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主体心理三层结构的定义

主体心理三层结构的定义

时间:2024-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对于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学说,拉康提出了主体的三层心理结构说,即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拉康认为,主体是欲望的载体,欲望是人类的本质。与幼儿欲望发展轨迹大致对应的是主体心理结构的三个领域,即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在这一领域,婴儿意识到自我作为一个整体与他者之间存在区别。儿童在进入象征界后,开始成为说话的“我”的主体。阳具是整个象征界的中心所在,它就是语言结构本身。

主体心理三层结构的定义

相对于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学说,拉康提出了主体的三层心理结构说,即实在界(the real)、想象界(the imaginary)和象征界(the symbolic)。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是拉康主体理论的核心部分,是主体发展的三种不同阶段。通过这一划分,拉康建立了主体内在世界与外界之间的关系。

拉康认为,主体是欲望的载体,欲望是人类的本质。欲望这一概念被拉康视为精神分析主义的重要概念。拉康严格区分了需要(need)、要求(demand)和欲望(desire)这三个概念。欲望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也不可能得到满足,是一种永恒的匮乏。需要是可以被客观事物满足的生物本能,例如,婴儿会哭闹,因为他口渴,希望喝水。要求是主体用语言表达的需要。婴儿也需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要求作为“他者”的母亲出现。他者负责满足婴儿所需要的生物需要,还要提供爱。要求在语言这一能指的介入中使婴儿需要的客体消失,因为语言并不对应具体的所指。换言之,通过言语表达出来的要求已经损失了客体。婴儿的哭泣只能得到“需要”的满足和部分情感上的回应,但他对于爱的“要求”则永远得不到实现。拉康认为欲望不是“需要”能被满足的物品,亦不是“要求”的爱,而是“要求”减去“需要”所得的差。欲望就是“要求”中无法划归于“需要”的东西,“在要求与需要分离的边缘中欲望开始成形”【8】。欲望就是语言,存在于象征界中。

与幼儿欲望发展(需要—要求—欲望)轨迹大致对应的是主体心理结构的三个领域,即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实在界就是需要阶段,一直从婴儿出生持续到6至18个月。实在界其实是一种自然的无分离状态。拉康认为婴儿刚出生时没有自我是一个整体的意识,也无法感知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他以为自己和母亲融合在一起。这一时期的婴儿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当婴儿感到饥渴,就会有乳房牛奶满足他的需要;当他需要安全感,母亲或养育者就会拥抱他。他的所有需要都会得到客体的满足。没有匮乏,没有不在场,没有语言,一切都是自然状态。婴儿意识不到自己作为主体与他者存在区别。对他来说,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客体是唯一的存在。这就是“实在界”。于拉康看来,实在界是一种原始的无知和无序。它不是现实的客观世界,它永远只是一种不在场的在场,难以表达,无法言说。一旦它可以被言说,婴儿也就进入了想象界和象征界的领域了。

然而,实在界这种自然圆满的状态会被文明打破。婴儿要进入想象界。需要也向要求阶段过渡。想象界产生于镜像阶段。幼儿看着镜像,又看看在场的其他人,证实了镜中的影像就是自己而不是他者。幼儿误将镜中的影像当作“我”。幼儿此时在自己与外界之间建立的关系是虚构的、想象的。所以,这一阶段幼儿处于想象界中。在这一领域,婴儿意识到自我作为一个整体与他者之间存在区别。婴儿必须从原始的自然状态与母亲分离,以独立的身份进入文明社会。幼儿开始与母亲分离,这种分离,加上自己和他者无法融合的意识,促使幼儿产生忧虑。自然而然,幼儿会要求重新回到实在界的融合和无匮乏的状态,但这种要求不可能实现。喂奶和拥抱也不再足以满足他。同样,拉康相信,婴儿在这一阶段企图建构自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试图固定能指链上漂浮的能指的过程,企图使自我有固定的意义。这种固定意义的要求不可能实现。幼儿对于镜中图像的认同促使他建立了一个虚幻的“自我”。(www.daowen.com)

