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外国文学与电影鉴赏:探索希伯来文学

外国文学与电影鉴赏:探索希伯来文学

时间:2024-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圣经》是希伯来文学的代表。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在古代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学,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圣经》。这就是《圣经》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成书由来。《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圣经》中的文学作品,按其形式可以分为四类。

外国文学与电影鉴赏:探索希伯来文学

圣经》是希伯来文学(即犹太文学)的代表。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希伯来人)在古代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学,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圣经》。

《圣经》产生的历史,是与犹太民族屡遭挫折、受屈辱和受压迫的历史相联系的,是与犹太教基督教产生的历史直接有关的。

古老的《圣经》

早在公元前13世纪前后,希伯来人从进入巴勒斯坦地区,与当地迦南人融合的时候起,就信奉耶和华(上帝)。希伯来人建成奴隶制的以色列—犹太王国时,奉耶和华为国家保护神。约公元前935年,以色列—犹太王国分裂,北部是以色列王国,南部为犹太王国。犹太王国建都耶路撒冷。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国摧毁耶路撒冷,灭犹太王国,并将大批犹太人俘虏至巴比伦。这是历史上闻名的“巴比伦俘虏”事件。在“巴比伦俘虏”时期,渴望返回故土的犹太人中酝酿着新的宗教思想,祈求有一个“救世主”来临,引导他们摆脱异族的压迫欺凌。这时,囚虏中的祭司就宣传耶和华能派救世主拯救犹太人,耶和华成了促进民族团结和摆脱异族奴役的纽带和象征。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鲁士占领巴比伦后,把犹太囚虏放回巴勒斯坦,允许其重建耶路撒冷神庙。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后,把他们能返回故土归功于耶和华,从此,崇奉耶和华为宇宙唯一的神的一神教——犹太教最后形成。该教宣称犹太人是耶和华的“特选子民”,把上帝(耶和华)及其所派的“救世主”(耶稣,基督)作为唯一崇奉对象。在犹太教形成过程中,公元前13世纪起流传下来的希伯来人的各种文献、典籍及民间神话、传说等,经祭司等在长时间内整理编纂,成为适应犹太教教义要求的总集,这就是《圣经》中的《旧约》(或称《旧约全书》),其成书时间约在公元前5至前2世纪。

公元前4世纪后,犹太人又屡受外族侵袭,相继附属于马其顿、托勒密、塞琉西诸王国。公元前63年被罗马帝国吞并。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多次掀起反罗马的起义,即“犹太战争”,均被镇压。公元1世纪时,巴勒斯坦等地出现传道者,宣称耶稣(即基督)就是上帝的使者,是拯救受苦受难者的“救世主”。还说耶稣因为在巴勒斯坦传道,被犹太贵族勾结罗马总督钉死在十字架上(其实耶稣只是传说人物)。这些说教给人以幻想和安慰,迅速获得许多奴隶和穷人的信仰。信仰耶稣的教徒组成了小的宗教团体,这种团体很快遍布于罗马帝国全境,逐渐统一成为基督教会。基督教全盘接受了犹太教的《旧约》,并为适应基督教的教义而编了《新约》(又称《新约全书》),与《旧约》合成一起为《新旧约全书》,又简称《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这就是《圣经》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成书由来。

恩格斯曾指出,基督教“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所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圣经》成书过程充分证明:它并不是如后来的基督教僧侣们所宣扬的是什么神所创造的,而是人所创造和编写的,连基督教、犹太教及神本身,也是人所创造的。

《圣经》虽是一本宗教经典,但它同时是古犹太和其他民族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所写的种种文献和作品的汇集,也是一本文学作品的汇编。它包括古代历史传说、宗教律法、编年史家和文人的作品、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箴言以及战歌、抒情诗、爱情诗等等,反映了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一些地方古代社会相当长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情况。由于它是各个年代不同作者的各种作品的汇编,风格不甚统一,内容有重复、矛盾。

《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旧约》在许多世纪内经不断修改补充,共达39卷,最古部分是《摩西五经》。全书由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包括若干卷,每卷有若干章。

(1)律法书(又称“摩西五书”或“法典”)。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共5书。

(2)先知书。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记》(上、下)《耶利米书》《以西结书》《以赛亚书》及其他十二个小先知书,共21书。

