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探索真实的马利翁效应

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探索真实的马利翁效应

时间:2024-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皮革马利翁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尊栩栩如生的少女雕像。皮革马利翁终于如愿以偿与她结为秦晋之好。在心理学上,“皮革马利翁效应”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由此可见,皮革马利翁效应要传达的是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这一思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伊莉莎之于希金斯,有如象牙雕像之于皮革马利翁。读者的需要在皮革马利翁效应中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探索真实的马利翁效应

皮革马利翁原是罗马神话中塞浦路斯的国王。据传,他善于雕刻,性情孤僻,并且十分厌恶本国的女性。皮革马利翁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尊栩栩如生的少女雕像。这位少女姿容卓绝。皮革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她,于是他祈求爱神维纳斯赐予他一个如象牙雕塑般的女子。维纳斯决定帮助他,赋予那座象牙雕像以生命。皮革马利翁回到家以后,发现象牙雕像的脸颊有了血色,眼睛释放光芒,并且开始温柔地对他说话。皮革马利翁终于如愿以偿与她结为秦晋之好。

在心理学上,“皮革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或“期望效应”。当一个人获得了他人的赞美和肯定,这个人就会变得自信,更加积极,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简单来说,正面的肯定和鼓励能够帮助一个人发挥出自己的潜能。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enore Jacobson)曾在一所小学进行了实验并在《课堂中的皮革马利翁:教师期望和小学生智力发展》(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 Expectation and Pupil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1968)一书中对实验进行了总结。他们随机抽取了一组学生,并向教师声称这部分学生有很优秀的学习潜力。8个月后,经过测验,他们发现随机抽取的这组学生在智力方面与未被选中的同学相比有更大提高。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对被抽中的学生抱有更高的期待,并且会通过表情和赞许等各种方式将这种期望传达给被选中的学生。学生又会积极的回馈教师,点燃教师的教育热情,形成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皮革马利翁效应要传达的是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这一思路。

文学艺术作品中,皮革马利翁效应就是“在欣赏活动中,接受者对艺术中的特定人物形象所萌发的爱恋情绪,或是对人物产生一种仿佛真有生命的极度期盼(如雕塑好像真有触觉感和温度)”【17】。以罗马神话为蓝本,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曾经在《卖花女》(Pygmalion, 1912)中用讽刺的口吻讲述了一个现代版“灰姑娘”的故事。出生贫穷、说话粗鲁的卖花女伊莉莎(Eliza)在语言学家希金斯(Higgins)的悉心调教下,跻身上流社会。伊莉莎变成举止优雅、谈吐得体的淑女。伊莉莎是希金斯的艺术作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伊莉莎之于希金斯,有如象牙雕像之于皮革马利翁。遗憾的是,伊莉莎爱上了希金斯,而希金斯只是把她当作自己打造的杰出艺术品来欣赏。伊莉莎的命运并没有那尊象牙雕像美好。伊莉莎在同希金斯争吵的时候说道,“一位上流社会的淑女和一个卖花女的区别不在于她有怎样的行为举止,而在于别人怎么对待她。我在希金斯教授面前永远都只是个卖花姑娘,因为他一向是那样待我,将来也是那样”【18】。这段话传达的就是“期望效应”的含义。

在文学中,皮革马利翁效应还可以表现为角色、作者或者读者的感情诉求得到满足。中国明朝剧作家汤显祖(1550—1616)的代表作《牡丹亭》也体现了皮革马利翁效应。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在梦中常与一书生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自此开始消瘦并且一病不起,不久就魂归离恨天。其父将丽娘葬于“梅花庵观”。贫寒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路过梅花庵观,掘开坟墓,丽娘起死回生。两人遂结为夫妻。谁知杜宝不认柳梦梅与女儿婚事。最后皇帝出面,助丽娘与柳梦梅终成眷属。作者、读者与人物都希望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牡丹亭》满足了所有人的期待。类似的范例还有很多。清初剧作家洪昇(1645-1704)在剧本《长生殿》中讲述了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唐玄宗在安禄山兵变造反之时,被逼无奈处死杨贵妃。洪昇虽然谴责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穷奢极侈,但对有情人生离死别亦感扼腕叹息。作者此时和人物一样,都希冀能成全有情人,阅读剧本的读者自然也是一样。故而,结局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月宫中的团圆收尾,皆大欢喜。

创作主体的意图、作品人物的愿望、欣赏者的期盼可能重合。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读者的需要在皮革马利翁效应中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注释

【1】[德]歌德:《歌德自传:诗与真》,刘思慕(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623页。

【2】“性倒错”其实就是“性变态”的意思,指的是偏离了常规道德和习俗允许的性行为模式。异性装扮癖、恋童癖、露阴癖和恋物癖等都属于“性倒错”。

【3】车文博(主编):《精神分析新论》,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第60页。

【4】“自居作用”(identification)又称“认同作用”,也是自我防御机制中的一种。它指的是个体将某一客体的属性和特点同化为自己的特点。个体模仿他所崇拜的对象的某些特点就是自居作用的表现。譬如,有些追星族会模仿他所崇拜的明星的言语和打扮。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16页。

【6】[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118页。

【7】朱振武(著):《在心理美学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第12页。(www.daowen.com)

【8】[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624页。

【9】[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前言》,徐文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10】Maud Ellmann, Psychoanalytic Literary Criticism, New York: Longman Publishing, 1994, p. 173.

【11】[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46页。

【12】[美]A·H·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5页。

【13】Abraham Maslow,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75, p. 35.

【14】鲁枢元(主编):《文艺心理学大辞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8页。

【15】施议对(译注):《人间词话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99页。

【16】爱德华·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著《美学译文》(第二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01页。

【17】鲁枢元(主编):《文艺心理学大辞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0页。

【18】George Bernard Shaw, Pygmalion and Three Other Plays, New York, NY: Barnes & Noble Classics, 2004, p. 4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