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解读实用文摘

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解读实用文摘

时间:2024-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世纪初面世的“廿一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就是新世纪外国文学经典在国内传播的成功范例。显然,20世纪上半叶外国文学经典主要是通过印刷品的形式被出版和传播。在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的传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同样被当前大众阅读中存在的功利主义、浮躁心态所困扰,而新媒体的特殊性又加剧了这一困扰。

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解读实用文摘

来源:湖湘论坛2015年4期 

  摘要文学经典是不同民族的文学巨匠们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创造出的审美世界的最高艺术智慧。外国文学经典是体现国外各民族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当下,新媒体的滥觞既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也从深层次上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多样化的媒体使文学经典除了以传统的纸质媒介供读者阅读之外,又有了其他许多新的存在方式。多样化的媒体虽然冲击外国文学经典的生存空间,但外国文学作品经典性的语言始终是新媒体具有魅力的关键。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外国文学经典;传播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5)04-0125-04 

  文学经典是不同民族的文学巨匠们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创造出的审美世界的最高艺术智慧。外国文学经典是体现国外各民族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外国文学经典中有中国以外世界其他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它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最原发性的、人类探求真善美的最初理解与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多年来,国内翻译工作者和出版社译介、出版了大量优秀的外国文学经典,这些经典的传播对国民深邃智慧、审美体验以及道德情操的形成,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发展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任何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在他的阅读生活中都有阅读外国文学经典的经历。读者的阅读为外国文学经典提供了生存空间,使经典的意义在读者的阅读中得以传承。美国文化批评家、小说家苏珊·桑塔格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语言的一部分,而语言大于任何一种语言。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文学的一部分,而文学大于任何一种语言的文学。”童年时期的苏珊·桑塔格是在对文学书籍的陶醉中度过,她痴迷莎士比亚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维克多、雨果叔本华等人的作品,后来,她成了美国知名小说家,她的小说也跻身文学经典行列。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老舍、巴金、鲁迅、郁达夫、徐志摩等名家都有阅读外国文学经典的爱好,他们的创作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外国文学经典的影响。 

  一、20世纪外国文学经典在国内的传播 

  20世纪初,五四运动特定的政治形势为外国文学经典的输入和生存提供了一个极其独特的环境。当时,经历甲午战争的惨败,国力衰微,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救国必先强民。而要教育群众,实行变革,必须寻找可用的工具。为了开民智、求变革,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以政治内容为主的西方小说,特别是大量的有关西方和日本变法的政治小说被译介到中国。五四运动的特殊需要为外国文学经典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生存空间。这一时期的外国文学经典基本上是通过当时一些文学期刊连载和出版翻译小说集的形式开始被国人接受的。1949年以来,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大大推进了外国文学经典在国内的传播。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国文学经典的翻译出版工作迎来了新的时代。一些在欧美具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作品也开始被国内学者译介过来,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阅读经典的热潮。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丛书”以收录、翻译20世纪欧美经典小说为主,“丛书”的主编让读者通过阅读经典作品了解到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变化、社会思想的演进,以及各国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大批优秀的20世纪外国经典作家作品和国内读者见面。至20世纪90年代,更多的现当代外国经典和现代派作家的小说被译介过来。国内的文学爱好者和学者开始通过作品直接和西方现代派作家对话,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作家在艺术形式上对传统美学原则的颠覆作品,对国内先锋派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作家以他们特殊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技巧拓展了国内读者的阅读视野,“唤醒了对想象和幻觉以及小说虚构精神的重视和热情,提升了对文学价值和意义的定位”。进入21世纪,外国文学工作者对外国优秀作品的译介更及时、选题更确定,同时更加强调作品版权的购买、翻译者对文学的全面了解、编辑加工及出版的时效性。本世纪初面世的“廿一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就是新世纪外国文学经典在国内传播的成功范例。显然,20世纪上半叶外国文学经典主要是通过印刷品的形式被出版和传播。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典的传播遭遇了新媒介的冲击。 

