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埃及皇家工匠村-揭秘卡珲金字塔工匠村遗址

古埃及皇家工匠村-揭秘卡珲金字塔工匠村遗址

时间:2024-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卡珲”金字塔工匠村遗址是由皮特里发掘出来的,是人们发掘出的最早的皇家工匠村,也是拥有设计图最完整的古埃及村镇。金字塔工匠村具有庞大的人口规模,似乎并不仅仅是皇家工匠们居住。同时和帝王谷的麦地纳皇家工匠村不同的还有帝王谷的坟墓没有金字塔葬祭庙等配套设施。生活在工匠村中的主要是这些皇室工匠和他们的家人。

古埃及皇家工匠村-揭秘卡珲金字塔工匠村遗址

皇家工匠

我们对于古埃及工匠的了解信息大部分来源于法尤姆入口处中王国时期的伊拉珲或者拉珲(Illahun/Lahun)金字塔工匠村遗址和新王国时期存在了四百多年为法老在帝王谷修建坟墓的麦地纳工匠村遗址。伊拉珲金字塔工匠村遗址是第十二王朝法老塞索斯特里斯二世为父亲修建金字塔的工匠生活留存下来的遗址,修建大约是在公元前1895年,位于塞索斯特里斯二世的河谷葬祭庙以北,也就是位于法尤姆入口处的大坝南北端,北端是塞索斯特里斯二世所修建的金字塔。这座金字塔的周围则是从第十二王朝就开始修建的墓葬群,而这些坟墓在第二十一和第二十六王朝被重新利用之前就已经被洗劫。在此处距沙漠边缘大约一英里处的地方有座神庙遗址,这座神庙本身就属于塞索斯特里斯二世所建的金字塔群的建筑,这座神庙的北部就是一处今日被称之为“卡珲”的金字塔工匠村。

“卡珲”金字塔工匠村遗址是由皮特里发掘出来的,是人们发掘出的最早的皇家工匠村,也是拥有设计图最完整的古埃及村镇。金字塔工匠村具有庞大的人口规模,似乎并不仅仅是皇家工匠们居住。卡珲由一个地方长官管理。由于法老的金字塔就修建在离首都不远的地方,所以当时首相维西尔的办公处就直接设在此地,其他政府的几个办公部门也可能就在这里。在附近拥有农田的农夫也在此居住,以方便在农闲能够为法老建造金字塔以获得一些口粮作为报酬。文献记载,由于金字塔建筑工匠生活的需要,相应的配套供应体系和服务体系也在此建立了起来,很多职业的人也都来到了这里。神庙的祭司、看门人、乐师、舞者、士兵等也都住在这个镇里,所以和麦地纳工匠村纯粹属于皇家工匠和其家属不同,这里的居民职业多样、身份复杂。同时和帝王谷的麦地纳皇家工匠村不同的还有帝王谷的坟墓没有金字塔葬祭庙等配套设施。麦地纳工匠村工匠们的后代如果条件所限不能子承父业,那么就要离开工匠村另谋生路,因此麦地纳工匠村不能够自身发展壮大。而和金字塔配套的葬祭庙等设施都需要长期地维持祭祀等活动,所以这些工匠的后代即使不子承父业,也能在这里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因此这里能够容纳不同职业和身份的居民,这个村镇也就能够自然地发展壮大。于是这个工匠村便由一个有围墙的小聚落发展壮大为一个有相当人口规模的大村镇,人口规模大约在三千到一万之间。尽管这处遗址当时的居住人口规模较大,但是金字塔的耀眼和陪葬品的诱惑造成的盗墓活动对遗址的损害较大,所以留下来的资料相对来说还没有麦地纳工匠村这处较小的遗址信息丰富。

由于皇室所建金字塔过于耀眼,所以法老尽管配备有专门的金字塔护陵武装,但是历来还是逃脱不过被盗的命运,所以新王国时期从图特莫斯一世开始,将皇室的陵墓开始修建于隐蔽的山谷之中。为了在坚硬的山谷修建皇家陵墓,法老就在后来成为帝王谷的地方有计划地将建筑工匠长久地安置在了这里,最晚在图特莫斯一世时期形成了这一处专门的皇家工匠村。因为是为皇室打工,所以他们是一批高级的打工族,他们的建筑技能和知识水平都是相当高的。埃及社会的识字率不超过百分之五,但是在这里百分之四十的男孩都具有读写能力,工匠村居民的知识水平是为我们留下更多可供研究的资料的绝佳条件。考察现有的各种资料,我们可以发现麦地纳工匠村在埃及历史上存在了长达四百多年的时间,几乎贯穿了整个新王国统治历史的始末,成为了埃及历史上存在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为我们保存了研究埃及社会特别是平民社会日常生活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

