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子vs.宰相,权力角逐不休

天子vs.宰相,权力角逐不休

时间:2024-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梅调鼎·行书《张九龄感》但是这样的“蜜月”期并不长,唐玄宗发现张九龄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卷入太子之争即使张九龄在朝堂上与唐玄宗过不去,唐玄宗事后也不计较,因为他深知张九龄的为人。唐玄宗本来就已经对张九龄不满,加上这些人的口舌围剿,唐玄宗恨不得立即把张九龄赶回家。不久,李林甫又向唐玄宗污蔑张九龄结党营私。

天子vs.宰相,权力角逐不休

时间:733年~740年

人物:唐玄宗VS张九龄

核心提示:张九龄,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政治家。在唐玄宗朝中做宰相期间,他秉公处事,选贤任能,犯颜直谏,从没有干过徇私枉法、趋炎附势的勾当。可惜开元盛世后期的唐玄宗,已缺少了早年的清明本色,听信奸臣李林甫的谗言,将张九龄贬斥出京……

岭南第一人

唐朝诗歌的国度,尤其进入开元盛世以后诗人辈出,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张九龄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脱颖而出的。张九龄出身官宦世家,少时聪慧能文。他的五言古诗以质朴素练的语言,表达深远的人生感慨,一扫唐初期沿袭的六朝绮靡诗风,被后人称为“岭南第一人”。除了在文学诗歌方面的成就,张九龄还是一个颇有远见、胆识的政治家。唐中宗景龙初年,张九龄考中进士,出任秘书省校书郎、右拾遗、左拾遗等官职。这期间张九龄上书直言,请求唐玄宗重视地方官员的选拔,纠正重内轻外的风气;尤其强调“不拘一格降人才”,选取贤能的人做官。但张九龄多次上书都石沉大海,心里不由得沮丧消沉,于是选择出京回家乡做事。

唐玄宗像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又称唐明皇,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在位45年(712 ~756),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但从他开始唐朝也走上了下坡路,即从安史之乱开始,唐朝逐渐衰落下去。

不久,张九龄再返回长安,得到宰相张说的赏识,张说常在外人面前夸赞他的文才居“后出词人之冠”。随之,张九龄在张说的举荐下出任中书舍人。但好景不长,张说在维护权势的斗争中落败,被唐玄宗罢免宰相之职,张九龄也跟着受牵连被调往外地为官。开元十九年(731),张九龄受召入京担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其才学和风度受到唐玄宗的赞赏。两年后,唐玄宗诏令张九龄出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之职)。

短暂的“蜜月”

张九龄一上任,就针对繁荣昌盛的社会表象下隐伏的种种社会危机,提出以“王道”代替“霸道”的从政之道,主要内容有: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省刑罚,薄徭役,扶持农桑生产;革新吏治,从民间选取德才兼备的人出来做官。唐玄宗对张九龄提出的施政纲领很是赞同,并全力支持他实施,唐朝的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社会矛盾也得以缓解。

清·梅调鼎·行书《张九龄感》(www.daowen.com)

但是这样的“蜜月”期并不长,唐玄宗发现张九龄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听说朔方节度使牛仙客治军有方,很受军士们拥戴,就想让其出任尚书一职。唐玄宗在朝堂上还没把话说完,张九龄就站出来反对:“不行!大唐自开国以来只有担任过宰相的人才有资格充任尚书;牛仙客出身低微,让他充任尚书只会让国家蒙羞!”唐玄宗眉头一皱,说:“给他封爵总可以吧?”张九龄寸步不让,说道:“也不行!爵位只能封赏给有功之臣,牛仙客只是尽守职责,并没有什么功劳,只要赏赐他绫罗绸缎就可以了!”唐玄宗哑口无言。这时受了牛仙客好处的李林甫站出来挖苦张九龄:“牛仙客就是做尚书、宰相的一块好料,张九龄书呆子一个,怎能懂得这些。”唐玄宗听了忍俊不禁,众朝臣也跟着哄笑,这才化解了朝堂内令人窒息的气氛。第二天早朝,唐玄宗又提封牛仙客做尚书的事,张九龄仍旧一脸正色地反对。唐玄宗恼羞成怒,指着张九龄喝道:“难道事事都要由你做主!”张九龄言道:“陛下不晓得我愚昧无知,才让我坐上宰相的位子,有不妥当之事,我不敢不说。”唐玄宗狠狠地说:“你不就是认为牛仙客出身低微,你说说你的门第有多高贵!”张九龄回答:“我不过是岭南的卑贱小民,不像牛仙客出生在中原大地。可是我为官九年,为朝廷效力,而牛仙客却大字不识一个,提拔他如何让天下人心服!”唐玄宗听不进张九龄的肺腑之言,给牛仙客封了爵位,同时赐食邑300户。

