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满足自身需求,倾听内心声音

满足自身需求,倾听内心声音

时间:2024-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一个社会不满足公民的需要,社会就会面临危机。总之,科学对待需要的满足,正视并满足自身需要,这是现代人应有的一种身心保健态度。在我们提到“满足自身需要”这个问题时,大多数人心里会想到生活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却忽略了精神上的需要。我们说,其实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出于满足自身需要,没有例外。

满足自身需求,倾听内心声音

奋斗就是为了改善生活,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这是所有人积极奋进的动力,也是我们应该秉持的生活态度,就像茅盾先生所说的那样,这是“可敬的行为”。关于这一课题,北大心理课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通过对“满足自身需要”这一课题的论述,可以帮助学生们消除心理负担和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获得更多前进和奋斗的动力。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要让自己能够生存,满足自己的需求。表面上看这似乎有点自私,但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只有在我们自身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才能更多地为社会做贡献。

许多人口口声声说要“优先服务他人”,从而罔顾自己的利益,实质上是以这个价值观来逃避改变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说应该把他人放在首位,事实上这只是在自欺欺人。

我们说,你改变不了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想要有利于他人,有益于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我们应该放下所谓的“服务他人”的包袱,全力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是获得身体和灵魂上自由的唯一出路。肉体上的束缚只不过是对过错的一种惩罚,而精神上的禁锢却是如笛卡儿所说的“死寂而绝望的生活”。

人的所有合理需要都有权得到正视和满足,需要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生理和心理规律的呈现。对于规律,我们只有认识、把握和尊重,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些中年人,或许是因为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负重期”,或许是因为自以为“精力异常充沛”而不顾一切地追逐成就,其结果是为此对事业产生一种狂热甚至偏执,最终无视身体对休息和放松的需要,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而一些年轻人却与之相反,由于经受不住当今世界汪洋般的物欲刺激,结果在一味追逐物欲之后又深感无聊和空虚。无论中年人不顾身体(生理基本需要)而只考虑工作(自尊与自我实现需要),还是年轻人忽视内在精神需求而无休止地追逐物质满足,都体现出在自身需要满足上的偏差,其结果是任何一种或一类需要的缺失都会导致自我主观幸福感大打折扣。再看看那些长寿之星或真正的成功人士(事业、身心、家庭全方位需要得以满足),无一不是熟谙并满足自身需要的高手,其人生幸福的享受也达到了极致。

满足需要的价值还不止于此。一对父母不懂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身体、精神上受到的损失早晚会以某种方式构成父母的心病。而一个社会不满足公民的需要,社会就会面临危机。可见,正视并满足需要也是关乎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大事。

需要能否被满足,取决于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动荡或专制的社会会使个体需要受挫,淡漠或武断的家长会让孩子的需要受挫,这些都是无法满足个人需要的外因。然而,并非所有被压抑的需要都来自于外界环境的压制,有些时候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各种方式与自己作对,来压制自己的需要,这便成为了个体产生心理疾患的原因之一。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个衡量自己是否照顾好自身需要的方法:当你想好好休息而感到不安时,当你想给自己放几天假而感到内疚时,当你想为自己买一件完全支付得起的衣服或出去旅游一次而感到自责时,你就应该告诫自己,我对自己的基本需要忽略的太久了,我实在太需要学习如何好好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了!当你成功却不快乐,有了名利却若有所失,总觉得得到的不是你所想要的,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你忽略了你的高层次需要,你让你的审美需要、你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等需要受到了长久的忽视,它们正急切地希望得到你的关照和呵护!

聆听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保持对身心信号的敏感,这是维护身心健康应有的行为和能力!

