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仪二度出任秦相的这一年(前316),中国西南两个蛮夷国家爆发战争。这两个国家,一个是巴国,一个是蜀国。
巴国与蜀国位于今天的四川、重庆一带。巴国首都是巴,位于重庆嘉陵江北岸,是西南重要蛮夷国家,军队以强悍勇猛而著称。战国七雄先后称王,巴国君主也自立为王,称为巴王。此时巴国国力已经衰微,邻国蜀国崛起成为西南最有实力的国家。
蜀国是西南古国,立国时间大约是东周初。古代蜀国的文明已达一定规模,在三星堆出土的一系列蜀国青铜器、金器、玉石等证明了这点。特别是青铜器造型夸张、离奇,富有想象力,器形巨大,结构复杂,闻名天下。蜀国虽属蛮夷之国,但文明程度较高,在西南称雄一方,被称为“戎狄之长”。
由于蜀国地处富饶肥沃的成都平原,号为天府之国,秦国自然对之虎视眈眈。不过从秦入蜀的道路险阻难行,秦惠王迟迟未对其用兵。攻打蜀国的关键是要在崇山峻岭之中打通一条道路,难度可想而知。要如何修筑这条路呢?秦国人想出一个妙招。
蜀王是个贪财之人,人有了弱点便可以利用。秦国故意造出五头石牛,吹嘘说这石牛能拉出一粒粒的黄金粪便,称为“牛便金”。秦惠王放出风声,称若蜀国愿意与秦交好,便把这五头能下金的石牛送给蜀王。利令智昏的蜀王大喜,派使者前往秦国。秦惠王假戏真做,特地派一百人“养”这五头石牛。每天蜀国使者便收到几锭金子,据说是石牛拉出来的。蜀王闻讯大喜,当即向秦惠王请迎石牛。
秦惠王很“慷慨”地把石牛送给蜀王,不过石牛相当沉重,用人搬运到蜀国是不行,得用马车运送。有马车还不行,没有马车行驶的路,得开一条路才行。蜀王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崎岖山岭中修了马车可以通行的道路。在他看来,只要石牛送到,每天拉几锭黄金出来,很快就能把开山修路的本钱收回来了。
路修好了,蜀王派五名大力士去秦国,把五头石牛拉回蜀国。只是石牛到了蜀国后,水土不服,愣是没拉出一小粒黄金。蜀王天天盯着牛屁股发呆,总算明白过来了:他就是个大傻帽儿,被秦国人骗了!
秦国人略施小计,只花了小小的代价,就骗得蜀国修了一条车马行走的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攻蜀时机的成熟。
公元前316年,机会不期而至。
蜀国发生内乱了。
这是兄弟窝里斗。
事情是这样的:蜀与巴两国本是宿敌,蜀王的弟弟苴侯偏偏与巴王交上朋友,老兄认为老弟勾结外敌,遂起兵讨伐。弟弟打不赢哥哥,逃到巴国,蜀王一鼓作气杀入巴国,两国战争爆发。
面对蜀军凌厉的进攻,巴王抵挡不住,只得派人前往秦国求援。
要不要救援巴国呢?
此时秦相张仪正推出征韩方案,当然不愿意临时变更计划,故而坚持己见:“应该先征韩。”
有一个人不同意张仪的看法,此人名唤司马错,他说:“应该先伐蜀。”
征韩还是伐蜀,秦惠王犹豫不决,只得举行公卿会议讨论。张仪与司马错在会上展开唇枪舌剑的较量。
张仪先发言,他滔滔不绝地大谈征韩方略:
“如今魏国已投靠我们,只要再拉拢楚国,就可以进兵三川(韩国战略要地),封锁韩国重要交通要道。魏国出兵攻打南阳,楚国出兵威胁南郑,秦国军队猛攻新城与南阳,韩国势必无法阻挡。只要控制了韩国,就可以把二周(周王室分裂为东周与西周)控制在手心,周天子穷途末路,必定要献出国家宝藏、象征权力的九鼎。到时我们占据了九鼎,又可以得到周室所藏的全国地图、户籍资料,挟天子而号令天下,天下诸侯,谁敢不听从呢?这才是王者的事业!至于蜀国,不过是西部偏远的国度,又是戎狄蛮夷之地,就算兴师动众去攻打,也不可能赢得什么功名,得到那片荒凉的土地,不能带来什么好处。我听说争功名就得在朝廷争,争利益就得在市井,现在明摆着周室、韩国的地盘不去争,而去争蛮夷之地,这不是王者所做的事。”
征韩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消灭韩国,就可乘机夺取二周,抢夺政治制高点。
张仪的铁嘴是何等厉害,司马错并没被他吓倒,寸步不让:
“不是这样的。王者的事业,必须有三个坚实的基础:第一,要使国家富裕,必须要扩大国土面积;第二,要使军队强大,必须使百姓富有;第三,要称王就得广施恩惠。这三点做到了,王者的事业就具备条件了。
