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寺遗址
东阳南乡百姓有句口头禅——“真是和尚勿晓得大智寺”,讥诮人孤陋寡闻。有时也将“一家勿晓得一家事,和尚勿晓得大智寺”两句连用,意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然而,现今的年轻人,即使世居八面山下,不知大智寺的人也为数不少了(当然,对于1994年在朝水殿南侧建造的大智寺,另当别论),因为1967年的一场大火 使这座千年古刹旧踪难觅了。
大智寺的历史,简言之,是南朝梁代大同年间申屠狄舍宅建寺,北宋末年申屠大防剿寇殉职、寺院毁于兵火,南宋淳熙年间济公重修,清代道咸年间僧大恒使之中兴,20世纪中叶渐衰,直至彻底毁于火灾。
申屠狄舍宅建寺
大智寺本名大智院,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年(544),比名闻海内外的隋代古刹天台国清寺还早。梁武帝笃信佛教,江南寺院星罗棋布,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当时寺院众多的写照。大智寺之建也在其时,缘起是梁征南将军申屠狄舍宅建寺。
申屠氏世居八面山下。乾隆戊申版《申屠氏源流序》云,汉末董卓专权,名士申屠蟠求僻地隐居,“见夏山(八面山之本名,传因夏禹治水尝登此山而命名,亦名禹山)之奇,有山可樵,有溪可渔,地沃人庞,遂定筑焉”。不久侍御史桓典也弃官归隐,乘骢马(御史所乘之马)南下拜访申屠蟠。两人“或登夏山之巅,遥瞻西北,叹故乡之悲;或钓前溪之流,酌酒柳荫,效富春之乐”。桓典在此逗留年余,当地人取申屠蟠系桓典老师之义,名其乡为乘骢乡(厉模《夏厉碑记》则说: 厉玄,仕至侍御史,郡县号其乡曰“乘骢”),其里为桓师里。申屠蟠或为北方士绅最早南渡东阳者。按《后汉书·申屠蟠传》:“唯蟠处乱末,终全高志。年七十四,终于家。”申屠蟠的最终归宿还是老家河南陈留。申屠狄战殁后,乡人怀思其德,改名怀思里。今谐其音名“淮泗”。申屠氏宅院原在八面山南麓的淮泗一带,但该地现在已无申屠氏后人。
《禹山申屠氏宗谱》同治戊辰(1868)重修本中的“禹山图”
申屠狄,系申屠蟠八世孙,谱载 生于永平戊寅六月廿二,永平年号无戊寅年,按《申屠狄行传》,当为永明丙寅(486);卒于西魏恭帝甲戌(554,该年为梁元帝承圣三年,此处何以用北朝纪年,令人费解)七月十五日午时。申屠狄“力举千钧,谙于韬略,名播朝野”。梁大同八年,交州(其时辖广西南部、越南北部)李贲叛乱,侵扰今广西沿海地区(该地大部原属广东,1965年划归广西),百姓死者十之六七,边将告急。梁武帝征申屠狄为征南将军,授御史大夫,命其率部跨海征讨,直捣李贲老巢。适逢海上风起,巨浪滔天,军士惊怖,申屠狄遂对天祷告:“奉诏讨贼,以靖边难,祈倖息风涛,愿舍宅为院。”事有凑巧,祝毕即风息浪止。后班师回朝,荣归故里,不忘誓言,将禹山宅居建为寺院,以田地山场数百亩为寺产,另割田80亩附寺作祀田。《禹山申屠氏宗谱》所载诰敕云,大同十年七月十五,梁武帝对“进秩食邑于东阳,致仕归休于泉石”的申屠狄舍宅所建之寺,“承先圣行水无事之意”,敕名“大智”。而时隔一个月后,晋申屠狄为大将军、统制兵马,“务要依公执法,正色立朝”,则申屠狄归隐林泉为时甚短,舍宅建院,当在其时。因舍宅为院,所处之八面山,遂称“舍山”。大智寺建成不久,改名“大明院”,北宋治平二年(1065)复名“大智院”。
查《梁书》及南朝各史,均不见申屠狄之名。反倒是李贲,屡屡出现。在《南史》、《梁书》、《陈书》、《隋书》、《新唐书》五部正史上共出现27次。