人的生理需要是有限的,这是人作为物质的一部分所致。很多人都明白一个人纵有万贯家财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道理。然而,就有不少人“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常常因此而给自己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困扰。相对而言,人的精神需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人的身心构造上的特点是生理有限,心灵无限,客观上要求人应该更多地关注心灵。然而,当今现状却是人们对有形的生理需要给予了过度的关注甚至满足,相反却过度忽略了无形的心灵需要。不管原因如何,身心满足的不平衡导致的一种结果,心理诊所出现了不少虽名利双收却郁郁寡欢的成功者,有了房子、车子却靠药物维持快感的高薪者。其实名利与快乐并非对立物,就如同财富与幸福并非对立物一样。一个人本可以既有名利又有快乐,也可以虽无名利却仍然拥有快乐,其关键在于是否对自己的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需要不满足会导致问题,而超过需要的过度满足也会引发问题。当代人的很多身体疾病是过度供给造成的,而孩子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物质的和精神的)也会带来心理困扰甚至人格缺陷。可见,需要满足也存在适度和针对性的问题。

总之,科学对待需要的满足,正视并满足自身需要,这是现代人应有的一种身心保健态度。

在我们提到“满足自身需要”这个问题时,大多数人心里会想到生活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却忽略了精神上的需要。其实,精神上的需要才是最深层次,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说,其实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出于满足自身需要,没有例外。说得详细一点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任何人的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是由于自身相关需要的存在。也就是说,要求获得满足。“自身的需要”是个人的主宰,而个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这个主宰满足自己的手段。

对于利己行为,这个推论显然成立。对于利他行为,这个推论仍然成立。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利他行为产生的动力无非有两类:一类是他的有关逻辑性需要,例如为了获得他人的好评,甚至是为自己做广告而需要利他;另一类则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非逻辑性的利他需要。有这种利他需要的人如果不去利他,则会非常痛苦。(www.daowen.com)

岳飞面对金兵南侵,气得怒发冲冠,头发都竖了起来冲掉了帽子,他是多么地痛苦!他是为了消除自身的这种痛苦,也就是说,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国需要而自发去抗金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打抱不平时,总是先感到气愤,而气愤就是一种痛苦。产生这种痛苦的原因就是这类人有“主持公道的需要”(利他需要之一种),而此需要尚未获得满足,是自身需要驱使这类人去打抱不平。总之,有利他需要的人若没有利他,则会感到痛苦。正是这种痛苦驱使这样的人去利他。可见,这样的人做出利他举动是为了消除自身的利他需要未获满足给自己造成的痛苦。也就是说,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他需要。这样的人“施恩”是“不图报”的,因为在利他的过程中及事后他们已经获得了“报”——消除了痛苦,获得了快乐。“助人为乐”一词即反映了这一事实。

南丁格尔英国的名门闺秀,却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抛弃贵族家庭的豪华生活,投身于克里米亚战场,倾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财力,使成千上万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伤病员得到精心护理,让他们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充足的营养。在护理伤病员的过程中,她总是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医院的奥斯本神父说:“她对传染病全然不顾,越是在重病患者床前,尤其是在垂危病人床前,越能见到她瘦弱的身影在俯身照料着那些不幸的人,而且常常一直守候到病人临终。”1854年冬天,南丁格尔亲自送终的死者不下2000人。而在医院达到严重饱和、已无法再住进人的情况下,为了接纳最后一批500名伤员,她又拿出自己的积蓄,雇人造起两排新病房。

是什么力量驱使南丁格尔如此全方位地关怀他人呢?

早在孩提时代,南丁格尔就常常遨游在幻想的世界里。在她构想的许多动人故事中,自己总是舍己救人的女英雄。她厌倦贵族家庭中无休止的宴请、舞会以及家庭成员对生活琐事的终日纠缠。14岁时的她就在日记中写道:“我痛恨为这些无谓的琐事浪费时光。我渴望有个正常的事业,可以做些有价值的事情。”在要去当护士而与父母激烈争吵后,南丁格尔写信向好友希拉莉倾诉自己的烦恼:“如果我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总是生活在这空虚的环境中,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在拒绝了她所深爱的当时政界、文学界名人和富人米尔恩斯的求婚后,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天性要求在……感情上得到最大满足,他能够做到;但我的天性还要求在道德和人生意义上得到最大满足,他就不可能做到了。我决不允许自己同他一起在社交活动、家务琐事中虚度一生。”她认为自己最强烈的本能是做英国伤病士兵的保护人。可见,驱使南丁格尔全方位利他的动力是她的天生的利他需要,这种需要若得不到满足,她会十分痛苦。