  二、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传播面临的危机 

  20世纪9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多媒体技术的膨胀,电子媒介以它快捷、携带方便、价廉等特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印刷媒介的主导地位,一跃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渠道。而以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手机、网络、触摸媒体、电子书等为表现形态的新媒体又以其特有的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信息交流与传播的主要形式。新媒体既改变了以往的信息传播方式,也从深层次上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所以,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将这个经过新媒体“塑造”的时代称为“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的传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同样被当前大众阅读中存在的功利主义、浮躁心态所困扰,而新媒体的特殊性又加剧了这一困扰。 (www.daowen.com)

  文学经典是依靠不同媒介的传播和读者的阅读才具有存在价值的。在传统媒介时代,由于文学信息的交流依靠文字和纸质印刷品,文学经典通过纸质媒介在文学受众中传播。而在当下新媒体文化的冲击下,电子媒介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语境下纸质的文学语言符号受到了电子媒介的强烈冲击,以纸质媒介和印刷品存在的外国文学经典逐渐远离了被读者捧在手心、放在书桌上阅读的权威地位。在电子信息技术与新传媒的双重作用下出现的市场化文学、网络文学与文学经典开始形成一种“三分天下”的格局,这种格局冲击着外国文学经典的生存空间。显然,社会的发展、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会带来文学的危机,文学的危机又连带文学经典的生存危机。这样的现状让许多学者不胜担忧,有学者就呼吁“文学对社会和人生的严肃性、深刻性思考的价值及其意义,遭到严重的颠覆和解构。文学过于顺应乃至迎合欲望化的市场消费趋向,过于走向边缘化世俗化,过于重娱乐休闲而轻社会人生与诗性审美。”因此,文学经典在当下的生命力、经典本身的文学魅力、经典对人类心灵的净化作用正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大众传媒的不断冲击下,世界各民族的文学经典著作与文学接受者特别是一般大众读者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大众读者群接受文学经典著作时,其中一大部分普通读者已经通过电影院的电影放映、电视频道反复播放的经典改编后的同名电影、电视和网络上反复点击的经典改编作品走进经典,对作品和作者有了初步了解后再到书店购买作品、阅读作品。经典翻拍让许多读者直观地接触到了名著。2005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19集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电视剧的播出使许多观众通过电视知道了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并开始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当代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作品一时间脱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可见,新媒体给文学经典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三、新媒体冲击下的外国文学经典传播 

  世界各民族的经典文学著作,很长一段时间是通过纸质印刷而留存和传播的。外国文学经典因为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和各民族的风俗、礼仪、心理方面的特征,这些经典以他们鲜明的民族特色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形象、生活画面和社会知识。外国文学经典的这些特征反映了社会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印刷文化要传达的特征。因此,印刷文化充当了现代社会的重要文化形式之一,而以塑造丰富的艺术形象、创设生活画面、传递各类知识的文学经典也自然就被视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印刷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与新媒体特别是网络技术相比,当读者在阅读散发着油墨味的纸质文本时可以任由自己的想象参与作者创作时创设的想像空间,在与作品中的人、事产生共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而新媒体创设的特有的电子形式则会干扰读者的阅读思维,电脑、手机屏幕上流动的画面和中间穿插的各种广告画面会干扰或者中断读者的想象;被电影、电视剧导演改编后的经典给了观众直观的媒介形象,但这种媒介形象是被导演、演员再创造的形象,和文学原著中作家通过形象的文学语言构建的形象是有区别的。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对名著的改编,这种改编经过编剧、导演、演员的三重理解后才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观看的经典已经是被别人反复理解后的作品,作为读者阅读的自主性已经被消解。因此,大众传媒的滥觞既丰富了文学经典的传播途径又冲击了在文学描写中占主导地位的语言文字。文学受众被各种媒介操纵,因此,经典的传播既面临挑战又拓宽了传播的渠道。 

