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原则是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注意其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各维度的教学目标不一定都能达到最高要求,通常应该选择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即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层次要求。
从知识体系的角度来讲,系统性原则要求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从学科教学的总体目标出发,把握它在“学期(学年)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这个逐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采用任务分析方法,对任务作逐级分解,从而准确地确定具体和细化了的课堂教学目标。
除此之外,还要根据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设计,要注意各维度教学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整体。还有就是,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必须把目标设计置于教学设计的整体中来进行考量。
1.教学目标的制订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制订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目标,又要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适当的提高要求,制订出有一定弹性的教学目标体系,使具备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2.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领域的目标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促进其情感体验,帮助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www.daowen.com)
3.教学目标要体现灵活性、开放性与多样性,以便识别和挖掘学生的各种智力潜能,培养其多元的智力结构,使具有不同智力潜质的学生在同一空间获得合理的发展。
从知识体系的角度来看,任何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从简到繁、由易到难,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遵循从较低层次的目标向较高层次的目标过渡的规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学习者想要达到的目标在层次上也是有个体差异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适应这种多层次的要求。
具体性原则是指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有针对性,要努力避免表述含糊不清和不切实际。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与终点,教学目标的表述如果含糊不清,也势必会影响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评价的实施,从而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