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理论对于文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揭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奥秘和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但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分析倾向并非始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欲衡量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应当从两方面来考虑。
首先,一种理论想要延伸到其他领域的前提条件是该理论具备足够的影响力。弗洛伊德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文章,阐述他对精神的心理研究。他认为“psyche”才是精神疾病的主要根源,而非形而下的“mind”。19世纪20年代他发表了著名的精神结构说,至此精神分析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医学界最初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不屑一顾,尤其是弗洛伊德拔高人的生物本能,视性力为人类第一驱动力的观点更招来不少批评和反感。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论在经历了冷遇和批评之后才逐渐流传开来。在其声名鹊起之前,弗洛伊德的理论不可能在文学领域施加影响。其次,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分析倾向先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创立。早在18世纪,英国作家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 1713-1768)的传世之作《项狄传》(Tristram Shandy, 1759)就摒弃了英国传统小说的创作范式,转而聚焦于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斯特恩让故事情节的发展退到其次,反而对书中叙述者的含混观念和杂乱思想大量渲染。《项狄传》的结构模仿的是人脑意识的运作模式。斯特恩认为人类的意识并不是连贯有序的,所以在作品中他插入了空白页、黑页、曲线和各种怪异的符号,力图展现人类思想的纷繁零散状态。这与100多年后弗洛伊德对人类心理的分析不谋而合。擅长撰写侦探小说和恐怖小说的埃德加·爱伦·坡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坡的短篇小说显著的特色是他浓厚的心理分析倾向。在著名的心理恐怖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中,坡对罗德里克的变态心理,及他由乱伦引起的罪恶感和恐惧感的刻画细致入微。罗德里克欲望的本我通过乱伦得到满足,随后道德感的折磨从灵魂和肉体上彻底摧毁了他——这与弗洛伊德关于人格三重结构的学说不谋而合,而坡创作该短篇小说的时间远远早于弗洛伊德的诞生。
尽管如此,19世纪之前文学对人类无意识领域的探索并不重视。大部分传统文学作品仍旧侧重描写客观事物的外部表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演进,人类意识中的非理性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种关注尤其体现在唯意志论者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的哲学思索中。叔本华认为,人类具有一种盲目并且无法控制的自由意志。意志是一种神秘莫测的自然力,理性是服从于意志的外壳和工具。尼采将意志凌驾于理性之上,认为唯有自我才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决定力量。两者的哲学思潮促使人类发掘自己的内心世界。(www.daowen.com)
人类非理性意识的觉醒和弗洛伊德理论的广泛流传,使得文学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合流不可避免。文学创作也开始受益于精神分析学说。譬如,弗洛伊德对精神病患者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谈话疗法”,即患者通过“自由联想”把思维中的一切活动讲述出来,使病人自己的无意识的冲突进入意识层面,从而治愈患者。20世纪的意识流流派作家借用了自由联想的技巧,在作品中展现了人物意识中纷繁复杂的感觉、瞬息万变的情绪和难以名状的顿悟。人物的整体内心世界全部展露在读者面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