李贲(503~548),又称李南帝,是公元6世纪中期越南北部地区领袖,万春国的开国君主。出身俚族(现代黎族先民)世家。本中国人,其七世祖因东汉末年战乱自中原到交州之龙兴太平(今越南太平省)避难定居。李贲曾出仕南梁,因战乱回到龙兴。公元541年起兵反梁。544年正月自称越帝,改元天德,建国号为“万春”,定都龙编,是为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政权(即越南前李朝)。次年五月,以新任交州刺史杨瞟、交州司马陈霸先、定州刺史萧勃为首的梁朝军队先后在朱鸢县和苏历河口击败李贲,包围了李贲退守的嘉宁城。546年正月,梁军攻陷嘉宁城,李贲逃奔屈獠洞蛮族,后被獠人所杀。
按大智寺赐名于544年前推,申屠狄参与征讨或在李贲叛乱之次年,即大同八年(542),《梁书·本纪第三》载:“遣越州刺史陈侯、罗州刺史宁巨、安州刺史李智、爱州刺史阮汉,同征李贲於交州。”身为征南将军的申屠狄若参与此战,为何没有提及,颇费猜详。难怪著名文学家、浦江柳贯感慨:“终梁之世,史为李贲屡书蛮事。狄果以征蛮之节越海讨贲,则史当备书。当书不书,史亦安得而独遗之哉?”(道光《东阳县志·政治志七·群祀·柳贯〈申屠将军庙记〉》)
申屠大防保境殉职
在申屠狄舍宅建大智寺后五百七十余年,即北宋宣和初年,萑苻遍地,民不聊生,官吏百姓纷纷逃到山区。申屠狄十九世孙申屠大防毅然以身御之,东阳赖以安宁,受命摄行县事(代理县令)。大防膂力过人,勇而好武,任侠尚义,有智略。每当临敌,往往假装逃跑,诱敌追之,反手取其头颅,迅捷异常,极像回马枪和杀手锏。军中称之为“申屠斨法”,清代康熙年间犹有流传。宣和六年,大防为保护乡井,率众御寇。盗寇屯于永康方岩山上,大防奋勇直捣敌巢。方岩四周均危崖绝壁,仅一险道可上,一夫守之,万人莫开。大防久攻不下,薛太尉之援兵又失期,盗众麇集,大防终因寡不敌众力竭战死。盗寇怒焚大防家园,大智院也毁于兵燹,学者徐畸称之为“宣和兵火”。
申屠大防的生卒颇难确定。宗谱行传载,大防字用威,生于元丰庚申(1080)七月十四未时,卒于绍兴丙辰(1136)三月十五卯时。按《禹山申屠氏宗谱》所载宣和丙午(1126,此年实则为靖康元年)《圣旨》“申屠大防,婺州东阳人,现年五十三岁”,则生年前推系神宗熙宁甲寅(1074),与谱载生年不合。卒年也与县志所载之宣和六年扞格,或为宣和六年甲辰(1124)之误。康熙《新修东阳县志》:“事闻,赠武经郎。又录其三子邂、逅、迪,各授承信郎,以为死事之劝。时宣和六年十二月也。”
按理,吴宁儒学教谕暨阳程万安在绍兴丙寅(1146)为《禹山申屠氏宗谱》作谱序时,距大防殉职不足20年,应当大书一笔,可是并无只言片语述及。至万历庚寅(1590),谱序称“捍卫乡井,以剿仙姑魔贼,救援不至,力战而死”。查《永康县志》,无宣和六年方岩战事的记载,申屠大防进剿方岩,或与陈十四响应方腊起义有关,则时间应在宣和三年。方腊在宣和二年十月初九起义,次年正月二十八攻占婺州,四月二十七被俘,八月二十四在汴京就义。光绪《永康县志·卷十一·祥异》载:“宣和三年,寇(指方腊义军)火县治,学宫、民居皆烬。”1991年版《永康县志·大事记》第5页说:“宋宣和间,方腊义军攻占婺州,永康有陈十四等揭竿响应。”第527页“清以前兵事”一节:“陈十四率部响应,占领方岩山,先后达一个多月,多次打退进剿官兵。”《东阳市志·大事记》也载:“宣和三年(1121),方腊义军克东阳,毙团练申屠大防。”如此说来,申屠大防之死不在宣和六年,而在宣和三年。
关于申屠大防的职衔,《禹山申屠氏宗谱》所载宣和七年十月十五日诰敕,先说“敕赠婺州东阳申屠大防摄行县事,转佐朝廷,破贼有功,为武经郎”,敕文末尾又说:“历溯军功,宜加褒宠,兹特赠为武经大夫。”其用语和任命颇不合常理。盖因大夫与郎官分属贵官与卑官,轩轾自分。宋徽宗时,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武经郎属第四十阶,为下级武官。故宗谱中序传之类,多称申屠大防为武经郎,不称武经大夫。未署日期的另一份诰敕“钦命开藩,便宜行事,挂建威将军印,总督蓟辽官兵,专理恢剿事务”,则更令人费解。其时北宋的北部疆界在保定至沧州一线,蓟辽不在其版图之内,又如何能督率那里的官兵?
