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给自己压力,不要再悲观和埋怨,尽管我们的工作过程并不总是愉快的。北大心理学教授给出以下几个意见,帮我们理智对待工作。这5个办法,可帮助我们踏上愉快的工作之路。虽然大部分人喜欢自己从事的职业,但每每提及当前的工作,脸色总是会由晴转阴。公司、同事加上每天一定要完成的工作量,可能会对我们产生各种压力,甚至使人沉浸在痛苦的矛盾中,消极的心情如果是长时间的,对我们的情绪就是一种伤害。
现在,众多管理类图书中的减压方式和瑜伽运动,已经不能缓解人们更多的压力了。那么,如何走出高度压力、重度紧张的心理境况呢?我们能够在工作里找回融洽、和谐的心理慰藉吗?如何在工作时,让自己的脸上充满发自内心的笑容?
(1)显示出自己拥有好心情
大部分时候,工作难以愉快的起因在于死气沉沉的工作氛围。法国心理学家在对很多企业进行考察后发现,大部分公司都有干净的环境,冷暖适宜的空调,舒适的地毯,但是整体的氛围却让人感到压抑。
友好的工作环境往往需要所有人的参与,比如谈话、好心情的分享、幽默感,还有天天交换带来的零食,都可以成为快乐的开端。一些心理专家表明:“融洽稳定的社交关系是开心与否最重要的原因。我们应当丰富办公室里的沉闷氛围。当和亲人朋友在一起时,我们能发现快乐,那为何要在工作中失去这种快乐呢?”
笑能够为我们带来内心的神奇效果,同事之间应当多在一起说说笑笑。笑一直都是交朋友的最佳方法,坐等其他人主动接近,则是非常不适宜的方法。
(2)别再让工作完全占据你的生活
法国一位社会学家说过:“必须消除‘工作就是全部’的观念。”她建议在工作中确立一种融洽的关系,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简单,原因是我们都对“不工作就没饭吃”这句话深信不疑。
28岁的王琳是某护肤产品品牌经理,“我也渴望像很多心理咨询书说的那样,不能把生活和赚钱混为一谈。然而工作时,我仍旧永不停歇地转啊转。而且,更奇怪的是,我居然能够在工作中时不时体会到快乐!”
这种纠结的情绪并不少见,本来工作就是忧愁和成就感紧密相联的产物。但在真实的生活中,你的自我认知越多元,就越轻易感到愉悦。关于这个问题,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如果我们在工作的时候遇到挫败和打击,那么我们可以在其他的方面得到补偿。”
假如成就感仅仅是工作中得来的,那么在工作时的不开心,就能轻易地影响到心情。和工作保持一定距离,确立一种平衡的关系,就是为了能在工作中加倍地感受到一种愉悦的心情。
(3)不要把全部的感情都投入到公司中(www.daowen.com)
“大多的时候,员工都陷入一种情感误区中,”一位心理分析学家说,“他们的逻辑就是,努力与成果必须对等。我们努力了,然后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被发觉。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他们往往让以前的家庭关系的经历,影响自己对待公司的态度。例如,他们往往试图在上司的身上,寻找本来应该来自父母的认可。在美学上,这种现象就是‘移情’。”现在大家就尝试一下另外一种“职场移情”的方法吧。一位心理学家给出这样的意见:“我们自然没办法在工作时,把自己的感情紧封在更衣室里,如果这样,还不如用成熟的态度对待工作!”怎么办呢?总体说来,成熟的意思就是:密切,但是独立。
(4)说出自己的要求
找出一首耳熟能详的简单的歌,如《祝你生日快乐》。按照节奏敲打桌子,让同事来猜。很多人会认为,答对的概率最少是50%,但实际情况是只有2.5%。一般人们会认为,听者脑海中浮现的是歌曲的所有音符,事实上对方听到的,只是毫无节奏的咚咚声。
工作中最烦人的状况之一,就是上司永远认识不到我们渴求帮助。不要觉得上司需要知道你的观点,上面敲桌子的实验就证明了这个问题。
“假如对老板的要求有意见,很多人会变得沉默,避免矛盾。”一位职业规划师觉得,“人们害怕表达意见会损坏与上司的关系,伤害自己的利益,或者让冲突没办法收场。但是忍受的时候又有很多情绪无法释怀。”法国一位心理专家说道:“只要有需要,我们就应当不卑不亢,而且坦诚地表达看法。如果老板不是个心理有病的变态狂,那么诚实的表达不会让问题变得糟糕。”
自然,我们必须弄清楚,哪些“开不了口”的问题是真实的,哪些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假想。大部分的时候,为我们设置路障的正是我们本人。所以在与老板交谈前,一定要弄清楚事情是不是真的超出了你自己的能力范围。无论是要求另外的帮助,还是让老板了解你的努力,都是相同的道理。
也许最糟糕的状况就是我们已经习惯压迫和自制,我们都忘记了自己还有要求。“我们应当学会注意内在的感觉,倾听自己心中真正的声音。”北大心理专家指出,“当我们心烦、厌食、烦躁或暴饮暴食的时候,可能就是应该和老板聊聊的时候了。”
(5)外化心中的矛盾
“大量的职场人觉得,和上司的矛盾是不明智的。”一位职业规划师说,“原因是东方文化中规定了许多条条框框,劝人们尽可能减少冲突。但事实上,我们最应该学会的是内外一致的表达。”当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矛盾时,只是不停地在心里思量,烦闷焦虑,并不是真正的好办法。北大心理专家认为:“内心的纠结在自己身上,常常表现为暴躁和抑郁。当我们决心与自己身上的绳索斗争时,我们才能挽回健康的身体。假如我们放开心胸,就能完全将自己隔离在矛盾之外了。这个过程也许会使人难受,但这是一个更加完美的方式。”其实,不停歇的内心矛盾还有深一层的伤害。躲避问题可能会让我们丢失掉面对问题、推进心灵成长的机会。
所以,“只埋怨,不采取行动是幼稚的做法!”行动是减缓焦躁的有效方式。建设性的放松能够运用更有趣的方式来完成。在工作过程中找到快乐自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人人都能得偿所愿的。我们自然希望公司给予职工更多的心理帮助。尽管这样,人们都应当对自己在公司里的情绪负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