工场手工业与后来工厂制度下的机器大工业不同,它不是兴起于城市,而是主要散布在农村,这是因为:在农村可以支付比较低的工资,劳动成本比较低,税收也比较低,城市行规的束缚没有波及农村,生产者有组织生产、决定生产工艺和程序的自由。17世纪时,英国至少有1/5的人口靠毛纺织业过活,据当时的记载,几乎所有的城镇和乡村都把毛纺织业作为主要的家庭副业,他们在卧室兼厨房的小屋内用祖传的木制机器进行纺织,妻子和孩子进行纺纱,而丈夫主要负责把纱织成布,然后卖给布商。而染印等工序大都在集中的手工工场中完成,这就是在17世纪英国普遍发展的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革命,它对英国乃至整个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工厂制度的建立就是它的直接成果,从而使生产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变革。1771年,阿克莱特在克罗姆福德建立了纺纱厂,其规模远远超过当时的纺纱工厂,到1788年,英国建立的阿克莱特式纺纱厂已达143座,其中许多工厂的工人达700~800人,阿克莱特被称为“工厂制度之父”。工厂制度以其强大的竞争力,逐步排挤一个个行业的手工作坊,掌握一个个产业部门,使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手工工场的工人、包买商控制下的手工工人、独立的手工业者,渐渐变成大工厂的工人,工厂制度统治了各个生产领域。在大工厂里,由于工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能够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因此生产效率大为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工业催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使得劳资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关系。

在早期工厂制度下,资本家有了资本和设备,但是还要面对劳动力问题。当时熟练工人非常缺乏,工厂的员工由各种各样的人:农民、退伍军人及无业游民所组成。这些人既无经验,也无技术,更没有受过集体劳动的训练,要想使他们适应工业生产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资本家必须对这些人进行教育和训练,并使他们遵守纪律,以便他们严格地按机器的效率运转。为了监督工人,资本家派来监工,监工通过罚款、解雇甚至鞭打来强迫工人服从,引起了工人的愤怒。工人们通过捣毁机器和罢工进行反抗,虽然英国政府制定了严厉的法律来制止骚乱,但并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这给工业的发展和生产力造成了重大破坏。另外,当时的工厂面临着极度缺乏管理人才的问题,但是由于英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所以工厂根本不可能具备合格的管理人员。

工人队伍成了当时工厂管理人员的主力军,他们所获得的管理知识是本企业的工作实践经验,没有共同的管理原则,更没有管理理论来指导实践。因此这些基层管理人员只能用简单强制的方法对待工人,实施管理,这就使劳资关系进一步恶化。再有,资本家还面临着如何培训和激励工人的问题,即如何改变人的行为习惯的问题。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著作中讨论了企业家的问题,萨伊说,一些“冒险家”(企业家)拥有企业,但是他们经常只拥有其中的一部分,他们是向别人借钱或者同别人合伙经营企业的,因此这些“冒险家”成为管理他人的管理人员,而在把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个要素结合在一起时他又承担了另一种风险。因而他除了获得他本人投资的利润外,还得到另一笔管理的报酬。萨伊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力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存在第四种要素,即管理。

一系列随着工业革命而带来的问题,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入的思考。由此,一些早期的较为系统的管理思想便产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