济公重建大智寺
木结构建筑,隔数十年即需修葺。倘遇兵燹火灾,往往片瓦无存。唐及五代,大智寺数遭兵燹,久而未复。后虽屡毁屡建,但绝大多数的修葺重建均失载。有关寺院修葺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柳贯的《重建申屠将军庙记》(旧县志皆载全文),文中援引宋人著述说,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六世孙申屠宗安重建大智寺大殿、法堂、山门并祠堂六十楹,同时还修筑了围墙。宗安建祠于正殿之后,中堂奉申屠狄像,两旁安置昭穆神主。堂之东作三小室,藏遗书、衣物、祭器,是为神库堂。其西三小室为庖厨,称为神爨。申屠宗安是大智寺重修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人物。但距此次重修仅隔十年即遭火,禅刹一空,惟余将军庙。
《东阳县志》中济公修寺的记载
大智寺的重修史上,还有两位极为重要的人物。其一是大名鼎鼎的济公——民间称其为“济癫和尚”。济公(1148~1209),原名李心远,法名道济,天台城北石墙头人。《天台县志》载,济公十八岁“于灵隐寺出家,受度于瞎僧堂远,时人称湖隐、方圆叟。性狂疏,不守戒律,嗜酒肉,举止如痴。常嘲弄为富不仁者,对老病僧人及穷苦百姓则尽力相助。后移居净慈寺。净慈寺一度毁于火,他遂赴严陵募化,重建寺宇。道济精于文墨,生平足迹半天下”。济公重修大智寺在其壮年,时值大智寺毁于北宋末年宣和兵燹半个多世纪之后,康熙《新修东阳县志》中有“淳熙年间僧道济重修”之语,兰溪徐畸《重游禹山会大智院重修记》对此有详述。徐畸在文中写道:“……禹山者,余为之再至。大智院者,余行禹山所休止之僧舍也。院在禹山之趾,亦莫知其所始,记籍无在者。而其库庾、斋房、廊庑、庖湢,自堂殿以下,大 都出于宣和兵火之后。后稍葺治,而摧剥倾弛者尚十三四也。所阅主僧凡几人,而莫有终始以其事为己任。于是道济者有志焉。余于是时方行禹山,思穷其寻访。于大智院虽儳焉少休止,未知其终竟果何如。他日再过之,则既灿然有可观,而后知济之所为,终以不愆于素。其营彻整治之功,用竹木、瓦石、丹艧之饰,为钱盖六十万有奇。济所自力不足,而取之檀施。盖自淳熙壬寅(1182),讫淳熙乙巳(1185),是役也,终始四年,于今而粗克有成。既成,而余适再为禹山之游,为宿留久之。……济之一切功用,其在大智院,既予所悉知。……济方有请,故书之。……淳熙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记。”(此文康熙志与道光志有差异,此处按道光志)徐畸绩学不仕,其时应聘执教于吴文炳1174年创办的安田义塾(址在南马安恬)。他为了补志书的阙漏,两度踏访八面山。当时人记当时事,亲见亲闻,且应济公之请而撰文,应确凿可信。从徐畸的文章中可知,济公花了四年时间,使大智寺“灿然有可观”,这实在是大智寺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济公修寺,得到地方士绅的帮助。明末知县钱源(按原碑为钱源,道光《东阳县志》误作郑准)在《衡店义市记》中说:“其法司讳贵中,偕其侄、武榜第一人讳仲祥(1159~1212),舍金七百余,重修大智禅院,并置寺产。”(道光《东阳县志·卷二十五·广闻志三·文》)贵中叔侄舍金修寺与济公修寺时间上重合,应是鼎力臂助济公。