儿童有了自我与他者的概念之后,开始进入象征界。象征界就是语言结构。儿童在进入象征界后,开始成为说话的“我”的主体。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记载了一个小男孩做游戏的故事。这个小男孩一岁半,非常依恋母亲,但当母亲出门离开他好几个小时,他也从不哭闹。小男孩非常服从父母的命令,与保姆相处友好。但是,小男孩发明了一个让大人觉得很是麻烦的游戏。他会把能拿到的一切玩具都丢到角落或者床底下,并且在进行这项游戏时,总是兴奋地大声叫喊“fort”(德文“走开”的意思)。弗洛伊德猜测小男孩只是在玩“走开”的游戏。随后,弗洛伊德通过对小男孩的进一步观察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小男孩把一个玩具丢出去的时候会发出“fort”的声音,再把它拉回来的时候又发出“da”(德语“这里”的意思)的声响。这是一个消失和再现的游戏。弗洛伊德认为小男孩当然不会对母亲的离开感到高兴。然而,通过手中东西的消失和再现,小男孩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补偿:母亲的离开是她即将返回的快乐前奏。拉康把这个游戏看成儿童进入语言结构的标志。小男孩可以用语言来和不在场的事物进行交流。语言可以和小男孩对母亲的欲望与幻想联系起来。小男孩此时还是希望与作为“他者”的母亲融合不分离。这种欲望永远都不可能得到满足。拉康强调,孩子坚信只要自己能满足母亲的欲望,就能与母亲融合。处于象征界的母亲的欲望就是无所缺乏。但在弗洛伊德看来,母亲缺乏的正是阳具。男孩这时会希望自己能给母亲提供阳具,就会产生恋母情结。但是,父亲的在场让男孩体验到“阉割情结”。父亲打断了孩子与母亲融合的欲望。父亲就是象征界秩序的代表。象征界的统治者是父亲。父亲通过语言来体现自己的存在。要想进入象征界必须遵循父亲的法规,服从语言的法则。所有父亲的共性就是拥有“阳具”。阳具是整个象征界的中心所在,它就是语言结构本身。它不属于任何人,也不被任何人所接近或者控制。所以,它也是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欲望。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1854-1900)的唯美主义代表作《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890)中,俊美出奇的道林·格雷开始的时候对自己稀世的美貌一无所知,直至遇见画家霍华德(Basil Hallward)。霍华德用画笔绘制了与道林·格雷真人一般大小的肖像。在看到绝美的画像,又听信了亨利勋爵(Lord Henry)的夸赞之后,道林·格雷意识到自己的倾城之貌。可以说,道林·格雷把自己与画像认同起来,就如一个婴儿初次见到镜中影像之时所作的反应一样,但是道林·格雷通过画像建构起来的自我是虚幻的。他此时还处在想象界中。他自小无父无母,由外公抚养长大。在象征界中,冷酷的外公扮演了“父系秩序”的角色。外公也一直嫌弃道林·格雷,希望他离自己远些。世故功利的亨利在单纯的道林·格雷离开家之后,扮演了“父亲”的角色。抱持享乐主义思想的他引导道林·格雷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亨利规劝他不用认真对待感情。从小丧母的他一直在追寻一个温柔美丽的女性,也就是母亲的替代者。由于亨利的介入,道林·格雷与西碧儿(Sibyl Vane)的感情以失败告终。发现道林·格雷并非真心喜欢自己之后,她自杀了。亨利割裂了他与“母亲”的联系。最终,道林·格雷通过毁掉画像杀死了自己。对他来说,这是一种解脱,也是对实在界的一种回归。

主体的三层结构是拉康关于主题理论的核心所在。实在界是婴儿与母亲融合的无序世界。一切需要都能得到完美的满足。实在界也是人们一直试图返回但从未实现的不在场的在场。在想象界人们开始建构“自我”的概念,并把自己与周围事物分离出来。象征界是父性秩序统治的领域。“我”开始成为说话的主体。人的欲望一经语言表达出来就丧失了客体,所以,作为能指的欲望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