“现在秦国土地还不够大,百姓还不够富有,当务之急是要先解决这两件事。蜀国是西部偏远的国家,又是戎狄之长,国内面临危机,秦国如果能乘势发动进攻,就如同狼对羊群发动突袭一样,必定手到擒来。夺取蜀国的土地以扩大秦国的地盘,夺取蜀国的财富来充实秦国百姓的腰包,改善军队的装备。蜀国实力不强,我们不必付出重大伤亡,就可以令他们举国投降。救援巴国,师出有名,灭掉蜀国,天下人也不会说我们残暴;捞足了好处,天下人也不会说我们贪婪;真是一举多得、名利双收。
“倘若攻打韩国、挟持天子,背上不义的恶名,未必能得到多少实际好处。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听我的分析:周在名义上是天下诸侯共尊的王室,韩国与齐国是盟友。如果周王室面临丧失九鼎的危险,韩国面临丢失国土的困境,必会困兽犹斗,向齐国、赵国借兵,谋求与楚国、魏国和解。楚国一直觊觎周室的九鼎,若是周天子情急之下把九鼎送给楚国,楚国必定会一马当先出兵相救;魏国一直想得到韩国的三川之地,韩国迫于无奈之下,将三川之地拱手相送,魏国势必会与韩国联手对付秦国。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攻打韩国的战略,不如攻打蜀国来得圆满。”
司马错的看法是,秦国攻打韩国,必定会引来其他诸侯的围攻,未必能收到预料的战果。攻打蜀国,师出有名,中原诸侯也不会为一个蛮夷之邦而出手相救,可坐收全功。
对比两套方案,征韩显然急功近利,伐蜀则志在长远。(www.daowen.com)
秦惠王拍板决定:伐蜀!
指挥伐蜀之役的秦国将领,包括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
秦惠王支持司马错,是因为他早有伐蜀之打算。他以坑蒙拐骗的方法,诱使蜀王开凿通道,便是为伐蜀做准备。若论军事力量,蜀国当然不是秦国的对手,伐蜀成功与否,关键看能否克服地形的障碍。
秦军入蜀所行的通道便是石牛道,又称为金牛道,就是蜀王开凿的道路。这条通路是蜀与秦的交通要道,大约是从今天陕西勉县向西南行,越过七盘岭,入四川境,经朝天驿趋剑门关,一路上有许多险隘之处。道路虽已开通,却只是简陋的路,行几辆马车没问题,一支大部队要穿行就有许多困难了。且不说是战国,就是在一千年后的诗人李白眼中,蜀道仍是“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只要蜀王在沿途要隘险关布下重兵,凭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秦军想顺利挺进就不是容易的事了。蜀王只想着灭巴国,岂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张仪与司马错已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越崇山峻岭了。
蜀王麻痹大意,因为历史上从未有一支大军能穿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只是历史总是不断被创造出来,旧例总会被打破。
当秦军入蜀的消息被证实后,蜀王面如土灰。他赶紧把军队从巴国调回,屯兵于葭萌,抗拒秦师。
司马错发动强攻。秦军武器精锐,训练有素,个个都是如狼似虎的斗士,蜀军士兵还没上阵就心胆俱裂了。这一战,蜀军大败。狼狈而逃的蜀王运气着实欠佳,逃到武阳,被秦军骑兵逮个正着,几刀捅过去,便倒在血泊之中。
蜀国太傅、宰相、太子等人率残兵败将退守逢乡。眼看不是秦军对手,连国王都死于非命,他们还能怎么办呢?这几人凑在一起商量,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向张仪、司马错投降。
号称“戎狄之长”的蜀国就这样灭亡了。
灭蜀之战是打着救援巴国的名义,蜀国灭了,巴国又如何呢?
俗话说,唇亡则齿寒。巴国与蜀国本是唇齿相依的两国,秦国灭了蜀,又怎么会独存一个巴国呢?