按申屠氏耆老之见,大智寺为申屠氏所有,其修理亦当为申屠氏主持,济公应为协助而已。不知其言当否,姑录以备考。
中兴功臣僧大恒(www.daowen.com)
济公之后,有记载的修葺有元代、明万历丁巳(1617)和清乾隆年间三次。道光初年,大智寺又遭火,损毁严重,申屠氏奉知县党金衡之命,招僧大恒(?~1878)为住持。大恒俗姓杜,早年在临安西云寺出家,派属曹洞正宗,法脉源于嵩山少林寺。他是大智寺重修史上另一位重要人物,任大智寺住持长达半个世纪,自青年掌寺直至髦年圆寂,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大智寺。其功绩概言之,为两修大智寺,新建石狮桥。
大恒甫受命,即重修五公祠,改建大殿、观音楼及两厢共数十间,还修葺附近之普济(荆浦桥侧)、开云、云谷(白溪)、水月(郭宅)、接引诸庵,这些庵大多本为申屠氏所建。1846年,大恒在横店建接引亭。大智寺修葺完成后,大恒鉴于南江阻隔南北交通,即四方募资,筹建石狮桥。前后历时十三载,耗资三万余缗(约合白银两万两),《石狮桥志》说:“大恒创始于道光丙午(1846),落成于咸丰戊午(1858)。”
接连完成了修寺建桥两大工程,按理说大恒可以歇歇肩了,但更大的磨难在等着他。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占领东阳,大智寺被占据,祠寝五间、大殿并两厢二十余间悉遭拆毁,“千百年香火顿湮,剩有址基;先达之精灵奚托,多半瓦砾”。见自己花了三十余年心血建成的寺院毁于一旦,年过花甲的大恒欲哭无泪。同治二年(1863)春,太平军退出东阳,栖身于大化(马上桥)广安庵中已然须发皓然的大恒,虽屡经挫折,仍壮心不已,决心重振古刹,申屠氏裔孙也慨然臂助。大智寺的重建于 1863年腊月动工,1864年竣工。辛劳一生、成就卓著的大恒于光绪四年坐化,继任者为其徒孙本仁。其时大智寺存号亩227号,田地山塘300余亩,课粮银19两余。当地百姓称之为“山到尖,田到溪”。意为从八面山顶一直到南江之畔,大片山林田地均为大智寺寺产。
大恒寿冢铭文
大智寺僧徒及五公祠
千余年来,大智寺香火不绝,寺内僧众不下百人,也出过几个高僧大德。在东阳及周边数县,大智寺隐隐然为禅宗领袖,嵊县、新昌等地的信众尤多。大智寺之住持,有记载的不多。除大恒外,早年有康熙初年的超乘、乾隆年间的昙鹤、乾隆二十一年(1756)被称为刁僧的云高。民国前期为莲静(1875~1948?,也写作莲成);因莲静年迈,1928年选僧正鹤之徒昌明任住持;20世纪30年代中期大忠(1893~?,也作大中或大钟)接任,其时僧众——也包括小沙弥有十余人。大忠接任住持后,寺僧文暹、广源、文达、文通等认为有违传承惯例,属于非法,呈请当局免其职。由于矛盾日深,文暹(后山店人,俗姓杜)一度避居马宅寺院。1947年前后,文暹继任住持,其时寺僧大钟、莲成、福琴(1922~?)均为佛教协会会员。文暹约任职至鼎革之初,他是大智寺的末代住持。自大恒以后,因住持的素质和威望一代不如一代,大智寺也每况愈下。抗战期间,大智寺曾作沦陷区僧人的落脚点。1943年12月3日,浙江省战时佛教救护工作团东阳县分队紧急会议即于大智寺召开。
民国25年要求将大忠免职的呈文
《禹山申屠氏宗谱》同治戊辰重修本中的“大智寺图”