(3)杂著。包括:《诗篇》《箴言》《约伯记》《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但以理书》《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历代志》(上、下),共13书。

《新约》共27卷,分四部分:

(1)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

(2)使徒行传。(www.daowen.com)

(3)使徒书信。

(4)启示录

《圣经》中的文学作品,按其形式可以分为四类。

(1)神话和传说。《创世记》中关于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的神话,是流行最广的故事。上帝造出的男人亚当和他的妻子夏娃,因为违抗上帝的警告,偷吃了伊甸园中“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从此心明眼亮,能辨善恶是非,因此被上帝判为有罪而逐出伊甸园。这个神话虽长期来被宣传《圣经》的基督徒用来证明人类自诞生起就有罪的“原罪”说,从而要人们忍受苦难侍奉上帝,以赎“原罪”。但是,如果剔除宗教偏见给这个故事蒙上的尘埃,它却正说明了人类从诞生之时起,就敢于违抗上帝神明,说明上帝从人类产生之日起就在欺骗人、蒙蔽人,企图使人类不知善恶,而人类则从始祖起就善于揭露上帝的骗局。因此我们既要把《圣经》中的宗教神秘成分同它的优美的文学、历史作品分开,又必须将作品本来的内容及意义同后来宗教宣扬者所作的歪曲解释分开。

创世纪》中关于洪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战胜洪水的强烈愿望和斗争意志,也是影响深远的。流传至今的“诺亚方舟”、“和平鸽”、“橄榄枝”等典故均出自于此。

《新约》中关于耶稣在穷人和奴隶中传教以及被叛徒犹大出卖、被统治者钉死于十字架上的传说,虽也被用作宣扬基督教教义的一个根据,但本身却反映了奴隶和穷人们受罗马统治者压迫的处境及渴求解放的要求,反映了他们对叛徒的愤恨,同时也启发后人懂得了营垒内部的叛徒比公开的敌人更危险的道理。

(2)历史故事和英雄故事。犹太人在建国创业的斗争中,在备受异族欺凌摧残的过程中,充满艰辛和曲折,也出现了许多动人事迹和英雄人物,这在《圣经》中都有所反映。如《出埃及记》记述了以色列人在摩西率领下为摆脱异族压迫逃出埃及的不平凡经历,写出了深受群众爱戴的传奇英雄摩西的形象。《约书亚记》写摩西助手的儿子约书亚带领百姓征服河东的斗争历程。《以赛亚书》描述了入侵以色列的亚述军队的暴行:乡村被洗劫,城市被焚毁,人民被掳掠,妇女被奸污。书中还揭露了王公贵族的凶残腐化、嫔妃的奢靡、祭司的繁文缛节。《耶利米哀歌》则通篇描写耶路撒冷陷落后犹太人的悲惨情状:

“少年人和老年人都在街上躺卧,我的处女和壮丁都倒在刀下。”“素来吃美好食物的,现今在街上变为孤寒,素来卧朱红褥子的现今躺卧粪堆……。慈人,当我众民被毁灭的时候,亲手煮自己的儿女作为食物。”“我们的产业,归于外邦人,我们的房屋,归于外路人。我们是无父的孤儿,我们的母亲好像寡妇……敌人在锡安玷污妇人,在犹太的城邑玷污处女。”

这些声泪俱下的控诉是对侵略者和压迫者的强烈抗议。

《圣经》中关于参孙的故事和大卫的故事则是优秀的英雄故事。参孙的故事写力士参孙被腓力斯丁人抓住侮辱,他推倒大厅,与敌人同归于尽。大卫的故事写的是小英雄大卫用石子打败入侵的腓力斯丁人。这些英雄故事表现了人民同敌对势力斗争时的英勇和智慧,参孙和大卫的英雄形象长期在人民中流传。

今天的通俗读物——插图本《圣经故事》

(3)诗歌。《圣经》中有各种形式的诗歌。如《十师记》中的《底波拉之歌》是一支英雄赞歌,歌颂犹太部落联盟对迦南王的军队的斗争和胜利。《雅歌》、《诗篇》是优美的抒情诗,《雅歌》中有许多动人的爱情诗作。

(4)箴言、寓言、谚语等。

当然,我们重视《圣经》,是尊重古代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吸取其有利于我们今天的东西,即使是那些不好的部分,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西方及西方文学而言,只要不是囫囵吞枣,仍然是可以和有必要接触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