生活在工匠村中的主要是这些皇室工匠和他们的家人。工匠村有两位直属首相维希尔领导的左、右工头,他们领导着村中的工匠修建着皇家的陵墓。帝王谷坟墓的构造和装饰通常是左右对称的,由此工人们也被分成左、右两个工作队,分别对应着坟墓内两侧的工作,每一队工人直接对各自的工头负责。两个工头加上至少一个书吏,他们被称视为工匠村的管理者或首领,这三个或者四个首领管理、组织并负责维持工地和工匠村的秩序,非工作日他们会作为审判官坐在审判席上处理村中的申诉,并由工头执行法庭的决议。如果有关工作的信件需要发往维西尔,他们就把其中的一个工头作为发信者和接收者,而不论工头的知识水平如何,信件依然是由工匠村中的官方书吏完成的。另外书吏还要负责口粮和日用品的分发,记录工匠们的工作、活动以及是否旷工和旷工的原因。

工匠村中的这些工匠主要包括凿石匠、采石工、画师、灰泥匠、搬运工、绘图人等各个工种,也有负责发放报酬和各种供应品的后勤工作人员。由于他们的生活与外界联系很少,所以工匠村中也有生活中所需的佣人、铜匠、鞋匠、担水工、守门人等,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的小聚落。看门人充当劳工们的联络员和送信人。工匠村中的佣人或奴仆似乎也是法老分配来的,他们负责为工地准备石膏、烧水、送水甚至洗衣服,女佣在村中的时候多一些,她们在村中为工地磨面等。村中的工匠不休息的时候,村中的一些活动就由家庭主妇们负责组织。因为是修建皇家陵墓,所以他们一般与外界有着较少的联系,但从麦地纳村周围通畅的道路来看,他们仍然与外界保持了一定的联系。而较大规模的联系,应该是缘于工作。新王国时期的文献记载着工人们也曾被派往瓦迪—哈马马特和吉贝尔—埃尔希希拉采石场采石。拉美西斯四世统治的第三年,至少有一只由工匠组成的采石队去瓦迪开采硬砂岩,以用于底比斯墓葬地区坟墓的建造。除了因为工作原因与外界联系外,也有源于个人的需要,比如贸易交换等,沿着尼罗河岸的贸易市场就是工人们常常光顾的地方。当陵墓修建需要更多工匠时,新的工人从别的地方加入麦地纳工匠组织;另一方面由于法老对皇家工匠的质量肯定要求很高,所以对有限的工匠职位的竞争也很激烈,甚至会导致工匠们贿赂工头任用自己的儿子做工匠,因此工匠村中的男孩不能全部成为工匠,多余的就会离开村子,自谋生路。

村中铜匠的工作主要包括为皇室坟墓的修建制造金属工具,所以官方记载里面称他们为“为法老铸造工具的铜匠”。坟墓的管理员的职能之一是保证坟墓修建用品的安全和使用。虽然他们被称为坟墓的守护者,但实际上主要是仓库的管理员。管理员通常有两名,轮流工作。在工匠村初创时期,工匠村并没有管理人员,他们是随着工匠村规模的扩大和管理的日渐完善而出现的。管理员住在麦地纳村内,并享有和工人们相同的工资待遇。在夜间和非工作日,工具可能都锁在帝王谷坟墓的入口处及王后谷的储藏室里。新到的工具在投入使用之前,出于安全起见,也是先存放于墓葬地区的储藏室里。每天开工之前,在书吏的监督和记录之下,工具经由管理员之手分发给需要的工人们。如果工具变钝或是由于常规使用而损坏,便会被放回储藏地,再由管理员交给铜匠重新熔铸。

保护皇家墓地和维护麦地纳工匠村治安的是“墓地警察”,他们在第二中间期曾经是国家的“雇佣军”,后来也曾参与驱逐喜科索斯人的战争,建立麦地纳工匠村后,就有一批人被安排在了这里。从拉美西斯九世统治的第一年开始,不断有利比亚人和埃及内部叛乱者、盗墓者的非法活动。也正是从这时起,工匠村的警察组织规模扩大,有时还会调用西部城镇的警察帮助加强工匠村的安全防范。此外,除了保护墓地和维护治安,警察还有送信的职责。(www.daowen.com)

帝王谷工匠村所处的位置实际上是人烟稀少的沙漠边缘地带,气候炎热干燥,是埃及人墓地的所在,适合保存“木乃伊”,却不是非常适合人居住,但是工匠的职业特点,为皇家打工的荣耀和稳定的职业待遇和保障,都使得工匠们愿意在此“奉献”、“操劳”。他们基本上每天工作两到四小时,中午有午饭,每连续工作八天休息两天,也就是每十天一个工作周期,每个月能休息六天。法老所发放给工匠们的酬薪基本上是生活所依的口粮,由维西尔授权皇家书吏从国库或者国家谷仓中提取。国库和谷仓是为工匠村提供粮食和供应品的主要国家机构。法老的很多神庙有时也会提供食物,尤其是祭祀用面包,偶尔也会提供作为祭品的整头牛。