大智寺僧也有习武者,大恒之徒戒清即在保卫寺院时殉职。相传较著者有张秤锤,不详其名,因其擅使之武器为流星锤,形似秤锤,故以张秤锤称之。民间关于他的传说颇多。而《磐安县志》载: 张秤锤(1721~1778),名时佩,号圣如,民间皆称其绰号为张称锤,系圣如二字之谐音;玉峰张村人;少娴技击,谙少林真诠,臂可举百钧,能飞檐走壁。
大智寺有四进,北向偏西。约略记得幼时随父造访,山门已圮,山门后为一片平地,或称明堂。明堂中有两小池,石板围之,形如双眼,水甚清冽。步入寺内,依次为弥勒殿、韦驮殿、大雄宝殿,但见四大天王威势逼人,弥勒佛笑容可掬,如来佛宝相庄严,十八罗汉形态各异。佛门建筑雕塑,大同小异。惟进入后进五公祠,正中面孔黧黑之塑像,人皆谓之申屠将军(周边百姓省去“申”字,迳称“屠将军”),就是申屠狄了。五公祠之肇始为将军庙,系申屠狄战殁后朝廷下诏建造,并附祭申屠狄部下晖、刘二将(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则称陈、刘二将)。该庙原在申屠氏故居淮泗,后因“不便于祀”,移置大智寺,并合祀申屠大防及其三子申屠邂、申屠逅、申屠迪,遂称五公祠。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则说:“学者蒋玄改葬其先人于舍山之阳,乃因作庵以严飨荐,并修申屠氏之祀事,合四公之主而祀焉,号曰五公祠。”东阳申屠氏均奉申屠狄为始祖,自称禹山申屠氏,是东阳惟一人口较多的双姓,目前有近6000人,且大多分布于湖溪、马宅、防军三镇。湖溪镇有枣园、龙虎背、罗青,马宅镇有屠梁、东山、石竹坞、瑶村等村,防军镇有夏屠、溪东、塘头、石马塘、虎眼坑等村,虎鹿镇和巍山镇也有分衍。外地则分衍义乌、永康、磐安、缙云等市县。
由于禹山申屠氏散居各地,远离大智寺,因此不免有寺产和寺名的争讼。明朝万历初年,与何姓争讼,据传得许弘纲帮助才反败为胜。清康熙年间修志,《东阳新志·卷十六·杂物志·寺观》“大智寺”条下有“今查题识,何姓亦曾修葺”10字,申屠氏遂讼之于县令,后在道光《东阳县志》中得以删除。1994年,横店集团在朝水殿南、加乌塘山东麓建造旅游景点大佛寺,后在报批宗教场所时袭用大智寺之名,引起申屠氏的抗争。
大 智 寺 之 毁
咸丰八年举人吕铭书大智寺门额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佛教场所备受冲击,大智寺受害尤烈。近旁村庄视寺产为己产,拆去几重大殿的木料砖瓦,幸存建筑则被南上湖公社设为养猪场。昔日的佛门清静之地,成了豕声嗷嗷、猪粪狼藉之所。养猪场办了一年多,此后便是猪去室空、墙倾柱摧了。大智寺仅余大雄宝殿东侧的一溜厢房及耳房。寺内和尚东奔西散,只留下夏炳火一人。夏氏是郭宅麦田弄人,名绍韩,炳火或为其字,年近花甲,粗通文墨。家父与之有文字交,常携我 与之闲聊。那时,他住在厢房南端的楼上,壁上挂着一幅夏氏自绘的地图,依然是十八行省,外蒙古依然在中华版图之内。而夏氏也颇以此自负,很有些怀抱天下的气概。床头挂着梅兰芳大师《宇宙锋》的剧照,出家人与美人相伴,显得不伦不类。夏氏常哼些不知名的小调,我姨父常讥其为“游花和尚”。夏氏喜欢莳花弄草,房前屋后种了许多品种的花草。我家曾从那里集了一些鸡冠花、凤仙花和百日草的种子撒播,搞得庭院如同花园。