据《华阳国志》记载,吞并巴国是张仪的主意。打动张仪的,是巴王与苴侯的财富。我们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到古代巴蜀的富有,黄金面具就是其中一例。可以想象张仪那贪婪的眼光,既然干掉了蜀国,何不把巴国一同吞并呢?于是秦军继续深入,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巴国。
巴王灰头土脸地成了俘虏,秦国并没杀他,给他封了个“君长”的虚衔。
在春秋时代,秦国是一个非常讲信用的国家,或者说风俗很淳朴。秦穆公曾以德报怨,在晋国粮荒时施予援手,曾力助晋文公上台;到了春秋末期,秦国又出兵帮助楚国复国,打败吴国的入侵;这些都堪称有信用、有道义。自从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朴实便荡然无存,东方的法家、纵横家把生机与活力带到秦国的同时,也把尔虞我诈的阴谋诡计带到秦国。商鞅计擒公子卬,张仪毁约灭巴国,宣告秦国“无节操”时代的到来。
秦国把蜀国收入囊中,置蜀郡。秦惠王封公子通为“蜀侯”,陈庄担任蜀相,张若担任蜀郡守。巴国也成为秦国的一个郡,即巴郡。后来秦国政府又从巴郡、蜀郡各划出一块土地,置汉中郡。
由于有义渠叛乱的前车之鉴,秦惠王认为蜀国虽然投降,但作为西南地区“戎狄之长”,蛮族的势力仍然不可低估,反叛随时可能发生。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大量向蜀地移民。于是,一场大规模的迁移开始了,秦政府动员上万个家庭移居到蜀地。这个移民政策改变了蜀地的面貌,先进的中原文化开始在蜀地扎根。随着大量人口的涌进,蜀地的耕地得到更多的开发,“天府之国”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这里成为秦国的粮库,也是秦国能进取中原的强有力的后方保障。
巴、蜀这块土地毕竟受制于交通,秦国中央政府对其掌控力度比较有限,故而只要稍有风吹草动,难免会发生叛乱。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秦国政府所任命的几任蜀侯的命运。
在张仪、司马错伐蜀后五年,即公元前311年,蜀侯公子通与蜀相陈庄发生严重冲突,陈庄杀死了蜀侯,据蜀而反。秦惠王去世后,继位的秦武王派庶长甘茂连同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军队入蜀,杀死蜀相陈庄,平定叛乱。
陈庄死后,秦武王以公子恽为蜀侯。公子恽担任蜀侯共计七年,颇得秦王的信任。公元前301年,公子恽以蜀侯名义祭祀山川,把祭祀的食物献给秦昭王,岂料招来杀身之祸。公子恽的后妈故意在进献的食物里下毒,等秦昭王要吃时,阻拦说:“这些食物是从两千里外的蜀地送来的,吃之前要试一下。”秦昭王便把食物分予身边的人,结果那人一吃便毒发身死。秦昭王大怒,派司马错入蜀,赐一把剑给公子恽,勒令他自裁。公子恽情知被陷害,难逃此劫,遂与妻子一同自杀。
公子恽死后,秦昭王封其子公孙绾为第三任蜀侯。
几年后,公孙绾年长懂事,得知父亲被人陷害获诛,便查明真相,上报秦廷。在秦昭王的同意下,公孙绾把父亲公子恽的遗骸从城郊迁到城内,为他立祠纪念。可是公孙绾最终的结局竟然与父亲毫无二样,封侯十五年后,即公元前285年,多疑的秦昭王怀疑公孙绾有反叛之心,遂将他处死,从此撤销了封侯,只保留了蜀郡太守作为蜀地最高行政长官。
连续三任蜀侯都死于非命,这证明一件事:秦国政府宁可错杀,也不愿冒着丢失蜀地的风险。由此可见吞并巴蜀对于秦国的重要意义。在取得巴蜀这块富饶之地后,秦国变得更加强大,既稳定了大后方,又获得了大量的兵源。
如果说商鞅变法让秦国获得内在优势,那么吞并巴蜀则让秦国获得外在优势。秦国占据辽阔的西部,控制“天府之国”的粮仓,在陆地则有高山峻岭为天然屏障,既能阻挡东方诸国的进攻,又能凭借居高临下的优越地理条件,不断向东方发动鲸吞蚕食。从水路上看,中国河流都是由西而东,秦国稳居上游,沿着水路正可顺流而下,对下游的东方诸国又取得另一个地理优势。占据巴蜀后,秦国获得了侧击楚国的机会,从此楚国再也不可能高枕无忧。这样,秦国在地势上进可攻,退可守,据西河、殽山之险,控长江上游,居高临下,雄视东方,隐隐有窥视天下之势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