麦地纳工匠村工匠的薪酬每月二十一日发放,不同岗位的薪酬自然也是有差别的。工匠村中的两个工头对皇室坟墓修建负有最重大的责任,所以他们的薪酬相应就高。而有家室工匠的薪酬比正在训练中的单身青年就高。工匠们每人每月可得七袋半谷物(一袋合约为76.8升),其中五袋半小麦用来做面包,两袋大麦用来酿啤酒。工匠们的基本工资是每人每月四袋小麦,一袋半大麦。共计约三百多升小麦的工资不仅可以满足一个十口之家的消费,而且还会有剩余,可以用来当作等价物交换所需的其他物品。此外,工匠们每周还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鱼、水、蔬菜、柴火等。其他形式的酬劳,诸如衣服、油以及对工匠们来说可谓是“奢侈品”的肉等,由国库定期供应一次。通常高官来访墓葬地区时,工匠们会得到这类物品,以作为法老的恩典。既然工匠们不能常常吃到大肉,鱼和豆类也就成为了他们主要的蛋白质来源。据统计,拉美西斯三世统治的第二十七年,工匠们平均每月能得到8.4公斤鱼。因为文献不够完整,我们只知道他们每月还可得到一两块蛋糕,六罐啤酒和没有具体数量的椰枣、蔬菜、豆类等。

但是,此类固定的国家配给是不可能满足个人独特需求的,因此在工匠家庭所需物品上也就存在着一些贸易交换。除此之外,工人们在日常工作之余,也能额外做一些家具或是墓葬用品,以满足村里村外需要这些东西的买主,以赚取一定的额外收入。

皇室工匠是农业劳力之外的技术阶层,他们没有土地,所以他们的薪酬口粮就是他们生存的基本依赖,所以如果这些口粮中断,那么工匠们的生存就成为问题,所以这些口粮的发放一旦不足或者拖欠,那么工匠就会停止工作、开始罢工。根据资料显示,从古王国时期开始,皇室工匠就不时会有罢工事件发生。新王国时期的第二十王朝工匠抱怨口粮拖欠的事件就时有发生,并最终导致了罢工。这一时期的官方文献也记载了皇室墓葬地区雇佣工匠的人数曾经发生大幅度的变动,实际上就反映出了这一时期墓地工人罢工和暴动的事实,并最终产生了相应的一些后果,比如工匠们离开工匠村自谋生路,法老重新安排工匠村中的劳力,等等。在文献记载中,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约有四十八人,而到了晚期只有三十二人,剩下的人则很有可能是去其他地方谋生计了。到了第二十王朝,工匠人数由拉美西斯三世时的四十人增到了拉美西斯四世时的一百二十人,随后又很快减半。保存下来的维西尔给工头的命令是这样的:“在工匠中留下六十人,你随便挑选,剩下的遣散。给他们一个命令使他们成为为你服务的仆人。”于是工头决定了谁留下而谁必须走。不过学者们认为这种对待技术工人的强硬态度可能仅仅是在第二十王朝出现过,对工匠们采取这种强硬的态度无疑反映了政府与工匠们紧张的劳工关系。在记载中,拉美西斯三世统治的第二十九年(大约公元前1158年)就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工人罢工,随后被记载下来的一次罢工发生在拉美西斯十世统治的第十三年。因为工匠们是为法老修建陵墓,所以这些工作对于法老和皇室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工人们的罢工一般都能促使皇室满足工匠们的要求。而罢工也会导致法老对工匠进行可能的一些制裁,比如裁减一些工匠员额等。

金字塔、神庙、陵墓等建筑的建造与装饰需要采石工、凿石工、金属匠、雕刻师、画师、木工等一系列工种的配合才能最终完成。这些工匠都有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分担着各自的岗位工作。工匠们建筑之前,工程总监、建筑师工长会首先确定建筑的设计图和建筑方位,随后工匠中各工种都严格遵循着建筑上和艺术上的文化传统,依据设计师设计的规划图工作。

从史前时期的各种调色板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埃及国王已经有了自己的皇宫建筑,可以想象当时的工匠也有了相当的建筑水平。埃及工匠的建筑水平突飞猛进的一个时期是在古王国,这就是为人称道的金字塔时代。古王国开始的第三王朝的维西尔兼大祭司、皇家首席建筑师伊姆赫特普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建筑智慧别出心裁地将法老左塞王的马斯塔巴墓室建成了梯形的金字塔,创造了用巨石进行建筑的埃及文化传统,奠定了金字塔文化的根基,所以可以认为他开创了埃及历史上的金字塔文化和金字塔时代。所以历史学家就将由他开始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新的“古王国时期”或者“金字塔时代”。在埃及历史中,特别是在后来,伊姆赫特普似乎更多地作为古埃及医学的鼻祖和行业保护神出现。

伊姆赫特普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位圣人,因为他在文学上也颇有才华和贡献,他创作了古埃及最早的教谕文学作品;同时作为维西尔这样的国家重臣,对法老管理和建设埃及社会贡献了许多有益的、成功的、智慧的建议。伊姆赫特普为我们当今留下来的唯一可以触摸的就是宏伟的金字塔。伊姆赫特普的才华和智慧对后来者产生了相当大的启迪和激励,直接促成了后来者对金字塔建筑技术的探索和提升,并在短短七十五年的时间内获得了飞速发展,最终在法老胡夫之时,建成了历史上最宏伟的金字塔。这些金字塔的建筑造就了埃及工匠卓越的建筑、雕刻等技能,也同时促进了其他相应劳作工种的技能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