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人们连野菜也难觅而填不饱肚子,许多人患了缺乏营养导致的浮肿病。夏炳火因为拥有大智寺的许多田地,粮食宽裕,于是家父与姨父便去帮他种地,工钱是没有的,只图一饱。夏氏藏的面粉时间长,已长虫了,夏氏一边哼着小调,一边擀面条给两连襟吃。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夏氏年近古稀了,也被游街批斗。1967年秋末的一天,大智寺做“还寿生债”法事,有兄弟俩嫌酒食不够丰盛,点燃寺旁稻蓬以发泄不满。不料风向逆转,累及东厢房。时当九月,秋风劲厉,寺又孤处山麓,离最近的村庄也有一二里,扑救不及,千年古刹的残余建筑遂毁于瞬间。而夏氏也困于火海,伤重不治,成为大智寺的殉道者。
大智寺遭火后,其遗址在其后三十余年无多大变化,残垣断壁,荒草没径。21世纪初,八面山被横店集团征用,推平遗址,种上林木。日前寻访,若非残存之砖块及磉盘佐证,几乎难觅旧踪。寺西一口小塘尚在,自然塘则已面目全非。
禹山大智寺最后一位和尚夏绍韩遗墨,书于赠家父的《真草尺牍合璧》的封底
大智寺残存砖块及磉盘
大智寺周边胜景
大智寺若存,则其地可成游览佳境。寺之东,八面山自顶及踵,有一凹沟,旧名自然圳,俗称“擂钟坑”,传说一大钟滚擂而下形成。坑下一池塘,旧名自然塘,又称长景塘。申屠狄成名后,改称将军塘。大有数亩,水甚清澈。相传申屠狄为乌鳢精所变,乌鳢为黑鱼的俗称,此塘为乌鳢精藏身之所。民间对不凡人物往往附丽了神奇传说,《申屠狄行传》载:“文简公(申屠狄之父)居(居室)侧,有鳞属出没,跃则风起云涌,雾漫顶湖(八面山顶之池,原系火山口);潜则风恬浪静,水光接天,见者骇异而文简公恬然自若也。时永明丙寅五月下旬,禹山之麓,朝夕光分五彩,若是者旬日,遂生厥公(申屠狄)。肤如鳞甲,紫光射人,见者奇之。而自然塘亦遂波平浪息,之鳞属亦若腾而去矣。”关于乌鳢精,还有一说。某年大旱,山塘干涸,惟禹山北麓的此塘有一湾积水,申屠狄发现一乌鳢,费了一番周折将其抲回家烹烧。其妻不爱吃鱼,在申屠狄一再催促下才勉强吃了乌鳢颌下的一片肉,其余都让申屠狄享用了。据传申屠狄自此通体鳞甲,刀枪不入,惟颔下咽喉处为其罩门,后来孤军被围,也系此处遭敌所伤而于农历七月半殉职。此传说载于方岩老师撰编的《大智禅寺传奇故事》一书之《大智禅寺溯根源》一文。这口面积颇大的池塘后来成了南上湖公社的鱼种场。
池塘西边沿八面山脚散布的鼓形山石,似是中空,击之有咚咚声。寺西一井,水质甚佳,饮之甘甜。水井西北原有莲静的高大坟冢,墓碑上镌有“白云深处”四个大字。莲静俗称“白”,脸孔白净,须髯飘拂,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相传其为正宗和尚,解放前夕坐化。寺西三四百米有“静修庵”,年代颇为久远。庵内塑有姿态各异的佛像。寺东北山坡下有一古墓蔚然耸起,其旁红枫密匝,人称“百夜坟”,有一孝子曾庐墓百日。百夜坟往下便是田畴了,中有一鲫鱼背小丘,上有古坟塔(旧时石板构成的用于丢弃死婴的塔形建筑)一座,相传爱情悲剧的主人公杨信有(谱作杨辛酉)跌死其旁。山门通往江边的山坡称“下马岭”,坡上原有佛殿,因系梁武帝敕封,官员至此,文官须下马,武官须离鞍,因此得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