说“一个人的利他行为是出于满足他自身的利他需要”的又一依据是:每一个利他主义者都有着固有的利他方式。因为现实中绝大多数利他主义者都只愿以某种固定的方式利他,比如:有的人只愿以社交方式利他;有的人只愿以体力利他;有的人只愿以智力利他;有的人只愿以金钱利他。利他主义者会主动地以这种固定的方式利他,而拒绝或被动地以其他方式利他。于是,现实中经常出现不为利他对象所需要的利他行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已提出的、需要他帮助的事不热心,却对此人未提出的、且不需要他帮助的事很热心。如果前者利后者的行为是出于满足后者的需要,那么,情况就应该反过来。

拿破仑当上皇帝后,仍然一马当先,冲锋陷阵,置生死于不顾。他宁愿生活在马背上,而不愿生活在皇宫中。能把拿破仑的这种行为理解为出于责任感、爱国心吗?显然不能,因为很难想象一个非常自私的皇帝(拿破仑自立为帝,且把家属亲戚全部封官,自己还积聚了两亿金法郎等行为表明他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会一直舍身为大众。拿破仑之所以勇敢,只是因为他天生喜欢打仗,喜爱烽火连天,刀光剑影。他甚至把残酷的战争场面当作美景来欣赏。例如,他在攻打俄国一个城市的过程中,看到俄军用炸药自毁该城市时竟说:“这不是很壮观嘛!”在拿破仑眼里,硝烟弥漫、腥风血雨的战场一概成了“桂林山水”。

霍去病之所以连汉武帝为他造的宅邸看都不看一眼亦是由于他的最强烈的需要是打仗,他感到生活在战场上比生活在豪宅中快乐得多。

东汉名将马援振振有词地说:“男儿,就是要战死沙场,用马革裹尸还葬。”这种“豪言壮语”实际上是他对打仗的需要情不自禁的流露:他以打仗为乐,拼杀、流血、死亡会引起他的快感。

对于被迫做出的行为,这个推论同样成立。这是因为,一个人之所以被迫做出某种举动,完全是为了自身的其他相关需要能够获得满足。例如,犯人被迫服刑是为了防止加刑或争取减刑,以使自己尽早出狱。

现实中,一些年龄非常大的人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周围的人也许会很不理解:你们的年龄如此之大,你们所计较的一切即使全部如愿,属于你们又能有几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一个人,只要他的生命存在一天(植物人等病态情况除外),这个人的种种需要就存在一天,满足这些需要的愿望也就存在一天,这不是理性认识所能消除得了的。

从行为动力的角度来说,任何人的任何举动都是为了自己,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例如,任何人的任何非功利性的利他举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他需要,利他行为只不过是以利他的方式表现出的利己的行为罢了。因此,所有的利他主义者本质上都是利己主义者。可见,所有的人都是利己主义者,没有例外。人们的差异仅仅在于“为自己”的方式。例如,是以“奉献”的方式为自己,还是以“索取”的方式为自己。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行为的动力和行为的动机不是一回事。行为动力是行为主体的行为产生的原因,而行为动机则是行为主体所要达到的目的。任何行为的动力都是行为主体自身相关需要要求获得满足,是行为主体自身的需要驱使行为主体做出相应举动来满足自己,而行为动机则可能各种各样。例如,非功利性利他行为的动力是行为主体自身的利他需要要求获得满足,而非功利性利他行为的动机则是帮助他人。简言之,动力是为自己,动机是为他人。可见,从行为动机的角度来看,个体的行为有利己的,也有利他的,但从行为动力的角度来看,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是利己的,没有例外。

因此,我们要对“自身需要”这一概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不是说满足自身需要,就是自私而不利于他人的行为,认识之后更要重视自己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自身需要,将这种需要转化成一种动力,让自己在人生修为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