卷入太子之争

即使张九龄在朝堂上与唐玄宗过不去,唐玄宗事后也不计较,因为他深知张九龄的为人。但此后爆发的太子之争,却触痛了唐玄宗的神经,张九龄与唐玄宗的距离也渐行渐远。

唐玄宗即位初期,选立次子李瑛为太子,大臣们看着唐玄宗正当壮年,一时半会儿退不了位,所以没有什么人去依附太子。后来,唐玄宗宠幸的武惠妃所生之子李瑁长大成人,善于见风使舵的李林甫想借此捞取政治资本,主动跑到武惠妃那里,说自己愿意鼎力保护李瑁。武惠妃听后欣喜若狂,因为她做梦都想让儿子坐上太子之位。恰在这时,武惠妃的女婿、驸马都尉杨洄给武惠妃打小报告:近来太子李瑛常和其他王子聚到一块,为他们失宠的母亲抱屈。武惠妃得到李林甫的支持,胆也壮了许多,径直跑到唐玄宗跟前哭诉:“太子私下集结党羽,不但要害我们母子,还对陛下出言不逊!”唐玄宗听后怒不可遏,马上把宰相们召来,商议废立太子之事。张九龄为避免发生政治危机,公开反对废黜太子:“太子自小就身居东宫,从来没有什么过分的举动,怎么能轻言废黜!而且这些传言都是捕风捉影的消息,叫人如何相信!请陛下汲取汉武帝错杀太子刘据的教训,收回成命!”李林甫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对亲近唐玄宗的宦官说:“这是皇上的家事,他人有何资格说三道四。”话传到唐玄宗耳中,只平添了他几分烦恼。武惠妃为使儿子当上太子,加紧在宰相们中间活动,派到张九龄府上的宫奴牛贵儿说:“有废必有兴,如果张大人愿意伸出援手,宰相的位子可永保不失……”张九龄没等牛贵儿说完,就厉声喝止了他。随后,张九龄把这一情况报告给唐玄宗,唐玄宗神色微变却未置可否。

受谗言所惑

李林甫眼看着到手的好事被张九龄搅黄,心里气得痒痒的,于是他就联合心腹之人日夜不停地在唐玄宗面前说张九龄的坏话。唐玄宗本来就已经对张九龄不满,加上这些人的口舌围剿,唐玄宗恨不得立即把张九龄赶回家。不久,李林甫又向唐玄宗污蔑张九龄结党营私。唐玄宗都懒得查清虚实,就把张九龄贬斥为右丞相,张九龄自此被赶出权力中心。

开元二十五年(737),监察御史周子谅上书唐玄宗,弹劾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之职)牛仙客无德无能,应予以罢黜。在李林甫的极力吹捧下,唐玄宗早把牛仙客视作才高八斗的贤士,哪容他人诋毁。看到周子谅的奏章,唐玄宗气得发狂,命人即刻把周子谅绑到大殿上,令左右抡起棍棒狠命地打。不一会儿,周子谅就血肉模糊,昏厥过去。唐玄宗还不解恨,诏令将周子谅拖出大殿再打。可怜的周子谅,不久就死在流放的路上。李林甫则趁着唐玄宗怒气未消,附耳说道:“周子谅是张九龄举荐的。”李林甫一句话,让张九龄再被贬官,远赴荆州(今湖北江陵县)去做长史。虽然唐玄宗把张九龄赶出了长安,但在内心唐玄宗还是极为推崇张九龄的人品,每每遇到宰相推荐的官员,唐玄宗都会问道:“气度能否比得上张九龄?”尽管如此,流落荆州的张九龄却再没能回到唐玄宗身边。开元二十八年(740)二月,张九龄死于荆州长史任上。

明·董其昌·临徐浩书张九龄告身卷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时,竟想起了死去多年的宰相张九龄,悲叹道:“如果当年听君之言,就不会有今日之祸!”随之开元二十四年(736)的一段往事浮现在唐玄宗面前:当时安禄山在幽州节度使张守帐下谋事,因犯了当斩之罪被押到长安接受处置。张九龄看了张守所附呈文,认为安禄山不是忠诚之臣,如果不杀日后必成祸害。唐玄宗却认为张九龄杞人忧天,陷害忠良,并坚持赦免安禄山。后来,唐玄宗养痈成疽,让安禄山几年时间就当上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掌控了北方边境大部分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