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普通学校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及实施建议等内容,并在“课程目标”中将音乐课程目标以“音乐课程总目标”和“各学段目标”的形式进行了表述。据此设计教学目标的深度、难度和广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亦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要进行综合地考量,提出恰到好处的目标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普通学校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及实施建议等内容,并在“课程目标中将音乐课程目标以“音乐课程总目标”和“各学段目标”(1~2年级,小学低年级段;3~6年级,小学中、高年级段)的形式进行了表述。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体验 

2.模仿

3.探究

4.合作

5.综合

1.音乐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3.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www.daowen.com)

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除了要考虑课程标准所给出的要求以外,还需要从具体的教学对象出发,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快速阶段,思维方式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师就需要考虑包括所教授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配合还是开始抵触老师;不同学段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续时间也不同。

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进行判断,也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还有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不同,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或者个别学生的兴趣。

舒持一戴森和加布里埃尔论述的小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年龄阶段性特点是:

7—8岁,有鉴赏协和与不协和之和音的能力;

8—9岁,在歌唱及演奏乐器时,节奏感觉较过去好;

9—10岁,节奏、旋律的记忆改善了,逐步具有旋律感。能感知两声部旋律;

10一11岁,和声观念建立,对音乐的优美特征已有一定程度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可以通过测验、摸底考察、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个别谈话、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发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不足,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目标要求。

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技能、技巧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目标的深度、难度和广度。有一定教学经验或是能力较强的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适当地设计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目标。

目前,我国小学基本采用班级授课制,而且小学基本上是六年一贯制,中途不分班。所以同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的学生整体表现为思维活跃、反应迅速,课堂表现积极、热情,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不同的学生个体亦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要进行综合地考量,提出恰到好处的目标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