  日趋多样化的大众传媒开拓了文学经典的生存空间。“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传播文学作品的渠道,除了传统的印刷文本,还有电子文本也提供了更多传播文学作品的样式;除了文字文本,还有影视剧改编等多媒体文本。”电影、电视主要是通过银幕或者屏幕与观众具有面对面地交流的亲切感以及电影、电视特技、影像思维来征服观众的,用影像思维来解读文学经典,这是影视文化的优势。导演一旦选中了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其中许多是由文学经典改变的),当摄影机开始拍摄时,摄影师会根据导演的要求选择形象(演员或景物),根据观众的视觉习惯变换不同的视角、控制镜头的长短以及构图的和谐,从而为观众(当下人)提供逼真、快捷、直观的图像。显然,视觉文化创设的视觉美感构成了当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同时也成为当代大众文化性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于是,习惯了视觉快餐与速食的观众,则通过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的视觉刺激去了解《战争与和平》、《特洛伊》、《老人与海》、《儿子与情人》等,这种直观、快捷的接受方式,节省了阅读纸质经典的时间,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这种接触经典的方式一定意义上消解了文学经典中文学魅力,让文学受众的想像空间渐趋萎缩。影视艺术也利用其形象性、直观性吸引着众多的观众远离纸质的经典作品。所以,现代人可以精心装修一个书房,在书房的书架上、书桌上长期摆放《四库全书》、《儒林外史》、《鲁迅全集》、《中国新文学大系》、《托马斯·哈代小说集》、《城堡》、《老人与海》、《喧哗与骚动》等经典书籍,却很少有其音像制品。 

  2007年电子书阅读器Kindle的出现,拓展了文学经典的传播途径,也节省了拥有经典的开支。在电子技术的冲击下,许多文学经典走进了电子图书馆,读者只需要通过互联网下载一个电子阅读器进入电子图书馆,就可以阅读自己想要阅读的古今中外任何一部文学经典。电子书的开发更使外国文学经典以全新的方式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播。电子书的显示屏幕采用了全新的显示器——电子纸。电子纸的概念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它本身就是人们为寻找一种可以代替纸张的电子类产品而研发的。其原理为反射型显示,不需要背光源,因此具有良好的日光可读性,长时间阅读也不易造成眼睛疲劳,而且像纸一样轻薄便携,甚至可卷曲。当人们使用装载了这样一种显示装置的电子书进行阅读(尤其在电子纸技术进一步完善之后)时,可以模拟出一种“类纸”的阅读体验。因此,电子书也就具备了替代纸张阅读的基础,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购书习惯,并冲击着人类阅读第一媒体“纸张”的地位。这种改变使新闻与出版机构由传统的出版模式转向数字出版模式首先,出版的印刷、发行、运输环节将会大大缩减,新闻与出版机构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如何适应电子书阅读器的版式编排之上,一些专门的软件图书出版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帮书刊作者把他们的作品制作成数字图书软件,并发布到一个“电子书刊商务平台”上进行销售。在这样的冲击下,文学经典纷纷被“电子化”,传播的渠道更开阔。 

  总之,新媒体在我们这个时代是无所不在的,电视、网络、手机成为人们不可离开的伴侣,广告、动画等各种动态的、非动态的图像包围着我们,构成了今天的视觉化生存。但是,新媒体的审美因子,并不排斥文学,反倒是要依靠于文学为其基础。或者说,新媒体的各种表现形式能否具有隽永的意味、精美的形式以及吸引人心的魅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倚重于文学的。无论是电影、电视剧、网络文学,语言都以听觉的形式与图像配合,这决不仅仅是听觉之美,更在于内涵的深度与精度。与图像相配合的语言,其文学性是至关重要的,文学性缺失或匮乏,直接影响着图像美感的传达。因此,新媒体形式的多样化虽然冲击外国文学经典的生存,但外国文学作品经典性的语言始终是新媒体具有魅力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